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

從地圖上看,環慶路與鄜延路的宋夏疆界形成了一個不規則的“l”形,拐彎點就在平戎鎮。但有一處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大順城。它背託着柔遠寨與荔原堡,就象一把鋒利的三角刺刀,突兀地屹立在邊境上。

但它的地理位置又無比的重要,北據着兩川之口,東邊順着烏川古路,直達慶州城與鳳川鎮,西邊自後橋堡川路一直到達北椵木嶺。宋朝就在這裡的古道與西夏分界。

可這個西夏人未承認,幾年後梁氏跨過了椵木嶺,築十二盤堡城,李復圭派李信出兵,導致第二次大順城之戰。略有過,李信全軍覆沒了,也有功,在幾十萬夏軍圍攻下,慶州一堡砦不失。但李復圭悲催了,居然有大臣說那是西夏人的地方。就不算不是宋朝的領土吧,那也算是閒田地區,兩國的緩衝地帶。

向東就是華池縣境內,向西便是柔遠寨,皆有大道通往。所以一城在手,幾乎成了華池縣與柔遠寨最重要屏障。

而且地理條件也好,兩川交匯,有一個不小的河谷平川地帶,因此後來宋朝官員陸續又做了擴建。

現在的大順城分爲南北兩城,佔地幾乎達到了七八百畝,南城一分爲二,分爲官兵與蕃兵駐所,城西便烏川古道,可達鳳川鎮,柔遠寨與慶州城。

兩城皆倚西山而建,城牆自平川開始,一直延伸到西山山頂,北東南三面由兩川做壕溝,實際就是三道比較寬闊的護城河。

去年華池縣遷徙的僅是荔原堡、疆砟堡、柔遠寨的前線地區百姓,但大順城的後方諸寨蕃人未動。他們夾在荔原堡與大順城之間,後有荔原堡掩護,前有大順城抵擋,也沒有必人遷徙。除非一種例外,如眼下……

節義峰上。李諒祚看着大順城。

“如此肥沃險要之地,父皇爲何不要?”李諒祚問。

“陛下,當年范仲淹搶走我們馬鋪寨,於此築城。先帝正於定川砦與宋人交戰,後來大敗宋人,遼國又與我國交惡。迫於兩國壓力。先帝這才與宋朝籤成和議,至於慶州地界,宋人乘我朝與遼國作戰時,侵佔了後橋、十二盤、蕉蒿堡等地,先帝便派人來築舊堡。宋人於前線挖壕溝爲界。然後又爲豐州與屈野河西界發生爭執,慶州的邊界便擱置下來。所以它們嚴格來說,還屬於我大夏的領土。”他身後的一名太監答道。

李諒祚不語,卻擡頭看了更東方。

那太監十分機靈,立即改口道:“大好江山,有德者居之。三位先帝斬棘披荊,開創了我大夏大好山河,如今吐蕃角廝囉已死。宋朝那個病鬼皇帝不分輕重,沒視宋朝仁宗皇帝的傳位之功,掀起了濮儀之爭。導致朝堂崩裂,財政困窘,正是陛下拓土開疆,擴大我們西夏疆土之時。”

這個太監說的話某種意義確實存在。

先是李繼遷,強行讓西夏獨立,拿下靈州與銀川平原。

後是李德明。與宋朝修好。其實那時候還是一個機會,而且宋真宗才繼位時是何等的驚豔。說句誇張的話,即便宋孝宗都遠不及早期的宋真宗。不過一個城下之盟。宋真宗雄心壯志一起完了,李德明與吐蕃回鶻人打,就讓他們打吧。由是李德明得到了河西走廊。

李元昊開的疆土不大,但也開了,攻破豐州之後,連帶着北河套諸族一起歸順,從此南北河套盡歸西夏人控制。當然,他最大的功勞,還是屢敗宋軍,大敗遼國,使得西夏正式成爲一個國家。

李諒祚看了許久,下了節義峰。然後又來到大順城的壕溝前。

這時候大順城還沒有修水寨,加上秋水始平,明爲壕溝,實爲兩條小河,河水比較淺。

直到大順城之戰過後,宋朝將士這才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修水堰堵水,將兩河水位擡高,但那樣又必須要修一個水寨看守水堰。總之不攻僅守,很很地被動……

李諒祚看着這兩條小河,慶州水土還不錯吧,加上秋雨住了,沒有山洪暴發,河水立即變得清澈起來,水位又低,因此幾乎能看到河底的鵝卵石,以及飄揚的水草,甚至遊動的魚兒。

“淤泥不多,多是沙土與鵝卵石……”李諒祚高興地說。

於是回到中營大帳,說道:“準備進攻。”

此時城頭上種診與章楶以及諸將士也看着敵人。

蔡挺是不能來大順城親自督戰的,後方還需要他指揮。但現在蔡挺也漸漸對章楶十分看重,大順城能否守住,乃是關健中的關健,因此他也將章楶派來。

黃指使說道:“西夏來了多少兵馬?”

“不會少於十萬。”種診低低說道。

這裡不是河北平原,十萬兵馬而來,到處在安營紮寨,從低矮的山丘到平坦的河谷,一眼都望不到邊際。

“也不用怕,我方纔仔細地看了許久,敵人雖然數量龐大,可是僅從紮營來觀看,便能看到他們軍紀混亂。爲什麼諸葛亮退兵,司馬懿看到諸葛亮留下的營壘,稱天下奇才。也是此緣故。”章楶道。

營都扎不好,就不要談軍紀了,沒有軍紀,一支軍隊如何能強大?

他又繼續說道:“實際如今宋夏之爭,與當年的魏蜀之爭十分相似,諸葛亮主攻,司馬懿主守。雖然看似司馬懿無功,但因爲蜀國狹小,最終將蜀國活活磨死。我與王子安所說的淺攻戰術,便是當年的司馬懿戰術的翻版。”

司馬懿與諸葛亮誰厲害?

還真不大好說,表面上諸葛亮應當更厲害,蜀國力量更小,卻將司馬懿打得不敢還手,豈不是更強嗎?

實際未必。諸葛亮對手只有一個,曹魏,小阿斗能給他帶來什麼忌憚?即便他主動請求貶官,蜀國那一個大臣將士敢不聽從他的號令?

然而司馬懿卻困難多了,不能真打。功高了必然震主,又不能不打,讓朝野上下要看到他的戰果。想要掌握這種分寸,何其困難。因此當時在三國當中,他與諸葛亮、陸遜兩名主帥相比,他的處境最難。

所以諸葛亮說過一句話:“平生所患者。獨司馬懿一人而已。”

那是一種讚揚,一種忌憚,還是一種隱隱的害怕……

司馬懿什麼心思,章楶與王巨不會想的,章楶心思也許更簡單一點。那就是建功立業。王巨心思要複雜得多,他想做一名超級權臣,不這樣不能辦事啊。

他不辦事,那麼隨之而來的,北宋必然滅亡。北宋滅亡,那不是宋朝一代的末落,而是整個民族的末落。至少在宋朝之前,還沒有那一個遊牧民族取代了整個中國。只要稍稍恢復。便立即成爲世界中心。

然後再看看清王朝,不能說清王朝一無是處,清朝的疆域也許不及唐朝巔峰。但是最穩定的廣大疆域,這是功。但在這個功的背後呢,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有一個故事,說有一浙江人好與西洋人爭勝,曾發明了連發二十八發的鳥統,想獻給軍營。夜裡做夢有人斥責他,說上帝好生。汝如獻此器使流佈人間,汝子孫無噍類。他嚇得不敢往上呈報了。

這個上帝不是西方人的上帝。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了上帝的名詞,昊天上帝,天上的人君!

這是故事,但實際真有此事,發明者也真是浙江杭州人,名叫戴梓。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謀反,戴梓帶着他的二十八發連珠火統獻給朝廷,實際就是機關槍,遠勝於同類西方的火器。不僅有機關槍,後來他還發明瞭子母炮,爲平定噶爾丹起了巨大作用。康熙大爲讚賞,親自命名爲威遠將軍炮。然後戴梓最終的命運是“常冬夜擁敗絮臥冷炕,凌晨踏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飢”。

戰事停下後,康熙也將它們深藏於兵器庫了,其他人更不敢過問。戴梓同樣鬱鬱寡歡中去世,但他沒有想明白一個關健,康熙爲什麼這樣待他?

康熙昏庸嗎?

恐怕最堅定的民族主義者都不敢說康熙昏庸,實際真相是滿人數量很少,想控制漢人十分不易。一旦這些武器流傳開來,它們便能迅速取代滿人的騎兵優勢,導致清朝滅亡。

這只是一個背影,再往深層分析,少數民族控制中國,要麼象元蒙那樣胡來,迅速滅亡,要麼象滿清那樣學習防範,是落後文明取代先進文明。那怕象明朝那樣黑暗,科技仍在迅速進步着,但到了清朝呢?

因此北宋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這是王巨遠大的目標,而且他未來的對手個個不亞於西夏的難纏度。不過王巨也無所謂,盡力而己,真不行,只好那句話了,人一死那管它洪水滔天。

章楶說完了、,大家一顆心也稍稍安定。

但這也是他在說,實際他心中在想,西夏如同蜀國,還不如蜀國,不過宋朝更不及曹魏。

種診繼續盯着敵人,也看着李諒祚,然後低聲問:“章推官,要不要放?”

“不行,準頭差,再拖一拖吧,拖到西夏人兵臨城下時再放。”

這是指新式投石機加上火蒺藜,射程能達到了,若是來一個斬首行動,那個功勞大了海去。不過校正仍是這時代最頭的問題,這一放,天知道那些大火蒺藜拋到哪裡?炸不死,反而驚動了西夏人。

種診想了想也同意了,它不是唯一的機會,馬上鏖戰來臨,機會有的是。

於是繼續關注着李諒祚的舉動,李諒祚回去了,種診扭過頭對趙明說道:“趙將軍,你可以上戰場了。”

“好。”

老蕃將趙明帶着近千名蕃兵來到小河前,張弓列陣。

李諒祚正準備與大家一起商議如何調兵遣將攻打大順城呢,看到趙明的舉動,他啞然失笑:“這羣忘祖背宗的族人,真不知死啊。”

又說道:“漫咩,你帶五千騎兵立即衝過小河,將他們截殺。”

大順城臨山而建,因此從城牆到河邊還有一段距離。河水又淺,不要說戰馬了,就是人也能輕鬆地趟過去。雖有壕溝,並不會影響騎兵的衝刺。

趙明帶着一羣蕃兵於壕溝前列陣,他們是下了馬的,只要騎兵衝過來,他們想逃都來不及,那麼西夏便會取得第一個開門紅。

“喏。”漫咩大聲答道。

當年就是他配合李諒祚將沒藏訛龐幹掉的,如今在西夏正當紅。

領完命,漫咩立即點集五千騎兵,然後迅速翻身上馬,舉起手中的夏國劍說道:“兒郎們,陛下親征,陛下也要親自督戰,不要替我們大夏丟臉,拿出你們的勇氣,拿出你們的寶馬,拿出你們手中的大劍,給我殺。”

說着,帶領着五千騎兵迅速向壕溝衝了過去。()

第657章 海戰(上)第273章 撈好處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837章 三明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321章 松溪第391章 鬥將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158章 請權(下)第191章 初戰(上)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778章 瘋了第727章 鬧劇第74章 成親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815章 溫馨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795章 讓(下)第790章 五天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124章 觀燈第808章 好消息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764章 進京第682章 嚇一嚇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17章 有點少第463章 喜相逢第314章 錦袍第340章 悟空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125章 有點難第659章 海戰(下)第822章 是他第434章 羞侮第570章 戲耍(下)第268章 龍手(下)第252章 地獄(下)第4章 伏擊(下)第396章 井田第472章 迷宮(中)第715章 犧牲品第691章 不滿第262章 斬龍(上)第498章 後方第444章 二王(上)第618章 大錢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658章 海戰(中)第205章 禁馬第561章 扯皮第92章 第一躍(二)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535章 號角第394章 開始了第623章 自保第627章 動心第65章 拜節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23章 香玉第206章 重諾第313章 後臺第16章 人情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435章 嚇一跳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613章 虯髯客第373章 增兵第608章 下馬第838章 願望第555章 和平派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851章 雙保險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709章 聖儒(下)第535章 號角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93章 第一躍(三)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432章 宋燦第504章 放棄第766章 天機第704章 殺母(上)第133章 春回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97章 放榜(下)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453章 三十萬第97章 放榜(下)第561章 扯皮
第657章 海戰(上)第273章 撈好處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837章 三明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321章 松溪第391章 鬥將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158章 請權(下)第191章 初戰(上)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778章 瘋了第727章 鬧劇第74章 成親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815章 溫馨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795章 讓(下)第790章 五天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124章 觀燈第808章 好消息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764章 進京第682章 嚇一嚇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17章 有點少第463章 喜相逢第314章 錦袍第340章 悟空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125章 有點難第659章 海戰(下)第822章 是他第434章 羞侮第570章 戲耍(下)第268章 龍手(下)第252章 地獄(下)第4章 伏擊(下)第396章 井田第472章 迷宮(中)第715章 犧牲品第691章 不滿第262章 斬龍(上)第498章 後方第444章 二王(上)第618章 大錢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658章 海戰(中)第205章 禁馬第561章 扯皮第92章 第一躍(二)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535章 號角第394章 開始了第623章 自保第627章 動心第65章 拜節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23章 香玉第206章 重諾第313章 後臺第16章 人情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435章 嚇一跳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613章 虯髯客第373章 增兵第608章 下馬第838章 願望第555章 和平派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851章 雙保險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709章 聖儒(下)第535章 號角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93章 第一躍(三)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432章 宋燦第504章 放棄第766章 天機第704章 殺母(上)第133章 春回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97章 放榜(下)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453章 三十萬第97章 放榜(下)第561章 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