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完了

就在他不知怎麼辦時,東面又傳來一條消息,說是王巨大軍從石城郡出發,並且從當地聘請了許多百姓押運着大量糧草輜重向嵩明部殺了過去。

這次聘請其實也很有意思,專門請的是比較貧困的百姓,實際就是一次變相的資助。

當然,後面的高智升自動過濾掉了,他是在想王巨的用意。想來想去,覺得很苦惱,石城離善闡府城太近了。要命的是自己抽走三萬兵馬去了環州寨,弄棟府的兵力是絕對不敢抽回來的,秀山城那邊駐紮的防禦兵力同樣不敢往回抽。如果抽了,讓南路宋軍攻破秀山城,只要順着鎮池西北而上,善闡府就成了一座真正的孤城,高家徹底完了。

但他也不是一無是處。

在這裡交戰,那怕王巨就將段正明旗號打出來,人和的優勢是在高家的。

只能說有段正明,比沒有段正明要好得多。

更不能指望這幾個月來的治理,作爲一個外來者,王巨能讓當地百姓不是那麼痛恨,就算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了。

所以在情報上高智升佔有着巨大的優勢。

於是在王巨迅速拿下嵩明部同時,另一條消息傳到高智升手中,王巨看上去大軍西上,實際在西上時,又從後方調去五千兵力,向段正明的那一萬大軍追去,並且這五千宋軍還全部是騎軍。

實際王巨手中的兵力也不算多。

溫水之戰五萬宋朝官兵西上了,另外就是從後方調援支持姚麟的一萬宋軍,春天后隨押着糧草物資。又陸續到來的一萬名官兵。

至於王巨從烏蠻與羅殿召募的一萬餘戰士。高智升並沒有害怕。大家彼此彼此。如果僅論兵力數量,用得着害怕宋軍嗎?

害怕的就是這七萬宋朝官兵,可是陸續產生了近萬名官兵減員,也就是現在王巨手中的兵力如果拋去燕達的部下,與那支援的一萬五千名官兵,真正讓高智升忌憚的只有三萬名宋兵,餘下的就是那一萬餘濫竽充數的新兵了。

高智升也在拼命地想,如果野戰。自己城中的兵力比人家少,戰鬥力也比人家差,用兵能力可能自己也比人家差……那就是找死的。

不過自己有城啊。

想要攻破善闡城,那有那麼容易?

然後他就在想北方的兩股宋軍,還真不能小看了,有了三萬宋朝官兵,再加上段正明的號召力,自己兩家又不齊心,說不定環州寨下七萬將士將會大敗。

忽然間,他似乎明白王巨用意了。先是讓燕達防禦,順帶着挑釁兩家不和。然後從後方派出一萬五千官兵馳援,又有段正明的號召,裡外合擊,先行將自己的三萬兵馬拿下,調過頭來,再對付楊義貞的四萬兵馬。

七萬大軍一敗,兩家兵力去掉一半,又不能齊心作戰,沒的打了,要麼束手投降,要麼就準備逃亡天涯吧。

他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於是將諸將領一起召集,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並且說了一個關健原因,善闡城有那麼好攻打嗎?但據他所知,燕達帳下糧草不多,這一萬五千名馳援的宋軍爲了速度,所攜帶的糧食同樣也不多。

這樣一說,諸人眼睛就亮了。

一系列命令下達。

立即從城中抽調五千將士,前去祿勸甸,祿勸甸與自杞差不多,西北高,多山區,東南低,有許多平坦的河谷草甸子。

而祿勸甸是宋軍援兵必經之路,因此只要在祿勸甸西北幾處險惡所在,立即佈置起防線,再加上五千將士,足以將東路宋朝援軍活活堵死。而環州寨那邊利於防守,同樣也利於包圍,只要兩家將兵力利用茫茫羣山的優勢,將兵力佈置好,燕達的宋軍就插翅難飛了。一旦糧草消耗完了,這一萬五千名宋軍就會不戰而敗,兩家聯軍再調頭東下,將這一五五千名宋軍拿下。三萬主力兵力慘敗,王巨乖乖回去吧。

當然,抽走了五千將士,城中防禦力量有些吃緊,但是十幾天難道都守不住嗎?只要守住了十幾天,燕達軍中就要人吃人了。

五千將士迅速從善闡城中出發。

命令同時也到了高升泰手中,高智升也不能命令楊家四萬兵馬的,所以得讓高升泰在前線將利害關係向那一邊說明,讓他們配合。

高升泰立即派人通知楊家那邊,那邊也迅速給了答覆,強攻了幾天,那一邊損失慘重,這樣圍而不攻,坐等其敗何樂而不爲?

王巨也置了軍將。

但他用意非是兵知將,將知兵,而是方便指揮。

就象現在,三十幾名正副軍將坐在這裡,幾乎就可以一邊吃酒一邊議論下一步行動了。否則換成以前,各正副指使,那得近兩百號人。

王巨接到消息時,正在將一塊羊肉往嘴裡塞。

古代一些古板的文士講究食不語,王巨入鄉隨俗,有時候與一些關係不親密的士大夫談話時,也食不語。

不過在軍中,大家都無所謂了。

接到消息後,姚麟道:“果如少保所料。”

一名軍將問道:“少保,爲何高家不從弄棟府將兵力抽調回來?”

這些軍將多是從廣南西路歷次戰役中表現出色者,逐步提撥上來的。

所以得感謝燕達海外那次實戰訓練,正是那次訓練,讓一些表現好的土兵脫穎而出,然後漸漸成爲軍中的中層將領。

當然,到了軍將這一步,算是中高層甚至高層將領了。

不過他們還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或者許多大臣以爲滅交趾雖殘忍,但不是真正打出來的。占城同樣也用了土著牽制,七成又是蠻人。所以並沒有承認他們的戰功。至少認爲他們還不能般配做軍將。

這個內幕王巨隱瞞了。否則會打擊這將軍將積極性的。

這個問題問得好,就象邕州慘案,如果蘇緘不是自廢武功,城中有一萬官兵,交趾能否攻破邕州城。現在道理一樣,如果善闡城中兵力充足,即便準備充分,想拿下來還是很困難的。

王巨耐心地解釋:“高家從弄棟府撤軍。楊義貞會不會乘機將弄棟府佔領?”

“這不會吧。”

“我說一說關羽敗走麥城的故事給你聽聽。”王巨將關羽之死前前後後說了。

“太驕傲了。”

關二爺還沒有後來的名聲,所以聽完,許多軍將不屑地說道。

王巨又將孫劉兩家爲荊州扯皮的來歷說了一遍,然後又說了最後三國的走向。

“這樣說你們會意了吧,孫劉兩家很弱,曹魏則是很強,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如果關羽水淹曹軍之死,孫吳立即用兵江淮,曹魏危矣。但是孫吳爲了收回荊州。導致兩家聯盟猜疑,甚至相互用兵。其實從關羽敗走麥城時起,兩家已經不可能打敗曹魏了。這是孫權,楊義貞能及孫權麼?況且他們兩家還有着世仇。只要高智升敢撤軍,楊義貞絕對不介意暫且替高家管一管弄棟府。”

不過王巨放下手中的羊腿,說道:“圖窮匕現了,所以我們立即出發。”

之前的佈置是有意讓高智升產生錯覺的,以爲自己將主戰場放在環州寨。

如果自己真的用兵善闡城,高智升指不準爲了以防萬一,真從弄棟府撤軍回來。

那樣,自己反而弄巧成拙了,甚至被逼着大軍向北,在環州寨那個苦逼的地形裡,與兩家七萬大軍苦戰。

三軍立即開撥。

這時臨近傍晚了。不過各軍將與各指使神情比較平靜,他們從宋軍各個將領嘴中聽到許多關於王巨的故事,包括王巨喜歡夜戰。

現在只是夜行軍,豈不是很正常?

而且現在正是三月上旬,天氣不冷不熱,從這裡到善闡城又是平坦的大道,因此沒有一個人質疑。

不僅天氣好,道路平坦,而且很近。

天色矇矇亮,高智升便接下手下傳來的消息,說是宋軍眼看就要臨近善闡城下。

“宋軍真的來攻城了?”高智升不大相信地問。

這沒有道理啊?

由不得他不相信,很快一批批宋軍就兵臨城下。並沒有立即攻城,一部分軍隊整列待令,防止城中的高家軍隊出城襲擊,餘下的官兵一起砍伐樹木,結營立柵。接着無數押運糧草輜重的百姓也魚貫到來了。

其實這時高智升還有一個機會,立即命令弄棟府的手下撤回來,那麼他還有幾份翻盤的機會。雖然這撥兵馬必然被王巨圍點打援掉,但楊義貞的軍隊放進來了。兩支軍隊牽制,王巨想攻破善闡城則變得困難。而另一邊燕達手中的糧草也確實只能維持十幾天。王巨只要連攻幾天,攻不下來,那麼只好前去營救。

不過高智升對他的善闡城太迷信了。

三軍在忙忙碌碌,王巨則看着眼前這座高大的城池。

善闡城就是昆明城,作爲城池,比大理城歷史還要悠久,加上高家這麼多年來的陸續修葺,已經不亞於宋朝的許多雄城了。除了城牆,還有一道清澈的護城河。

但王巨這一回可帶來了許多好東西,可他沒有立即攻城,而是下令三軍繼續休息,養精蓄銳,又派出許多斥候四散打探。

夜色很快就降臨下來,善闡城中仍是一片人喊馬叫。

石城郡離善闡城太近了,因此自王巨用兵石城郡時,高智升就在城中準備了大量防禦武器,也不算什麼高明的防禦武器,就是滾石檑木,不過在這時代常見的守城武器就是它們了。

宋軍在休息,城中的守兵與百姓將這些滾石檑木一個個搬上城頭。

高府內也是一片燈火通明。

有一將問:“他們爲何不攻城?”

“也許在休息。”另一將說。

“能不能出城襲擊?”又有一將疑問道,既然宋軍來得這麼快,昨天也必然趕了一夜路。然後紮營。埋鍋做飯。等待後面百姓押來糧草輜重,又卸載下來,直到下午時分才休息。三軍勞累,現在應當是睡得正香的時候。

不過開始那將則譏諷道:“城中有多少兵力,敢主動出城襲擊?”

高智升苦笑,與兵力無關,高家與楊家兵力合在一起,豈不勝過了宋軍。張巡許遠守雎陽時,兵力少得可憐,仍然多次出城襲擊,大敗安祿山的軍隊。

主要是自己軍隊戰鬥力不及宋軍。

因此他搖了搖頭,不過幸好他也沒有同意出城襲營,否則會死得很慘。

高智升又說道:“宋軍是否真攻城?”

攻下來,高家危矣了,後果不堪設想。攻不下來,燕達那一萬五千名宋軍就是甕中之鱉,等着死吧。

但當真善闡城那麼容易被攻克?如果王巨不懂軍事。他還相信,關健通過聽來的一些消息。說此子很會用兵,那麼爲何下這一步臭棋?

商議了很久,沒有一人能做出判斷。

實際也不用他們想了,很快就有了答案。

睡得早,醒得早,四更時分,宋軍將士一起睡不着了,紛紛起牀。

姚麟還開了一個玩笑說:“還是這裡氣候正常。”

對於他而言,也不正常,因爲夏天不會太熱,冬天則不會太冷。不過這時候最時正常不過。

“造飯。”王巨下令道。

城上的守軍古怪地看着城下,黑燈瞎火的,宋軍在幹嘛?

不過有的士兵醒悟,這是睡不着了,於是立即前去稟報高智升。

高智升聽到後不顧得睡意,來到城頭上。

其實真的不用擔心,現在宋軍只是在做飯吃飯,甚至因爲睡不着,還一隊隊集合,到大營外操練了一番。

“董軍將,田軍將,輪到你們了。”

王巨置軍將,基本都是五營置一將,田董二軍將所率領的五千官兵都是後勤兵,乃是春天后,才隨押運糧草來到前線的。

然而這兩軍並不僅僅是負責押運後勤……

“喏,”兩個軍將下去,開始集結手下。至於城頭上的高家子弟兵還在好奇地看着宋軍在操練呢。

不過這時候天光長了,天色也開始矇矇亮。能看得見,便好做事了。五千官兵開始組裝兩樣器械,第一個就是真正的雲梯,不過也經過王巨改良,變成了可以組裝拆卸的雲梯,雖然成本更高昂,但便於攜帶。第二個就是虎踞炮,並且還是特大型虎踞炮。

王巨率領大軍進入大理這麼久了,爲了關健一戰,這兩樣物事都一直沒有拿出來用。

並且這兩將官兵在後方除了負責運輸後勤,餘下辰光便是學會操作這兩樣器械。

“那時什麼?”城頭上的高家將士看着這些龐然大物一個個屹立起來,驚訝地問。

高智升去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正是傳說中的雲梯與投石機。

主要是雲梯攜帶不便,投石機操作麻煩,加上大理自建國以來,就罕有大型戰役,根本就沒有投石機與雲梯存在。因此高家許多將士認不出來,只是高智升見多識廣,看了許多書籍,卻猜了出來。

“準備守城。”高智升冷汗涔涔道。

既然這兩樣物事帶了過來,宋軍無疑是真的要攻打善闡城了,難怪帶來那麼多民夫。

但是宋軍並沒有立即攻城,天亮了,餘下的官兵也開始幹活了,取出一個個蒲草包,鐵鍬,然後與民夫們一道取泥,裝泥袋。

想要攻下善闡城,首先得將護城河填上。

善闡城外的護城河有的地方寬達二十多米,即便窄處也寬近十米。這是一個很好的掩護,不過它水勢比較平緩,加上久無戰事,河泥淤積,深度平均只有一米來深,易於填塞。是一個麻煩,但是一個不太大的麻煩。

王巨看準備得差不多了,太陽也升了起來,說道:“董軍將,田軍將,你們開始準備進攻。”

然後陸續地調兵遣將。

雲梯組裝了,但沒有推出來,而是先將兩百門特大虎踞炮推到護城河前。王巨又下令道:“先用石彈。”

石彈最不殘忍。主要是現在的虎踞炮還是不能掌握操作精準度。這是爲了減少誤傷城中百姓的。因此先用石彈打一聲招呼。

兩營官兵開始將石彈裝上虎踞炮,高智升倒吸了一口冷氣,因爲石彈太大了,有的大到四五個兵士用槓子擡,才擡上投石機。他一邊心想,有這麼厲害的投石機嗎?一邊又不停地發號施令。

王巨揮了一下旗幟,兩百個巨大的石彈飛向空中。

城頭上的高家將士一個個嚇傻了,至於城中的百姓也吃驚地看着空中。然後有人就瘋狂地喊道:“快逃啊。”

因爲有的石彈不是向城頭上落,而是向城中落,而且看軌跡會落得很遠。

城中立即亂成了一團。

石彈大,拋速不算太快,但也很快了,有的落在城牆外,有的落在城頭上,有的落在城中。

僅是兩波石彈,就讓城頭上的守軍一起色變。

接着五千名宋朝弓弩兵齊齊上前,不過他們手中的弓弩非是普通弓弩。而是清一色的神臂弓,不過神臂弓早出現在戰場上了。

在五千名神臂弓手的壓制下。餘下官兵各自分成兩組,前面大號藤盾掩護,後面開始填河。至於後方的民夫則繼續在裝泥袋。

高智升躲在牆垛後面不由想大罵:尼瑪,你們帶了多少蒲包過來?難道想將護城河全部填上。

天色漸漸臨近黃昏,王巨下令收兵。不過護城河上已經出現了五十多道寬闊的堤壩,以至上游的水不得不蔓延下來,但這個問題已經不大了,只是一層淺淺的水,攔不住宋軍進攻的腳步。

雙方各自醫治傷勢,雖然未正式攻城,傷亡在所難免的,但因爲神臂弓之利,高家軍隊呆在城頭上,傷亡反而更重一點。

不過眼下雙方皆不能稱爲慘,慘烈的是明天……

天又亮了,王巨在軍營裡說道:“二世子,輪到你出場了。”

段正淳點點頭。

王巨又說道:“換旗。”

現在沒有國旗一說,只有各將的將旗,上面是主將的姓氏。然而隨着一聲令下,王字大旗一起換下,換成了段字大旗,並且這個段字還是漢梵兩種文字繡上去的(梵文在大理也比較普及)。

城中有一些將士也識字,看到換成段字旗,城頭上有些人竅竅私語,宋軍中那來姓段的主將?

高智升也納悶了,不是說段正明去了環州寨?忽然他醒悟過來,還有一個殿下呢。

王巨帶着段正淳上馬,緩緩來到城頭上,看到段正淳,軍營中幾千名烏蠻兵大聲歡呼:“二殿下。”

王巨也不吃味,並且是烏蠻兵,如果段氏連這點號召力都沒有,那也沒必要將段氏兄弟營救出來。他打了一個手勢,又有烏蠻兵立即大聲對城頭上喊道:“二殿下段正淳讓你們打開城門投降。”

段廉義的親侄子就那麼幾個,雖然認識段正淳的人不多,不過有許多人皆聽說過這個名字。王巨與段正淳騎馬繞善闡城緩緩走了一圈,身後的烏蠻士兵也喊了一圈。

當然,不會有人真打開城門投降的,這裡是高家的老巢。

不過這一喊,高家將士多少有些人心浮動,爲何起兵,打着的旗號就是討滅逆賊,可現在算是怎麼一回事?

王巨帶着段正淳返了回來,下令道:“開始吧。”

這一回不再是石彈了,而是另兩樣武器,一樣是重達近百斤特大霹靂彈,一樣是圓形瓷瓶裝着的猛火油,但每一個瓶子裡都同樣裝着近百斤重的猛火油。

一個個霹靂彈落下,有的就在空中爆炸了,有的在城頭上爆炸了,有的在城中爆炸了,還有極少數在城外爆炸了。不僅是爆炸所產生的殺傷力,裡面還有許多鐵釘子鐵蒺藜。還不僅是這些鐵釘子鐵蒺藜,同時落下的還有猛火油的瓷瓶子,這都是提煉後的猛火油,落在地上或城頭上,立即濺了一地都是,又隨着爆炸產生的溫度,立即燃燒起來。

如果換成西夏還好一點,已經有了一些應付的經驗,但大理什麼時候看到這樣的武器?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並且城頭上都是高家的親信將士,雖然能保障忠誠度,不過大理最強的兵種不是他們,而是烏蠻、金齒百夷這些兵路,也就是大理所說的夷兵,雖然這些夷兵相互缺少配合,可是各部喜仇殺,不缺少悍氣。然而城頭上的高家將士多是善闡府一帶的子弟,平時那來的仇殺?

幾波拋投後,王巨還沒有下令推出雲梯呢,城頭上自己兒就亂了,有的士兵看到同伴被燒的慘樣,都不顧命令,向城中逃去……

加上抽調五千兵力走了,城中兵力本來就空虛,因此高智升喃喃道:“完了。”

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568章 隱患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531章 斬第198章 遷徙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802章 有了第672章 南帝第11章 圍殺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425章 侵利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276章 威名(下)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317章 坐臥者第605章 冒泡(上)第346章 潑污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689章 待發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854章 囚籠(中)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572章 提醒第534章 小孩子第335章 高利貸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718章 拯救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438章 求親第374章 奢侈品第489章 慘戰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519章 天上(上)第437章 大人物第534章 小孩子第60章 拒第75章 對子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740章 裂車(中)第434章 羞侮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854章 囚籠(中)第768章 反轉(上)第743章 逼第820章 屍車第235章 秋碩第687章 飛錢司第78章 不合格第85章 鬧大吧(四)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422章 楹聯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613章 虯髯客第750章 周小魚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182章 子午山第307章 南方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414章 粗人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332章 水與火第388章 交好他第735章 最暗黑(上)第162章 立威(下)第216章 報復第259章 屹立(中)第225章 礦奴第113章 侍讀第458章 胃口好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738章 哭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378章 新語第488章 泄露第358章 不可傳第16章 人情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151章 弟仇(上)第196章 破\處(下)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88章 提前第258章 屹立(上)第174章 有條魚第162章 立威(下)第313章 後臺第442章 法術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270章 縣學第214章 故人第750章 張睦(下)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785章 動手了(上)
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568章 隱患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531章 斬第198章 遷徙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802章 有了第672章 南帝第11章 圍殺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425章 侵利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276章 威名(下)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317章 坐臥者第605章 冒泡(上)第346章 潑污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689章 待發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854章 囚籠(中)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572章 提醒第534章 小孩子第335章 高利貸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718章 拯救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438章 求親第374章 奢侈品第489章 慘戰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519章 天上(上)第437章 大人物第534章 小孩子第60章 拒第75章 對子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740章 裂車(中)第434章 羞侮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854章 囚籠(中)第768章 反轉(上)第743章 逼第820章 屍車第235章 秋碩第687章 飛錢司第78章 不合格第85章 鬧大吧(四)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422章 楹聯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613章 虯髯客第750章 周小魚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182章 子午山第307章 南方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414章 粗人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332章 水與火第388章 交好他第735章 最暗黑(上)第162章 立威(下)第216章 報復第259章 屹立(中)第225章 礦奴第113章 侍讀第458章 胃口好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738章 哭第147章 東華唱名(上)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378章 新語第488章 泄露第358章 不可傳第16章 人情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151章 弟仇(上)第196章 破\處(下)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88章 提前第258章 屹立(上)第174章 有條魚第162章 立威(下)第313章 後臺第442章 法術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270章 縣學第214章 故人第750章 張睦(下)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785章 動手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