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燕歸來

“介甫公變法,雖在變法,卻在斂財,所以未來反對聲音越來越大。”王巨說道。

“是啊,還好,免役法暫時還沒有推行到慶州。”

“馬上就來了,”王巨笑道,不過還能有兩三個月時間準備,畢竟東明縣事件多少會有點影響。

其實免役法,王巨真的不反對,一旦推行以後,再配合他這個發展基金,慶州工商業就會飛躍增漲。

然而慶州終非是經濟大州,又靠近邊境,因此差役數量多,這意味着承擔的免役錢必須增加,若是再來一個寬剩錢,王巨就頭痛了。

王巨又說道:“物極必反,因此某一天必會對介甫公的變法進行矯正,若是由文公一派主持,後果不堪設想。”

章楶終於會意。

無論是王巨還是他,立下這麼大的戰功,難道不想上位嗎?

但上位後怎麼去做,王巨這麼鬧了幾回,至少揭穿了文彥博的一些真面目。現在王巨即將會遇到刁難,但對以後卻有很大幫助的。至少民間輿論,不會站在文彥博一方。

事實在某些人推動下,這次有許多百姓痛罵文彥博軟弱,是一個懦夫,不當擔任主管軍事的西府首相。

若是推動得當,這個懦夫一詞將會永遠戴在文彥博的頭頂上。

不過章楶也沒有問,若是以後王巨不會上位呢?

如果真的不會上位,王巨做法十分簡單,家人往南方遷移,東南。爲何東南,將來不變的話,北方是非常非常的悲催。戶數銳減了十分之八九,還有摔頭胎。江淮同樣很慘,整打成了閒田地帶。重新恢復到刀耕火種落後的年代。至於巴蜀,那就不要提了。反覆地屠殺,人命連芻狗也不如……只能說東南好一點,無論元蒙或者是滿清,他們也需要東南的財富。

王巨這麼做,還有兩個用意,一是防範王安石仿佼,在官員沒有執行能力,又沒有聰明的經濟人。充足的貨幣,還是在火速斂財的前提下,那危害性可能比市易法更嚴重。

並且王巨對趙頊略有些不滿。

文彥博這麼做,趙頊爲了他那個所謂的平衡,繼續讓他呆在西府相位上,那麼以後自己進入中書,會不會有三四個張彥博李彥博,對自己“平衡”。

這樣捆着胳膊去做事,能做好嗎?

實際王巨同樣也做錯了,他爲了避免麻煩。在京城時,罕發表意見,更沒有支持變法。或者指出變法的缺陷,那麼趙頊只好依靠王安石了。因此是等於王巨主動將趙頊往原來歷史軌道上推……

其實趙頊對王巨還是不錯的。

如果不是趙頊庇護,現在王巨可能就從慶州調走了。

就在這時,一個人從南方回到京城。

趙頊聽聞後立即離宮,來到趙念奴府上。

“姑姑,南方可好?”

“陛下,南方風景秀麗,倒也宜人。”

“也是,不然你也不會呆那麼長時間。那個蔗糖作坊如何?”

趙念奴搖搖頭說:“我在杭州。蔗糖作坊在四明,太遠。未去,我也不大清楚。不過似乎運了不少去倭奴國高麗那邊。說不定還有部分轉賣到契丹。陛下,你難道不清楚嗎?”

“聽說了一點,就不知道能不能於巴蜀增設?”

趙念奴又搖頭:“這個我不管的。”

雖然裡面也有她的股份,但她這個股份實際細分成若干小股,賙濟了宗室子弟。

趙頊忽然盯着邊上問:“那來的嬰兒?”

“我剛回來不久,有人將此嬰放於我府門前,早上姘兒打開門,準備報官,我看到此嬰長得十分可愛,沒有讓她報,便抱回來打算收養。”

畢竟到了這個年齡,有許多宦官還收養義子呢,趙頊能理解,然後盯着看了一會,道:“與姑姑你長得有些象呢。”

“所以他與我有緣分。”趙念奴慈憐地看着嬰兒說道。

趙頊解下玉佩,戴在嬰兒身上,又問:“姑姑,你去了東南,新法如何?”

新法如何?趙念奴想回答,忽然想到臨行前王巨所說的話,於是改口道:“有好有壞,主要還是執行的官員胥吏能力。實際與新法無關,即便舊法,還不是爭紛不斷。”

趙頊爲什麼問出這個問題,因爲一個猛人也上位了,那就是劉摯。

這個人確實有些本事,中進士後初任冀州知縣,便與信都令李衝、清河令黃莘稱爲河朔三令。

但後面兩個人沒有他運氣好,不久他調到江陵府擔任觀察推官,所以王安石執政後,先是將劉摯提爲檢正中書禮房公事,又提爲監察御史。

實際王安石也無奈,有人說他沒有對舊黨打擊,他想打擊啊,纔對趙頊說了那番話,你不用政刑打擊賣弄是非的反對派,小人何忌憚,所以事兒纔多,早晚連同變法都會敗壞了。

但趙頊不聽,繼續搞平衡,所以往後去,王安石同樣在對勢力龐大的舊黨做着不停地退讓,然而不管用,包括劉摯在內。

劉摯做御史後立即上書,程昉開漳河,調發猝迫,人不堪命。趙子幾擅升畿縣等使納役錢,縣民日數千人遮訴宰相,京師喧然,何以示四方!張靚、王廷老擅增兩浙役錢,督賦嚴急,人情怨嗟。此皆欲以羨餘希賞,願行顯責,明朝廷本無聚斂之意。

張靚與王廷老擅增兩浙役錢,這也是趙頊的想法。

天下之事,莫過兩浙。

想要免役法推廣於全國,那麼也要根據到各州縣的情況,富的州府多攤派一點,窮的州府少攤派一點。

趙子幾乃是王安石變法的重要助手。

至於程昉更不用說了,不僅前面做爲王巨助手主持了鄭白渠,現在又在主持河北水利與淤田事宜。要功勞有功勞,要苦勞有苦勞。

但現在問題是誰做御史,誰就會反對變法。

因此趙頊想主動說服劉摯。問:“卿從學王安石邪?王安石極稱卿器識。”

你是不是王安石學生哪?不然王安石爲什麼替你說好話?

意思就是沒有王安石,你什麼也不是。

劉摯答道:“臣東北人,少孤獨學。不識王安石。”

俺自學成才的,與那一個人都沒有關係。

趙頊只好讓他退下。說了一句:“此人缺少溫潤之氣。”

爲何?這是在中國,並且在中國的古代,人情大於律法,雖然公私不能並論,總要講究一個感恩之心。

然而劉摯沒有。

再說劉摯中進士前,難道沒有一個教他學問的老師?

東明縣事件傳開,楊繪說:提刑趙子幾,怒知東明縣賈蕃不禁遏縣民使訟助役事。摭以它故,下蕃於獄而自鞫之,是希王安石意旨而陷無辜於法也。

文彥博都將賈蕃當成棄子了,楊繪卻在努力營救。

這廝公開吼出官員不貪污,如何能養家餬口,居然還是無辜的!

趙頊看後,將奏摺直接扔拉圾簍子裡了。這簡直在顛倒黑白,胡說八道嘛。

而且東明縣事件後,是派了趙子幾下去查這個賈蕃,他不僅涉及到陰謀當中。公開吼出當官就要貪污的雷語,還有其他的罪狀,比如挪用官錢放高利貸。沽買村酒,嚴刑打死了一個貧民。

無論那一條罪狀,都能將賈蕃的官職一扒到底了。

實際想一想范仲淹家的家風,他選了這個女婿也算是倒了八輩子黴。

其實這件事,現在已擺明了,樞密院——御史臺——東明縣賈蕃,這是聯起手,準備搞掉免役法的,只是這個賈蕃能力有限。沒有做好,才成了一場笑話。

但沒有完。劉摯也來了,上書言助役有十害。又說:子幾捃摭賈蕃,欲箝天下之口,乞案其罪。

趙子幾蒐集材料打壓賈蕃,用此想讓天下人閉上嘴巴,請案趙子幾之罪。

事實擺在哪裡,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

俺嘴上說的纔是真相。

所以王巨一再譏誚君子,爲了一個草顧人命的貪官,居然如此拼命的辨護,這也能算是君子?就不要說王安石對劉摯的提攜之情了。

王安石沒辦法,只好讓知諫院張璪根據楊繪劉摯所寫的,作十難詰之,張璪不敢得罪舊黨,沒寫,於是讓司農寺的曾布執筆。

劉摯卻變本加利,上書說,自青苗之議起,而天下始有聚斂之疑。青苗之議未已,而均輸之法行;均輸之法方擾,而邊鄙之謀動;邊鄙之禍未艾,而漳河之役作;漳河之害未平,而助役之事興。其議財,則市井屠販之人皆召至政事堂;其徵利,則下至於歷日而官自鬻之……聖上憂勤念治之時,而政事如此,皆大臣誤陛下,而大臣所用者誤大臣也。

青苗法均輸法對錯不談了,邊鄙之禍與王安石有何關係?漳河之患,使兩岸百姓苦之以久,治理漳河錯了嗎?

這簡直是超級顛倒黑白。

王安石便請趙頊將劉摯貶於嶺南,趙頊不許,只謫監倉,楊繪出知鄭州。

因爲楊繪與劉摯反覆提到了兩浙的役錢,所以趙頊才問了一問。

實際免役法對於商業繁榮的兩浙路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然而王安石畫蛇添足,又來了一個市易法……

既然不怕麻煩,爲何不執行王巨所說的“齊商稅”,不是動不動就說祖宗家法嗎,宋朝的祖宗家法本來就禁止官員行商,商稅相齊,雖然麻煩更大,但收穫也更大,也能站得住腳,非是“與民爭利”。

趙念奴說得含糊,不過趙頊卻聽出來,兩浙路可能有一些糾紛,但絕不象楊繪與劉摯所說的那麼嚴重。

這使得他長舒一口氣,畢竟免役錢攤派最多的乃是兩浙路,於是說道:“慶州大捷,你有沒有聽到?”

“我也聽到了,連同杭州那邊的百姓也張燈結綵,替陛下慶祝呢。”

“呵呵,”趙頊高興地樂了。

這場大捷他也有功,爲何斂財,斂財就是強國的。如果象自己即位之初那樣,國庫空空如也,這一戰還能打勝嗎?

他這個想法也能說得過去,但關健是有了這個錢財,還得有這個人利用這個錢財去戰勝敵人。

趙念奴便說道:“遼國說父皇四十二年不用兵革,實際屢敗於西夏,也是父皇之恥辱,然而那時父皇卻不知道用誰去打敗西夏,所以才委屈求全給其歲賜,乞求西夏與宋朝和平往來。王巨乃是國家長城,非有王巨,如何大捷。但我來到京城後,卻聽聞有許多大臣彈劾王巨。我很不懂,難道大勝無功反而有罪了?國之長城,陛下一定要緊護之。”

“姑姑啊,當真朕不知道?而且西夏人都知道了,所以出萬兩黃金賞賜王卿之人頭。”

“啊。”

“你不用擔心,王卿扣壓住戰俘,逼迫西夏取消了這個賞令。而且王卿畢竟歲數不大,正好替朕將西北守上幾年。”

但趙頊也不知道,因爲文彥博,王巨與他產生隔閡了……()

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574章 維穩第730章 兩顆心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75章 對子第436章 小人物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427章 擔心第377章 平戎策第62章 六拜(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121章 省試第459章 空談嗎?第756章 第一步第334章 翻盤第687章 飛錢司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602章 南方第602章 南方第754章 養豬第685章 撈人第356章 世襲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822章 是他第601章 保馬第62章 六拜(下)第146章 相約第10章 檢查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41章 聯親第861章 堯舜(下)第629章 條件(上)第627章 動心第796章 露底第478 鼓聲(續下)第216章 報復第645章 長城(中)第811章 未來第505章 飛天(上)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650章 海盜(下)第444章 二王(上)第788章 酒語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471章 迷宮(上)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598章 白衣(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768章 反轉(上)第568章 隱患第689章 待發第374章 奢侈品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238章 不能比第27章 敗了第130章 吻合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181章 神文字第580章 遙思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759章 張睦(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315章 青澀第121章 省試第532章 南來風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660章 漁翁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380章 桑弘羊第374章 奢侈品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392章 合資第102章 蛋痛了第118章 舅家第12章 殿下(上)第81章 命案第728章 黃河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811章 未來第51章 想法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754章 養豬第75章 對子第74章 成親第351章 共妾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120章 上眼藥第255章 分裂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125章 有點難
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574章 維穩第730章 兩顆心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75章 對子第436章 小人物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427章 擔心第377章 平戎策第62章 六拜(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121章 省試第459章 空談嗎?第756章 第一步第334章 翻盤第687章 飛錢司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602章 南方第602章 南方第754章 養豬第685章 撈人第356章 世襲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822章 是他第601章 保馬第62章 六拜(下)第146章 相約第10章 檢查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41章 聯親第861章 堯舜(下)第629章 條件(上)第627章 動心第796章 露底第478 鼓聲(續下)第216章 報復第645章 長城(中)第811章 未來第505章 飛天(上)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650章 海盜(下)第444章 二王(上)第788章 酒語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471章 迷宮(上)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598章 白衣(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768章 反轉(上)第568章 隱患第689章 待發第374章 奢侈品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238章 不能比第27章 敗了第130章 吻合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181章 神文字第580章 遙思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759章 張睦(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315章 青澀第121章 省試第532章 南來風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660章 漁翁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380章 桑弘羊第374章 奢侈品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392章 合資第102章 蛋痛了第118章 舅家第12章 殿下(上)第81章 命案第728章 黃河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811章 未來第51章 想法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754章 養豬第75章 對子第74章 成親第351章 共妾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120章 上眼藥第255章 分裂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125章 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