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底氣

“是誰?”

全二長子低聲說道:“姓蔡,好象就是大郎你說的蔡挺蔡公。”

“那就好,”王巨高興地說,但他心中也納悶,爲什麼蔡挺來到慶州,自己居然都不知道。他哪裡知道?蔡挺臨離開京城時,韓琦又委婉地對蔡挺交待了幾句,朝廷新君登基,必須賞賜天下,先帝山陵的花費,加上連年兩年逢到澇災,財政十分緊張。所以蔡挺來慶州,朝廷能支持的財力兵力很有限。

蔡挺想罵娘,爲什麼自己來京城不提,自己接了授職後才說?

但表面上不敢發怒,只好委婉地說:“韓公,若是如王巨所說,西夏來犯敵軍數量不會少,環慶路可動用的兵力太少了,還望韓公能盡力給予一些支持。只有在環慶路將西夏人擊退了,兩國戰爭纔不會興起。否則環慶路有失,大戰必起,那時國用會更困窘。”

不支持也得支持,否則慶州淪陷,宋朝必須反擊,到時候我有失,你這個首相更有失。

其他的話就不說了,匆匆趕向慶州。

來到慶州,與孫沔交接,也不爲難孫沔,就是爲難又如何,人家退休了,再爲難,反而落得一個落井下石的臭名。因此順利交接,便來到華池縣,速度很快的,所以王巨還沒有接到消息呢。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未來若有事,關健就在王巨身上。

但他以前在陝西,人卻在長安城,不知道前線真實的情況,要麼就是孫沔的稟報。那不可信了。要麼就是兩個太監下去盤查的稟報,也未必可信。

必須詢問王巨本人,才能知道那三戰的真相,同樣還要與王巨仔細地談一談。

王巨迎了出來,立即唱喏:“下官見過蔡公。”

孫沔在的時候有孫沔的好處。自己可以玩一些小手段,蔡挺來了,是他最盼望的,不過有的小手段不能再玩了。

“不必多禮,王巨,本官以前在長安城。你再說說去年那幾場戰役情況,以及如何安排的。”

王巨將去年三戰說了一遍。

“西夏肯定會入侵?”

“未必,若是有巨大的天災人禍,就不會入侵。若沒有,那就會肯定入侵。”

“你還用戰俘來挑釁?”

“蔡公。不挑釁,他們就能改變主意嗎?這是蓄謀已久的入侵,與幾千戰俘有何干系?若那樣,邊境上萬被西夏人殺害的百姓那又怎麼辦?之所以下官那麼做,他們來我大宋地界燒殺擄掠。如今朝廷不但不責備西夏,反而輕輕的一道詔令下達,又將這些人釋放了,那麼百姓會怎麼想?三軍將士怎麼想?沒有士氣。如何作戰。所以下官那樣做,便是刻意羞侮西夏,振作士氣。從而使這次釋放戰俘時,不會帶來消積的一面。”

“不過本官前來時,韓公再次囑咐,讓邊境務必安靜,這兩年災害連連,國家財政吃緊。邊境最好不要生事,以免授予西夏之柄。本來沒有的戰事,卻真的引起戰爭來了。”

“蔡公。你放心吧,實際就是去年三戰,餘下下官一直以練兵與政務爲本,卻沒有多事。”但王巨心裡在說,若西夏人不來犯,也許對於韓琦來說是一件好事,自己卻悲催了,一頂妖言惑衆的大帽子必然壓到自己頭上。

“那我再問你,你爲何在兩位中使面前,再三請求老夫前來慶州?”

“蔡公,慶州非是沒有將才,張玉、王昭明、種診,老蕃將趙明,以及巡檢姚兕,都是一流的將才,對了,蔡公,章推官軍事才華更不得小視,在軍事上他只在下官之上,而不會在下官之下。”王巨提醒道。

孫沔與孫長卿一樣,手下非是沒人,有人,而是沒有用好人。特別是章楶,自己畢竟是在華池,不可能天天去慶州,那麼章楶用得好,便是蔡挺的一個好助手。

“你說章楶?”

“就是他。

蔡挺就留心了,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通過剛纔三戰的講述,王巨在軍事天份上不弱,三戰中,注意了地形、士氣、兵力分配、計策,還有對對方心理的重視,能做到這幾點,一個合格的將領便有了。當然,王巨是文官,政務纔是他職責,然而一路過來,他看了看,華池在政務上做得不錯,修了許多水利道路,也種了許多冬小麥。應當王巨看中的人,想來不會差的。

“蔡公,以前慶州邊防表現不好,乃是幾任長官不敢作爲。因此孫公對下官雖然不錯,可是下官很擔心。正好中使問,下官便在腦海裡想,來的新知州一作風要果敢,二不能再貪懦了,三要會用好人才,於是想來想去,自己所熟悉的只有蔡公了。因此便說了蔡公的名字。”

“憑這一點,就能擊退西夏入侵?”

“蔡公,足夠了。下官的那篇奏呈蔡公看過了吧,除非西夏不入侵環慶路,否則不會從環州着手,從環州着手除非抄掠,否則層層推進到原州或慶州,時間太慢了,又多是山道,我朝還於許多關健所在築了砦堡。餘下的要麼走淮安道入侵,可是拿下了淮安鎮,後面還有五交鎮與柔遠鎮聯手抵擋,拿下五交鎮,下面還有業樂鎮等城防。並且那邊的山更高大,植被也更茂盛,不利於西夏騎兵作戰。因此只有大順城這一點,後方荔原堡等處同樣有許多峁樑,不過多是山丘地形,植被稀疏,這種地形利於西夏人作戰,並正因爲這種地形,我朝一直不能在柔遠寨與慶州城之間設起重堡。只要拿下大順城,西夏人用大順城與疆砟堡聯手,便能威脅慶州了。故此,范文正公當年搶築了大順城。”

“有點道理。”蔡挺道,這也是他看地圖後心中一喜的原因,不過具體如何。還要到前線去親自觀察一下。

“防守整個環慶二州難,可是防守荔原堡、大順城與柔遠寨三處就變得容易多了,因爲狹隘的地形拘束,敵人來了再多的兵力,也不能發揮出兵力的優勢。其次孫沔去年遷徙邊境蕃人。導致許多百姓產生怨懟,不過卻爲蔡公鋪下了好底子。”

“說說理由。”

“前方清空了百姓,大敵來侵,有時間能將百姓遷於各堡砦與各大的村寨聯防,並且也能抽調出大量強人壯馬,這些人若是組織得當。也是一支可觀的兵力。實際環慶路非是象表面上所看的兵力少。下官估算了一下,若是組織好了,情報做得細緻,最少能抽出一萬五千名官兵作戰,並且還能組織起一萬五千名以上的強人。或進攻或防禦。這個兵力不少了。”

“恩,還有呢?”

“蔡公,”王巨將蔡挺拉到一側,悄聲說道:“我帶來了一個蕃將趙忠,他原本就是山那邊野利遇乞帳下的一員驍將,在野利族頗有聲望,在他的聯繫下,山那邊有好幾支野利族部想投奔我朝。我沒有讓他們立即過來。而是讓他們繼續呆在山那邊,到秋後纔將他們派上用場。”

“你想反擊?”蔡挺倒吸了一口冷氣道,這用得好。那會是致命的殺着。

“爲何不能反擊,特別是這種樑峁地形。”

“老夫明白了,爲什麼你的情報那麼準確。”

“一部分是野利族帶過來的,但他們現在皆不得勢了,在當地遭到輕重不同的排擠,難得到有用的消息。因此又在我建議下,姚將軍先後於各營中組建了一支踏白隊。”

“其他人可知道?”

“其他人都不知道。爲了保密,我都沒有向陛下稟報。包括山那邊的各族,我只是派人通知他們耐心等候,以免消息提前泄露。”

“這一定要保密。”

“下官知道。”

“我來慶州,聽到你將強人置都?”

“蔡公,這是權宜之計,想要置都,沒有威望沒有能力,弄不好蕃人就會有異議,置都後蕃人易抱團又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後果。所以下官以爲,對蕃人不能岐視,但也要分而化之。不過因爲去年三戰,一旦西夏來犯,他們會派出許多兵力,前有大順城荔原堡與柔遠寨阻攔,他們不敢分兵去慶州,但會能派出許多兵力來荔原堡報復下官。所以置都,強化他們的配合與戰鬥力,也是下官不得己之策。”

“那你還用戰俘激怒西夏?”

蔡挺狐疑地問道,這豈不是更加拉仇恨值?就是激勵了士氣也不值了。

“富貴險中求,不怕來的敵人多,就怕打不敗他們,只要打敗了他們,來敵越多越好。”

蔡挺讓他這句話逗樂了。

但這一回他心中也有了一些底氣,當然,究竟怎麼安排,還要了解後才能做決定。

王巨又說道:“不過蔡公最好還要虛外實內。”

“虛外實內?”

“對敵人繼續示弱,此外有什麼安排,也要暗中進行,表面上繼續保持前幾屆知州那樣安靜。不然大張旗鼓,說不定又會引來更多的敵軍。不戰則己,山那邊一戰也要求勝,這才那個小國主地位纔會更安全。但是我朝也要一戰擊退擊敗他們,打敗了,邊境也就和平了。”

王巨說得也不無道理,十萬大軍來了,能擊敗,那麼二十萬大軍來了那又怎麼辦?

但王巨主要用心,是擔心慶州大張旗鼓,西夏會改變計劃。

不知道蔡挺有沒有看穿他的心意,但這一回蔡挺沒有表態了。然而就是看穿了,蔡挺也無可奈何,想在大張旗鼓,可是朝廷有那個財力支持嗎?

“並且下官再給蔡公看一樣物事。”

王巨用火藥炸山開礦,西夏那邊也知道了,火藥他們也有,包括火蒺藜,當然也知道王巨的火藥威力更大,暫時還沒有往炸城牆上想,不過知道得到這種技術,會對西夏有幫助,於是也秘密派了斥候打聽。

王巨怎可能讓他們得到手,火藥三種材料就在這個作坊重新配製的,幾乎一級保密狀態,只有朱歡請來的一個退役老工匠與幾名京城派來的官匠插手。

而且作坊外面又派了一都輪流官兵日夜巡邏,因此西夏人沒有得逞。但想往後去得逞那是不可能了,修路停下,開礦也停下,要麼配製一些大火蒺藜,配製完了,京城官匠回去後,也不生產了。

這個火藥是知道的,但這種新式投石機西夏人並不知道。以前爲了保密,試驗時,都是裝備了石彈來試驗。

爲了給蔡挺增加信心,這是作坊第一次用這種投石機裝備大火蒺藜試驗。

這也是王巨手中的一張王牌與底氣。

一聲巨響傳出,蔡挺雖然震得兩耳嗡嗡作響,臉上卻終於綻放出笑容,僅憑藉這一條,還是不能打退敵人,不過方方面面綜合起來,就一點一滴地將宋朝的劣勢扳了過來。

王巨看到蔡挺笑容滿面,一顆心也定了,畢竟與史上不同,史上似乎是西夏人入侵時,蔡挺到了慶州,被迫出戰。提前卻是不知道的。

現在就知道了,換誰都有壓力。

而且似乎從這一戰起,蔡挺才真正綻放出光彩,後面於邊境多有不俗的表現。然而他對建功立業不大感興趣,在邊境只了幾年後,寫下一首詞:聖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討。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

邊境安定,我也立下戰功了,皇上,你還忍讓看我這個玉關人老嗎?

趙頊看到這首詞,無奈了,只好將這個憊懶的老傢伙召回京城擔任西府副宰相。

蔡挺又與王巨談了一會,說道:“做得不錯,只要不過份,老夫支持你。”()

第371章 爲難第816章 響第603章 幾振(上)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519章 天上(上)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398章 困惑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102章 蛋痛了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252章 地獄(下)第682章 嚇一嚇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125章 有點難第96章 放榜(上)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15章 犧牲品第95章 第一躍(五)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121章 省試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822章 是他第20章 講道理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16章 人情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158章 請權(下)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817章 一波波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650章 海盜(下)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255章 分裂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644章 長城(上)第824章 遲了第127章 先帝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280章 不早死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572章 提醒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848章 誘餌第615章 威名(上)第88章 提前第396章 井田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458章 胃口好第348章 又坑了第400章 二王(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499章 清洗第262章 斬龍(上)第366章 誣奏第768章 反轉(上)第276章 威名(下)第315章 青澀第689章 待發第476章 鼓聲(下)第475章 鼓聲(中)第443章 市易第815章 溫馨第574章 維穩第437章 大人物第106章 捉他第530章 跑吧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313章 後臺第800章 點將第30章 以直報怨第192章 初戰(下)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163章 蕃騎(上)第540章 春雷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314章 錦袍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196章 破\處(下)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
第371章 爲難第816章 響第603章 幾振(上)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519章 天上(上)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398章 困惑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102章 蛋痛了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252章 地獄(下)第682章 嚇一嚇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125章 有點難第96章 放榜(上)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15章 犧牲品第95章 第一躍(五)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121章 省試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822章 是他第20章 講道理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16章 人情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158章 請權(下)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817章 一波波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650章 海盜(下)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255章 分裂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644章 長城(上)第824章 遲了第127章 先帝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280章 不早死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572章 提醒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848章 誘餌第615章 威名(上)第88章 提前第396章 井田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458章 胃口好第348章 又坑了第400章 二王(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499章 清洗第262章 斬龍(上)第366章 誣奏第768章 反轉(上)第276章 威名(下)第315章 青澀第689章 待發第476章 鼓聲(下)第475章 鼓聲(中)第443章 市易第815章 溫馨第574章 維穩第437章 大人物第106章 捉他第530章 跑吧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313章 後臺第800章 點將第30章 以直報怨第192章 初戰(下)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163章 蕃騎(上)第540章 春雷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314章 錦袍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196章 破\處(下)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