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誣奏

如果陸詵不這麼做,還不會有後面的衝突。

畢竟宋朝貪生怕死的官員太多了,不僅是陸詵,比如當初的孫沔。不但貪生怕死,還很貪。不是每一個知邊官員都象蔡挺那樣的。實際就是程勘當初知延州時,也默視了沒藏訛龐抄掠土門一帶的蕃人。

但程勘不會說出這種噁心人的話,包括王巨抓住了程指使,程勘雖然氣得不行,最後也不了了之。確實人家擊退了西夏人有功,確實程指使那樣做是不對。

因此陸詵忽然冒出這句話,讓李三狗惱了,他問道:“這個狗官是誰?”

“大膽,他是我們陸公,”陸詵身邊親衛喝道。

“大宋有這麼貪生怕死,不明是非的狗官嗎,將他轟走。”

李三狗一聲令下,諸多蕃兵涌上來,不用轟,陸詵逃跑了。

李三狗來到王全身邊,又說道:“翁[?.翁,看樣子不行哪,你們必須撤離這裡。有這個狗官在,他們不但不會保護你們,說不定那一天主動將你們送給西夏人。”

“我們往哪裡去?”

“等將鄉親們安葬好了,我護送你們去慶州,再從慶州去鄭白渠,哪裡興修水利,得到大量荒田,又離長安近,你們耕種冶劍兩不誤,比這裡更好。”

“只有這樣了,”王全嘆氣道。

另一個老人問道:“那這裡的祖墳怎麼辦?”

“遷走吧。”

但說來簡單,做起來難,這麼多活人死人如何遷?就在大家爲難時。陸詵開始集結兵馬了。

他雖然貪生怕死。但也不會象李三狗說的那麼喪心病狂。將王家寨百姓送給西夏人,好使西夏人平息怒氣。主要是種諤將他氣着了,再讓李三狗兩聲狗官一罵,怒火一下子燒了起來。

不過李三狗手下有近千蕃騎,人人有馬,裝備精良,並且還另有三百匹馱馬,就是放在西夏。也是一支不可小視的騎兵了。因此他點集了十營兵馬,同時又寫了一封奏摺,用快腳遞遞向京城,反正是胡說八道吧,說李三狗勾結西夏人謀反,他正準備帶兵清剿。

這時,趙度才匆匆忙忙趕到王家寨,他也傻了眼。

這事兒鬧大了,他立即說道:“趙刺史,你立即將事情經過寫下。原原本本告訴給子安,還好。有章質夫做證明,不至於被陸知州誣陷。”

不要以爲這事兒就此結束了,他久在官場,雖沒有做官,但身爲重要的胥吏,知道官場有多醜陋的。但也還好,主要是陸詵在延州呆的時間不會太長,馬上郭逵就要來了。

…………

趙頊在等韓琦消息,樞密院上書十四條。

將佐協心團結。

將佐要親自帶着士兵訓練。

將佐必須派出斥候,熟知山川險夷、道路遠近、敵人情僞。

鑑訂康定用兵失敗,以做借鑑。

熟議戰守之兵,使各有定數,兵有定將,量力應敵,戰必求全勝,不能再造成康定時累爲誘兵所陷之誤。

賊寇大入,更相赴救,不得相互觀望。

精選間諜,候賊動息。

詳行軍賞罰,倉猝易以處分。

愛惜邊儲,不得非理妄用。

機宜官務要習熟整齊,緩急處置,不能差失稽遲,有誤大事。

機宜官不得與兵官過從結納,以防勾聯,判決不清,貽誤大事。

不得冗佔兵士,用兵士爲私兵,妨礙訓練戰守。

約束若有不盡之處,續務列利害以聞。

似乎也不錯吧,趙頊立即恩准,以此頒發詔書,通知邊境官員重將。

但實際呢,這麼多命令只要化爲四個字就可以了:被動防禦!

韓琦到了長安,立即下了一份命令,各路將領,沒有主帥(指四知州)命令,不得無節制領兵入西界。

這道命令倒也不是韓琦害怕西夏人,相反的,他現在沒有利益的瓜葛,仍是主戰派。

不過與王巨想得差不多,一下子得到若大的綏州,見好就收吧。

萬一做得太過份了,真開打了,西夏未必有好果子吃,但宋朝定下來,肯定沒有好果子吃。要麼看明年,明年風調雨順,西夏能恢復,宋朝同樣也恢復過來了。那時候再根據情況行事。

但綏州如何處置,他沒有提。

隨後就接到了楊定被殺消息,夠了。

實際西夏這麼做,有點畫蛇添足了,如果真將宋朝逼得交還綏州,做一做還可以。然而不能,那麼做了這些事,反而堵住了宋朝言和派的嘴巴。

反正韓琦不憂反喜,立上一奏。朝廷應當聽從薛向與賈逵的意見,賊若如此,當留綏州。

因爲知道朝廷已經在商議棄綏州,這道奏章上得有些急,未解釋原因。樞密院詔旨問其原因。詔旨未到,韓琦第二道奏章呈到。

敵人賀登極與賀正使沒有來我們宋朝,這是不打算與我朝和好了,朝廷當備戰,那個歲賜的錢帛不如省下來,做用兵之計。

朝廷打算讓嵬名山帶着幾萬部民遷居於閒田地帶,但閒田地帶容不下這麼多人生活。如若往內陸遷,蕃人首領與本族下戶分作兩處,人情不安,會別生他變。

綏州境內自有膏腴空閒之地,可以令嵬名山與折繼世因而據之,也可以併力悍西夏。朝廷只要將新建的空城交給他們,便可得數萬必死之兵牽制西人。甚至令西夏人屯守提備,曠日持久,自當疲敝。

特別是這一條,與王巨說得很相像,綏州離銀州很近,就這麼耗着,宋朝能耗得起,西夏卻耗不起!

今納其降人,得城與地反自棄。是先形自弱之勢。況且結怨以來。西春屢入屢敗。斬獲首級不少,我之兵勢方振,爲何自弱?朝廷若怕支出龐大,也很簡單,只要厚撫折繼世與嵬名山兩人,則必盡死力以報朝廷。以夷狄攻夷狄,國用也無損耗。即便失利,也不害國家邊鄙。

韓琦奏章到了京城。文彥博與呂公弼仍議棄綏州。而且兩人納悶,韓琦爲什麼到了長安後,忽然改變主意?爲了楊定,纔怪!

韓琦又說,真不行,我們先收綏州,觀望幾個月再說。

文呂二人無輒,便找到趙頊,說:“陛下,你倒是說說話。”

趙頊看他們吵來吵去。他本人則隱在暗處了。兩人讓他說話,他就說話。道:“朕派王昭明去長安,問韓琦具體的利害關係。”

王昭明是誰哪?

那是一個久在沙場的老太監,定川砦敗得那麼慘,他還保住了手下的軍隊不失。更不要說蔡挺與王巨發起的大順城之戰中他的出色表現。

趙頊興沖沖地來到集賢殿。

王巨最大的悲催之處,還是官職小了。雖然在集賢殿見面比較方便,但是單向的一方。也就是趙頊想見王巨很方便,王巨卻沒有能力見到趙頊。

趙頊說道:“果如卿之所料。”

如果不是啓用韓琦,憑藉趙頊自己磨破了嘴巴,也說服不了大臣。

就是韓琦,現在也要說破了嘴巴。

但這也看到,韓琦離開中書,漸漸失勢,所以文彥博漸漸不給面子。

“陛下,這纔是御下之術,陛下切記,不管陛下推出任何主張,羣臣必有贊成的,也會有反對的。陛下可以聽之,但切記少表態,然而聽要認真聽,不能隨着任何人的想法去走,那麼就易被大臣左右想法。這纔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然後陛下自己反思利害關係,認爲是對的,再加上引導,使形勢走向利於陛下想要的方向,便可以最小的爭執,辦好實事。”

“仁宗之御下術?”

“不錯,不過晚年的仁宗皇帝因身體欠佳,也操控失誤了,否則國政不如此困難。”若是壯年的趙禎,最少不可能讓韓琦居於兩府七八年時光,早就轟下去了。

“卿所言極是,”趙頊走來走去。

這就是教導之功,特別是裁兵之舉,趙頊依照王巨之計,先不提裁兵,而提增兵,結果大家一起反對了,這時才提出裁兵,於是一致通過。順利得就象順水推舟一般。

現在也不錯,推出韓琦,由韓琦來扛,自己隱身幕後,反而形勢走向,漸漸利於自己的主張,留下綏州!

“咦,王巨,你神情有些不對。”

“臣是不能急了。”

“爲何?”

王巨掏出朱家送來的信。

“這樣陸詵還不救?”

“陸詵懦弱,早在大順城之戰臣就看出來了,指望他救,還不如指望太陽從西方升起。”

“爲何不稟報朕……”趙頊沒有說,這幾天未來集賢殿,王巨有什麼資格稟報自己?於是立即說道:“朕立即派快馬向陸詵下令。”

“陛下,來不及了,集結五千兵馬能需要多長時間,等陛下詔令下達,王家寨早化爲灰燼。”王巨嘆息一聲。

還好,自己事先遷徙了部分子弟去了杭州,否則王家寨百姓會全部絕子絕孫。

“以和爲貴哪……”趙頊痛惜地說。

陸詵的表現,終於讓趙頊完全清醒過來。

“陛下,切記,眼下還是要以和爲貴,戒令邊軍不得惹事生非。綏州城防穩定,諸防禦堡砦修建,人心安定,最少要到明年春暖花開之時。這時候才能真正說綏州爲我朝所得。”

這是識大體的語言,不過趙頊沒有心情再呆下去,立即回去,下了詔令,勒令陸詵無論如何派出軍隊救援。萬一西夏人未來得及發起進攻呢。

詔書剛下達沒有多久,陸詵的快腳遞到了京城,到了西府。

文彥博看到詔書後大怒,立即說道:“下令,讓陸詵派出重兵,將這些蕃兵一一殲滅。”

不過還好,西府還有一個宰執,不是呂公弼。而是韓絳。他接過陸詵的奏章看了一眼。說:“這個趙忠在大順城之戰中曾立下過大功。”

文彥博悶哼一聲:“子華,大順城之戰中趙忠是天寶前的安祿山,現在是天寶末年之安祿山。”

“文公,就算他現在成了天寶後的祿山。但保安軍有幾個王家寨?那是王巨的故鄉,一個漢人的寨子。並且有桃溪劍之利,怎能與一個蕃人勾結起來謀反呢?況且這個趙忠我也聽說了一些,他原來似乎是野利遇乞手下一員驍將。野利遇乞遇害時,帶着妻兒逃到了我朝王家寨避難。還是王巨再三苦勸。他纔出山的。然後在大順城之戰中立下大功,由是朝廷才賜了刺史之職。並且他與王巨還招降了大量野利族人,就在慶州邊境安置。這些野利族人有近兩千帳。他欲要謀反,爲何不在慶州謀反,帶着一千蕃兵返回王家寨謀反?沒道理啊,況且王家寨漢人願意離井背鄉,隨他謀反,逃到西夏過貧苦的生活?”

“某豈能不知,然陸詵已經集結軍隊,即便詔旨他慎重行事。恐怕現在也發出大軍了。”

“文公不妥,就算朝廷坐成口實。莫要忘記了,趙忠帶的一千蕃兵可以來自慶州各部,陸詵將他們殲滅,會產生什麼樣的動盪?這會釀成大案子的。”

這纔是文彥博的真實用意,關健現在阻止來不及了,那隻好替陸詵掩飾,將這個冤案定成鐵案。

不過韓絳對這件事比較清楚,就算不顧王巨感受吧,也用不着顧王巨感受,但問題是這件事能不能掩飾得住?

“爲何趙忠領兵去了王家寨?”

“我想這其中必有隱情,文公請慎重行事。興宗,你立即稟報陛下。”

邵亢不敢拖延,立即進宮稟報。

趙頊聽到消息後也匆匆趕到了西府,將奏子拿起來一看,氣得將奏章一下子扔到地上,對小黃門說道:“去集賢院將王巨召來。”

一會王巨被帶了進來,趙頊指着地上的奏章說道:“王巨,你看看它。”

似乎覺得不妥,吩咐身邊的太監說道:“將它撿起來。”

“臣自己來,”王巨彎下腰,將它撿起來觀看,看完後,臉上忽喜忽憂,奏章上陸詵只是誣衊,沒有說西夏人侵犯王家寨的真相。那麼王家寨應當還在,但就不知道李三狗什麼時候趕到的,死了多少人。

他一拱手說道:“下官見過文公、呂公、韓公、邵公,欲知真相,請看延州朱家送給下官的信。”

這筆賬早晚要算的,因此這封信一直揣在他懷中。

“四位相公,實際朱員外料錯了。陸詵貪生怕死,因此得到朱家通知後,不憂反喜,藉機將王家寨百姓送給西夏人撒氣。”

文彥博說道:“王巨,這樣說太過了吧。”

“文公,下官只想問一句,楊定等數位重臣與重將被西夏人殺害了,陸詵可有所表示?”王巨說完,掃了掃邊上的幾架,到圖讖哪裡找來了陝西地圖,打開地圖說道:“雖說王家寨在前線,但並不在最前線,西夏人想從長城嶺穿過來,抵達到王家寨,需數個時辰纔可以辦到。官兵爲何不救?文公,你也看到了這封信,也應當猜對了真相。迫於無奈,延州搬不到救兵了,王家寨的鄉親便派人向趙忠求救。趙忠雖是蕃人,但在王家寨生活了很長時間,這裡也算是他的故土。於是率領蕃騎急弛到了王家寨,擊退了來犯的五千夏兵。這讓陸詵不高興了,便過來與趙忠發生了衝突,然後誣衊趙忠謀反,集結大軍,準備殺忠良,助敵國。”

“陸詵是先帝提撥起來的忠臣,豈能殺忠良,助敵國?”文彥博道。

他不是與王巨過不去,而是想保住陸詵。現在不管說什麼,陸詵估計帶着大軍打也打了,這一千蕃騎多半也殺得差不多了,難道追究陸詵責任?那豈不正好讓主戰派高興了?

王巨顯然也意會到這一點,說道:“文公,莫要多想,陸詵即便集結了軍隊,王家寨有高大的寨牆防禦,陸詵手中兵力雖多,但不敢殺敵,卻來殺害保家衛國的功臣良將,三軍士氣不整,不可能滅掉趙忠部。還望文公立即下令,以免悲劇發生。”

文彥博略略猶豫。

王巨又重重地說:“陛下,臣推薦趙忠爲蕃將,但一直說他不適宜擔當蕃帥。原因很簡單,他性子直來直去,可沒有我們這些士大夫那麼多心思!臣可以擔保,只要陸詵放他回去,他絕對不會與官兵作對,若是陸詵以爲趙忠是宋朝蕃人,不是西夏人,可以欺之,臣不知道會發生多大的事。甚至整個鄜延與環慶路因爲這個殲官而產生重大的動盪!”(……)

第446章 二王(下)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802章 有了第128章 快活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644章 長城(上)第402章 在等着第38章 垂涎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613章 虯髯客第660章 漁翁第269章 那一公第358章 不可傳第488章 泄露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829章 機會?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634章 足跡第447章 一頃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580章 遙思第158章 請權(下)第862章 崩第359章 聰明人第422章 楹聯第98章 祭父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479章 貪婪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419章 剋星第641章 文臣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196章 破\處(下)第351章 共妾第226章 底氣第458章 胃口好第399章 二王(上)第243章 虎踞炮第509章 逆轉(下)第500章 大殺器第4章 伏擊(下)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609章 兇狠第167章 鐵門第471章 迷宮(上)第524章 夜聲第30章 以直報怨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231章 迷惑第401章 十條罪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772章 不殺第577章 啪啪啪第355章 驕傲(下)第87章 鬧大吧(六)第772章 不殺第417章 請求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307章 南方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463章 喜相逢第212章 行歌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367章 變化第802章 有了第189章 不能言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619章 拉尼娜第74章 成親第828章 青丹谷第127章 好高第276章 威名(下)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7章 逆天西夏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648章 海盜(上)第6章 上岸第116章 四告(下)第811章 未來第308章 心術第861章 堯舜(下)第617章 呵呵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308章 心術第467章 兵臨第402章 在等着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489章 慘戰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779章 土豆宴第831章 降
第446章 二王(下)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802章 有了第128章 快活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644章 長城(上)第402章 在等着第38章 垂涎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613章 虯髯客第660章 漁翁第269章 那一公第358章 不可傳第488章 泄露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829章 機會?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634章 足跡第447章 一頃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580章 遙思第158章 請權(下)第862章 崩第359章 聰明人第422章 楹聯第98章 祭父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479章 貪婪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419章 剋星第641章 文臣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196章 破\處(下)第351章 共妾第226章 底氣第458章 胃口好第399章 二王(上)第243章 虎踞炮第509章 逆轉(下)第500章 大殺器第4章 伏擊(下)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609章 兇狠第167章 鐵門第471章 迷宮(上)第524章 夜聲第30章 以直報怨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231章 迷惑第401章 十條罪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772章 不殺第577章 啪啪啪第355章 驕傲(下)第87章 鬧大吧(六)第772章 不殺第417章 請求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307章 南方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463章 喜相逢第212章 行歌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367章 變化第802章 有了第189章 不能言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619章 拉尼娜第74章 成親第828章 青丹谷第127章 好高第276章 威名(下)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7章 逆天西夏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648章 海盜(上)第6章 上岸第116章 四告(下)第811章 未來第308章 心術第861章 堯舜(下)第617章 呵呵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308章 心術第467章 兵臨第402章 在等着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489章 慘戰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779章 土豆宴第831章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