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是他

苗授低聲問:“太保,是真的嗎?”

“難道這還有假嗎?”王巨反問道。

不要小看了這些蕃人,他們都是熙河的精英,王巨說了,他們也未必相信,必然會暗中請人查訪一些相關的史書。

在這件事上,王巨是做不來半點假的,不然就弄巧成拙了。

而且他說的認同,也極其重要。

就象一個漢人與一個少民結婚,生下一個孩子,他們認爲這個孩子是漢人,那就是漢人,甚至與白種人混血,仍是漢人,只能說是混血漢人,當然了,如果是與黑種人混血的後裔,那多少有些難辦了。

如果他們認爲少民是高大上的存在,長大成人後想生多少孩子就生多少孩子,讀大學還會加分,平時政府也有補貼,甚至可以公開帶着刀逛街……那麼將這個孩子定性爲少民,以後這個孩子長大後,各方面就會向少民主動靠近,最後成了真正的少民。

如果在海外,那怕是純血漢人,但他們認爲我就是美國人,歐洲人,中國的啥與俺沒有關係,實際這些人已經就不能算是漢人,而是香蕉人。無論他們是什麼人種,好將他們看成外國人,甚至敵人了。

實際就是吐蕃高原上也開始混血,融入了一部分漢人的血液,比如唐軍的那些戰俘呢,還有兩次和親送去的幾萬名工匠呢?不可能全部被虐殺了吧。

因爲文明的進步,各族的交流,實際從很早起,中國各族就開融合了。但融成了漢人,還是胡人哉?

所以這個認同很重要。

但總的來說,想要河湟融合。比較緩慢。

以後會陸續派出一些永久的居民過來,那就是保捷,讓他們帶着家人過來。半民半兵,一邊開墾一邊守衛各個堡砦。

時間久了。大家也相互融合了。

可是這個時間比較長,畢竟與人煙蕭條的西夏相比,整個河湟並沒有遭到連番的戰火催殘,更沒有苛刻的稅賦,雖人煙不及中原稠密,但也不能稱爲稀疏。

想大規模遷徙許多漢人過來融合,是不可能的。

不過只要朝廷往上面引導,會加快這個速度。

其實王巨不知道的是。史上唃廝囉這一脈系並沒有中絕,就象洮州一帶姓趙的漢人,最少有十分之一就是唃氏的後裔,也就是從血統論上,他們比那個****還要尊貴。

不過他們後來全部成爲漢人了,而不是所謂的吐蕃人。

想徹底的融合很難,不過王巨這個新穎的觀點宣揚出去,能有利於減少雙方的矛盾與隔閡,至少大家都是“親戚”了。

也不能怪王巨無恥……宋朝在軍費上花費太多了。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象****軍費佔據着國家財政稅收的百分之九左右。別說什麼gdp,今天修了馬路,明天毀了再修。gdp又出來了。

因此還要看它與財政稅收的比例。

這是一個安全的比例,一直沒有拖累着國家的發展。

再看美帝,達到了百分之十七八左右,實際達到了這個比例,已經或多或少影響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美蘇爭霸時,蘇聯就是這樣被拖下海去的。

但再看宋朝呢,往往能達到百分之七十!

正常的軍費開支並沒有那麼多,就象現在,正常的各項開支加在一起。不過六七千萬,不到國家財政稅收的百分之四十。

然而問題是周邊戰爭在不停地爆發着。一場稍大規模的戰爭,很可能就要花費一千萬貫以上。象前段時間幾場戰役,勝得極其光彩,實際上幾千萬貫下去了。

因此就是王安石變法後,國家財政收入激增,平均每年的軍費開支仍達到了百分之六十!

幸好遼國只是軍事強國,不是經濟強國,否則就是用兵費也能將宋朝同樣拖下海去了。

現在不能計算軍費多少了,未來數場戰役,還不知得花費多少錢帛呢。

主要是以後,能佔領,佔領後沒有多少反叛,那麼整個西北不但節約了大量正常的軍費開支(各種軍隊的兵餉以及糧草器甲等消耗),也會節約大量非正常支出(戰爭支出)。

如果能將軍費壓縮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整個宋朝財政狀況會立即變得寬鬆。朝廷有錢了,才能陸續執行各種惠民政策,不僅僅是黃河與進一步寬免兩稅,水利方面還有很多呢,比如錢塘江等,這些大型水利工程,王巨前幾年同樣不敢動手。

那麼如何降低未來的反叛,正是這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

這些蕃人議論紛紛,王巨又打了一個手勢,讓他們安靜下來,說道:“並且某還要說一件事,大後年春天時,某會派人過來,從你們各部族中挑出三名小娘子,兩名十五歲左右的小娘子,一名十歲左右的小娘子,做爲某三個兒子的小妾,不是你們所看到的那種小妾,她們會是我孩子未來的二娘子,平妻。”

“啊,啊。”

這些蕃人又傻了。

有一個蕃人大着膽子問:“太保,公爲何不納妾?”

“我的婚姻有點亂,不說納妾了,連狎妓也不敢。”王巨苦笑道。

許多人莫明其妙,不過有極少數人知道真相,那就是王巨與宋朝的大長公主還曖昧不清呢,甚至也能算是大宋的駙馬。

這樣一想,王巨身份無疑貴上加貴。

王巨更無語,心想,如果將趙念奴帶過來,說不定不用自己這番苦心,這些蕃人也就跪伏了。但這只是想一想,如果他真敢將趙念奴帶到河州,估計蔡確也要操毛筆,與王巨拼命。

但許多蕃人同樣十分激動,剛剛還聽到孫權身世由來呢。

“然而有一條,這個小娘子,某不會看重她所在的部落大小。而是要看她是否能知書識禮,品德賢惠。”

從現在起,你們回去後。從各族裡挑選好女孩子培養吧,至於相貌王巨沒有提了。他相信不會有人挑選醜八怪來噁心自己。在這個載培的過程中,必然要請一些漢人的先生過來,實際這也是一種利於融合的舉措。至於什麼吐蕃人,羌人,到了彼岸後,還能分得如此清楚嗎?

許多蕃人依然很激動,這可是與宋朝最頂級的權臣聯親哪。

王巨又說道:“最後一件事,朝廷此次撥出了鉅款。用於你們各部興修水利道路,也要你們配合。如果這次機會錯過了,下一回可就沒有這種好事了。”

三四百萬貫,不僅是用來這四州的,還包括了蘭州、會州與岷州的道路水利修建,但就是七州,也是一筆鉅款了。想一想這兩年的三千一萬貫基建,那是均攤在三百多個州軍身上的,也包括熙河路五州了,一州均攤下來。連十萬貫也不足。就是這樣,也讓宋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能熙河路多山地形,但還有一條。以前的基建,七成費用是用來支付百姓役錢的,現在全部用了西夏戰俘來修,付的只是他們吃喝的費用,再加上各部族主動派百姓出來配合,這幾百萬貫砸下去,也許一場中小型戰役就花沒了,但砸在基建上,會帶來多大的變化?

這也是必須的。得讓這些部族過上好日子,那麼才能安定。

也許現在會花不少錢。但在未來,節約兩三場平叛的費用。一切就省了下來。並且還有一個用意,王巨一直沒有說。

道路修起來了,有許多部族從封閉的環境中走出來,無疑他們的物產也就能賣出去了,所需的商貨也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回來,生活自然也就變好了。

這個道理,大多數首領都懂的。

但道路通暢,朝廷也就易於管理。

特別是河湟一帶的百姓,雖以遊牧爲主,實際多數百姓開始半耕半牧,所謂的牧,其實差不多接近於定牧。

如果王巨帶來更好的草種,就包括玉米也能當成一個不錯的飼料,那麼百姓不用組織,也會進一步向定牧靠攏,這會更利於朝廷管理。

同時萬一有變時,因爲道路通暢,朝廷也能及時調動大軍鎮壓。

當然了,如果國家昏暗,不要提什麼蕃人羌人,漢人自己兒也會揭竿起義。

自始至終,王巨沒有什麼買安,但比什麼買安都管用。

各個蕃部首領興高采烈,王巨讓兵士端上酒肉,大家歡宴。

然後各部首領陸續回去了,也將這些結集所發生的事,傳於四面八方……

王巨於河州又處理一件事。

連番的大捷,前線大踏步地推進,許多地區也變成了後方,比如原先的鎮戎軍德順軍,更不要說渭州秦州原州涇州了。

因爲青崗峽與蝦蟆寨拿下來,大部分環州慶州,也變成了後方,接下來又要到劉昌祚收復橫山之戰了,因此大部分延州同樣變成了後方。

整個宋軍開始向前推進,除了少數重要的堡砦還要保留下來,八成堡砦開始失去其作用。

如果是原先,朝廷不要了,也就荒廢了。

這樣肯定太可惜了,想一想既然宋朝花費那麼多錢帛修建堡砦,那一個堡砦不在交通要道上?

因此王巨下令各州縣官員,仔細下去察看,就着原有的軍營房屋倉儲做一些改進,改成房宅邸店,也就是將各堡砦變成一個個小集鎮或墟市,雖然會花費一些錢帛,但這樣一來,不僅繁榮了各州縣的經濟,房屋租憑,在未來,也可以爲各州縣帶來一些收入,甚至一兩年,就將各州縣的投入收回去了。

就在王巨處理這些堡砦時,溫溪心派了使者暗中來到河州。

作爲湟水一支強大的力量,又與唃氏家族有仇的溫氏,包括溫溪心的父親溫納支程成,王巨是知道的。

但溫溪心在史上的下場,與溫氏如何末落的,王巨不清楚了。

然而不妨礙他做出一些判斷。

阿里骨繼位時,四大強敵,心牟氏以及她背後的心牟族與廝那族。心牟氏被阿里骨與契丹公主聯手弄死了。不過心牟族與廝那族還沒有解決。

鬼章,鬼章讓阿里骨拉攏過去了,現在又讓種誼做掉。不過鬼章的部族還在積石山下,在積石山一帶除了鬼章(或果莊部)、紮實庸嚨部外。還有木波、吹折、密臧、隴逋、龐拜、莊浪等大部族。

因爲遠在積石山,宋朝也沒有得到太多的消息,只是宋忠從心牟族得知,心牟族、董氏與隴逋族關係一向不錯。

鬼章隨遠征洮州,但是鬼章的弟弟阿蘇與妻子桂摩,其子結斡磋,其孫畢斯布結,皆沒有隨軍東征。而是留在了果莊族內。

這一部阿里骨是不會擔心的,但王巨也不會擔心,因爲溪巴溫有六子,隴拶、杓拶、錫羅薩勒(溪賒羅撒)、昌三、順律堅戩、尼瑪丹津(益麻黨徵),個個皆不是凡夫俗子,他們同樣痛恨鬼章的背叛,那麼稍稍挑唆,說不定兩相又要開戰了。

第三個便是溪巴溫,溪巴溫肯定打不過阿里骨了,但阿里骨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向贊普的後裔開戰?

第四就是溫氏部族。

阿里骨勝還好一點,敗肯定拿一個出來撒氣立威,溪巴溫是不敢了。心牟族乃是後族,並且他們與隴逋族、董氏這些大部族關係交好,阿里骨敢不敢下手(在史上,阿里骨欲借西夏之手鏟除心牟廝那兩族,將樑乙逋氣壞了,俺們可不是你手中的刀,差一點反目成仇)?

因此唯一的對象便是溫氏部族。

而且溫氏部族現在的力量越來越小。

果然,阿里骨回去後,派使召溫溪心去青唐城議事。

不用王巨提醒。也不能去啊。

但如果不是宋忠潛入到溫氏族,在阿里骨相逼之下。就象劉邦當年那樣,明知鴻門宴。溫溪心也不得不去了。不過現在有了王巨提示,並且王巨本人又親自來到了河州,溫溪心委婉地拒絕了。

然而這不是一個事兒,而且從河州到古邈川足足有近四百里路,中間又隔着黃河與巴金城這兩大天塹。

特別是巴金城。

當然哥舒翰攻打石堡,石堡內吐蕃只有幾百名守軍,但在這個石堡下,唐朝生生犧牲了上萬將士,纔將這個石堡拿下,所以纔有了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個巴金城比石堡更夢幻,左右是高大的崇山峻嶺,人不可攀登,四周又是深得讓人頭髮暈的壕溝,唯一的通道又窄又長,曲曲彎彎,三個人都不能並排前進,就算大發神威衝上去,前面又有高大的城牆相隔。

其實爲了這個巴金城,苗授已經暗中派出許多斥候打探其地形,不僅溫溪心懷疑宋軍能不能拿下這個城池,連苗授自己也頭痛啊。

於是溫溪心立即派使者喬裝打扮,來到河州求救。得提前出兵救我,否則到阿里骨對我動手時,你們大軍還未到古邈川,俺就被阿里骨殲滅了。

算不算投降了宋朝,他可不管的,至少就是投降了宋朝,看王巨在河州的作爲,依然會善待溫氏。

但一去青唐城,自己會落得什麼下場?

王巨便給使者答覆,無論如何,再拖三個月,只要拖住了三個月,我就能將你的危機化解,而且還繼續讓你們溫氏掌控古邈川。

這非是虛情假義,畢竟溫氏名不正,言不順,由溫氏在,或多或少,能牽制周邊忠於唃氏的力量。

而且現在的溫氏也不象溫逋奇在世時那麼強大了。

王巨又解釋了爲何需三個月,一旦宋軍挺進古邈川,必然與阿里骨的大軍兵戎相見,兵力少了肯定不行的。

這個兵力從何而來?熙河路肯定沒有那麼多兵馬,那麼必須從秦鳳路與涇原路抽調大量兵馬過來支援。但秦鳳路兵馬,有許多還在隨着種誼平叛洮州呢,同時還要在露骨山西側築一講朱城,將積石山向洮州的道路控制起來,否則以後吐蕃還會利用這條道路進攻洮州。

即便以後平定了湟州吐蕃,這一個城寨還是要築的,只有講朱城築起來後,積石山與洮州一切兩半,則不會有人生糊塗心思。但這一條。王巨則沒有向溫溪心使者透露了。

至於涇原路的兵馬,除了駐守天都山與蕭關,餘下的也在配合百姓戰俘。於會州築數堡砦城關,但這些堡砦城關不可能一二三就修起來的。

只有這些堡砦城關修建完畢。涇原路兵馬倚仗各個天險與這些堡砦,就可以用很少的兵力,守衛後方安全了,那時纔可以將兵力向河湟抽調。

這需要一段時間。

其次是糧食物資,王巨可不想再落得李憲那樣的下場,大軍拿下了蘭州,後方沒有糧食了,不得不停下腳步。到了天都山,又沒有糧食了,不得不停下腳步。

這真的很坑爹。

然而以前大夥根本就沒有想到阿里骨會背叛,因此糧草多運到了涇原路,環慶路與鄜延路前線,甚至有部分糧草都運到了河東前線,但就是沒有運到河州來。

三軍未行,糧草先動。

因此必須要等後方糧食運過來,纔可以動兵。

使者無語。

王巨說:“難道僅拖三個月困難嗎?”

實際只要拖兩個月就可以了,不過王巨也不可能全部說老實話的。

使者得到了王巨親口的答覆。匆匆潛回古邈川。

看着他的背影,苗授問:“太保,溫溪心能不能拖住兩個月?”

“阿里骨直接用兵。不說兩個月,一個月溫溪心恐怕也拖不住。但這次阿里骨損失慘重,對他不滿的部族反抗情緒更高,這種情況下,直接用兵古邈川,對於阿里骨來說,恐是下策。因此他想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溫氏,如果是這樣。不說兩個月,就是三個月。溫溪心也能拖下來。”

“巴金城還有些頭痛哪。”

“也沒有那麼難,當然強攻肯定是下策了……”王巨說道。他手中稀奇古怪的東西多着呢,不過爲了一個巴金城,傷亡數千將士,就有些不值了。而且傷亡越重,軍費開支也越大。

他又說道:“繞過去就可以了。”

平常繞過去是很難的,但現在嘛……卻是非常的容易,那就是蘭州河西的西夏兵力。

…………

西北有條不紊地佈局着。

但在中原卻發生了一件不小的事。

撤退下來的三軍護送着屍車,徐徐向京城出發,然後於京城郊外選擇一塊鹽鹼地當成陵園下葬。

死的人太多了,還有徐禧這些高級官員將領,如今已經無法辨認了,只好統一安葬。

不過這支兵馬不是順大道而行的,特別到了陝州,刻意繞到司馬光家門口。

韓韞提前帶着王巨手令,用手令命令三軍就在司馬光家門口停下,然後說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秦風·無衣》乃是秦國的戰歌,確實很振奮人心。並且現在數千輛大車上躺着那麼多屍骸,許多將士心中悲憤,隨着韓韞大聲地吟唱。

連唱了好幾遍,引來無數百姓觀看。

韓韞才讓三軍停下,大聲說:“如果不是朝中一些賣國賊賣國求榮,不停地給夏寇送金子送銀子,以讓西夏不斷地在慘敗之下得到恢復,會不會慘死這麼多軍民?”

“不會!”三軍齊齊喊道。

“如果當初慶州大捷,不將那麼多戰俘交還給西夏,又將王文鬱抓俘的戰俘交還給西夏,西夏前幾年還有沒有充足的將士讓我朝伐夏慘敗,還能不能殺害我六十萬軍民?”

“不會!”

“那麼爲什麼我朝大捷之下,還要屈辱地向西夏送金子送銀子,交還戰俘?請看。”韓韞讓僕從從馬車上拿出大量文稿,都是司馬光所寫的綏靖文章,讓韓韞秘密在陝西整理出來,又暗中印刷。

隨從在向三軍分發,韓韞站在大車上,有目的地摘取其中的片斷朗讀着。

讀完後說道:“諸位,這回你們知道是誰在蠱惑官家了吧。那麼誰是大宋之****?”

韓韞說完,手朝司馬光家門口一指。

實際許多司馬家族的人氣得要跳腳,但面對着這麼多兵士,他們也無輒了。

“是他,”所有將士用手指着司馬光的家。

“誰是大宋之小人。”

“是他。”

“誰是大宋之豎子。”

“是他。”

這些稱呼正是司馬光以前不斷攻擊王巨的稱呼。

曾布也來了,他說道:“你們不要再鬧了,好歹司馬公還是三朝老臣呢。”

點到爲止吧,否則三軍將士被韓韞激怒,能將司馬光的家都給拆了。

“曾公之言,草民豈不敢不從。”韓韞見好就收了,在曾布監督下,三軍再次離開司馬光的家,徐徐向三門峽東邊出發,在哪裡渡過黃河,然後還要在洛陽溜一圈子,才正式赴往京城。

不過韓韞卻溜回了陝西,賀蘭石還沒有結束呢。

司馬光無論再厚黑,遭此大侮,也氣得一病不起了。

王巨這樣幹,肯定太過份了,司馬康一怒之下,進京城敲聞登鼓狀告王巨。

也有一些大臣替司馬光鳴冤,不管司馬光是對是錯,他終是宋朝的士大夫,能用一些粗魯的大兵哥在門前羞侮嗎?

還有人說,劉昌祚在永樂城收回遺骨是對的,但這些遺骨收回來,就要入土爲安。現在不僅沒有入土爲安,卻讓王巨當成了攻擊政敵的武器,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都使了出來,可王巨卻在朝堂上大聲呼喊,朝廷以後要務必安靜,那麼究竟誰是小人哉?

總之,王巨這種激進的做法,將許多人激怒了,原先潛伏下來等候良機的妖魔鬼怪一起跳出來了。就連後來文彥博聽聞此事,直接上書,皇上,你索性將老臣賜死吧,這樣纔會使那個小子開心。意思你爲了使王巨開心爲了取悅王巨,什麼也不管了……那誰是皇帝哉。

確實,王巨這個做法很激進,也被這些人找到了把柄。

不過……毛用!

第12章 殿下(上)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175 新私商(上)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802章 有了第835章 同意第640章 前世第417章 請求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824章 遲了第640章 前世第404章 私軍(下)第624章 縮影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158章 請權(下)第327章 錦囊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485章 人樣子第338章 小人第538章 會戰(三)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859章 落幕第313章 後臺第202章 不明白第266章 龍手(上)第341章 釣魚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708章 聖儒(上)第537章 會戰(二)第425章 侵利第790章 五天第609章 兇狠第116章 四告(下)第499章 清洗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817章 一波波第395章 富!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47章 蘇茂蠻第156章 文臣(下)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849章 冷處理第14章 小翅膀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860章 堯舜(上)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489章 慘戰第308章 心術第157章 請權(上)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487章 歪樓第735章 最暗黑(上)第710章 山匪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375章 交待第290章 驚豔第441章 火拼第96章 放榜(上)第436章 小人物第8章 懷疑第76章 世仇第455章 存在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857章 割土(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312章 屠刀(下)第50章 滿意第756章 第一步第594章 長子第459章 空談嗎?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726章 微調第801章 後手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686章 山林第290章 驚豔第65章 拜節第287章 實話第851章 雙保險第331章 寬厚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111章 挑戰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607章 冒泡(下)
第12章 殿下(上)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175 新私商(上)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802章 有了第835章 同意第640章 前世第417章 請求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824章 遲了第640章 前世第404章 私軍(下)第624章 縮影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158章 請權(下)第327章 錦囊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485章 人樣子第338章 小人第538章 會戰(三)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859章 落幕第313章 後臺第202章 不明白第266章 龍手(上)第341章 釣魚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708章 聖儒(上)第537章 會戰(二)第425章 侵利第790章 五天第609章 兇狠第116章 四告(下)第499章 清洗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817章 一波波第395章 富!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47章 蘇茂蠻第156章 文臣(下)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849章 冷處理第14章 小翅膀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860章 堯舜(上)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489章 慘戰第308章 心術第157章 請權(上)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487章 歪樓第735章 最暗黑(上)第710章 山匪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375章 交待第290章 驚豔第441章 火拼第96章 放榜(上)第436章 小人物第8章 懷疑第76章 世仇第455章 存在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857章 割土(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312章 屠刀(下)第50章 滿意第756章 第一步第594章 長子第459章 空談嗎?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726章 微調第801章 後手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686章 山林第290章 驚豔第65章 拜節第287章 實話第851章 雙保險第331章 寬厚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111章 挑戰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96章 胡鬧(上)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607章 冒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