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一波波

宋忠一行幹什麼,王巨已經講過了。

他愣了愣,雖然趙頊制衡術讓他時常無語,但也能理解,即便英武如李世民,這種制衡術依然無處不在,當然,以李世民的才情,人家玩得更高明。放在趙頊手中,卻玩出了黨爭……

怎麼辦呢,趙頊才情只是如此而已。

不過捫心自問,以趙頊的多疑心,對自己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於是他又說了一個敏感的話題,那就是用人。

在封建時代,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什麼最重要?非是制度,也非是律法,最重要的就是用人。

這是一個極度的人治時代,用人乃是重中之重。因此當一個國家有了一個不錯的皇帝,再用好幾個賢明有才華的大臣,國家就中興了。

這也是范仲淹發起的慶曆新政,大部分對着用人而去的原因。不過范仲淹根本就沒有想清楚如何用人,相反的,他的好朋友們乘機打壓異己,連杜衍這樣的四大賢相,也被稱爲小人,異己打壓完了,韓範鬥……所以這個新政烏七八糟,根本就不是象王巨前世史書上所說的那麼偉大。

再如宋仁宗,一是他自己的作爲,二就是用好了幾個宰相,王曾,呂夷簡,龐籍,陳執中,劉沆,還有第一次爲首相的文彥博,武功不提了,但文治上,彷彿是盛世了。

現在王巨講的就是用人。

以前他也講過,將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但這次講的則是更尖銳。

“陛下,臣就要離開京城了,可能以後回京述職,還能得陛下召見,但做爲宰輔,這也是最後一次進宮覲見陛下了。所以臣講一個重要的問題,剛纔臣與陛下說到彼岸。實際對於赤貧百姓也許是天堂,要實際遠不及我朝矣。不過論百姓對彼岸政治的擁戴,卻遠勝於我朝。不僅有廣褒的生存空間。以及赤貧百姓生活改善的感恩之心,還有良好的吏治。”

“檢查組與幹部守則?”

“正是,在彼岸如果有一個村莊百姓生活貧困,作爲彼岸的當地市鎮幹部。會立即派人下去解決,替百姓想方設法,改善其貧困的生活,放在我朝,能否出現?”

能不能出現。且看歐陽修與蘇東坡吧,歐陽修在漵州,整天與一羣鄉紳遊山玩水,玩開興了,再說什麼醉翁之意不在酒。蘇東坡在杭州呢,整天挾妓遊樂,寫詩作賦。

但不要說他們在地方不是好官,其實就到了這種地步,他們在宋朝官員地方政績中,算得還不錯了。

這種狀況了。想一想,所治境內那一個村莊貧困,會不會有官員親自下去解決?

“但臣說的不是這個,臣所說的這些幹部有幾個人乃是進士及第出身?一個沒有!即便舉人也罕見之,多是連一個舉人都不是的幹部。陛下,還記得我朝開國賢臣趙普王明等人出身吧?”

“幕僚?”

“也能說是胥吏,爲何自隋唐起,國家重視科舉?其實臣以前所說的權利分配,也就是制度吧,也是從隋唐纔開始進一步完善的。包括科舉,爲何科舉,推陳出新,防止壟斷世襲。”

“我朝太宗更加重視科舉。也不能說不對,這一舉措,及時地將武將專權亂政得以矯正,然而自仁宗時起,科舉用人已經又到了重新矯正之時。”

“矯正科舉?”趙頊訝然。

“作爲官員必須知書識字,但能知書識字就可以了。再者,就是吏治的才幹。因此趙普即便只懂半部論語,也是一個好宰相。但現在呢?有的士大夫幾乎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當真國家離不開這羣進士及第的士大夫?彼岸有進士嗎,西方那麼多國度,有的國家也同樣強大,他們有科舉嗎?但另一方面呢,有些有才華的胥吏,因爲非是進士及第,始終不能得遷。不能得遷,胥吏也不想好了。”

“王卿,你是說……”

“實際國家每年可以適度地提撥二三十名德才俱佳的胥吏進入官場,這樣各州縣的胥吏有了盼頭,特別有一些有才華的胥吏,那麼必然會專心配合各州縣的地方官治理一方百姓,以求得進。其次這些胥吏進入官場者,難度比較高,無一不是千里挑一選撥出來的,那麼就會對士大夫產生衝擊,最少不會有人喊出,這個國家乃是陛下與士大夫共治的國家!”

“如果國家想用科舉推新出陳,那麼就象太宗那樣,權貴子弟皆不得參加科舉。如果只考慮到用人,只有進士纔是德才兼備之人?看看有多少進士官員導陋的表現!那麼何須糾結於科舉?就象有些反對戰爭的大臣,他們沒有弄懂一件事,想和平可以,但不是買來的和平,能買到和平嗎?結果搜刮國內百姓所民脂民膏,壯大外夷。或者就象西夏那樣,如果我朝不是時常地給二十幾萬歲賜讓他們不停地緩過元氣,那用得着糾纏到現在?和平可以,合縱連橫也可以,但這些只是手段,目標乃是強壯自身。削弱自身,強壯敵人,那叫和平嗎?所以始至今日,這與科舉用人一樣,已經在舍末逐末了。”

其實王巨這一番話也是掏了心窩,傳出去,多得罪人哪,這是對着了整個士大夫!

“有道理啊。”趙頊喃喃道。

“臣再說西北的用人,此次阿里骨背叛我朝,不得不滅了。但那樣,自秦州渭州開始,向西向北,皆是蕃人羌人的地界,如何治理,臣也說過了,恩威並用,以恩爲本,以威節之,此外就是想法設法漢化融合,真不行,那就分化。但還有一條,臣也沒有講,那就是用人。西北百姓非是漢家百姓,民風剽悍,以後緣邊各小路經略使提舉使制置使,可以用文臣,但各州知州,甚至各縣知縣,最好全部用武將,只有用武將才能震懾。如果用了文臣。又是膽小怕死的文臣,唯唯諾諾,反而坐大了各部蕃人羌人的桀驁不馴。公正公平就好了,如果慣得厲害。那就是慣子不孝了。然後再雜以文臣爲通判與主薄輔助各知州知縣,西北未來纔不會有大的變故。”

其實不止今天,王巨給趙傭的開講,若是整理出來,就可以得到一套更先進的制度。

但是王巨雖變相地說了出來。這幾年也沒有執行,時間太短,而且因爲齊商稅與銀行司本來就激起了許多矛盾,有的政策再執行的話,無疑會進一步地惡化這些矛盾。

不過總會有一些有心人注意到的。

高滔滔在位時不要想了,但高滔滔一死,以趙煦的能力,並且這些開講已經全部記錄下來,以便讓趙傭或一些重臣觀閱,那麼就會進一步開化趙煦的智商與思想。到時候說不定會有人陸續地從中將這些制度與思想找出來運用,宋朝也就會進一步地改良。

武功上宋朝確實很差,但在內治上,不論怎麼辨解,明清都不及的,最少不及北宋。

王巨告辭,走回中書。

剛到中書,蔡確就低聲說:“文公於池州上書,也對朝廷的開戰報以質疑。”

“都想學趙普啊……”王巨搖了搖頭。

文彥博在池州,可能還未接到鳴沙城之戰的捷報。因此看上去,朝廷丟掉了洮州,阿里骨又繼續帶着大軍於熙河任意地縱橫馳騁,西夏集大軍於平西砦。西北搖搖欲墜。

“連他怦擊的呂夷簡都不如矣。”王巨又譏諷道。

呂夷簡被范仲淹這些君子弄到洛陽去了,但去了洛陽,無論范仲淹如何新政,呂夷簡始終不發一言。

王巨這句話意思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況且西北根本不象司馬光文彥博所說的那樣。

你們不是說呂夷簡是小人嗎。現在連小人都不如!

範純仁微微失神。

“範公,你父親爲相時,貶斥了許多不作爲的地方官員,說一路哭不如一戶哭,但爲何新政失敗?不僅是新政沒有明確的策略,更是任人唯親!以爲歐陽修等人是君子,結果這些君子上蹦下跳,甚至跳出水洛城事件,終惹得天怒人怨,導致新政失敗。我馬上就要離開中書了,中書由你與蔡公操持,希望你能銘記這一教訓。”

範純仁是舊黨,但在趙頊朝時,王巨對這些個舊黨更防範,儘管範純仁是他推薦上來的。

這是警告範純仁不要將友情私情帶入到國家政務來,至於文彥博上書中說了什麼,王巨看都沒有看一眼。

因爲馬上西北就用一個個事實說話了。

而且快得超過了王巨意料,第二天起,西北各種捷報又源源不斷地傳來。

先是樑乙逋聽到靈州城催毀的消息,宋軍兵臨天都山,他也急了,派使臣去通報阿里骨,又讓禹藏花麻立即發兵。

禹藏花麻這一回沒有猶豫不決,秘密派使報告樑乙逋,非是俺不發兵,而是宋朝官兵監督甚嚴,不過隨着阿里骨兩萬兵馬兵臨定西城下,也讓我有了機會。你再等一等,不用多,只要等上四五天,我就會將族中的兵馬暗中集結,與阿里骨裡應外合,一舉拿下定西城與安西城。

同時禹藏花麻又通知阿里骨,最好你還要派一部分兵力過來,定西城與安西城這幾個宋將士兵勇猛,只要你們再派一部分兵力過來,我就立即集結部下,與你們裡應外合,將定西城安西城拿下,一舉平定熙河蘭州。

現在阿里骨大軍就在圍攻熙州,只要將定西城安西城平西砦一舉拿下,洮州又被吐蕃佔領,因此整個熙州河州與蘭州等於與宋軍切開了。而且雙方又有足夠的兵力,藉助宋朝修建的各堡砦,防禦住宋軍的兩面夾攻。況且西夏與吐蕃或多或少能抽出一部分兵力。那麼從定西城開始,不久必然丟失,失去了這一地區,連帶着會州天都山同樣成了飛地,宋軍也就無法防禦了。

所以無論樑乙逋或是阿里骨都心動了,樑乙逋咬咬牙,下令繼續堅守幾天,又勒令禹藏花麻儘量快一點,阿里骨則立即下令鬼章將洮州兵力帶出來。

在他心中認爲洮州已經平定,留幾千人防守就是了,餘下兵馬立即調到熙州來,這樣才能與禹藏花麻聯手。一舉而決勝負之。

鬼章那邊,這時也將洮水的飛橋修好了,接到阿里骨命令,留下了三四千兵馬駐守洮州。帶着餘下的兵馬,以及數千名洮州的民夫,浩浩蕩蕩向飛橋出發。

雖然修好了飛橋,但飛橋兩邊仍是崎嶇的山道,過橋的速度比較慢。當天晚上,一部分吐蕃兵馬渡過飛橋,於橋東紮營,還有大部兵馬於橋西紮營。

第二天早晨,正是夏初之時,水汽蒸騰,大霧瀰漫。

鬼章又下令大軍繼續過橋,忽然遠處傳出無數聲轟鳴,然後一枚枚炮彈落了下來。

爲了這一戰,各路陸續調給種誼兩百門小炮。就在昨天晚上,種誼帶着一萬餘名部下,以及這些小炮,連夜行軍,於清晨來到飛橋前。

這一行順利得可怕,甚至都沒有碰到一個吐蕃的斥候。其實鬼章很不錯的,但也只是如此了,根本就不能與唐朝那個吐蕃名將論欽陵相比,甚至都不如論贊婆,不過放在宋朝。也能勉強算是一個名將,最少能讓王巨或多或少產生忌憚。

主要是他看到自己出兵洮州,種誼在岷州一兵不敢發,以爲種誼是一個懦弱的宋將。因此麻痹大意了。

王巨多次說種家八子,是駿者乃是種誼,許多人表示懷疑。

這一戰,終於打響了這個種家最駿的名號。

突然遇襲,鬼章立即下令佈防,命令還沒有傳到各個將領手中時。在一聲聲炮響聲中,種誼帶着大軍從大霧中殺了出來。

鬼章也很兇悍的,而且大部隊已經過了橋,包括他自己,立即翻身上馬,向宋軍衝去。

但在種誼調度下,宋軍不慌不忙地佈陣,前面盾牆,後面是弓弩手,一半還是神臂弓,箭如雨下,當吐蕃大軍不顧犧牲衝到宋軍前,又有短矛手閃了出來,一支支特製的知矛擲射出來。

雖然還有一部分吐蕃將士撲到了眼前,但在這個炮火箭雨與矛林中,不得不將馬速減慢,騎兵速度放慢,還會構成什麼威脅。然而還沒有完,僵持了一會,後面傳出號角聲,宋軍忽然向兩邊一閃。

種誼親率着數千騎兵,從後方殺了出來。

兩邊的弓弩手一邊向前移動,一邊繼續用強弓勁弓掩護着,橋東還在鏖戰,但要命的是那些民夫,這些民夫多是鬼章強行抓押過來的,你們打來打去,與俺們無關哪,於是向橋西逃去。

大霧正是濃厚之時,他們逃跑,吐蕃將士不明究裡,士氣不穩,而且他們向橋西逃,橋西的蕃兵向橋東移動支援,一下子後方整個亂掉了。

種誼讓身邊的旗手,揮舞着大旗,這纔是總攻的號角。

後面三軍一起撲了過來,甚至弓弩兵都將弓弩挎於後背上,抽出了提刀,衝向了吐蕃大軍。

橋西還有一部分吐蕃士兵,還有許多民夫,隔着洮水與大霧,看橋東看得不真切,但隨着河風吹來,大霧時卷時散,偶爾大霧散開之時,已經能模糊地看到吐蕃軍隊的敗象。

特別是飛橋上,吐蕃軍隊直接對逃回來的洮州民夫動手了,一個個無辜的民夫,被劈下洮河。因此橋西的民夫一轟而散。

但還沒有結束。

鬼章架飛橋,正是一支宋軍在鞏令城與冶力關駐紮,哪裡易守難攻,不得不改道洮水以東,不過因爲吐蕃出兵洮州,那支宋軍來不及救援,也沒有發兵相救,鬼章同樣低估了。

實際這支宋軍主將又是一名可怕的主將,劉仲武,並且是王巨刻意從河州調過來的。

昨天晚上吐蕃三軍紮營休息,種誼出岷州,連夜趕向這座飛橋,劉仲武出鞏令城,順着露骨山的山麓也趕向了這座飛橋。

兩邊的路皆崎嶇難行,但卻是最好的掩護。

兩軍幾乎同時到達,不過劉仲武按照計劃,而且他手中的兵力太少了,只有兩三千兵馬,必須當成奇兵之用。所以直到這時,他這支軍隊才露出爪牙。

劉仲武帶着兵馬殺向了吐蕃後方,又是大霧之天氣,吐蕃軍隊不知又來了多少宋朝兵馬,一下子崩潰了。

鬼章臉色慘白,連忙帶着親信撲向了橋西。然而兩支宋軍不停地在後面追趕着,死死地將他咬住。臨到通岷寨,因爲這裡各寨百姓比較親近宋朝,也成了鬼章殺戳的重心區。幾十名各寨的酋長被鬼章殺害,同時還有幾百名百姓無辜被殺,甚至還有許多百姓被強行抓去做民夫了,有一個大寨子百姓氣不過,正好看到鬼章敗退下來。主動拿起武器出寨配合着宋軍狙擊。

鬼章連劈死十幾名羌民,種誼已經追到他屁股後面了,兩相交手,劉仲武又殺了過來,勇猛不可一世的青宜結鬼章生生被十幾名宋軍圍攻,亂刃分屍擊斃。

擊斃了鬼章,種誼長喘了一口氣,心想,終於完成太保下達的任務了,他還不知道擊斃鬼章的意義有多大……頂多以爲殺死了吐蕃一名勇將罷了。隨後種誼又下令。立即掃蕩洮州,同時又讓劉仲武率領近萬官兵,重新回鞏令城,再出鞏令城,前往熙州之西的康樂寨。

洮州大捷,定西寨下同樣在血戰。

禹藏花麻這一回沒有遲疑,秘密將寨中數千丁壯集結,連夜進入吐蕃大軍中,準備與城中禹藏花麻裡外夾攻定西城。

人家都將軍隊拉到自己軍中了,阿里骨再無懷疑。立即調動了一萬兵馬,馳援定西城,準備一舉將定西城拿下。另一邊樑乙逋爲了配合定西城的行動,沒有磨洋工了。主動向平西砦再次發起猛攻……

可惜他攻得太遲了,因爲他前面在磨洋工,沒有牽制住周邊的宋軍,給了宋軍一個極佳的機會。

但定西砦這一戰的制訂,與王巨無關,乃是章楶做的調整。

想吃掉阿里骨這七萬兵馬。大約是不可能了,但阿里骨分兵定西城,卻是一個極好削弱阿里骨兵力的機會。

實際定西城一帶的兵力並不少,除了原有的一將官兵外,先是王恩入駐定西城,後面又派了王光祖與劉舜臣帶着兩將官兵入駐定西城。當然,如果兵力少了,禹藏花麻仍在猶豫不決,那麼無論樑乙逋或阿里骨必然產生嚴重懷疑。正是四將宋軍入駐,所以禹藏花麻的話,兩人皆相信了。

但還不僅是這四將官兵,郭景修守住了平西砦,安西城中還有劉法兩將官兵,別急,因爲西夏大軍陷在了平西砦,無論龕谷堡賈巖的部下,或者蘭州王文鬱的部下,都可以抽調出來。

不過蘭州那支軍隊還有大用場,實際上原計劃中,不僅蘭州那支軍隊,包括平西砦安西城定西城的宋軍,皆有大用場,但鳴沙城一戰太順利了,又成功拿下天都山,所以除了蘭州的軍隊,餘下的軍隊皆可以抽出來,調入定西城之戰了。

可是即便如此,兩方兵力還相差無幾,若是王韶,絕對不作他想了,直接開戰吧。不過無論王巨或章楶都是以算計見長的,因此章楶又做了一個安排。

先是向禹藏花麻通報了鳴沙城一戰的結果,對於普通人,也許相隔還有些遙遠,但禹藏花麻有着許多族人,以及屬部,這個消息一打聽就能打聽到了。

得讓禹藏花麻明白西夏大勢已去,才能讓禹藏花麻做一個配合,那就是儘量拖,再者便是真正的裡應外合……

果然因爲禹藏花麻,樑乙逋的十萬兵馬又繼續拖在了平西砦下,同時,阿里骨又調來一萬送死的軍隊。

而且拖了好幾天,足以讓章楶完成新的兵力調動。

洮水大捷當天夜裡,阿里骨暫時還沒有接到鬼章慘敗的消息。

四更時分,三軍鼾睡,忽然禹藏花麻的部下一個個披掛整齊,向睡熟中的“戰友”殺去。

同時定西城中的宋軍殺出城,劉法又從北方的安西城潛行於定西城的側翼,同時撲了出來,劉法又於龕谷潛行到西南方向,也撲了過來。

四面八方,營裡營外,到處都是宋軍的吶喊聲,喊殺聲,三萬吐蕃大軍一起矇頭了。

其實他們戰鬥力比西夏人還要強悍,不過古怪的是,宋軍從來就不害怕吐蕃人,自曹瑋開始,與吐蕃人作戰,十戰九勝之。況且現在吐蕃兵馬雖多。早就亂了,這樣的亂軍之中,個人再勇猛有何用?

三萬吐蕃兵馬,只有一萬餘人逃回了熙州。

諸將也沒有再追。當然,以現在的宋軍力量,如果再將蘭州河州的兵力集結起來,足以讓阿里骨好好喝上一壺,但那樣。樑乙逋這十萬兵馬,就能解決了。

數路大軍繼續掃蕩,將逃散的吐蕃將士抓捕,又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向平西砦出發。

不過這時樑乙逋已經得到定西夏吐蕃慘敗的消息,甚至也知道上了禹藏花麻的當,開始撤軍了。

…………

王巨看着大夥,說道:“諸公,我早說過,軍事上。不懂者,最好少發言,以免擾亂民心軍心。”

前段時間,不僅司馬光文彥博上書,也有許多大臣表示了擔心。

但現在呢,樑乙逋開始逃跑了,阿里骨還逗留在熙州城下,也要逃跑了,當然,如果他不逃跑最好。

王巨又說道:“前段時間表面上看是失守了洮州。但只是表面,如今西北連續給朝廷帶來五個大喜(鳴沙城之戰,催毀靈州,拿下天都山。洮水大捷,定西城大捷),但後面還有兩個大喜。所以說這件事,非是我表功,只是希望我去了西北後,諸公不要拖我的後腿。”

其實主要就是說給趙頊聽的。只要趙頊能堅定,一小撮人無論怎麼鬧,也鬧不翻天了。

不過就是這樣,王巨也不喜。

不管怎麼說,阿里骨背叛,給他確實帶來了許多煩惱。

雖然知道這是一個反骨仔,但在王巨心中仍渴望平定西夏後,阿里骨再反不遲,那樣就可以一個個解決了。

王巨又說道:“諸位,臣離開大宋後,軍事上,必倚仗章質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朝不缺乏善長內治的文官,但缺少精懂軍事的重將,諸位,切莫又象對待狄青、張亢與王韶那樣,生生將章質夫再糟蹋了,而且這是許多士大夫最拿手的好戲。將國家的棟樑弄垮弄死,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有的大臣被他說得臉紅起來。

狄青張亢與他們沒多大關係了,但王韶之憋憤,主要是王安石不悅,粗暴地將王韶拿下,但這個拿下的過程當中,在場的就有一些大臣扮演着不光彩的推動角色,王韶這才一貶再貶,最後含憤病死。

趙頊也感到慚愧。

如果王韶不憋憤的死去,以王韶爲主帥,伐夏那來的慘敗?

但也未必啊,如果王韶好好的,也不會同意這樣匆匆忙忙地五路伐夏,還會讓趙頊不滿。不讓趙頊痛到骨子裡,趙頊是不會反醒的,那怕他青年時曾抱怨宋仁宗沒有將狄青保護好。

大家散去,蔡卞好奇地問:“太保,還有兩個大喜,難道是擊敗樑乙逋與阿里骨的主力軍隊?”

這時沒有隱瞞地必要了,王巨說道:“阿里骨主力軍隊恐怕吃不掉了,不過樑乙逋這十萬兵馬是休想逃出生天。”

“那麼還有一喜呢?”

不要說蔡卞多嘴,他是中書舍人,中書省的次要官員,也有決策之權,當然也有權利過問了,不過王巨同樣有權利不說,不要問他權利從哪兒來的……試問司馬光消息爲什麼這麼靈通!

但蔡卞非是蔡京,此人識大體,而且作風清廉,到了中書後,蔡卞極仰慕王巨,王巨同樣也十分看重他,因此王巨低聲說道:“此戰共出動了熙河、秦鳳、涇原與環慶四路兵馬,但鄜延路兵馬有沒有出動?”

“啊。”

“西夏與吐蕃兩國聯手,兵力衆多,因此前線得一步步來,這樣才能始終保持着以優勢兵力,集中殲敵,當然,好消息隨着鳴沙城大捷,也就一波波來了……”

實際上王巨還少算了一波……

王巨又問道:“元度,知道爲何我一直不配合你外父嗎?”(~^~)

第618章 大錢第323章 吃柿子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300章 一箭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423章 畫花第446章 二王(下)第591章 良臣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848章 誘餌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860章 堯舜(上)第316章 直臣第18章 折服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444章 二王(上)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323章 吃柿子第112章 省錢第197章 大捷第855章 囚籠(下)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641章 文臣第163章 蕃騎(上)第127章 先帝第10章 檢查第50章 滿意第89章 高家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346章 潑污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437章 大人物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362章 竊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727章 鬧劇第398章 困惑第366章 誣奏第831章 降第243章 虎踞炮第446章 二王(下)第755章 你不懂第489章 慘戰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273章 撈好處第305章 獻舞(下)第25章 寶藏(下)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570章 戲耍(下)第291章 一扇窗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332章 水與火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563章 羞侮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764章 進京第190章 亮劍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832章 慘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69章 旅(下)第356章 世襲第578章 和平第792章 大捷(上)第457章 拿捏(下)第793章 大捷(下)第645章 長城(中)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18章 大錢第297章 胡鬧(下)第530章 跑吧第191章 初戰(上)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602章 南方第672章 南帝第370章 楊家將第309章 帶頭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767章 控訴第398章 困惑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97章 放榜(下)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276章 威名(下)第501章 好牌第290章 驚豔第400章 二王(下)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231章 迷惑第446章 二王(下)
第618章 大錢第323章 吃柿子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300章 一箭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423章 畫花第446章 二王(下)第591章 良臣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848章 誘餌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860章 堯舜(上)第316章 直臣第18章 折服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444章 二王(上)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323章 吃柿子第112章 省錢第197章 大捷第855章 囚籠(下)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641章 文臣第163章 蕃騎(上)第127章 先帝第10章 檢查第50章 滿意第89章 高家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346章 潑污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437章 大人物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362章 竊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727章 鬧劇第398章 困惑第366章 誣奏第831章 降第243章 虎踞炮第446章 二王(下)第755章 你不懂第489章 慘戰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273章 撈好處第305章 獻舞(下)第25章 寶藏(下)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570章 戲耍(下)第291章 一扇窗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332章 水與火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563章 羞侮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764章 進京第190章 亮劍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832章 慘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69章 旅(下)第356章 世襲第578章 和平第792章 大捷(上)第457章 拿捏(下)第793章 大捷(下)第645章 長城(中)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18章 大錢第297章 胡鬧(下)第530章 跑吧第191章 初戰(上)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602章 南方第672章 南帝第370章 楊家將第309章 帶頭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767章 控訴第398章 困惑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97章 放榜(下)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276章 威名(下)第501章 好牌第290章 驚豔第400章 二王(下)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231章 迷惑第446章 二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