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維穩

在宋朝,人們將白于山下面與西面的斷斷續續的崇山羣嶺也稱爲西橫山,包括兜嶺、殺牛嶺等山脈。實際自歸德川起,這些山脈已經開始變得零碎,多數更不屬於白于山山系。

當然,不是說餘下的就是平川了,還是山,山連着山,不過這些山不是特高大,有很多的山就象環州的那些山峁那樣,雖然比慶州境內大多數山峁高大,然而比起真正的橫山白于山,它們相對在矮小得多。

由洪德寨開始,往北就是歸德川、蝦蟆嶺、駱駝會、雙堆峰,然後就是鹽州,但這條道直到雙堆峰才變成真正的山路,餘下的都是平川大道,比較平坦。不但平坦,而且低窪,特別是中間的槳水谷,一到雨季來臨,往往歸德河的水便會漫延上來,造成道路泥濘一片。

這個地形也意味着就象當年大非川那樣,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好場所,易牧,不過最大的弊病就是難以防守。

因此蝦蟆嶺上的這個蝦蟆寨極其重要。

如果將它丟失,宋軍可以再建幾個寨子,與東邊橫山諸寨相連,那麼以後就可以從四個方向對鹽州產生威脅(金湯城路、白豹城路、通塞川路、歸德川路),而且它還嚴重地威脅着靈武大道。

如果可能,自蝦蟆嶺發兵向西,渭州再發兵向南,蕭川以東會全部丟失給宋人。

並且因爲這種地形,西夏刻意將它作爲與宋朝緣邊地區的一個重要的交易互市,這一條也十分重要,西夏除了牲畜皮毛外,餘下的幾乎什麼都缺,布帛、茶葉、金銀銅鐵、日用百貨,甚至糧食。

宋朝離開西夏能得活,所以動不動就關閉兩大互市。

但西夏離開宋朝就無法得活,因此於邊境設了許多大大小小的互市。

所以蝦蟆寨不僅是一個重要的軍事堡塞,也是一個重要的商業城鎮。

在這種情況下,西夏將士雖很是害怕宋軍,但一個個仍在頑強奮戰着。

不過打着打着,西夏有許多人產生了疑惑,這支似乎由多數蕃人組成的攻城宋軍手中是有一些攻城器械,連正規的雲梯也搬了過來。

但總讓人感覺到象是一支真正的雜牌軍,非是傳說中那個夜魔率領的妖異軍隊。從鎧甲上也能看出來,這支宋軍幾乎連一副象樣的鎧甲都沒有,因此這次攻城,就好象宋朝讓這些人前來送死一般。

不過寨中的夏軍也不敢怠慢,因爲宋人在南方四十里處,正在建設一個高大堅固的歸德堡,築堡的就是西夏戰俘。因此在堡前駐紮着數千宋朝官兵,不僅是監督這些戰俘,也是監督自己這支西夏軍隊。

那支宋軍似乎象是正規的官兵。

難道是宋人的詭計,敗成這樣了,整個西夏人都害怕了。

雙方一攻一守,打到傍晚,那數千宋軍睏倦地退下。

wωω ◆Tтkд n ◆Сo

慕容羌子帶着一大羣能說得上話的羌人,找到了種誼,說道:“種將軍,蝦蟆寨易守難攻,我們攻了兩天,死了無數丁壯,實在攻不下來。”

“一個小寨子,都攻不下來,還想謀反?”種誼譏諷道。

“種將軍,我們沒有謀反,不相信你可以問一問你大哥。”

“平時桀驁不馴,又不聽官府調動,豈不是謀反?”

“我們錯了,真的知錯了,”另一人說道,王巨下令,讓他們按照漢人徵稅,補交十年稅賦。交稅,對於蕃人來說,簡直是天書異譚,那麼這十年得交多少稅啊。

然後胥吏替他們粗粗計算一下,一個個嚇壞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原來那些漢人這些年交了那麼多稅。

但讓他們補交十年的稅,哪能交得起?

所以又找到種古求情,大種是一個老實人,但老實人一旦發火那會比一般人還要固執,因此他先與龐籍,後與範純仁都較了勁,當然下場皆很慘。

這些諸多熟生蕃叛亂,也將種古激怒了,因此不客氣地按照王巨吩咐,說,放過你們也可以,但你們必須十丁抽七丁,前去攻打蝦蟆寨,什麼時候攻下來什麼時候結束。攻不下來,就得一直攻,否則就得補完這十年稅賦,若不補完,就等着大軍來懲罰吧。

這些羌戶無奈,只好回去抽調丁壯。

也許他們以爲西夏敗得很慘,僅是攻打一個寨子,應當不難。

最少比面對幾萬即將到來的宋朝官員強。

這一戰將西夏人殺怕了,也將他們殺怕了。

原來宋朝官兵這麼兇哪。

不過這些人也不是很傻,集結後厚着臉皮向種古討要了一些攻城器械,種古也沒有爲難。若是一點攻城器械都沒有,攻一萬年,這個蝦蟆寨也休想攻下。

然後幾千羌丁帶着攻城器械浩浩蕩蕩衝向蝦蟆嶺,越早攻下來,意味着越早休息回家。

不僅如此,因爲他們在前面不光彩的表現,官府也沒有讓他們參與到運鹽行列,這也不是亂運的,那豈不是亂了套?各村各寨的百姓由各村寨里正、耆長,或者蕃兵與強人的都頭率領,統一登記入冊,方可參與運鹽。然後再由這些里正、耆長與都頭,協助官兵指揮調度。

這也是在搶錢哪。

所以越早攻下來,就能越早加入這個搶錢行列。

然而這一攻,不是那麼一回事,兩天下來,傷亡慘重,因此一個個來找種誼求情。

“沒有人強迫你們進攻,不攻也沒有關係,你們還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

“那兩條道路?”

“一條,你們不是親近西夏嗎,西夏人就在你們面前,可以向他們投降,沒人阻攔你們。”

現在投降西夏?一個個整聽傻了眼,況且後面家人怎麼辦啦?

“一條,你們可以回家,也沒有人阻攔你們。”

“那回家後要不要補稅?”

“怕死了,就得乖乖補稅,不交稅,不納役,國家欠你們哪?”

那還說什麼,還是回去商議如何攻寨吧。

結果連攻了兩天,數千蕃人整傷亡了近半,還是沒有攻下來,有的部族族長看到族中的丁壯倒下那麼多,都在寨前號淘大哭了。於是一個個又找到種誼,這一回態度更可憐,有的往地下一趴,不停地磕頭,磕得額首都流血了,還有的人不停地掌自己的耳瓜子。

種誼這才同意了他們的哀請,非是產生慈憐心,而是時間拖久了,會有不妙的情況發生,最少會讓西夏產生誤判。

於是種誼親率三軍,推出各種虎踞炮,甚至放出氣球,種誼親自登上吊藍,一邊觀察一邊指揮。

本來看到真正的宋朝官兵來了,夏軍沮喪,再加上這些新奇玩意,各種大霹靂彈不停地在種誼指揮下,飛射到人羣中爆炸,寨中兩千餘名夏軍一轟而散,一個個丟下寨子逃跑了。

仁多零丁風塵樸樸地從河西返回,聽聞蝦蟆寨有警,梁氏又讓他率領一部兵馬,馳援蝦蟆寨,但等他到來時,蝦蟆寨早就被攻破,化爲一團灰燼。

至於宋朝官兵,則在種誼的率領下,已在歸德河畔結柵嚴陣以待。

但仁多零丁不敢發起攻擊,儘管宋軍的後面只是一座沒有築好的歸德堡,而且築堡的全部是西夏戰俘。

一是他懷疑是王巨用詭計。

二是嵬名科榮已經去了宋朝京城,一旦自己興兵,會造成不可估料的後果。

三是他的手下從環州打到河西,三軍勞累,面對着環慶路的這支宋軍,也不可能將三軍再次動員成一支哀軍了。

可他有點兒不大明白王巨這麼做的用意。

明明已經攻下蝦蟆寨,爲何將它催毀,又放棄了。要知道蝦蟆寨的地理位置之佳,遠勝過正在築建的那個新堡。

於是他越想越懷疑,其實還真讓他想到了真相上,王巨有意迷惑西夏人,好拖延時間,以便最大限度地將所有堡砦築建起來,運回更多的青鹽。

可他想到這上面,又不相信了,因爲這時許多堡砦快修建得差不多,至於運鹽,就算拖上一個月時間,能運走多少鹽,這些鹽利對於西夏人來說,十分珍貴,但對於財大氣粗的宋朝來說,又算得了什麼?況且那麼多將士駐於前線,當真不消耗糧草?

爲了這點鹽利冒險太過不值。

但他就沒有往深處想,王巨一直就沒有打算現在就滅掉西夏,而是在滅夏之前,想辦法最大限度拼掉西夏的血值,這個血值包括三軍的傷亡,以及西夏那點可憐的經濟,並且王巨已經在暗中着手了。

仁多零丁在軍事上還可以,但在經濟上卻是不行的。

因此思前想後,他想出一個結論,以爲王巨這樣做的用意乃是有意激怒西夏,王巨可能得到朝廷的詔令,不准他再出兵,然而若是西夏反攻,王巨便找到出兵的理由。

仁多零丁哪裡想到,宋朝國庫也沒錢了,剩下來的一點錢還要當本錢放青苗貸呢。

所以纔有了這次莫明其妙的用兵,並且只有少量兵馬,立於歸德河畔,堡砦未繕,後面又是翹首期盼的西夏戰俘,自己兵力諸多,那麼自己會不會出兵?只要自己一出兵,正中了王巨的下懷。

然後他一邊派人重新修建蝦蟆寨,一邊將自己的想法寫了奏章,遞向興慶府。

最好不要動,等嵬名科榮回來再說,這個時間不會很長。

但也不是仁多零丁懦弱,打到這份上,西夏三軍損失慘重,經濟損失更慘重。一旦戰爭重新爆發,勝百姓也更苦之,若是再敗,那不是百姓苦之,而是會引起一系列糟糕的後果,包括議和失敗,西夏輕則政局不穩,重則甚至會滅亡。

而且現在王巨手中的兵力雖少,但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況且現在西夏又能集結多少兵馬,還能集結三十萬兵馬一決勝負麼?

梁氏看到信後,覺得很憋悶,不過終是採納了。

…………

“子安,西夏那邊似乎並沒有打算用兵,一些皇室也屢屢上書,請梁氏遵從李元昊臨終旨意,與我朝修好,不得再窮兵黜武了,否則西夏將有亡國之禍。”韓韞說道。

這次上書帶頭的就是老皇叔嵬名浪遇。

不過韓韞消息來源也有限,因此不大清楚。

之前梁氏還曾猶豫着,要不要派大軍於延州邊境恫嚇一下。渭州那邊就不想了,蔡挺可不是好惹的。不過延州的新知州趙卨似乎是一個貪生怕死的傢伙。

這樣嚇一嚇,逼得趙卨請求王巨將延州餘下的兵馬歸還,王巨手中的兵力越來越少,也就自己兒撤出鹽州了。這些青鹽運得讓她感到肉痛。

不過嵬名浪遇上書,再加上仁多零丁的分析,終於讓梁氏打消了這個念頭。

實際她這樣做也未必管用,趙卨雖然心機深,但在軍事上還可,並不是她所想像的那樣貪生怕死。

一切爲了維穩哪……

韓韞又說道:“而且西夏也下令,以後若再有商賈權貴與宋朝商人交易,泄露西夏情報者,族誅處置。恐怕以後難以得到情報了。”

至少利用燒酒構建的這條情報來源將被掐滅了。

“這個無妨,”王巨道。

這一戰過後,西夏恐怕沒有五年,也不敢對宋朝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了。至於小規模的衝突,王巨根本不用擔心,甚至巴不得他們一次又一次與宋朝發生衝突,好去打那些綏靖派的臉。而且通過那些戰俘的嘴巴,王巨已經得到無數西夏有用的情報。

“還有一個情報,請子安一定要小心,聽說那邊可能派一些刺客對付你。”

“哦?”王巨詫異一聲。

這還真有這個可能,並且自己已經遇到過一次。

不但自己,似乎王安石因爲反對派力量強大,家中也僱了一些身手好的侍衛。

但現在王巨沒有多大問題,身邊每時每刻都帶着親兵,主要擔心以後回到慶州城,從軍務向政務轉移時,王巨可能大意,讓西夏得手。畢竟現在王巨已成了西夏頭號大敵,僱用刺客來對付王巨,乃是最低成本。

看來自己也要學習王安石了。

這件事不急,他問道:“那件事辦得如此?”

這纔是頭號大事。R1152

第712章 兩個半第793章 大捷(下)第174章 有條魚第43章 大哥第709章 聖儒(下)第861章 堯舜(下)第823章 值第602章 南方第563章 羞侮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817章 一波波第453章 三十萬第726章 微調第708章 聖儒(上)第418章 神臂弓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701章 場務第2章 黑蜂盜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682章 嚇一嚇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273章 撈好處第728章 黃河第9章 震盪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795章 讓(下)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129章 吹三秦第403章 私軍(上)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175 新私商(上)第158章 請權(下)第686章 山林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335章 高利貸第403章 私軍(上)第563章 羞侮第478 鼓聲(續下)第657章 海戰(上)第9章 震盪第659章 海戰(下)第307章 南方第856章 割土(上)第860章 堯舜(上)第726章 微調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569章 戲耍(上)第146章 相約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861章 堯舜(下)第569章 戲耍(上)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860章 堯舜(上)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304章 獻舞(上)第697章 芒種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10章 檢查第459章 空談嗎?第85章 鬧大吧(四)第754章 養豬第802章 有了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74章 成親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445章 二王(中)第140章 明妃曲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755章 你不懂第362章 竊賊第659章 海戰(下)第730章 兩顆心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67章 逆天西夏第646章 長城(下)第476章 鼓聲(下)第766章 天機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701章 場務第230章 都想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10章 小道第65章 拜節第21章 朱鈔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20章 講道理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634章 足跡第850章 磨古斯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796章 露底第150章 葬花第850章 磨古斯第138章 鄉黨
第712章 兩個半第793章 大捷(下)第174章 有條魚第43章 大哥第709章 聖儒(下)第861章 堯舜(下)第823章 值第602章 南方第563章 羞侮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817章 一波波第453章 三十萬第726章 微調第708章 聖儒(上)第418章 神臂弓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701章 場務第2章 黑蜂盜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682章 嚇一嚇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273章 撈好處第728章 黃河第9章 震盪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795章 讓(下)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129章 吹三秦第403章 私軍(上)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175 新私商(上)第158章 請權(下)第686章 山林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335章 高利貸第403章 私軍(上)第563章 羞侮第478 鼓聲(續下)第657章 海戰(上)第9章 震盪第659章 海戰(下)第307章 南方第856章 割土(上)第860章 堯舜(上)第726章 微調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569章 戲耍(上)第146章 相約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861章 堯舜(下)第569章 戲耍(上)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860章 堯舜(上)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304章 獻舞(上)第697章 芒種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10章 檢查第459章 空談嗎?第85章 鬧大吧(四)第754章 養豬第802章 有了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74章 成親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445章 二王(中)第140章 明妃曲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755章 你不懂第362章 竊賊第659章 海戰(下)第730章 兩顆心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67章 逆天西夏第646章 長城(下)第476章 鼓聲(下)第766章 天機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701章 場務第230章 都想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10章 小道第65章 拜節第21章 朱鈔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20章 講道理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634章 足跡第850章 磨古斯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796章 露底第150章 葬花第850章 磨古斯第138章 鄉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