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私軍(上)

王巨在磨洋工,錢明逸等不及了。

鄭白渠他是分不到大功勞的,但總能沾一些腥氣吧。比如前段時間王巨又開始卡嚓了,雖然朝堂因爲王安石分散了注意力,甚至大家不彈劾王巨了,卻有人來找他的麻煩,再次說他無能,不能御下。

鄭白渠竣工,就能多少遮一點醜,一切爲了修渠,我是在忍忍忍。

他騎着馬來到堰壩前,看到王巨問:“爲什麼只有這點人?”

“人也不少了,就這一道堰壩。”

“不能再拖下去,再拖下去過了秋汛,這個水堰裡就引不來水了。”

“那倒不會,到了九月半還有汛水呢,除非馬上關中遇到嚴重旱情。”

“太慢了,早點將它修好吧。”

“錢公,你誤會了,人手不算少,多了,浪費勞力。這邊引水不急,但那邊耕耘纔是最重要的,下官將田地提前分了下去,及時翻播出來,多少能搶一些冬小麥。陝西糧食多緊張,你是知道的,比如去年涇原路。”

錢明逸無語。

這幾年陝西都有旱情,治平三年有輕微的旱情,雖然不如司馬光所說的那麼重,確實使糧食生產受到了影響。治平四年邊區又有霜旱之災。去年要稍好一點,然而涇原路那邊又出現了旱災。然後蔡挺聽從張載建議,將囤積的軍糧及時發放下去,還從鄭白渠調過去一批糧食。數量不多,但鄭白渠還用交換的形式,向綏州提供了許多糧食。此外,今年施工的用糧,也是來自鄭白渠。時至今天,鄭白渠花費不過四百餘萬。如果不是這個糧食逐步自保,國家支出會增加一百萬有餘!

年年有旱情,只是旱情不嚴重。但萬一遇到大旱之年呢?

這樣講。王巨提前根據情況將耕地分配下去,讓百姓與軍士及時耕耘播種是對的。

而且卡嚓的餘威尚在。爲了分田,前年與去年都吵得不可開交,只有今年反過來,比較安靜與順利。

錢明逸是不敢參與分田一事的,不過他也派人在關注着,似乎只有幾家鬧了下,確實是王巨派人暗查,沒有查清楚。隱田較多,王巨分得又少,王巨經過確認後,再次做了調整,幾家都安靜了。

錢明逸聽後長舒了一口氣。

但王巨不僅是這條理由,他繼續說道:“再者,渠工規模比我原來計劃要大得多了,非是不能大,還能更大,但水流量有限。就這麼多水,灌溉面積增加,那麼所有灌溉區又再度缺水了。反而得不償失。這是最後一個水堰,也是比較大的水堰,若是修成了,能灌溉一萬多畝耕地。然而修到這份上,我不得不更小心了。錢公,你不來,我還準備騎馬到下游去測量一下,看看水位如何。這個水位便是決定了引水渠的範圍。若是水位緊張,引水渠必須縮短。然而如何觀察。必須等到周邊的耕地都開始耕耘灌溉,才能得到標準的測量數據。錢公。因此也不能急啊。”

反正錢明逸也不大懂,一番忽悠。錢明逸無話可說了。

“可以灌溉多少頃耕地?”

“準確地說是四萬六百餘頃左右,具體多少,就看這個水堰最後能灌溉多少頃耕地。”

“增加多少耕地?”

“這個真不大好說,但是錢公,這個重要嗎?重要的是它們全部在國家田冊上。”

不在田冊上,如何能徵稅。

這纔是問題所在,比如治平元年收入,錢是近三千七百萬貫,絹帛是八百七十幾萬匹,糧是近兩千七百萬石,草是兩千九百萬束。但還有,金銀銅鐵錫石炭,以及其他種種,這才能構成宋朝完整的收入。但其中兩稅錢只不到五百萬貫,絹帛三百七十幾萬貫,糧食一千八百萬石。這是王巨所知道的。也就是兩稅收入不足三千萬。當然那一年受了特大澇災,不然會更多。

但正常年份,兩稅也不過四千多萬。

落在七百萬頃耕地上,這個壓力會少得可憐,就是加上地方官吏的變相剝削,百姓也能吃得消。可落在兩百萬頃耕地上呢?

錢明逸讓王巨忽悠走了。

但是侯可與楊蟠不易忽悠的。

楊蟠有些不滿地說:“子安,是慢了。”

這時到了真正掃尾工程,確實沒必要需要那麼多勞力,然而眼下渠工上勞力未免少得過頭。

並且楊蟠被王巨所逼,有很多事,也不得不親力親爲,但他畢竟是五十出頭的人,幾年下來,有些吃不消了。因此比錢明逸更渴望早點結束。

侯可心態要稍好一點,不過這幾年同樣吃了很多苦,特別是身兼兩職,說不累那是不可能的。

“楊勾使,我已寫了奏章,遞向朝廷,稟明九月九重陽節前全部竣工。正好這段時間等朝廷除書。你還有原職可復,侯知縣本職就是知縣,但我往哪裡復?再說,這次大家都立了功勞,難道朝廷不升遷?最少是一個知州吧。”

王安石將那些人貶成各地知州,有些人覺得屈,但對於他們三人來說,那怕就是一個小州知州,也是好的。

“你這想法太市儈了。”楊蟠道。

“楊勾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是夫子說的話。不僅是愛財,愛官也是如此

,君子愛官,同樣取之有道。我們是憑功績政績努力去升官的,這纔是道。”

“別說了,什麼東西到了你嘴中都變了味。”楊蟠終於讓他逗樂了。

不過他眼中也有些希冀地看着東方的天際,當真不想升官哪?

侯可道:“我倒無所謂,就是拙荊天天念叼我那兩個外甥。”

“程公不是得到朝廷重用了嗎?”王巨裝瘋賣傻地問。

“顥兒是任命了官,頤兒還在教書呢……不過子安,這次進京城後,看在老夫面子上,照拂一下。”

這句話似乎有些奇怪。程顥名聲遠比王巨大多了,不要看大順城之戰,那是軍功。在儒林中未必會有多少人認可。

而且程顥現在官職也比王巨要高。

不過程顥能年年得皇上召見嗎?

在儒林中,大程名氣很大了。但在官場上,王巨纔是根紅苗正的。所以侯可才說了這句話,也許不是他的話,而是他的妻子所說的話,託侯可嘴巴講出來了。

“未來的事,誰好說呢,”王巨含糊地說。

但他在心中說,你那兩個外甥。俺可不敢交往。

…………

“苗將軍,王將軍,姚將軍,我將你們喊來是爲了一件事。”

“子安請吩咐。”苗授道。

“你們看那些丘陵,”王巨手指着西北一片丘陵地帶說道:“這一片丘陵都是土山,在它東面我建了一個水堰,並且開了一道引水渠到了這片丘陵,這塊荒陵地帶的耕地,我一直沒有分配下去,一是地瘠。二是留下來有大用場的。你們可以找一些苜蓿與蘆葦就近種下去,未來你們看,能不能置三四營保捷騎兵。”

保捷騎兵與蕃落騎兵非是禁騎兵。他們都是常駐兵種,因此首要前提就是有一種養馬的地方。

“但哪裡來的戰馬?”王君萬道。

騎兵好處不用說了,可馬從哪裡來?

“前不久,我接到了一個消息,朝廷詔書緣邊安撫使王韶招撫裕羅格勒。”

這道詔書是給王韶名份以及擋風避浪的。

實際整件事與朝廷無關,王韶得到了那個不知等級的機宜文字之職後,立即將目標對準了裕羅格勒,漢人名字叫俞龍珂,對準他有好幾個原因。一是他的部族就在古渭城一帶,離秦州近。而且超級大,嵬名山投降宋朝。部帳不過一萬幾千戶,他的部帳是十二萬戶!號稱青唐最大族帳。

其次此人宋朝情結很重,有招降的可能。

因此他孤身帶着幾名隨從來到青唐,找到俞龍珂,漢唐很常見,比如班超,比如王玄策。但在宋朝,也只有王韶了。

換了其他人敢嗎,怎麼開出口啊?小珂同志,投降吧。十之八九準備卡嚓了。

但是小珂十分感動,反而認爲王韶很有誠意,兩人抱着妹妹喝着小酒,整聊了一夜,俞龍珂決定內附。

不但內附,他本人還親自進了京城,覲見趙頊。

趙頊喜出望外,一個十二萬帳族人就將他眼睛晃瞎了,立即接見。俞龍珂說道:“臣聽聞包拯是忠臣,請賜臣姓包。”

趙頊立賜包順。

然而馬上新的問題來臨了,王韶有沒有權利這麼做?似乎有,有那四個便宜行事大字呢。但似乎也沒有。因此趙頊稀泥糊塗賜了一個緣邊安撫使之職,又說王韶是奉詔招撫。實際真正有權利的乃是秦州知州孫永,但他沒那能力,相反的,王韶在招撫俞龍珂,秦州反而出了事,因爲不重邊防,被西夏人摸到秦州北面的劉溝堡,突然襲擊之下,堡破,守將範願與將士被殺者不計其數。

趙頊一怒之下,用李師中替代了孫永。

這個內幕王巨不會多解釋了,還有時間,王韶將這十二萬人全部消化下去,時間不會短,況且還有李師中與向寶掣肘。

但這個時間不多了,收復河湟戰役打響後,這幾個將領包括一部分保捷軍最好也要送到秦州去。實戰纔是最佳的成長道路。所以王巨的計劃必須修改,速度也要加快了。

“裕羅格勒?”

“有一個漢名叫俞龍珂,但陛下賜名爲包順,他的部族有十二萬,遍佈在古渭城到洮水之間。”

一個十二萬出來,三將全部倒吸了一口冷氣。

“因此我打算與他交換一些戰馬過來,這是我寫給王韶的信。”王巨拿出一封信,遞給這幾將觀看。

開始說得很客氣,順帶着頌揚了一下王韶之功業。

不一定非得要打,不戰能屈人之兵,纔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隨後就說了一件事,朝廷怎麼做,王巨不管的,但他手中有兩樣好東西,一是蔗糖,馬上就要出來,二是燒酒。請王韶規劃一下,那邊有俞龍珂出面,利用兩人的力量,擴大向蕃人的銷售數量。當然,這個過程中,王韶可以置一個部門,獲得一部分利潤,以便他能更好地便宜行事。俞龍珂同樣能得到一些好處,爲他的族人謀利,以便減輕族人的不滿之心,加速他的部族與宋朝的融合。

末尾順帶着,請求王韶在兌換過程里弄來一千來匹良馬,不是一萬多匹,一兩千匹戰馬,對於俞龍珂部族來說,不算是大數字。

“好主意。”三人說道。

王巨卻啞然失笑。()

第39章 勞動吧第406章 來巧了第226章 底氣第306章 愛護第398章 困惑第124章 觀燈第774章 腥氣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88章 提前第406章 來巧了第64章 買馬社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578章 和平第506章 飛天(下)第74章 成親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90章 好兆頭第37章 魅影第362章 竊賊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654章 不會吧第26章 送禮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688章 歪理第582章 攔道第398章 困惑第266章 龍手(上)第22章 禍福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178章 子安第731章 假像第739章 裂車(上)第198章 遷徙第641章 文臣第624章 縮影第790章 五天第524章 夜聲第70章 潤筆費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113章 侍讀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525章 心機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435章 嚇一跳第556章 生疑第640章 前世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269章 那一公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592章 修房子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830章 反轉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175 新私商(上)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492章 夜襲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303章 改良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710章 山匪第215章 希望第230章 都想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450章 門客第266章 龍手(上)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532章 南來風第654章 不會吧第111章 挑戰第256章 上火把第297章 胡鬧(下)第524章 夜聲第347章 徐徐徐第693章 完了第425章 侵利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592章 修房子第508章 逆轉(中)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331章 寬厚第796章 露底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564章 退一步第729章 考驗第646章 長城(下)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808章 好消息第698章 第三個(下)
第39章 勞動吧第406章 來巧了第226章 底氣第306章 愛護第398章 困惑第124章 觀燈第774章 腥氣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88章 提前第406章 來巧了第64章 買馬社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578章 和平第506章 飛天(下)第74章 成親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90章 好兆頭第37章 魅影第362章 竊賊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654章 不會吧第26章 送禮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688章 歪理第582章 攔道第398章 困惑第266章 龍手(上)第22章 禍福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178章 子安第731章 假像第739章 裂車(上)第198章 遷徙第641章 文臣第624章 縮影第790章 五天第524章 夜聲第70章 潤筆費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113章 侍讀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525章 心機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435章 嚇一跳第556章 生疑第640章 前世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269章 那一公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592章 修房子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830章 反轉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175 新私商(上)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492章 夜襲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303章 改良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710章 山匪第215章 希望第230章 都想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450章 門客第266章 龍手(上)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532章 南來風第654章 不會吧第111章 挑戰第256章 上火把第297章 胡鬧(下)第524章 夜聲第347章 徐徐徐第693章 完了第425章 侵利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592章 修房子第508章 逆轉(中)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331章 寬厚第796章 露底第698章 第三個(下)第564章 退一步第729章 考驗第646章 長城(下)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808章 好消息第698章 第三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