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鋒芒初露(五)

自從進城以來,宋佔標就和楚天闊、韓山川置其他敵人於不顧,帶着兩隊新營士兵直撲日軍駐地。

楚天闊跑在隊列的最前端一邊揮舞着手槍一邊不停地給士兵們鼓着勁兒,滿臉汗水也顧不得擦上一把。爲了增強突然性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他可是拼上了,當城南的小巷有礙戰馬疾馳時,毫不憂慮就下馬跟着士兵狂奔了起來。

國戰!

這是國戰!一定要贏!

此時這個喜歡靜思的年輕人忘記了一切的憂愁煩惱,心中一股火熱,爲國盡忠的信念徹底激發了他最大的熱情和潛能。

轉過街道,猛然發現面前竟有黑壓壓的一大羣鬼子兵,繞是被殺敵念頭燃紅了雙眼的楚天闊也是不由一愣······

幾個喘着粗氣跑在最前面的日軍也被身前兩,三米處突然冒出的清軍給嚇了一跳,一時茫然,不知所措······

“敵人~~~”

到底還是楚天闊反應迅速,擡起手槍朝着對方就扣動了扳機,嘴上也沒忘向身後的衆人提醒一下。

驟然響起的槍聲頓時讓衆人都反應了過來。

“啪”“啪”近在咫尺的雙方只來得及打出一發子彈就狠狠地碰在了一起。

因爲街道狹窄,雙方的接觸面並不寬廣只是最前方的幾十個人能夠混到一塊兒,後面的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雙方的拼刺,等着己方士兵倒下,自己補上空位繼續拼刺。如此一來,雙方就徹底成了消耗戰了,完全拼起了人多。

面對此景,喘着粗氣,雙眼通紅的岡本很着急——自己帶人前往景福宮怎麼就碰到了這支清軍呢?!難道他們已經攻佔了王宮?韓王呢,被抓了還是死了?大鳥公使······眼前的清軍數量要比己方多得多,如此下去,皇軍可及必敗無疑了······

此時焦急不安的岡本可不知道對面的清軍將領也絕不好受。

宋佔標是幾十年的老軍務了,可是也沒見過這樣的情景呀~~~他跟韓山川壓隊趕來,爲了增快速度也是步行而到,只不過讓楚天闊跑到了前面罷了,怎麼就弄成了這陣勢?!新營要的就是一個“快”趁其不備要其命,怎麼能如此消耗呢?!就算最後把對方給耗完了,自己的損失肯定也小不了,到時候這城裡稍微有個變故,這新營可就······

“快,把快炮(重機槍)擡上去!”宋佔標連忙吼道。

“嘿~~~”伴隨着楚天闊的怒吼聲,又一個鬼子人頭應聲而落,這個前些天還因砍殺一個鬼子而差點崩潰的年輕軍官此時卻是一幅殺神的樣子——頭上的頂戴早就不知掉哪兒啦,黑粗的辮子也散落開了,濃密的頭髮隨着身軀的晃動而來回擺動着,飛濺的鮮血讓頭髮都粘到了一塊兒,殷紅的鮮血就順着結成卷兒的頭髮往下滴答着;讓汗水浸透的軍裝被他在地上翻滾了兩下後,沾滿了泥巴,鮮血,本來的灰色早就看不出來了;手中那柄猶自滴血的腰刀也砍出了缺口,卻還不停地揮舞着;高大的身軀在鬼子堆裡左右衝突,勢不可擋,濺滿污血的面孔配上殺機盎然的通紅雙眸顯得更加猙獰恐怖,令人側目······

正處於亢奮中的楚天闊可沒發現:新營衆人除了還在拼刺的,都已經緩緩的後退了好幾米。

“開火!”看到韓山川矯健的身影撲倒了猶自和日軍纏鬥的楚天闊,宋佔標朗聲下令。

重機槍特有的銅音猛然響起,將那幾個正準備刺殺韓、楚二人的鬼子當場打成了篩子,而後,長長的火鐮更是肆意地收割着大批毫無防備而又擁擠在一塊兒的日軍。

看到己方紛紛倒下的衆人,岡本痛苦地閉上了眼睛——這些都是帝國的武士啊~~~遭遇如此慘敗,自己是無論如何也難逃干係了!只有以死來洗刷自己給家族帶來的恥辱啦~~~

一念至此,趴在地上的岡本一郎站起來抽出西洋佩刀(日俄戰爭前的日軍還是相當崇拜西方的,一切都是以西方爲樣板)嚎叫着就衝了上去······

見到長官如此,殘存的鬼子就像吃了興奮劑一樣,紛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槍嚎叫着發起了決死衝擊。

看到最後一個敵人倒在面前,宋佔標直接連戰場都沒打掃,直接帶人朝着漢城的日軍駐軍衝了過去(他們可不知道腳下那個被打成篩子的傢伙就是駐漢城的最高長官,並且此時日軍營地幾乎就沒人了)。

當岡本這邊面臨覆滅的時候,小野癟三那邊卻也是頻頻受阻。

不能說小野癟三的反應不及時,調動不迅速,實際上當他帶着四百餘名部下趕赴東城門的時候,邢英榮可是還沒有構築好防禦工事呢。

正常情況下,以這次日軍行軍速度的超水平發揮肯定能夠及時趕到給邢英榮來個措手不及的。

只是可惜了~~~

這位大隊長帶着部下匆匆行軍的途中數次遇到了大量的漢城民衆。這些平日裡看到日軍都是畏畏縮縮的平民,如今卻對這些日軍置若未見,只是對着洶洶大火茫然而立,沒有絲毫避讓的意思。本以爲輕輕鬆鬆就能趕走衆人的小野很快就發現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簡單:那些一臉木然的韓民實在是太多了,貿然驅趕不但沒有驅散衆人反而引起了更大的騷亂甚至還有一些士兵被捲入了混亂的人流之中。

當行軍心切的小野直接下令鳴槍開道的時候,那些變得一無所有的民衆竟然爆發了罕見的勇氣,和士兵們糾鬥在了一塊兒,甚至有些士兵就這樣被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給送進了“神社“。沒有空閒的小野直接下令向着街道的衆多平民百姓開火射擊了······

當小野帶人費盡氣力趕到東城門的時候,迎接他的赫然正是嚴陣以待的新營邢英榮部三百官兵了。

多波此攻擊,數路攻擊,正面突擊,兩翼迂迴······各種方法試了一個遍,小野大隊也沒能夠攻下對方的陣地,更不要提控制城門了。

無奈下的小野只能讓人去調動朝鮮新軍妄圖依靠這支有生力量給予清軍重擊。

匆匆趕到日軍駐地的趙天寶部和宋佔標部,卻驚訝地發現這個本該佈滿日軍的地方竟然沒有幾個鬼子兵。

來不及思考其中緣由,趙天寶略瞬間就做出了部署:宋佔標部急速回援景福宮協助都嘯天部,朱牧帶着這些改編過來的“戰俘“直奔東門支援邢英榮部保證退路,自己則和鄧志勇等人帶着機動性最強的馬隊趕赴朝鮮新軍駐地策動這支較有戰力的部隊······

面對如此亂況,朝鮮新軍焉能安穩?!

實際上當大量槍聲響起後,整個新軍就已經暗潮洶涌了,特別是那些跟閔氏家族親近的派系團體更是磨刀霍霍,時刻準備着趁機起事了。

對於眼下的情況那些負責監控的日軍也不是不知道,但是現在整個漢城都亂作一團了也就這兒還稍微“平靜”些,司令部不僅不增調兵力反而調走了不少兵力,原本的三百多人,現在僅僅就只剩下不到二百人啦。以這區區二百餘人監控一千多人的朝鮮新軍,就是對方戰力再弱也不佔絕對優勢啊,更何況新軍還是頗有戰力的!

還能怎樣?!

先穩住這些傢伙吧,等平定完了外面的叛逆後,再收拾這羣朝軍也不遲嘛。

想法是好的,也是明智的,可是新營會給小鬼子這個機會嗎?

當趙天寶、鄧志勇趕到漢城新軍駐地的時候,立馬就發現了這裡的異常氣氛,日軍的防禦共事都是對內部對外的,連重機槍都架了起來不過槍口也是對着裡邊,百十個鬼子全身戒備着。

面對此景,心中大喜的趙天寶幾乎就是笑吼着策馬衝了上去,手中的馬槍更是第一個響起。

二百多騎的突然加入徹底打亂了日朝之間表面的平衡。就像一瓢涼水猛地潑進了熱透了的油鍋一樣,瞬間整個新營就徹底沸騰了起來······

大批早有準備的新軍士兵聞聽槍聲後,舉着步槍就衝出了營帳,朝着各自的目標奔了過去。

這些日軍可就慘了,在被馬隊襲擊的同時還要應付新軍的猝然發難,偏偏又兵力不足。

最終,這場戰事在小半個時辰內就結束了!

“新軍兄弟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城外數萬精銳的上國大軍正在往這兒趕而這位就是上國大軍的先鋒趙大人。他已經帶人解救出了被倭狗囚禁的韓王和閔妃,並且豐韓王命令率領駐軍驅逐倭狗,平定叛亂!弟兄們~~~日軍已經敗了!報效韓王,戴罪立功的時候倒拉!!!”鄧志勇站在趙天寶身前對着衆多的新營士兵用朝語大聲吼道。

接到鄧志勇的示意,趙天寶對着衆人輕微點頭後就亮出了手中的韓王諭旨,身後的二百餘名鐵騎紛紛嘶鳴人立,如林的馬刀在夏日的陽光下閃着耀眼白光,頓時偌大的軍營一片寂靜,沉悶的空氣中隱隱透出陣陣殺機······

“聽命者,賞!違令者,殺!!!“冷冷環視衆人一番後,趙天寶用簡單的朝語吼道。

“聽從大人號令~~~“鄧志勇連忙用朝語吼道。

”聽從大人號令~~~“

好像聽到號令一樣,大批新營士兵跟着就吼了出來。事已至此,幾個新軍首領紛紛表態支持,如此一來場中士兵更是紛紛響應,營中的氣氛倒也熱烈開來······

粗略整編了一下新軍,趙天寶就帶着衆人朝槍聲最猛烈的東門奔去。

看到朝軍趕來,不由送了口氣——這城門看來是拿定了~~~

“啪”

“啪”

朝鮮新軍的猝然開槍讓小野癟三那還沒來得及綻放的笑容就徹底地凝固在臉上了——新軍也叛亂啦!!!

毫無懸念,這二百餘號鬼子在半個小內就被消滅乾淨了。雖然他們很英勇可是畢竟面對的數倍的敵人,怎能逃脫呢?!那個小野癟三倒也“英勇“,最後時刻挺着戰刀就衝了上來,還真砍殺了好幾個新軍士兵,最終被幾十把刺刀同時捅入纔不甘地倒了下去······

發覺漢城雖然仍是一片混亂可是劇烈密集的槍聲已經逐漸消停了下來,幾乎虛脫的趙天寶坐在地上,拍着身旁同樣坐在地上的邢英榮長嘆了一聲:

這一天還真是長啊~~~

深知局勢瞬息萬變的趙天寶馬上就又站了起來,帶人朝景福宮走去。他知道還有很多事兒等着他去處理呢——清剿城中的殘餘日軍,接手、防禦各個城門,佔領城中要地,逮捕親日人士,監控日僑動向,聯繫駐朝各國領事、公使,消除騷亂,撲滅滿城大火、救助災民······朝鮮王室!!!

第三十七章 突變(三)第二十八章 鋒芒初露(五)第二十章 波動(一)第二十六章 鋒芒初露(三)第七十四章 平壤之戰(四)第十七章 遇襲(二)第三章 追尋匪蹤第十三章 到朝鮮(上)第二十九章 鋒芒初露(六)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三章 餘波(二)第八章 編練新營(上)第六十一章 夜襲(一)第十一章 入朝(上)第十七章 遇襲(二)第十五章 開拔第二十三章 宣戰第十八章 遇襲(三)第十五章 開拔第五十四章 北上第七十一章 無奈之舉(二)第四十五章 動盪(一)第六十五章 漢城攻防戰(一)第二十六章 鋒芒初露(三)第三十二章 餘波(一)第十四章 到朝鮮(下)第四十六章 動盪(二)第三十二章 餘波(一)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八章 漢城攻防戰(四)第二十章 波動(一)第十八章 遇襲(三)第四十八章 動盪(四)第六十九章 第五師團的終結第十五章 開拔第二十六章 鋒芒初露(三)第四十一章 設伏(二)第五十章 人情第十七章 遇襲(二)第五十四章 北上第六十五章 漢城攻防戰(一)第十七章 遇襲(二)第一章 回到清末第五章蘆臺從軍第三十一章 鋒芒初露(八)第三十八章 突變(四)第二十章 波動(一)第五十五章第六十九章 第五師團的終結第二十四章 鋒芒初露(一)第四章 大仇終報第十一章 入朝(上)第六十四章 強弩之末第三章 追尋匪蹤第四十三章 萬東廟第九章 編練新營(下)第三十八章 突變(四)第二十七章 鋒芒初露(四)第二章 驚逢慘變第二十一章 波動(二)第三十三章 餘波(二)第十章 東學黨第三十二章 餘波(一)第四十九章 動盪(五)第三十三章 餘波(二)第十六章 遇襲(一)第五章蘆臺從軍第七十三章 平壤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劇變第二十六章 鋒芒初露(三)第十五章 開拔第四十九章 動盪(五)第二十二章 波動(三)第五十四章 北上第六十六章 漢城攻防戰(二)第十五章 開拔第十九章 遇襲(四)第七十章 無奈之舉(一)第三十八章 突變(四)第四章 大仇終報第六十二章 夜襲(二)第五章蘆臺從軍第二十三章 宣戰第六十七章 漢城攻防戰(三)第三十三章 餘波(二)第四十一章 設伏(二)第八章 編練新營(上)第五十七章第六十六章 漢城攻防戰(二)第十四章 到朝鮮(下)第五十六章 計劃變更第五十章 人情第五十章 人情第四十四章 抓捕第六十一章 夜襲(一)第六十三章 夜襲(三)第五十一章 人情第六十五章 漢城攻防戰(一)第四十二章 設伏(三)
第三十七章 突變(三)第二十八章 鋒芒初露(五)第二十章 波動(一)第二十六章 鋒芒初露(三)第七十四章 平壤之戰(四)第十七章 遇襲(二)第三章 追尋匪蹤第十三章 到朝鮮(上)第二十九章 鋒芒初露(六)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三章 餘波(二)第八章 編練新營(上)第六十一章 夜襲(一)第十一章 入朝(上)第十七章 遇襲(二)第十五章 開拔第二十三章 宣戰第十八章 遇襲(三)第十五章 開拔第五十四章 北上第七十一章 無奈之舉(二)第四十五章 動盪(一)第六十五章 漢城攻防戰(一)第二十六章 鋒芒初露(三)第三十二章 餘波(一)第十四章 到朝鮮(下)第四十六章 動盪(二)第三十二章 餘波(一)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八章 漢城攻防戰(四)第二十章 波動(一)第十八章 遇襲(三)第四十八章 動盪(四)第六十九章 第五師團的終結第十五章 開拔第二十六章 鋒芒初露(三)第四十一章 設伏(二)第五十章 人情第十七章 遇襲(二)第五十四章 北上第六十五章 漢城攻防戰(一)第十七章 遇襲(二)第一章 回到清末第五章蘆臺從軍第三十一章 鋒芒初露(八)第三十八章 突變(四)第二十章 波動(一)第五十五章第六十九章 第五師團的終結第二十四章 鋒芒初露(一)第四章 大仇終報第十一章 入朝(上)第六十四章 強弩之末第三章 追尋匪蹤第四十三章 萬東廟第九章 編練新營(下)第三十八章 突變(四)第二十七章 鋒芒初露(四)第二章 驚逢慘變第二十一章 波動(二)第三十三章 餘波(二)第十章 東學黨第三十二章 餘波(一)第四十九章 動盪(五)第三十三章 餘波(二)第十六章 遇襲(一)第五章蘆臺從軍第七十三章 平壤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劇變第二十六章 鋒芒初露(三)第十五章 開拔第四十九章 動盪(五)第二十二章 波動(三)第五十四章 北上第六十六章 漢城攻防戰(二)第十五章 開拔第十九章 遇襲(四)第七十章 無奈之舉(一)第三十八章 突變(四)第四章 大仇終報第六十二章 夜襲(二)第五章蘆臺從軍第二十三章 宣戰第六十七章 漢城攻防戰(三)第三十三章 餘波(二)第四十一章 設伏(二)第八章 編練新營(上)第五十七章第六十六章 漢城攻防戰(二)第十四章 到朝鮮(下)第五十六章 計劃變更第五十章 人情第五十章 人情第四十四章 抓捕第六十一章 夜襲(一)第六十三章 夜襲(三)第五十一章 人情第六十五章 漢城攻防戰(一)第四十二章 設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