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慘敗

曹衝接到蔣幹的消息大喜,讓張鬆帶着人立刻趕到南鄭,和張魯商量相關事宜。張鬆很快就和張魯談好了條件,回報曹衝。曹衝留下劉磐鎮守成固,帶着荊山軍和益州軍,押着張衛和楊昂進了南鄭,接收了南鄭的防務,進了太守府。

“兄長,都怪我麻大意……”張衛一見到張魯,就跪在地上痛哭不已。他被擒之後就明白自己中的曹衝的計,把荊山軍和益州軍當成了板蠻,結果不僅他自己被搞得決策錯誤,還連累得張魯以爲板蠻已經投降了曹衝,直接喪失了繼續戰鬥的信心,在定軍山方向逼來的益州軍和曹衝之間,他只能選擇了投降曹衝,拱手讓出了漢中。

張魯苦笑了一聲扶起他來,擦去他臉上的淚:“公禮,別再自責了。爲兄有錯在先,你犯錯在後,難兄難弟而已。漢中本是朝庭的,我兄弟如今還能活着見面,比什麼都好。”

曹衝啞然而笑,這個張魯倒也光棍,知道自己和張衛一樣犯了輕敵的錯誤,雖然明白過來了,卻晚了一點,現在還當着自己的面說出來,果然是修道之人,這點氣度還是有的。他看着他們兄弟倆相對而泣,沉吟不語,很有耐心的等着。

“張魯謝將軍不殺之恩,張魯歸降來遲,請將軍恕罪。”張魯拉起張衛,一起走到曹衝面前,雙膝跪倒,奉上漢中太守的印綬。

“師迷途知返,善莫大焉。”曹衝也不客氣的承受了張魯這一拜,接過張魯手中的印綬看了一眼,交給身邊的龐統。然後雙手虛扶。自有旁邊地人扶張魯起來。他自己坐在主位,張魯反坐了客位,恭敬的陪在一旁。閻圃和一幫漢中的官員站在下。看着上地悲喜劇,悶聲不語。

“將軍,張魯爲你引見漢中官員。”張魯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

“有勞師。”曹衝微笑着伸手示意道。

張魯心中苦笑。師師,自己這漢中太守沒有了,現在自然只剩下師這個稱呼了。他強忍着心中的失落,一個個介紹漢中的官員。曹衝微笑着,看着一個接一個上來拜見地漢中官員,詳細的聽着張魯的介紹。這些官員臉上並沒什麼什麼悲哀。也沒有太多的喜氣,臉上都平靜得有些不自然。

曹衝聽到閻圃的名字時特別注意了一下這個面色平和的智者,他聽張鬆提起過這個人。張鬆向他詳細說明過閻圃地情況,除了說明他是巴西安漢的大族之外,特別提起了他勸阻張魯稱王的事。曹衝對些特別感興趣,他由此想到了明朝的那個大謀士劉基也曾經出過類似的主意,九字方針奠定了朱太祖的江山。

“聽聞聖農先生足智多謀,匡扶師。造福漢中百姓。衝仰慕已久,今天得見,幸甚幸甚。”曹衝站起身來,對着閻圃恭敬的施了一禮。

閻圃連忙還禮:“圃身爲張大人功曹,理當輔佐張大人建功立業,報效朝庭,些許小事。自當是圃份內之事。何足將軍掛齒。”

曹衝哈哈一笑:“漢中百姓安居樂業,物阜民豐。這裡面既有張大人以道治國的功勞,當然也有聖農先生輔弼之功,先生又何必謙虛。亂世之中能保境安民便是英傑,漢中地官員,做得很好。”他說着對上下地漢中官員作了個揖:“諸位都是有功之人,請諸位放心,衝自當上奏朝庭,論功行賞。”

漢中的官員們這時才長出一口氣,有的人悄悄的抹了抹頭上的汗珠,然後七嘴八舌的說道:“將軍明查秋毫,賞罰分明,果然名不虛傳。”

曹衝心中暗笑,我替你們請功,不影響你們財,你們就說我是明查秋毫,賞罰分明,我要是影響了你們的官位,你們又不知該說些什麼了。他笑了笑,客氣地安撫了幾句,這才讓將心放回肚裡地漢中官員們遣散,各回崗位。

在以閻圃爲的漢中官員地大力協助下,漢中的政務基本沒有受什麼影響,漢中除了太守換了人之外,老百姓基本沒有感覺到什麼異常。曹衝讓人將張魯一家送往鄴城,同時在閻圃的幫助下重新安排了漢中相關的人事。閻圃原本就是漢中的功曹,對此是輕車熟路,沒費多大力氣就安排得妥妥當當,皆大歡喜,南鄭的幾個大族都得到了應有的利益,一時相安無事。

在整頓漢中的同時,曹衝派蔣幹跟着鐵心去了巴西,再次勸降三位頭人。樸胡一聽說曹衝輕鬆拿下了成固,隨後張魯投降,不禁大驚失色,又被鐵嘴蔣幹一陣忽悠,三人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跟着曹衝比較有前途,很快就派來了使者。曹衝接受了他們三人投降,許諾爲他們向朝庭請封。在朝庭的封賞到來之前,襄陽的大批商人先進入了巴西,開始收購他們積累了多年的山貨,同時帶去了襄陽最新產品。

曹泰終於等到了他的五十副鐵甲,帶着親衛起程,在臨走之前,他又收到了荀文倩的一份大禮,五十匹戰馬。欣喜若狂的曹泰多日來的牢騷一下全化成感激之情,對荀文倩連聲感謝,帶着幾大車禮物離開了襄陽。一個月後,他趕到了渭水南的曹軍大營。

曹仁看到風塵僕僕卻是精神抖擻的曹泰時很開心,臉卻板着,他冷着臉瞅了一眼曹泰,皺着眉頭說道:“怎麼這麼久纔到?倉舒的信都到了好幾天了。”

曹泰習慣了老爹的臉色。曹仁年輕的時候很放蕩,待年紀大了爲將時卻很自律,軍法是常放在案頭的,帶軍都按照軍法來辦,這也是他在曹操心目中很在份量的原因之一。曹泰自從跟着他以來,沒少挨他批。這次父兩人大半年沒見面,一就見就呲他一頓,在曹泰看來。正是老爹想他的表現。

不過他對曹衝的信卻是好奇。他一邊將一副精緻鐵甲恭恭敬敬地送到曹仁面前,一邊笑道:“倉舒的信到了?他說些什麼?”

曹仁瞟了一眼包袱中露出的鋥亮甲片,從案上抽過一封信來遞給曹泰。曹泰有些狐疑地接過信。打開看了一遍。曹衝在信中除了向曹仁問好以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關照曹仁,曹泰心思細密,但決斷能力不夠,讓他隨大軍行動可以,但儘量避免讓他單獨帶兵。以免出現意外,送他五十副鐵甲,就是不希望他有什麼危險。

曹泰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這是什麼意思,自己剛到關中來,這一仗還沒打,倉舒就來這麼一封信,以他地影響力。那父親要是真的不讓自己打仗可怎麼辦?

曹仁看着有些不滿的曹泰。也有些不解。他多年在外爲將,對這個兒確實不是太瞭解,曹泰去年跟了他一段時間,但那段時間江陵沒打仗,後來曹泰又到了襄陽爲吏,曹泰是不是真如曹衝所說不適合帶兵,曹仁心裡確實沒有底。他問了一下曹泰在襄陽的情況。特別是曹泰辭去官職來關中的經過。有些捉摸不定。曹衝這樣好象是真的覺得曹泰不擅用兵,有意在保護曹泰。可對於曹仁來說。他當然希望曹泰能象夏侯稱那樣,成爲年輕一輩中地佼佼者,能縱橫沙場,手握雄兵鎮守一方,做個文吏能有什麼意思,難道我曹仁的兒只能做個文吏?

不過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曹泰到了關中,襄陽那邊的糧草也停止了,關中戰場失去了荊州的糧草支持,僅憑着河內郡已經難以支撐長久,曹丕對曹泰不經過他的同意就離開襄陽的事很不滿意,言語之中已經跟曹仁抱怨過兩次,這讓曹仁有些不太舒服。

“你的事現在由誰接手?”曹仁想了好半天,還是沒有做出決斷。

“志清。”曹泰聽曹仁說了這裡地情況後,也覺得有些沮喪,特別是對曹丕地抱怨有些不快。自己在襄陽利用手中的便利多了那麼多糧草來,他不僅一點感激之情沒有,還嫌自己搞得不夠多,真是貪心不足,當真把荊州當成他的糧倉了,不知道我們在襄陽爲了多收點糧食費了多少心血。

“倉舒在哪?”曹仁皺起了眉頭。

“倉舒去漢中了,已經去了有三個月了。”曹泰想了想道,不免替曹衝有些擔心:“我走的時候他還在成固,也不知道打下沒有,如果沒有打下可就麻煩了,西城只准備了三個月的糧草。”

“他一直在漢中?”

“是啊,從十月份起他就在漢中,一直沒回來。”曹泰肯定的點點頭。

曹仁吃了一驚,拿起信又看了一遍,喟然嘆道:“平,照這麼說,倉舒一定已經拿下了漢中,他並不知道你還在襄陽,所以這封信才比你人早到了。”

曹泰有些不可置信:“不可能,我離開襄陽的時候他還在成固,成固有一萬大軍駐守,他手下總共不過才七八千人,就算加上那些山民,也就是一萬人,怎麼可能攻下成固。”

“這封信很有可能就是從漢中出來地。”曹仁嘆了口氣,他已經明白了這兩兄弟地意思,曹丕利用自己的威望得到了西征地機會,又利用自己的兒在荊州的便利得到了大量的糧草,曹泰私下裡多調了好多糧草到關中,曹衝雖然不說,心裡卻不喜歡,所以在離開襄陽之後,自然有手下要將曹泰從襄陽趕走。曹泰離開了襄陽,糧草自然也被斷了,關中這裡只能依靠河內運糧,再也不能和馬長期對峙,必須在糧草接濟不上的時候決戰。

他們兩兄弟相爭,我們父卻夾在中間難做人。曹仁長嘆了一口氣,對曹泰說道:“你去好好休息一下,過些天有硬仗要打,你要想立功,就不要放過這個機會。”

曹泰開心的笑道:“諾父親,你一定要給我機會,讓倉舒看看我也能帶兵的。”

曹仁苦笑一聲,揮了揮手道:“仗是打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看你地表現再說。”曹泰見父親心情不太好,也不敢再說。帶着人下去休息。曹仁拿起曹衝的信,看了又看,沉思不語。

曹丕聽說曹泰來了。特地讓人來叫曹泰過去。曹泰興沖沖帶着他親衛的去了,曹丕正在帳中和司馬懿等人議事,一見曹泰穿着鐵甲昂挺胸地走了進來,不禁笑道:“平,倉舒送你的鐵甲真不錯啊,看起來挺精神。到底是襄陽有錢。一下五十副鐵甲,連我這個兄長都沒沾到他這麼大便宜呢,倉舒對你可真不錯,難怪志清要眼紅,用這種小伎倆把你趕到關中來了。”

曹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這個跟志清無關,我確實也不喜歡那種文吏地事情,想到關中來打仗。”曹丕笑了:“嗯,我也覺得你不至於象倉舒說的那樣不堪。叔叔是名將。你當然也能帶兵打仗,怎麼只能做個文吏呢,倉舒太小心了,他打了幾個勝仗,眼界太高了,還專門寫信來讓我別派你單獨帶兵。”

曹泰一聽立刻急了,他連忙說道:“桓。你可不能聽他的。上次在虎跳澗。要不是我帶着人去幫他,他說不定已經被劉備擊潰了呢。哪能連着打幾個勝仗。”

曹丕哈哈一笑,拍了拍曹泰的肩膀說道:“我要是相信他的,怎麼會還讓你來。來,我們商議一下,研究個方案,然後請叔叔定奪,一戰擊潰馬,讓倉舒看看你能不能帶兵打仗。”

曹泰大喜,連忙躬身施禮:“謝桓。”

曹丕因爲糧草緊張,又聽司馬懿分析說曹衝可能已經拿下了漢中,生怕曹衝趁着馬和自己在潼關對峙的機會,從漢中沿午谷直奔長安,殺到馬地老巢,搶在自己前面拿下關中,那自己這幾個月的辛苦可就是白乾了。因此他和司馬懿等人定下方案,要近期和馬會戰。可惜他們制定的方案有些太冒險,不僅徐晃、朱靈等大將不贊成,就是安西將軍曹仁也不贊成,覺得馬等人比已方更缺糧,他們十萬人在些呆了近三個月,糧草的消耗一定比已方更厲害,而已方雖然糧草不再充裕,但和叛軍比起來還能支撐一段時間,這個時候與他們決戰並不是好的方案,應該再等等,等到馬他們斷糧,到時候可不戰而勝。

曹丕這個時候感覺到了讓曹仁做安西將軍的不方便,也感覺到了自己一直沒有親掌兵權,威信不夠,徐晃這些名將不聽自己這個監軍的。正在想着怎麼說服曹仁的時候曹泰到了關中,曹丕立刻想到辦法,以讓曹泰單領一軍地條件挑動曹泰去向曹仁請戰。曹泰求戰心切,一聽曹丕說要讓自己帶兵出征,大喜過望,草草聽了曹丕說了一下安排,立刻去身曹仁請戰。

曹仁覺察到了自己位置地尷尬,他沒有答應也沒有否決,而是稱了病,正式把兵權交給了曹丕,至於曹泰,他也希望給他一個機會,並沒有太反對曹泰帶兵出征,不過爲了曹泰的安全,他還是把自己最信任的部將牛金安排給了曹泰作副將。

曹丕拿到了兵權,不顧徐晃等人的反對,立刻下令向韓遂、馬起總攻。爲了控制徐晃和朱靈兩員名將,他把自己的親信吳質安排到徐晃的軍中,又把朱靈收歸到朱鑠的手下,以朱鑠部爲前鋒,以徐晃部爲左翼,以曹泰部爲右翼。

馬和韓遂正爲糧草即將耗盡愁,一聽說堅守不戰地曹軍主動進攻,他們立刻出寨迎戰,兩軍在渭水南岸狹長地地帶展開決戰。馬的精銳在前,一陣如雨地長矛將前鋒朱靈部打得傷亡慘重,陣腳大亂,隨後被馬親率的西涼鐵騎衝亂了陣型,韓遂等人在後一哄而上,在打散了朱靈部之後又很快擊潰了朱鑠部,和曹丕的本陣交手。在激戰過程中,馬現曹軍右翼陣型鬆動,立刻帶着西涼鐵騎殺到,以鐵騎強大的衝擊力打亂了曹泰所部,透陣而過,數萬大軍從曹泰的陣地上肆意蹂躪了一番,揚長而去。

躊躇滿志的曹泰被打蒙了,面對西涼軍的兇猛攻勢束手無策,應變無方,幸虧西涼軍無心戀戰,左翼的徐晃又率軍趕到,再加上牛金帶着部曲拼死頂住,讓他有機會在那五十個鐵甲親衛騎的護衛下衝出重圍,說不定他就被縱馬而過的馬一矛挑殺。

經此一戰,曹丕六萬大軍損失近一半,雖然收復了潼關,卻沒能重創西涼軍,馬和韓遂退到長安,依然牢牢的掌控着關中。曹丕無奈,只得退回潼關,爲怎麼向曹操報告愁。就在曹丕愁的時候,曹仁主動攬過了所有的責任上請罪,半個月之後,丞相府命令到達,解除曹仁的安西將軍之職,回鄴城等待處理,曹丕以監軍的身份暫領安西將軍的軍權,鎮守潼關。同時調行領軍夏侯淵西進關中,協同曹丕作戰。

曹仁解除了軍權,黯然離開了潼關,他讓劫後餘生的曹泰帶着牛金和他的三百部曲離開關中,趕赴漢中去找曹衝,他對曹泰說:“倉舒說得對,你不適合打仗,還是去做個文職可能更好一點,去,好好跟着倉舒,再也別做什麼縱橫沙場的將軍夢了。”

第9節 境界第1節 日食第30節 蒲元第26節 賦詩第24節 胡商第18節 張鬆第34節 戰書第31節 劉璋第7節 兩難第21節 賈詡第16節 法正第29節 王粲第35節 激將第3節 欲擒第36節 徐庶第23節 關羽第30節 初啼第40節 封賞第39節 樑鵠第32節 張飛第13節 算計第18節 折將第3節 比武第40節 意外第37節 託孤第26節 劉封第11節 命相第5節 搗鬼第33節 血戰第14節 議事第32節 破綻第10節 韋晃第34節 馬忠第28節 藏書第19節 說客第35節 妙用第19節 變計第30節 單挑第15節 魏諷第26節 賦詩第19節 何平第8節 請戰第34節 戰書第21節 投降第10節 謠言第29節 王粲第12節 新茶第38節 黃雀第2節 捷報第7節 文聘第4節 馬鐙第1節 羞辱第35節 激將第40節 封王第8節 君父第38節 斬首第25節 鄧芝第1節 坐忘第40節 虞翻第9節 交鋒第9節 虎女第31節 僵局第5節 添丁第9節 工商第30節 逼降第36節 殞陣第20節 蒯越第6節 謝奇第9節 虎女第4節 九品第29節 王粲第1節 隆中第4節 風波第6節 彭羕第22節 楊阜第29節 飛蝱第13節 同心第5節 試探第27節 亂陣第32節 破綻第38節 嚴顏第17節 韋康第3節 援兵第36節 徐庶第6節 彭羕第32節 挑撥第7節 南巡第18節 折將第22節 陷阱第23節 奇兵第2節 軍議第20節 驅虎第1節 增援第37節 妙人第6節 風氣第25節 困獸第33節 王異第28節 慘敗第33節 火攻第11節 水師
第9節 境界第1節 日食第30節 蒲元第26節 賦詩第24節 胡商第18節 張鬆第34節 戰書第31節 劉璋第7節 兩難第21節 賈詡第16節 法正第29節 王粲第35節 激將第3節 欲擒第36節 徐庶第23節 關羽第30節 初啼第40節 封賞第39節 樑鵠第32節 張飛第13節 算計第18節 折將第3節 比武第40節 意外第37節 託孤第26節 劉封第11節 命相第5節 搗鬼第33節 血戰第14節 議事第32節 破綻第10節 韋晃第34節 馬忠第28節 藏書第19節 說客第35節 妙用第19節 變計第30節 單挑第15節 魏諷第26節 賦詩第19節 何平第8節 請戰第34節 戰書第21節 投降第10節 謠言第29節 王粲第12節 新茶第38節 黃雀第2節 捷報第7節 文聘第4節 馬鐙第1節 羞辱第35節 激將第40節 封王第8節 君父第38節 斬首第25節 鄧芝第1節 坐忘第40節 虞翻第9節 交鋒第9節 虎女第31節 僵局第5節 添丁第9節 工商第30節 逼降第36節 殞陣第20節 蒯越第6節 謝奇第9節 虎女第4節 九品第29節 王粲第1節 隆中第4節 風波第6節 彭羕第22節 楊阜第29節 飛蝱第13節 同心第5節 試探第27節 亂陣第32節 破綻第38節 嚴顏第17節 韋康第3節 援兵第36節 徐庶第6節 彭羕第32節 挑撥第7節 南巡第18節 折將第22節 陷阱第23節 奇兵第2節 軍議第20節 驅虎第1節 增援第37節 妙人第6節 風氣第25節 困獸第33節 王異第28節 慘敗第33節 火攻第11節 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