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皇帝

韋保衡代表的可能是太原韋氏,這是一個同樣不可忽視的世家大族,在大唐的歷史上,韋氏宰相也不乏其人,但韋保衡至多算做韋氏一支被不爲人注意的遠族,他能夠得到皇帝的寵信,士族萌蔭並非顯得那麼舉足輕重。

終懿宗一朝,士族在朝廷中的掌控能力一直受到有目的性的壓制,當今聖上這麼做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懿宗與前幾位帝國的皇帝一樣,都是在宦官的擁護下登基,但他並沒有得到朝中大臣以及士族的支持,即使是在他掌權很多年以後,那些名門望族一直都在對他成爲皇帝的合法性持有保留態度。

在得不到士族的支持下,懿宗不得不啓用了大量的庶族名士擔當朝中要職,這樣雖然使他的皇帝寶座得到了穩固,但卻使帝國使去了強有力的士族支持,這也是在後來的黃巢之亂中,許多地方上的名門望族都對黃巢軍採取自保自守態度的原因。

當然,這都是後話,至少在此時,皇帝的統治還是那樣的穩固,韋保衡平步青雲的政治人生還是那麼的令人羨慕。

只是,似乎他的這位公主未婚妻對此並不感興趣。

韋保衡在一邊被晾了很久,於軻可以清楚的看到他惱火壓抑的表情,這使他感到有些不安,似乎韋保衡多少把這些被冷落的原因怪罪在了於軻身上。

心念一動,指尖稍稍用力,一根琴絃應聲而斷。

公主一驚,忽的坐了起來,道:“於郎,怎麼了?”

於軻忙是起身,歉然施禮,道:“回殿下,某不小心將琴絃弄斷了。不如讓某先下去修整古琴,殿下也好與韋學士商議正事。”

公主哼了一聲,又躺回了枕頭,道:“來呀,爲於郎換一張琴。你也不是外人,韋學士和奴也沒什麼正事好講,你在這裡聽着也不礙事。”

“這恐怕不太好吧,殿……”

同昌公主不待於軻說完,紅袖一拂,懶懶道:“韋學士,你有什麼事就快說吧。”

同昌公主這口氣滿是不待見,好像巴不得他趕緊說完滾蛋似的,韋保衡聽着當然不爽,卻也不敢表現出來,只得悶吞怨氣,臉上卻掛着一臉的笑,道:“臣其實也沒什麼要事,只是數日不見殿下,不知殿下是否安好,故而特意來請安。”

韋保衡其實就是想說自己這個未婚夫很想念你,所以抽空過來看看你,咱倆也好親熱親熱,聊聊天,乾點什麼有意義的事情。

同昌公主索性連連眼也閉了上,不以爲然的說道:“奴的身體一向很好,你以後就不必這麼操心了。行了,沒別的事的話就不要打擾奴聽琴了。”

韋保衡吃了一大閉棍,心裡只怕在暗罵:你這賤人,等成婚之後,看老子在牀上不把你幹死纔對!嘴上卻只得道:“既然殿下安好,臣也就放心了,那臣就不打擾殿下雅興,先行告退了。”

韋保衡悻悻退去,臨走之前瞪了於軻一眼,於軻很想跟他豎起中指,但卻只得抱之恭敬一笑。

韋保衡退下,新的古琴送到跟前,同昌公主道:“你接着彈吧,剛纔被他打斷了,真是掃興。”

於軻實在不好得罪韋保衡,便道:“殿下,某聽說殿下與韋學士乃陛下御賜婚約,韋學士此來想來只是因爲關心殿下而已,若是因某的原因攪擾,只怕不太妥當。”

同昌公主怔一怔,輕紗遮掩下,於軻也看不到她的表情是喜是怒,此時方覺自己這話實在是唐突,實不該是一個區區草民可以說的。

大殿安靜了片刻,同昌公主冷冷道:“你懂什麼,奴看你只是怕得罪了他,影響你的仕途罷了。”

於軻不想竟被她瞧出了自己真實目的,一時間大窘,只得免強一笑,道:“殿下誤會草民了,草民確實不是那個意思。”

“不用多說了,今天晚上,奴帶你去見一個人。”

…… …… ……

事情的發展比想象的發快,同昌公主當天夜裡就帶他進了皇宮,於軻當然知道她的目的是什麼,這輩子他是第一次要見到傳說中的皇帝了,雖然這個皇帝有點昏庸,但他知道,這個人將決定他的仕途,前途如何,全在今晚的表現。

於軻邁進了大唐帝國的中心,那座令天下的野心家爲之興奮的皇宮。

他曾經參觀過北京的故宮,雖然眼前的這座皇宮遠不如故宮那般精緻,但卻從裡到外散發着一種雄性張揚的魅力,那是一個時代精神面貌的最好體現,雖然那輝煌已不再,但這些年代久遠的建築便如書簡一般,忠實的記錄着過往的唐風飛揚。

同昌公主帶他去的是大明宮的含風殿,當年的天可汗太宗李世民就是在這裡駕崩,同昌公主先行入內面見皇帝,在經過了一盞茶時間的等待,於軻才被宦官召喚入內。

他深吸了一口氣,面帶着從容的淡淡微笑走入含風殿,當他看到這位昏君史上留名的皇帝時,一種鄙視的心情油然而生。

肥碩的懿宗面色帶黃,目光虛迷,一臉腎虧的表象,顯然是沉迷於酒色所致,而他那略有些猥褻的容貌更讓他的威嚴大打折扣。

無論是美醜與否,人品好壞,才德如何,只因你生在帝王家,你姓李,所以你就可以登上最高權力的寶座,統御天下萬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享受那無上的尊榮,帝國和萬民的命遠,全憑你一人決斷。

見到皇帝的一剎那間,於軻的腦海中忽然閃過了霸王項羽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彼可取而代之也。

他不得不承認,中國人從骨子裡都有皇帝夢。

“父皇,他就是兒臣說的那個琴師。”同昌公主搖頭懿宗的手說,她坐在偏坐紗簾之後,還是無法看清真容。

懿宗呵呵笑着,性情看起來倒有些隨口,他上下掃了一眼於軻,道:“生得倒是一表人才,卻不知琴是否彈的像靈兒說的那樣好,好吧,你就爲朕彈一曲吧。”

第十二章 突襲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十七章 神策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五十一章 戰事第五章 故人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三十六章 綁架第一章 佳人第九章 縱論第五十一章 戰事第四章 才子第九章 縱論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六章 報復第十九章 局勢第十九章 徵稅第十五章 盜賊第三十六章 綁架第十四章 南下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七章 求助第三十九章 興唐第三十二章 末路第十五章 盜賊第四章 才子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六章 志願第三章 擂臺第一章 少年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二十一章 天機第十六章 怒火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四章 好漢第二十三章 相見第二章 長安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九章 徵稅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十二章 突襲第七章 求助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六章 志願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三十三章 重逢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十六章 緝盜第十一章 賞識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十二章 突襲第十八章 南詔第十章 皇帝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二十一章 天機第十九章 徵稅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十八章 南詔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十三章 殺人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十二章 會試第二十章 賭約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十一章 逼良第三十八章 方主第二章 長安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六章 志願第十五章 盜賊第三章 擂臺第十四章 南下第五十一章 戰事第三十三章 重逢第五章 故人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五章 故人第四十章 夜店
第十二章 突襲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十七章 神策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五十一章 戰事第五章 故人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三十六章 綁架第一章 佳人第九章 縱論第五十一章 戰事第四章 才子第九章 縱論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六章 報復第十九章 局勢第十九章 徵稅第十五章 盜賊第三十六章 綁架第十四章 南下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七章 求助第三十九章 興唐第三十二章 末路第十五章 盜賊第四章 才子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六章 志願第三章 擂臺第一章 少年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二十一章 天機第十六章 怒火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四章 好漢第二十三章 相見第二章 長安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九章 徵稅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十二章 突襲第七章 求助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六章 志願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三十三章 重逢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十六章 緝盜第十一章 賞識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十二章 突襲第十八章 南詔第十章 皇帝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二十一章 天機第十九章 徵稅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十八章 南詔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十三章 殺人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十二章 會試第二十章 賭約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十一章 逼良第三十八章 方主第二章 長安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六章 志願第十五章 盜賊第三章 擂臺第十四章 南下第五十一章 戰事第三十三章 重逢第五章 故人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五章 故人第四十章 夜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