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熱血

於軻思之再三,這方主之策倒也不是沒有道理,神策軍不比地方鎮軍,皇帝要是敢不給他們軍餉,要是他們鬧騰起來,那就不單單只是兵變,一怒之下廢了皇帝另立新帝也說不定。

但動用神策軍卻並非易事,自神策軍成立以來,每每只有遇到關乎國家命運的大戰事之時,纔會啓用,如憲宗時的平淮西之戰,以及不久之前的平龐勳之戰,並不是他上一道奏章,皇帝下一道命令就能辦成的事。

於軻道:“奏章某倒是能上,只是,陛下可未必會答應,就算是答應了,那韓文約也未必會答應。”

方主道:“西川對於皇帝來說,是唯一可靠的避難之地,現在是咱們這位吝嗇皇帝唯一的選擇,至於韓文約,他呆在長安裡享受着諸般賄賂,日子自然是過的舒服,可下面的那些軍官們就未必舒服了,打仗那可是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呀,只怕他們早就心癢難耐,想着要出征了,而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在下邊煽風點火,讓那些下層的神策軍們逼着韓文約答應。”

方主之言頗有道理,於軻也能同意,但忽然間他又有深深的疑問,便道:“興唐會這麼做是出於什麼目的呢?不會又只是興唐爲國吧。”

方主的目光突然肅然無比,沉吟了片刻,道:“宦官專權,禍亂朝綱,乃是大唐心腹之患,這一點於學士不會不知道吧。”

於軻隱約猜到了他的某些意圖,道:“宦官專權,未必就是心腹之患,但確也是難治之疾,天下間,只要是明白事理之人自然都懂的。”

方主道:“可於學士又知道爲什麼宦官能夠專權,大臣,甚至是皇帝都難以治之嗎?”

於軻一哼,道:“宦官們掌管着神策軍,神策軍護衛着皇帝,說好聽點是護衛,說不好聽那就是脅持,他們能不專權嗎。”

方主的神色又變得輕鬆起來,笑道:“既然於學士什麼都清楚,那就應該瞭解興唐會這麼做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了吧。”

於軻神色一變,沉聲道:“難不成,你們竟是想剷除宦官集團嗎?”

方主道反問道:“難道於學士不想嗎?”

氣氛突然變得有些緊張,於軻感覺到的不光是驚異,更是一種莫名其妙的熱血沸騰,方主的話,彷彿是觸動了他心底的某種信念,那種信念,不是權力的慾望,不是錢財的貪婪,還不是美色的迷戀,而是內心深處終極的報負。

人活着是爲了什麼?

到底是爲了什麼?

野心、慾望、崇拜的目光,身體的悅樂,愛情、變態的快感,千古流芳,遺臭萬年……

凡此種種,什麼纔會讓你最有成就感,清清楚楚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人的出生,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經歷死亡,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在這個死亡的過程中到底做了什麼。

“我,真的想做一些事。”

“如果真是這樣,某願助你們一臂之力。”於軻的回答,從未如此鄭重過。

方主那垂垂老矣的目光中流露着欣慰,道:“今時今日,方見於學士之誠意,那某等就聯手幹他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

於軻也不是那麼衝動的人,凡事必先有計劃纔有行動,斷不能單憑一腔熱血辦事,遂道:“韓文約與右神策軍固然可以支走,但劉行深與左神策軍依然存在,除非能把左神策軍也調離,但如此一來,長安就失去了軍事防禦。”

方主道:“這也是興唐會考慮的問題,但上面一直未能想到好的主意。”

“其實,依某看,最好的方法就是趁着神策軍離京之際,再建一支新的禁軍,取而代之,而這支禁軍則要完全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甘露之變時,文宗與李訓企圖殺死左右中尉,對取兵權,事泄而失敗。二王八司馬之時,王叔文等又想以大臣取代宦官擔任左右中尉,所以引起宦官的激烈反抗而功虧一簣。究其原因,都是因爲他們一直取得神策軍的控制權當作是剷除宦官集團的手段。

然而,就算是他們成功了,那些神策軍的將士們也未必會聽從他們的命令,便如晚清之北洋軍,袁世凱雖然被免了北洋大臣之職,但那些北洋軍的將領們卻並不聽從新任統帥的命令,到最後清廷還是不得不把袁世凱請出來主持大局。

神策軍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其實已與宦官集團結成了不可分割,一損俱損的整體,任何企圖對付宦官集團的舉動,實質上都會損害到神策軍的利益,怎麼可能不遭到他們的反對呢。

而神策軍的建立,並非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肅宗之時才由一支外鎮入京的軍隊建立而成,而宦官的掌權,也是因爲安史之亂後,皇帝對掌權的大臣與將軍們不信任所致,以至久而久之,發展到後來難以制之的地步。

所以,如果能發生一場動亂,在禁軍不在場的情況下,皇帝只得重新組建一支臨時的禁軍,到那時,則可順理成章的以這支禁軍取代神策軍成爲新的禁軍。

只是如今國家雖然內憂外患,但也沒有哪一股的勢力,能夠如同當年安裙山的藩鎮叛軍那樣攻入長安,把皇帝逼得逃往外地的地步,組建新的禁軍這一必要的條件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除非……”

“除非什麼?”方主看得出於軻似乎想到了什麼辦法。

“沒什麼。”於軻終究還是沒有開口,其實他是想說:除非能親手策劃一場變亂,沒有條件製造條件。然而,這又談何容易,更何況,若是稍有差池,畫虎不成反類犬,那便可能將已然飄搖的國家推入崩潰的深淵。

第二章 工作第五章 故人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十四章 圍城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八章 侍女第四章 好漢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八章 悲愴第六章 報復第二章 長安第十九章 局勢第一章 少年第三十九章 青梅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三章 擂臺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三章 殺人第六章 報復第四十二章 囚禁第四十六章 激情第三十章 降將第三十五章 冒犯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十三章 殺人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七章 普王第四十二章 嫁禍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十一章 逼良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二十二章 透露第二十章 賭約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八章 悲愴第十二章 會試第三十二章 末路第三十七章 貧富第十八章 朱邪第十七章 普王第十五章 盜賊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十二章 會試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十章 皇帝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九章 縱論第五十二章 熱血第四章 才子第六章 志願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二章 長安第五十二章 熱血第三十章 降將第二十九章 往事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二十三章 相見第十章 皇帝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十二章 突襲第九章 駙馬第三十三章 重逢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十八章 朱邪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三十九章 青梅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三十章 降將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八章 侍女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五十三章 夜宴第十八章 朱邪第二章 長安第四十九章 膽色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五章 故人第十九章 徵稅第三十六章 公正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四十七章 干政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二章 工作第四十五章 本惡
第二章 工作第五章 故人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二十四章 圍城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八章 侍女第四章 好漢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二十五章 火攻第八章 悲愴第六章 報復第二章 長安第十九章 局勢第一章 少年第三十九章 青梅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三章 擂臺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三章 殺人第六章 報復第四十二章 囚禁第四十六章 激情第三十章 降將第三十五章 冒犯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十三章 殺人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七章 普王第四十二章 嫁禍第三十七章 荒唐第十一章 逼良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二十二章 透露第二十章 賭約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八章 悲愴第十二章 會試第三十二章 末路第三十七章 貧富第十八章 朱邪第十七章 普王第十五章 盜賊第二十八章 色誘第十二章 會試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十章 皇帝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九章 縱論第五十二章 熱血第四章 才子第六章 志願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二章 長安第五十二章 熱血第三十章 降將第二十九章 往事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二十三章 相見第十章 皇帝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十二章 突襲第九章 駙馬第三十三章 重逢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十八章 朱邪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三十九章 青梅第三十一章 佞佛第三十章 降將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八章 侍女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五十三章 夜宴第十八章 朱邪第二章 長安第四十九章 膽色第二十六章 殘局第五章 故人第十九章 徵稅第三十六章 公正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四十七章 干政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二十七章 屠殺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二章 工作第四十五章 本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