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江登陸戰

朱然親自下馬扶起孫高,撣了撣他身上的土;“若你能立下這個大功,我保證奏請吳王封你爲侯。”

孫高千恩萬謝;“將軍不殺之恩,我一定拼死報答,我現在就去石亭,將軍隨後趕來。要快。”

朱然點頭道:“誤不了事,放心好了!”

孫高轉過身去,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迅速的躍上一匹馬背,不放心的叮囑道:“將軍可千萬不要忘了自己的承諾。”

朱然不耐煩道:“忘不了,忘不了,你快去吧。”孫高臉上露出喜色,轉身打馬而去。

朱然帥軍進入皖城,留下大將翟丹帥一千兵馬駐守。半個時辰後,向石亭開進。傍晚時分,距離城樓還有四五里,聽到城內一片喧譁,催軍急速前進。到了城下,藉着昏黃的日色一看,孫高、晏明高踞城頭,正在點兵派將,加強防守。孫高對着城下大罵:“狗賊朱然,老子是晉國大將,豈肯降吳狗,你中了老子的妙計了。”

朱然差點氣死,心說,狗屁妙計,不要臉的東西。指着孫高大聲罵道:“王八羔子,你給我小心一點,要是讓我抓住了,老子非撥了你的皮不可。”

晏明在旁邊直翻白眼,大大咧咧道:“口出狂言,汝可認得我大將晏明,我勸你快點滾開,不然一會兒被我抓到活剮了你。”

孫高哈哈大笑,把朱然的祖宗八代都翻出來罵了一頓,還在城頭上跳舞唱歌。孫高以前認得朱然,對他家的情況瞭如指掌,從朱然的曾祖一隻罵到老爹,又說朱然的妹子被他給騎過,還說朱然的老婆老孃都跟他有一腿等等——

氣的朱然鼻子裡向外噴白氣,像頭髮狂的公牛。

“攻城。”

孫高和晏明這兩個無恥的傢伙,罵人損人說大話一流,打仗比朱然差遠了。他們手下的士兵和配備也不行。被朱然的三萬大軍一打,立即潰敗。半個時辰不到,攻城兵就爬上城牆了。孫高晏明一看形勢不對,破口大罵了一陣,三十六計走爲上策了。

朱然被這兩個小子給氣瘋了,那裡能讓他們逃跑。跟着兩人從西門就殺了出來。西門是通往安豐的大路。從安豐可以北上汝南,也可以回到合肥。孫恆一看不好,若是讓兩人逃走,到合肥報訊,豈不是前功盡棄了。號令全軍緊追不捨。

三萬大軍迤邐追趕五十餘里,逐漸進入山區。孫高、晏明帶着老爺爺們沿着山路亡命逃竄。朱然被氣急了,失去了理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追下去。心想,反正袁兵主力不在,就算是有埋伏也奈何不了我三萬大軍。

又向前追出十幾裡,山道變的越來越險峻,兩邊突現萬丈深淵,眼前一道山嶺橫亙,只有左面露出羊腸小徑。

孫恆從後面追上來,氣喘吁吁道:“你看,上面寫的什麼?”

朱然順着孫恆的手勢看去,只見萬丈懸崖半麓寫着十幾個大字“掛車嶺天塹,飛鳥難渡,神仙無路。”

這個掛車嶺,朱然和孫恆是知道的。兩人後背同時被冷汗溼透。朱然駭然道:“怎麼追到掛車嶺來了。不好,快撤回去。”

孫恆掉轉馬頭號令大軍迴轉。士兵們站在山路上一個個神情緊張,心頭戰慄,一聽命令,立即回頭。朱然擡頭看看夾持在左右高逾千丈的峭壁,黑色冰冷的岩石,讓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孫恆小心翼翼的在前隊壓陣,快速退後十里,一顆打鼓的心總算是平靜下來。深深地出了口氣。好在袁兵無將才,沒有埋伏在剛纔那個地方。倘若在這種險道絕地,以柴草塞斷道路,別想有一個人生還的。

再有三五里就可以走出這段險峻了。突然,探子來報:“前面的夾石口,被柴草堵塞,不能通行。”

“夾石口?”孫恆重複了一句,全身如墜冰窖。夾石口、掛車嶺,是巢湖西部石亭一線潛山山區最險要的所在【史料,吳魏的石亭會戰發生於此】。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以前孫恆聽說過,卻沒有見過,沒有來過。他明白了,自己是中了孫高、晏明的誘敵之計了。此刻已經進入了幾十裡險塞。伏兵於外,路絕於內,死路一條了。

壓陣在後的朱然看到大軍停下來,預感到不妙,快馬趕來,問清楚情況,登時傻了。袁軍根本不與他交戰,只是派人封閉了兩端的險要谷口。讓三萬人無路可走。用不了幾天,就會活活的餓死。最可怕的,朱然孫恆是孤軍深入,沒有援兵,無法從外面打通道路。

朱然咬了咬牙:“事已至此,先到夾石口會會袁兵將領,看看有沒有機會突圍。”埋伏在夾石口的是徐晃的三萬步兵。他等在這裡一天,士兵們幾乎砍光了附近山頭的枯枝柴草,捆紮成一個個圓球。待東吳兵一過去,便從高處扔下來,將本來就很狹窄的山路徹底封死。

朱然看了一眼,就知道自己完了。只剩下兩條路可以走。降,或者死。死,可以選擇是被燒死還是餓死。孫恆是吳王的至親,絕不會投降。

徐晃站在高處山麓上冷笑了一聲,命令弓弩手嚴陣以待。就回去睡大覺了,他的任務是圍困,不是作戰。荀彧說得好:“就算是投降,也到三天以後再說吧。”

大山空寂,無聲無息,吳軍將士變成了坐井觀天的青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空曠中陰冷的風像波動心絃的魔手,引發了所有人心中的恐怖。

朱然看到了山麓上的弓箭手,高聲喊道:“是誰?那個混賬王八羔子設下這種毒計,給我滾出來,咱們明刀明槍的打一場——”山谷迴音,震的耳膜嗡嗡。沒人搭理他。

徐晃躺在一塊光滑如鏡的岩石上,閉目養神,心想,劉曄和荀彧大人是不是已經開始渡江了。

江都部隊分爲三路渡江。趙子龍在前,荀彧居中,鍾縉、鍾紳兄弟在後。

趙雲的先頭步兵三萬,已經於正午時分,乘船搶過險灘,在京口城外二百里下寨,正對‘北固山’山口。

由於朱然、孫恆沒有點燃烽火臺,發出報警訊號。江都軍的渡江速度又太快。呂虔、孫賁全被矇在鼓裡。江邊無人防守。

處在中路的荀彧軍是清一色的騎兵。總計四萬。部隊從午時開始渡河,兩個時辰後,已全部起航。

荀彧站在船頭,撫弄短鬚,一時間熱血沸騰壯懷激烈。從起兵征戰算起來,已經快十四年了。終於有機會可以踏上吳國的國土,完成夢寐以求的統一大業。極目遠眺,長江兩岸,亂石高山,懸崖峭壁入雲霄,腳下驚濤駭浪洶涌澎湃,波濤水漩翻滾跳躍,波浪洗刷岸堤,彷彿捲起千堆白雪。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英雄!!

戰船漸進京口,只見金山、焦山矗立江中,狀如國門。江面開闊,水天相接、舟船列陣、檣櫓連雲,京口城頭旌旗獵獵,席捲天地。天空中孤雲朵朵,來去如風,和江水一同向東注入大海。

荀彧情不自禁的感嘆:“京口號稱‘天下第一江山’真是名不虛傳!”

渡過岸邊,棄舟登陸。趙雲派人來迎。騎兵在步兵右側立下寨珊。呂虔、孫賁這時才發現敵蹤,急忙派大將韓綜帥兩萬騎兵,來北固山迎敵。

韓綜沒想到淮南軍如此神速,以爲是小股部隊,輕敵冒進,出山迎戰。結果被趙雲一槍挑於馬下。兵馬狼狽逃回京口。

第二天,孫賁派驍將浩周、鄭泉、朱桓、晉宗四路迎敵。此時趙雲已帥先鋒騎兵,南出北固山,距離京口不到百里。

兩軍對圓,淮南大將彭綺、孫狼,先後被吳國左將軍朱恆斬殺。趙子龍大顯神威,一槍刺死朱桓。浩周、鄭泉、晉宗圍攻趙雲,十招之內,浩周、鄭泉全部殞命。晉宗亡魂喪膽,跪地求饒。趙雲收降兵卒合計三四萬,向京口挺進。

孫賁一面向吳郡告急,一面再派大將孫布、周賀、裴潛帥兩萬騎兵距敵。鑑於前兩次的教訓,三人不敢和趙雲叫陣,只在官道中間紮下堅固營寨,堅守不出。這是程昱的主意,等司馬懿在大江上消滅了袁軍主力,在行反撲。

與此同時:

劉曄、雷緒、陳蘭、雷薄出濡須五萬兵乘船直下長江。搶渡採石磯。由於在路上順便解決了吳將審德。所以,遲了一步,吳軍有了準備。朱治、杜襲率領水軍扼守南岸,劉曄軍一時無法登陸。陷入苦戰之中。

孫輔把全副家當都壓在了這場阻擊戰上。江岸上集中了石頭城最精銳的士兵和裝備。總共六萬人,四萬步兵,兩萬弓弩手。戰船八百艘;發石機兩百臺;水鬼軍一百;牙門將以上級軍官五六十人。但負責指揮的將軍孫輔被劉曄的聲東擊西戰術所迷惑,認爲淮南軍將在‘秦淮河口’登陸,因此將主力部隊佈置在秦淮河口一線,而另外一個登陸點‘劍灘’只有爲數兩萬人固守,戰船三百艘。

就算如此,從水上登陸兩棲作戰,仍然是非常棘手。劉曄不敢大意,他要選擇一個風平浪靜的好天氣,進行衝鋒。根據天象,劉曄選擇在,趙雲登陸後的第五天,搶渡採石磯。

登陸前夕召開的軍事會議決定由雷緒、雷薄每人率領一個旅,一萬兩千人,登陸作戰,陳蘭、傅嬰、船隊在江中策應。樂就帥一萬人殿後,待雷緒一上岸,立即增援。劉曄也拿出了血本。大江北岸差點被塞滿了:它們是五百艘戰艦,上面搭載着兩千艘小型登陸舢板、一千五百輛飛梭巨弩車、五百輛發石機、五百輛擋箭車和蛤蟆車,以及第一批登陸的兩萬五千名戰士。

人員集中了,但大江峽谷上空也逐漸集中了積雨雲,它們夾帶着強大的氣流逐漸逼近。仰望着天空,劉曄憂鬱地說:“這回可真正是聽天由命了。”

天公不作美,暴風雨來了。停泊在江口的戰艦上,人仰馬翻,還沒待出發,就有大量人暈船。江面上白浪滔天,動盪不安,狂風怒號,雲層密佈低懸,天海茫茫的彼岸,那片薄霧低垂的地方,就是期待已久的“石頭城”。

在登陸部隊之前,已經有二十名特種兵秘密的潛水過江,潛伏在岸邊的丘陵地帶,他們的任務是協助攻擊部隊在南岸建立登陸點。由於天氣惡劣,吳軍巡邏艇沒有出江,所以孫輔竟絲毫沒有察覺,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向自己駛來。

拂曉之後,五百條戰船臨近岸邊,發石機、巨弩突然轟炸吳軍據守的五十丈長的‘劍灘’堡壘。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淮南軍在採石磯南岸登陸,由於風浪太大,最初的登陸行動很混亂。很多戰船或觸礁、或擱淺,或被吳軍的炮火還擊所擊垮桅杆,不能動彈了。

孫輔對劉曄的這次進攻大爲驚訝,堅持認爲劉曄是個不折不扣的白癡。這樣惡劣的天氣有可能登陸嗎?

五十丈長的沙灘並非全是平地,雷緒的登陸點就是懸崖峭壁。由於風浪太大,登陸船隻無法靠岸,只能用舢板運兵,吳軍搶先攀上懸崖,佔領險要,居高臨下的開動發石機,組織弓箭手射擊。雷緒軍隊在顛簸的舢板上淹死不少,被飛石砸死一部分,剩下六七千人殺上岸邊,卻無法據守。只能夠被動的在岸邊山岩亂石間躲藏着與吳軍周旋。

特種兵的實力,此時顯現出來,他們靈活如猿猴的攀援山崖,滾動着射箭,無聲無息的把匕首插入山崖上吳軍弓弩手的胸膛。一個時辰後,特種兵成功的奪取了三臺發石機,開始對處於同一平面的吳軍弓弩手轟炸。雷緒的部隊趁機前進了一小步,不過還是很可憐。

雷薄更慘,他所面臨的是敵軍的正面炮火,雖然得到了,江中戰艦的強大火力支援,但還是付出了五分之二的慘重傷亡。

大浪,晨霧,加上硝煙瀰漫和強勁的江風氣流,把部隊折騰得精疲力盡,登陸時又遭到敵軍炮石的襲擊。一時間,死傷的士兵佈滿了江岸。劉曄當機立斷,要求江中的戰艦冒着可能殺傷自己人的危險,向吳軍炮羣和火力點進行近距離的轟擊。經過雷緒、陳蘭的艱苦血戰,終於佔領了一條縱深不到兩裡的灘頭陣地。當天傍晚,淮南軍已在長江南岸建立了牢固的立足點。有將近一個師的部隊連同發石機、擋箭車及其他武器都上了岸,後續部隊也源源而來,不斷擴大淮南軍對守軍的優勢。

朱治、杜襲率領損失慘重的殘兵繼續堅守,卻再也抵擋不住,勢如破竹一往無前的袁兵。跟着上岸的騎兵團,徹底的摧毀了吳軍的灘頭防禦體系,吳軍兵敗如山倒。杜襲當即死在亂軍之中。朱治帶領兩千殘兵逃回石頭城。

劉曄的登陸計劃成功。

第31章 真相大白第25章 望風歸降第27章 臨陣換將第20章 魏國內亂第31章 奇兵制勝第13章 調兵遣將第26章 存亡關頭第40章 孫策之子第5章 屯田修渠第10章 當朝駙馬第21章 代理皇帝第20章 義氣深重第15章 囤糧要地第38章 火力集中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21章 代理皇帝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32章 水淹柴桑第21章 黑龍騎兵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28章 歷史車輪第14章 千古奇冤第19章 穿雲排弩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7章 又一隻狼第31章 悲憤詩篇第30章 三戰官渡第13章 幷州郝昭第54章 反目成仇第25章 心懷不軌第23章 鋃鐺入獄第24章 草原爭鋒第7章 大仁大義第25章 望風歸降第9章 長兄袁譚第39章 獻帝守城第5章 司馬先生第24章 草原爭鋒第54章 反目成仇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17章 用兵如神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3章 黃巾四起第36章 亡命追殺第25章 望風歸降第13章 幷州郝昭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32章 水淹柴桑第17章 相思疾病第55章 妙舞清歌第12章 萬夫莫當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26章 賄賂重臣第9章 反敗爲勝第3章 西部混戰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0章 張繡賈詡第1章 陽武守將第16章 拋磚引玉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5章 心狠手辣第21章 代理皇帝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0章 微妙形勢第50章 改朝換代第8章 霧夜偷襲第30章 士兵譁變第3章 烏桓騎兵第5章 捉了一批人質第50章 改朝換代第48章 巨星隕落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15章 匈奴烏桓第23章 患難與共第9章 追殺百里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1章 八路齊攻第59章 意外收穫第60章 偷樑換柱第19章 穿雲排弩第28章 天下軍閥第14章 兩軍對壘第26章 寸土必爭第38章 閉月羞花第20章 固若金湯第14章 華佗之死第5章 罪魁禍首第33章 戰略要地第42章 曹女布子第53章 軍事改革第26章 寸土必爭第38章 火力集中第20章 魏國內亂第9章 反敗爲勝第40章 毀人清白第46章 對陣逞威第48章 巨星隕落第26章 賄賂重臣第50章 趁火打劫
第31章 真相大白第25章 望風歸降第27章 臨陣換將第20章 魏國內亂第31章 奇兵制勝第13章 調兵遣將第26章 存亡關頭第40章 孫策之子第5章 屯田修渠第10章 當朝駙馬第21章 代理皇帝第20章 義氣深重第15章 囤糧要地第38章 火力集中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21章 代理皇帝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32章 水淹柴桑第21章 黑龍騎兵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28章 歷史車輪第14章 千古奇冤第19章 穿雲排弩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7章 又一隻狼第31章 悲憤詩篇第30章 三戰官渡第13章 幷州郝昭第54章 反目成仇第25章 心懷不軌第23章 鋃鐺入獄第24章 草原爭鋒第7章 大仁大義第25章 望風歸降第9章 長兄袁譚第39章 獻帝守城第5章 司馬先生第24章 草原爭鋒第54章 反目成仇第31章 強大的晉王第17章 用兵如神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3章 黃巾四起第36章 亡命追殺第25章 望風歸降第13章 幷州郝昭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32章 水淹柴桑第17章 相思疾病第55章 妙舞清歌第12章 萬夫莫當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26章 賄賂重臣第9章 反敗爲勝第3章 西部混戰第24章 雄心壯志第20章 張繡賈詡第1章 陽武守將第16章 拋磚引玉第24章 人心渙散第15章 心狠手辣第21章 代理皇帝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10章 微妙形勢第50章 改朝換代第8章 霧夜偷襲第30章 士兵譁變第3章 烏桓騎兵第5章 捉了一批人質第50章 改朝換代第48章 巨星隕落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15章 匈奴烏桓第23章 患難與共第9章 追殺百里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1章 八路齊攻第59章 意外收穫第60章 偷樑換柱第19章 穿雲排弩第28章 天下軍閥第14章 兩軍對壘第26章 寸土必爭第38章 閉月羞花第20章 固若金湯第14章 華佗之死第5章 罪魁禍首第33章 戰略要地第42章 曹女布子第53章 軍事改革第26章 寸土必爭第38章 火力集中第20章 魏國內亂第9章 反敗爲勝第40章 毀人清白第46章 對陣逞威第48章 巨星隕落第26章 賄賂重臣第50章 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