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

德國海上獵殺小組收到一條秘密消息:兩艘高速貨輪,滿載幾萬噸鎳錠,由北美西海岸出發,運往英國,用作製造戰列艦的裝甲。有四艘英國巡洋艦專門爲這兩艘高速貨輪護航,將於明天上午路過昨天獵殺小組襲擊英國商船隊的海域。獵殺小組的指揮官對此條消息比較驚詫,覺得英國人太不怕死了,剛剛遇襲兩天又冒險出航,大家都感到有些奇怪。但是幾萬噸鎳錠太貴重了,裝甲鋼使用的最多的合金元素就是鎳(鐵除外),這幾萬噸鎳錠夠英國人造好多艘戰列艦了,所以必須拿下。英國人在日德蘭海戰中敗北,急需大量戰列艦,絕對不能讓英國人得到這幾萬噸鎳錠,給英國人翻身的機會。

德國的海上獵殺小組,決定讓一艘驅逐艦先遠距離監視,看看消息是否屬實。反正德國驅逐艦安裝了旋風噴霧除煙系統,只要不開全力就不容易被發現。如果消息出入不大,那就必須截獲這兩艘高速貨輪。1915年5月22日上午8:00,派出的偵察驅逐艦發來電報,發現了一支船隊,共有六艘船,初步判定爲兩艘高速貨輪,四艘中型軍艦,船隊航速二十節,駛往英國。德國海上獵殺小組見消息基本無誤,於是決定:攔截這支船隊。

其實,這支船隊就是英國人爲了誘捕德國海上獵殺小組的魚餌,消息也是雙面間諜故意散播出去的,目的就是爲了引誘德國海上獵殺小組上鉤。這支船隊將每半小時發報一次,報告自己的航速、航向、位置。而且其中有一艘特別的船,搭載了水上飛機,不定時的起飛巡邏。當然,這支船隊並沒有運送幾萬噸鎳錠,這真的太貴重了,英國人也賠不起。另外,從斯卡帕灣出發的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將於5月22日上午到達預設戰場,圍捕德國海上獵殺小組。這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還帶着若干條輕巡洋艦,用來對付德國人的驅逐艦。還有一艘由巡洋艦改裝的水上飛機航母,也參加了這次圍捕行動,專門用於空中偵察。

其實,英國人很早就把飛機用於軍事中。英國皇家海軍航空部隊成立於1914年1月1日,擁有約50支同級作戰分隊,負責英軍所有水上飛機的調配工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海軍航空部隊。1914年7月,英軍飛機投放了世界上第一枚成功爆破的空投魚雷。1915年,雙座的肖特184型飛機以世界上第一架魚雷轟炸機的身份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航空部隊。1915年8月,一架184型水上飛機從水上飛機母艦“彭米克利”上起飛,成爲世界上第一架擊沉軍艦的魚雷轟炸機。(以上都是史實)

而德軍發展獨有海上航空系統的基礎,是其國內大批的軍工廠。其中,又以從1914年末開始大量製造FF-33系列飛機的腓特烈沙芬公司最爲出名。在該系列中,FF-33e型飛機是德軍主要的偵察機型,該機型配備了雙向無線電系統,並可攜載大量手投式炸彈;FF-33l型則是一款水上戰鬥機。當然,目前德國的空軍主力仍然是“齊柏林”空中飛艇。

在日德蘭海戰中,德軍的空中飛艇大放異彩,顯示出極大地作用,英國人也很眼饞。但是飛艇並不好造,飛艇的輕鋼骨架對冶金技術要求極高,目前世界上只有克虜伯公司能夠大批量生產。更爲重要的是,德國人在內燃機方面,一直是世界的領路人。世界上第一臺內燃機是德國人發明的,第一臺柴油機也是德國人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工廠還是德國的。各種由內燃機驅動的速度競賽,主要都在德國展開,內燃機的最大市場更是在德國。所以飛艇的發動機技術,德國人絕對領先了整個世界。英國人也造過飛艇,但是由於發動機不行,在空中飄來蕩去,天氣稍微惡劣一點兒,就無法出航。而解決這一切的基礎,就是重量既輕,馬力又大的發動機。這一點,德國人下了幾十年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飛艇幹不過德國人,英國人就想到了飛機。一戰初期的飛機,飛得慢、航程近、飛不高,只能將就着用。飛機航程太近,英國皇家海軍就爲飛機配備航空母艦,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就是英國人造出來的。英軍的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是由舊式巡洋艦改造而成的“赫爾姆斯”號,該船於1914年10月被魚雷擊沉。

而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是由一艘運煤船改造而成的,從1914年12月開始服役於英國皇家海軍。由於渡輪的速度較快,可以配合作戰艦隊中常規戰船的作戰步伐,所以英國又在1914年後將英吉利海峽的許多渡輪都改造成了輕裝型水上飛機母艦。(史實)

“恩格達恩”號、“女王”號和“裡維埃拉”號是1914年秋天由英軍進行改裝的三艘水上飛機母艦。理論上來說,這三艘艦船的甲板都可供有着陸輪的飛機起飛,而它們的絞盤傳動裝置則可以把裝了浮筒的水上飛機從海里拉上艦來,或是把艦上的飛機放下水去。1914年12月25日,7架飛機從這三艘母艦上出發,在庫克斯港附近襲擊了德國的齊柏林飛艇基地。作爲第一次有水上飛機母艦參與的海上航空襲擊,此戰的意義相當重大。但在這次行動中,三艘母艦裡卻只有“恩格達恩”號得以在北海上生還;這一次,“恩格達恩”號跟隨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參加圍捕德國海上獵殺小組。

1915年5月22日上午10:05,誘餌船隊的水上飛機發現了德國海上獵殺小組。水上飛機立即報告了獵殺小組的方位和航向,水上飛機返航後,整支誘餌艦隊開始改變航向,向着英國圍捕艦隊駛去。德國海上獵殺小組一看獵物變向加速,準備衝破攔截,也加大馬力,加速追擊。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英國誘餌船隊的身上時,一張早已排開的大網,等在了德國獵殺小組的路上。

德國獵殺小組中跑得最快的,無疑是驅逐艦,這些驅逐艦負責把獵物兜起來,然後由戰列艦獵殺。德國驅逐艦比原有歷史上更大、火炮更強,在日德蘭海戰中,它們抗住了英國驅逐艦隊的衝擊。這次德國驅逐艦的對手,換成了英國的輕巡洋艦。

林仙級輕型裝甲巡洋艦被認爲是真正意義上的輕巡洋艦的始祖。在一戰爆發前英國海軍正在瘋狂暴兵,大量先進的高速驅逐艦服役,而作爲各驅逐艦支隊旗艦的偵查巡洋艦就顯得落後了。爲了改變這一情況,高速驅逐艦領艦的設計被提上日程。面對驅逐大型化和輕巡洋艦兩條設計思路,英國海軍最終選擇了防護和火力都更突出的後者,這就是林仙級輕型裝甲巡洋艦。

該級採用飛剪首,巡洋艦尾、首樓艦型和單桅三煙囪佈局。單獨的前桅採用杆式結構,3座煙囪中:中間的2號煙囪負責一般情況下鍋爐的排煙任務,因此要大於前後的1、3號煙囪。其裝甲防護與先前的偵查巡洋艦或防護巡洋艦採用的穹甲防禦的方式不同,而是採用了舷側裝甲帶。由於當時海軍技術的改進,採用了垂直裝甲與舷側外板結合一體的方式,在提高防護的同時減輕了艦體的重量。這一防護設計後來得到廣泛的應用,奠定了輕巡洋艦的這一類軍艦存在的基礎。林仙級的動力設備採用全燃油鍋爐和蒸汽輪機,雖然設計輸出功率4萬馬力,但實際使用時限制在32000馬力,因此實際最大航速只有27.5節。也正是因爲這一點,英國海軍後來停止讓這類軍艦擔任驅逐艦部隊的旗艦,而是建造專門的驅逐艦領艦。入役時,該級因造船廠不同,安裝的武器略有差異。主要武器爲混搭的152毫米和102毫米主炮。152毫米主炮分別位於首部首樓甲板和尾部上甲板,102毫米炮位於兩舷側上甲板,除了76毫米高射炮之外,還安裝了2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到戰爭期間,又增裝2座雙聯裝魚雷發射管以及水上飛機、機關炮、佈雷軌道等。

林仙級一共建造了8艘,大多以希臘神話中的知名人物和物品以及一些形容詞來命名。

服役之後,“林仙”號、“曙光女神”號、“加勒蒂亞”號、“不餒”號擔任驅逐艦分隊旗艦,另4艘直接加入輕巡洋艦分隊,之後前4艘也轉屬輕巡洋艦分隊。這次,英國人爲了對付德國的驅逐艦,調集了全部8艘林仙級輕型裝甲巡洋艦。其中四艘爲誘餌艦隊護航,另外四艘則與其他巡洋艦配合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參加圍捕德國海上獵殺小組。

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十一章 空城第四十七章 射程決勝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四十七章 射程決勝第四十四章 海上獵殺小組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九章 新戰術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六十章 慘勝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十八章 反攻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九章 新戰術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十章 水戰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三章 機牀設備集團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四十九章 戰列艦交火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三十三章 無畏艦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六十三章 布魯西洛夫攻勢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七章 恭親王奕訢(下)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二十三章 左寶貴將軍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十章 水戰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章 克虜伯汽車公司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十一章 空城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
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十一章 空城第四十七章 射程決勝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四十七章 射程決勝第四十四章 海上獵殺小組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九章 新戰術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六十章 慘勝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十八章 反攻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九章 新戰術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十章 水戰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三章 機牀設備集團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四十九章 戰列艦交火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三十三章 無畏艦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六十三章 布魯西洛夫攻勢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七章 恭親王奕訢(下)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二十三章 左寶貴將軍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十章 水戰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章 克虜伯汽車公司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十一章 空城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