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章

左李二人,一直是冤家對頭。多少年來明爭暗鬥,到了這年五月間中法成立和議,外患暫息,內爭即起,終於到了算總帳的一天。

發難的是劉銘傳。防守基隆的一年,劉銘傳受夠了臺灣道劉璈的骯髒氣。劉璈是左宗棠嫡系,駐紮臺南,勒兵扣餉,處處跟在前敵的劉銘傳爲難。由於左宗棠督辦福建軍務,楊昌濬當閩浙總督,劉銘傳無可奈何。不過,他的委屈經由李鴻章的傳達,朝中完全明瞭,只以強敵當前,畢竟要靠左宗棠保障閩海,不便降旨整飭紀律,自亂陣腳。如今外敵已退,自然可以動手了。

當然,這也要怪劉璈太不知趣,稟請左宗棠在所借的洋款內撥發一百萬兩,辦理臺灣善後,而且派委員到福州坐提。劉銘傳得到消息,一個電報打到北洋,隨即轉到京裡。醇王得報大怒。辦海軍要錢、修三海要錢、南漕預備恢復河運,治理運河要錢,而臺南各地未經兵燹,並且劉璈徑收厘金,絕少接濟劉銘傳,庫中應有大筆款子,居然還要在借來的洋款中,提取百萬之數,簡直是毫無心肝了。

因此,發了一道電旨,嚴飭左宗棠不準擅發。這還罷了,壞的是還有一段告誡的文字:“左宗棠到閩後,每於調人差委,未經奏明,輒行派往,殊屬非是。嗣後遇有用人撥款等事,務當先行奏報,候旨遵行;不得再涉輕率,致幹專擅之咎!”接着又有一道電旨,命左宗棠和楊昌濬,查明所借洋款,還剩多少?“迅奏候旨,不得輕率撥用。”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明明見得左宗棠的簾眷已衰。

於是劉銘傳不客氣下手了,以“奸商吞匿厘金,道員通同作弊”的理由,運用福建巡撫的權力,將劉璈撤任查辦,同時飛章入奏。

手段雖狠,卻還是試探,所以對劉璈只是“撤任”。朝廷復旨:“着即撤任,聽候查辦”,是充分支持的表示,那就更可以放心大膽地窮追猛砍了。劉銘傳緊接着便又狠狠參了劉璈一本,指他“貪污狡詐,不受節制,劣跡多端。開單列款,請革職查辦。”

結果,不僅“革職查辦”,竟是“革職查抄”。軍機處承旨,連發兩道“廷寄”,一道給劉銘傳:“劉璈革職拿問,交劉銘傳派員妥爲看守,聽候欽派大臣,到閩查辦。”劉璈在任所的資財,責成劉銘傳派廉幹委員,嚴密查抄。一道是給湖南巡撫,張佩綸的第二位老丈人卞寶第,去抄劉璈在原籍的家。

此外還有一道明發:“命刑部尚書錫珍,馳驛前往江蘇,會同衛榮光查辦事件。”向來欽差大員查辦要案,多用假地名隱飾,明明是往四川,偏說到湖北,象這樣的障眼法,原是瞞不住人的,明眼人一望而知是查辦劉璈。

左宗棠當然要展開反擊,上奏攻訐劉銘傳棄基隆的詳細情形,指他喪師辱國之罪,過於徐延旭、唐炯。不想碰了個大釘子,所奉到的復旨是:“劉銘傳倉猝赴臺,兵單糧絀,雖失基隆,尚能勉支危局,功過自不相掩。該大臣輒謂其‘罪遠過徐延旭、唐炯’實屬意存周內,擬於不倫。左宗棠着傳旨申飭,原折擲還。”

臥疾的左宗棠,受此羞辱,病勢劇變,不能不再一次奏請開缺。當然,一道溫旨是少不了的,準他交卸欽差大臣的差使,不必拘定假期,儘管回湖南安心靜養。又恭維他“夙著勳勤,於吏治戎機,久深閱歷。如有所見,隨時奏聞,用備採擇。”同時叮囑:病體稍痊,立刻回京當他的大學士。

這道惓惓於老臣的溫諭,寄到福州,左宗棠神明已衰,無從感念聖恩了。延到七月二十七子時,一瞑不視,當時由福州將軍穆圖善、閩浙總督楊昌濬會銜出奏。奏摺慢,電報快,福建營務處電致北洋衙門,到第二天中午,京裡就得到消息了。

這是意外,然而亦非意外。左宗棠到了福建,諸事不甚順手,他雖以諸葛武侯自命,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志節,或者差相彷彿,但寧靜致遠的修養卻差得多。由於對法軍只好“望洋興嘆”,抑鬱難宣,因而肝火極旺,終於神智昏昏,經常在喊:“娃子們,出隊!”左右亦就順着他的話敷衍。這些情形,京中亦有所聞,料知他不久人世了。

不過不管怎麼樣,他總是國家的元勳,慈禧太后一向優禮老臣,自然傷感。而醇王回想左宗棠入京之初,氣味相投,論公,保他以大學士管理神機營;論私,以親王之尊,待以上賓之禮,並坐攝影,賦詩相贈。誰知這樣的交誼,竟致不終!回首前塵,真所謂“感不絕於予心”,同時也覺得助李攻左,不免愧對故人。

因此,左宗棠的飾終之典極優。雖不如曾國藩,卻遠過於官文和沈葆楨。官文追贈太保,左宗棠追贈太傅;官文入祀賢良祠,左宗棠入祀昭忠祠、賢良祠,並準在原籍及立功省份建立專祠。諡法就更不相同了,官文諡文恭,這個恭字只對謹飭馴順的大臣用得着,不算美諡,而且於左宗棠的爲人亦不稱。

因此,擬諡便費周章。諡典照例由禮部奏準後,行文內閣撰擬,由侍讀二人,專司其事。照規則,凡第一字可以諡文的,只須擬八個字,由大學士選定四個字,奏請圈定。一二品大員,如果是翰林出身,照例得諡文字,但當到大學士,雖不來自翰苑,亦得諡文,因此舉人出身的左宗棠亦得援例辦理。

這第二個字就大有講究了。最高貴的是“正”字,定製出自特恩,非臣下所敢擬請。第二個是“忠”字,這亦非比等閒。左宗棠當然不能與曾國藩比肩,諡作文正,但與林則徐、文祥一樣,諡爲“文忠”,應該不算濫邀恩典。因此,由大學士額勒和布,協辦大學士閻敬銘、恩承會同選定的四個字,就有“忠”字在內。

呈達御前,慈禧太后覺得“忠”字,不足以盡左宗棠的生平,便垂詢軍機,除此以外,還有什麼能夠表揚左宗棠平定西陲之功的好字眼?

禮王世鐸瞠目不知所對,便回頭看了看說:“請皇太后問許庚身,他的掌故記得多。”

“許庚身!”慈禧太后便問:“你看呢?”

“照諡法,左宗棠可諡‘襄’字,襄贊的襄。乾隆年間,福康安就以武功諡文襄。不過咸豐三年,大學士卓秉恬,曾奉先帝面諭:文武大臣或陣亡、或軍營積勞病故而武功未成者,均不得擬用襄字。所以內閣不敢輕擬。左宗棠是否賜諡文襄?請皇太后聖裁。”“本朝諡文襄的,倒是些什麼人啊?”慈禧太后問說,“我只記得洪承疇與靳輔,靳輔有武功嗎?”

“聖祖親政以後,以三藩、河福、漕運爲三大事,特爲寫下來,貼在乾清宮柱子上,朝乾夕惕,無時或忘。靳輔是治河名臣,自康熙十六年任河督,到四十六年病故任上,盡瘁河務三十年,襄贊聖功,與開疆闢土無異,所以特諡文襄。”

“要說開疆闢土,左宗棠也稱得上。就諡文襄吧!”慈禧太后又問:“左宗棠生前,有什麼請旨辦理而未辦的大事沒有?”

這一下是由世鐸回奏:“上個月,左宗棠有二個摺子,一個是請設海防全政大臣,保薦曾紀澤能當海防重任,一個是請以福建巡撫移駐臺灣。曾紀澤已奉懿旨,電召回國,閩撫駐臺一層牽連的事項不少,一時還不能議奏請旨。”

慈禧太后對海防一事,胸有成竹,很快地答說:“曾紀澤當然有用他之處,可也決不能拿海防全交給他。福建巡撫駐臺灣,這件事你們問問醇親王跟李鴻章,最好照左宗棠的意思辦!”

“是!”世鐸答說,“李鴻章馬上就要到京了,到時候請醇親王主持會議,議定辦法再請旨。”

李鴻章是八月二十三日到京的,自開國以來,從無一個疆臣入覲,有他這次進京那樣重要,許許多多的軍國大計,要等他來當面商議,才能定奪。

這許許多多軍國大計,有的出自朝廷,要徵詢他的意見;有的是由李鴻章所奏請,必得他來當面解釋。出自朝廷的大計,當然是以醇王的意見爲主,第一件是籌議大辦海軍;第二件是旗營加餉,醇王重視此事,不下於大辦海軍。他畢生的志願,就是要練成一支八旗勁旅,而要八旗子弟用命,就得先加軍餉。因而早就授意刑部左侍郎薛允升,上了一個“將中外各旗營加餉訓練”的摺子作爲“妥議”的根據。

加餉之餉,從何而來?照薛允升的辦法,是裁減各省勇營。照戶部的計算,各省勇營的兵餉每年要支出一千四五百萬,此外糧秣、武器、營帳、被服等等所謂“養勇之數”更多,每年要花三千四百多萬。加上京裡旗營及各省駐防旗營的餉銀一千多萬,總計近六千萬之多。而每年歲入總數,不過七八千萬,竭天下十分之物力,以八分養兵,自然不是經久之道。

旗營加餉,依醇王的意思,至少要加四成。照此計算,僅是在京的旗餉,每年就要多支三百萬兩銀子,部庫實在不勝負擔。因而由醇王主持的會議中,商量出一個結論:各省營勇,裁減浮濫,每省每年要省出二三十萬兩,分批解部,作爲旗營加餉之用,同時咸豐年間因爲軍用浩繁,京官俸給減成發放,亦要恢復原數。

此訊一傳,京中文武大小官員,歡聲雷動,然而各省督撫,包括李鴻章在內,卻無不大起恐慌。

因爲各省招募兵勇,設營支餉,其中有許多花樣,第一是吃空缺;第二是各項無法開支,無法報銷的爛帳,都可以在這裡面巧立名目;第三是安插私人,應付京中大老“八行”的舉薦;第四是用各器糧餉,安撫當地各路的“英雄好漢”。一旦公事公辦,就諸多不便了。

這些情形,在閻敬銘當然瞭如指掌,他雖不贊成旗兵加餉,但卻贊成裁勇,料想一定會招致各省督撫的反對,爲了先聲奪人,特意在疆臣領袖的李鴻章到京的前一天,請旨頒發了一道上諭,在引據薛允升的原奏以外,將各省軍需的積弊,統通都抖了出來,嚴飭切實整頓,限期在本年十一月內定議。而此時降旨,在希望首先打通李鴻章這一關的用意,是相當明顯的。

※※※

李鴻章這趟進京,多帶銀子多帶人。多帶銀子是爲了從軍機到六部小京官,略略扯得上寅、年、鄉、世誼的,都要致送紅包,多帶人是估計到待決的大事甚多,臨時必有好些奏摺文牘要辦。

一進京第一件要辦的大事,就是陛見。照定製,進了崇文門先馳往宮門請安。他穿的自是行裝,但一路八擡大轎,緩緩而來,並無半點風塵之色,簇新的寶藍貢緞長袍,外罩御賜的黃馬褂,頭上雙眼花翎的貂檐暖帽,襯着他那清癯的身材,紅潤的氣色和白多黑少的鬚眉,望之真如神仙中人。

疆臣入覲,未曾見駕以前,照例不會客亦不拜客,所以宮門請了安,隨即回賢良寺行轅,早早歇息。半夜裡起身,扎束停當,進宮不過卯正時分。醇王已經派了人在東華門守候,招呼到內務府朝房,開了醇王專用的一間房子,請他休息。

剛坐定下來,只聽門外有人問道:“李中堂的請安摺子遞了沒有?”

一聽是醇王的聲音,李鴻章急忙起身往外迎。蘇拉掀開門簾,遇個正着,李鴻章便當門請了個安,醇王還以長揖,跨進門來,拉着他的手寒暄。

“你氣色很好哇!”醇王側着臉端詳,“精神倒象比去年還健旺些。”

“託王爺的福!王爺也比去年豐腴得多了。”

“唉!”醇王嘆口氣,“去年下半年的日子,那是人過的?不死也剝層皮!”他又說道:“上頭一直在盼望你,昨兒還問起。如今中法的交涉,總算了結了,往後任重道遠,還得好好兒振刷一番。你這趟來,怕要多住些日子。”

“是!鴻章打算着半個月的工夫,跟王爺辦事,要請王爺教誨。”

“別客氣!咱們彼此商量着辦。少荃,你總得要幫我的忙纔好。”

“王爺言重!只要綿力所及,鴻章無不如命。”

醇王點點頭,躊躇着欲言又止,最後吃力地說了句:“我的處境很難。我們慢慢兒再談吧!”

李鴻章心裡有數,醇王有些話,不便在這時候說,於是便談些不相干的事。約莫過了一個鐘頭,御前侍衛來傳懿旨:

“皇太后召見。”

於是李鴻章隨着御前侍衛進了養心門。這天由領侍衛內大臣“六額駙”景壽帶班,領入養心殿東暖閣。朝陽滿室,和煦如春,慈禧太后穿一件洋紅緞子的旗袍,上罩玄緞小坎肩,兩把兒頭上簪一朵碩大無朋的絹花,丰容盛鬋,望去如三十許人,李鴻章覺得她比去年五旬萬壽時所見,更顯得後生了。

這也不過一瞥間事。數步行去,已近拜墊,下跪去冠,碰頭請過聖安,慈禧太后照例有一番行程如何,稼穡豐歉,民生疾苦,以及起居是否安適之類的問答。當然,這番君臣之間的“寒暄”,因人因時因地而繁簡不同。象丁寶楨遠在西蜀,數年難得入覲,一旦見了面自然溫言慰問,絮絮不休,李鴻章只不過十個月未見,而且京畿的情形,慈禧太后經常在打聽,就不必說那麼多的閒話了。

“這次找你來有好些大事要商量。”慈禧太后在談入正題以前,先表白心願,“皇帝快成年了,我的責任也可以卸一卸了。我時常在想,二十多年的辛苦,總要落點兒什麼纔好!你們做官的,講去思、講遺愛,我也就是這個意思,撤簾以後,能有人常常念着,記住我的好處。這二十多年辛苦,纔算不白吃了!”

“皇太后的用心,天高地厚!”李鴻章突然激動了,“臣今年已過六十,去日無多,半生戎馬,從沒有一天安閒的日子,如果定要求皇太后、皇上賜臣一個閒差使養老,想來皇太后、皇上念臣微勞,也會全臣一個體面。然而臣從不敢起這個念頭,就因爲皇太后親自操勞,聖心睿慮,全在國富民強四個字,臣稍有人心,豈敢有此偷閒的想法?外面罵臣的很多,臣不敢說是付之一笑,只覺得與其爲此生閒氣,不如仰體聖心,多辦些事,纔是報答深恩之道。”

“原是如此!你的功勞不比別人,我是知道的。”慈禧太后又說:“長毛、捻子平了二十年了,現在一班後輩,那知道咱們君臣當年苦苦撐持的難處?昧着良心,信口胡說,實在可恨!前兩年的言路太囂張了,連王公大臣都不放在他們眼裡,這還成什麼體統,還講什麼紀綱?真非好好兒整頓不可!”

李鴻章明白,這是指的懲罰樑鼎芬一事,便碰個頭說:

“皇太后保全善類,臣唯有格外出力,勉圖報稱。”

“凡是實心出力的人,有我在就不必怕!”慈禧太后略停一下又說:“歸政之前,我有幾件大事要辦,全靠醇親王跟你幫着我,才能成功。”

“是!臣不敢不盡心。”

“第一件當然是大辦海軍。”慈禧太后問道:“各省的奏摺,你想來都看過了?”

“是!醇親王都抄給臣看過了。各省對設置海軍的規模,應大應小,見仁見智,互有出入,只是應該設立專責衙門,特簡親藩,綜攬全局這一層,大家的看法,並無不同。”李鴻章接下來提出他自己的意見,“臣以爲今日之事,第一要平息浮議,而要平息浮議,又非先歸一事權不可。自古爲政在人,上有皇太后、皇上的主持,下有沿海七省疆臣承旨辦事,只要中間樞紐得人,那就如臂使指,通盤靈活了。”

這是保舉醇王,綜持全局。但醇王以近支親貴而兼帝父之尊,或者恥於爲人舉薦。李鴻章做了幾十年的官,什麼人的閱歷都比不上他深,揣摩入微,所以不肯冒昧。

慈禧太后當然聽得出他的言外之意,卻先不談人而談事,“張之洞的摺子,前兩天才到。”她問,“不知道你看到了沒有?”

“臣看到了……”

原奏的抄件,是他在通州途次接到的。張之洞的奏摺,向來是唯恐言無不盡,動輒數千言。這個奏摺,自然更不會例外,“分條臚舉”,共有分地、購船、計費、籌款、定銀、養船、修船、練將、船廠、炮臺、槍械十一大款,如立山所透露的,主張練南洋、北洋、閩洋、粵洋四支海軍,而統轄於總理衙門。說起來頭頭是道,但在李鴻章看,純爲言大而夸的書生論兵。

不過,張之洞在中法戰爭中,大借洋債,接濟各處軍火,任事甚勇,是簾眷正隆的時候,李鴻章怕惹慈禧太后起反感,不敢批評得苛刻,只就計費、籌款兩端來駁他。

“張之洞仰荷皇太后特達之知,出任封疆,他的才氣是好的,銳意進取,頗能不負皇太后、皇上的期許。所惜者,境遇太順,看事不免太輕易。就以計費、籌款兩項來說,光是造船,每軍四百萬兩,四軍共需一千六百萬兩,如今庫藏未裕,開口就是一千六百萬,未免說得太容易了。”

提到錢,慈禧太后不由得嘆口氣:“中法開戰,各省軍需報銷了三千多萬,欠下許多洋債,怎麼得了?”

“正就是爲此。”李鴻章緊接着說,“且不論洋債要還本付息,就拿辦海軍來說,如果造船要一千六百多萬銀子,築炮臺、造械彈、設學堂,以及海軍官兵伕役的糧餉供應,又該多少?照張之洞的籌款章程,拿五年洋藥進口的關稅、厘金之半來造船,還有一半如何抵得住各項開支。近年國家歲收,以洋藥關稅爲大宗,指定這個稅款作收入的,不知道有多少?別的不說,光是左宗棠、張之洞借的洋債,就多拿洋藥關稅作擔保,只怕要動用這筆款子,洋人先就不肯答應。”

“說得是!”慈禧太后深深點頭:“張之洞辦事,向來喜歡規模大,有點兒顧前不顧後。”

“借洋債決非謀國的善策。”李鴻章趁機說道:“總要自己開源纔好。臣這一次進京,帶了好幾個條陳來,這會兒也沒法子細奏。”

“我也聽醇親王說了,你的用心都是好的,只要能想法子多加收入,有錢來辦正事,我無有不贊成的。”慈禧太后略停一下,拉回話題:“海軍是無論如何要辦的,不過總得有個先後次序,北洋是先有了規模的。我看先辦一支,慢慢來擴充。

你的意思怎麼樣?”

“皇太后聖明。”李鴻章答說,“這纔是可大可久之道。”

“練兵不光是費錢,還得要人。你素來肯留心人才,有能在海軍效力的,儘管往裡保。”慈禧太后又問一句:“你看,有好將材沒有?”

李鴻章心想,慈禧太后此時物色人才,當然是預備大用,海軍既打算請醇王主持,自己就不便有所保薦,但慈禧太后這樣追着問,其勢又不容閃避。念頭多轉一轉,覺得有個兩全的辦法,保薦醇王的夾袋中人。

醇王在治兵方面最讚賞的人物,本來是榮祿,但其間一度發生誤會,交誼幾致不終。近年來醇王亦頗想修好,而榮祿不知如何,寧願韜光養晦,其中或許有什麼特殊的曲折,李鴻章不敢冒昧舉薦。不得已而求其次,他想到了一個人。

“御前侍衛善慶,早年曾歸臣節制,當時剿西捻的時候,善慶的馬隊,頗爲得力。與劉銘傳相處得亦很好。”李鴻章說,“臣素知其人,忠勇誠實,是好將材。”

“醇親王也跟我提過,善慶是能帶兵,會辦事的。”慈禧太后又說:“左宗棠生前保曾紀澤能當海防重任。你看怎麼樣?”

“曾紀澤與臣是世交。明敏通達,是洋務好人才。不過,他不曾帶過兵,臣亦不曾聽他談過軍務。這一次電召回國,如何用其所長?出自聖裁,臣不敢妄議。”

話雖如此,不認爲曾紀澤如左宗棠所奏的,能當海防重任的意思,已很明顯。慈禧太后點點頭,不置可否,將話題轉到左宗棠身上。

“左宗棠可惜!朝廷原想用他的威望,坐鎮南邊,不想竟故在任上。”慈禧太后嘆口氣說:“他多年辛苦,我總想找個安閒的地方讓他養老。在京裡閒住,本來也很好,又那知道他的脾氣倔,跟大家合不來。去年軍機面奏,說派他到福建最好。我想,福建是他極熟的地方,也算人地相宜,就答應了,特爲又將楊昌濬派了去,原意是叫他不用事事操心。不想他竟不能體會朝廷的苦心,年老多病,又是立了大功的,竟不能好好過幾年舒服日子,說起來倒象是朝廷對不起他!”

“皇太后、皇王深仁厚澤,這樣體恤老臣,左宗棠泉下有知,也一定感激涕零。不過左宗棠平生以諸葛亮自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今積勞病故任上,與疆場陣亡無異,在他亦可說是求仁得仁,死而無憾。”李鴻章要佔自己的身分,便又說道:“臣與左宗棠平日在公事上的意見,不盡相合,然而臣知左宗棠報國之誠,謀國之忠,與臣無異。回想當年在曾國藩那裡共事的光景,如在眼前,如今左宗棠已經去世,臣年逾六十,精力日衰,只怕犬馬之勞,也效力不到幾年了。”

“你不比他!精神健旺得很。”慈禧太后用樂觀的語氣勸慰,“朝廷着實還要靠你呢!”

“臣亦自知沒有幾年了,不敢一日偷閒,總想在有生之年替朝廷跟百姓多做點事。”

“只要你做,朝廷一定保全你。不過年紀大了,你也要節勞纔好。”

李鴻章此來,有滿腹經綸,想要傾吐,本來打算先徵得醇王的同意,取得軍機及總署諸大臣的支持,有了成議,再奏請裁可,頒旨施行。現在聽得慈禧太后一再勉勵,便改了主意,覺得此時把握機會,說動了慈禧太后,便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協商之際,方便不少,豈非是辦事的一條捷徑?

打定主意,再無遲疑,首先將阻礙最多的造鐵路一事提了出來,“皇太后明見萬里。臣這幾年銳意興利,頗遭人忌,若非慈恩保全,臣縱有三頭六臂,亦必一事無成。”他一轉接入本題:“就拿造鐵路這件事來說,光緒六年劉銘傳入覲,上奏請造鐵路,他是看到鐵路一開,東西南北,呼吸相通,萬里之遙,數日可至,百萬之衆,一呼而集,十八省合爲一氣,一兵可抵十兵之用。這些話,實在是真知灼見。上年對法用兵,王師備多力分,腹地招募之勇,一時派不到邊省禦敵,遷延日久,自誤戎機。加以軍需轉輸不便,豈有不敗之理?如果當時照劉銘傳所奏,先造‘南路’,一由清江浦經山東,一由漢口經河南,都到京師,那時候調兵遣將,指揮如意,決不容法軍如此猖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如今大辦海軍,固爲抵禦外患的海防根本,造鐵路于軍政、京畿、民生、轉運、郵驛、礦務、招商、輪船、行旅有九大利,真該急起直追!”

提到這件事,慈禧太后便記起言路上紛紛諫阻的奏議,皺着眉說:“都說開鐵路破風水,這件事可得好好覈計。”

這個答覆,使得李鴻章有些氣沮,但話既說出口,不能不爭,“滄海桑田,那有千年不變的陵谷?西洋各國當年講求各種新政,往往亦有教民反對,全在秉持毅力,不折不撓,才能克底於成。臣記得左宗棠亦曾上奏,贊成仿造鐵路,說外國‘因商造路,因路治兵,轉運窮通,無往不利。其未建以前,阻撓固甚!一經告成,民因而富,國因而強,人物因而倍盛,有利無害,固有明徵。電報輪船,中國所無,一旦有之,則爲不可少之物。’這是閱歷有得的話,實在透徹不過。”說到這裡,他想起一個絕好的例子:“同治元年,臣由曾國藩保薦,蒙皇太后天恩,授爲江蘇巡撫,當時由安慶帶淮勇九千,坐英國輪船到上海。臣記得是三月初由安慶下船,第四天就到了上海。如果沒有輪船,間關千里,就不知道那一天才到得了?再如上年跟外國開仗,福建、雲貴與京師相距萬里,軍報朝發夕至,邊省將帥,得以稟承懿旨,迅赴事機。倘或未辦電報,個把月不通消息,臣真不敢想象,今日之下會成怎麼樣一個局面?”

這番話說得慈禧太后悚然動容,“京官不明白外事的居多。鐵路能辦起來最好!”她作了一個概括的指示:“一切你都跟醇親王仔細商量,只要於國有利,於民無害,不論怎麼樣都要辦!”

奏對到此,時間已經不少,而且話也說到頭了。於是景壽便做個手勢,示意李鴻章跪安退下。

回到內務府朝房,正好醇王叫起,門前相遇,無暇深談,醇王只說得一句:“咱們晚上細細兒地談!”便隨着御前侍衛,匆匆往北而去。

李鴻章便不再在朝房裡坐了。爲了自尊首輔的身分,他也不到軍機處。軍機處雖有禮王世鐸在,李鴻章並不把這位王爺看在眼裡,徑自傳轎出宮。

出宮卻不回賢良寺,先去拜客。第一個拜的是惇王,他如今承繼了當年大家叫惠親王綿愉“老五太爺”的這個尊稱,年紀大了,也想得開了,不似從前動輒臉紅脖子粗地跟人擡槓。他的賦性向來簡易坦率,這天輕車簡從逛西山去了。李鴻章撲個空,反倒得其所哉,因爲他實在有點畏憚這位“老五太爺”的口沒遮攔,毫無忌諱,有時問出一句話來,令人啼笑皆非。

接下來便是拜謁恭王。李鴻章在轎中想起往事,感慨叢生,惻惻然爲恭王難過。一年多以來,連遭拂逆,去年爲了隨班祝嘏,碰那麼大一個釘子,已經難堪,今年又有喪明之痛,而且載澂之死,流言甚多,說他生的是楊梅惡瘡,遍體潰爛,不可救藥。還有一說,恭王久已棄絕這個長子,載澂病危之時,有人勸恭王去看他一次,以全父子之情。恭王聽勸而去,一進屋子,望到病榻,入眼是一件繡滿了花的黑綢長衫,當時掉頭就走,從牙縫裡擠出來兩個字:“該死!”

他是六月初病故的。宗人府奏報入宮,慈禧太后倒掉了些眼淚,在所有的侄子之中,她最喜愛載澂,不僅因爲他聰明英俊,而且也因爲穆宗的緣故。十年的歲月,沖淡了愛子夭逝的悲痛,她只記得二十年前,他們“小哥兒倆”賽如一母所出的兄弟那樣地親愛。就因爲這份又惆悵、又有味的記憶,使得她隱隱然視載澂如己所出,飾終之典,極其優隆,追加郡王銜、諡“果敏”。又因爲恭王對長子深惡痛絕,怕他身後草草,特派內務府大臣巴克坦布替載澂經紀喪事,照郡王的儀制治喪,一切費用都由內務府開支。

這在李鴻章看,是件耐人尋味的事,是不是慈禧太后對恭王懷着疚歉,藉此表示彌補?而恭王又是不是領這份“盛情”?都難說得很。

就這樣一路想着,不知不覺到了鑑園。招帖上門,護衛先到轎前請安聲明:“王爺病了兩天了,這會兒剛服了藥睡下。是不是能見中堂,還不知道。中堂先請裡面坐,我馬上去回。”

“病了?不要緊吧?”

“是中了點兒暑。”

“那,我更得瞧瞧。”李鴻章說:“你跟王爺去回,請王爺不必起牀,更不用換衣服,我到上房見好了。”

不一會,護衛傳話:“王爺說:彼此至好,恭敬不如從命。

請中堂換了便衣,到上房裡坐。”

於是李鴻章就在鑑園大廳上換上“福色”套一件玄色貢緞寧綢襯絨袍的馬褂,由護衛領着上樓。恭王在樓梯口相迎,拉住他的手不讓他行大禮。

李鴻章認爲禮不可廢,不是衣冠堂參,已覺簡慢,何能不行大禮?主人謙讓再三,卻無奈客人的道理大。於是隨行的跟班鋪上紅氈條,李鴻章下跪磕頭。既然如此,恭王亦就照禮而行。親王的儀制尊貴,跟唐朝宰相的“禮絕百僚”一樣,所以他是站着受了李鴻章的頭。

等他起身,恭王才盡主人的道理,堅持着讓李鴻章坐在炕牀上首。大理石面的炕几上,擺上四幹四溼八個高腳果盤,另有一個長身玉立,辮子垂到腰際的丫頭,獻上金託蓋碗茶,然後就捧着水菸袋,侍立在旁,預備裝煙。

“一年不見,你倒發福了!”恭王摸着他的瘦削的下巴說。

“託王爺的福。”李鴻章欠身答道:“世子不幸,實在可惜,只有請王爺看開一點兒。”

“我早就看開了!”恭王搖搖頭,“我慚愧得很。”

這是自道教子無方,李鴻章不知如何回答?就這微一僵持之際,善伺人意的那名青衣侍兒,將水菸袋伸了過來:“中堂請抽菸!”

等他“呼嚕嚕”吸完一袋水煙,恭王換了個話題:“見過上頭了?”

“是!從宮裡出來,先去見五王爺,說逛西山去了,跟着就來給王爺請安。”

“跟老七碰過面了?”

“就一早在朝房裡匆匆談了幾句。”李鴻章照實而陳:“七王爺約我晚上詳談。”

“也虧你!我早說過,‘見人挑擔不吃力’,他早就嚐到滋味了。這副擔子非你幫他挑不可。少荃,”恭王停了一下,拉長了聲調說:“任重道遠啊!”

“王爺明鑑!”李鴻章略帶些惶恐的神態,“朝局如此,鴻章實在有苦難言,如今要辦的幾件事,也還是秉承王爺當年平定的大計而行。只是同樣一件事,此刻辦比從前辦,要吃力得多。王爺現在雖不問事,王爺的卓識,鴻章是最佩服的,總要請王爺常常教誨!”

“你太謙虛了。我如今要避嫌疑,不便多說話,而且也隔閡了,沒有話好說。”恭王忽生感慨,“清流一時俱盡,放言高論的人少了,能夠放手辦事,亦未始不佳。”

李鴻章一時不明他的用意何在,不敢附和,只答應一聲:

“是!”

“幼樵怎麼樣?常通信吧?”

提起張佩綸,是李鴻章一大心事。馬江一役,張佩綸未獲重譴,是因爲軍機上投鼠忌器,怕一論戰敗的責任,牽涉太廣,難以收拾,但不辦張佩綸又不能平天下之憤。因此,孫毓汶定計,借唐炯、徐延旭一案,一併收拾清流。唐、徐二人以喪師辱國之罪,定的斬監候的罪名,在罪名未定之先,李鴻章、左宗棠、丁寶楨先後上疏救唐炯,都碰了釘子。罪名既定之後,追論舉薦之非,薦唐炯的有張之洞、陳寶琛、張佩綸,而結果不一樣,張之洞因爲在廣東“頗著勤勞,從寬察議”。

其次是陳寶琛,因爲他“力舉唐、徐,貽誤非輕”,落得個革職的處分。再下來就是張佩綸,加上馬江一役,“調度乖方,棄師潛逃”的罪過,從重戍邊。這就是所謂“侯官革職,豐潤充軍”。

張佩綸是這年四月裡起解的,名爲“充軍”,其實是在張家口閉門讀書。李鴻章不但常有接濟,而且常有書信往來,談論軍國大計。但此時對恭王不必說實話,只這樣回答:“偶爾通問而已!”

“幼樵可惜!”恭王微喟着說:“張香濤雜,陳伯潛庸,吳清卿輕,清流當中,論才氣還是幼樵。”

李鴻章覺得恭王對張之洞、陳寶琛、吳大澂所下的一字之評,十分貼切,而對張佩綸有憐才之意,更感欣慰。恭王罷黜,張佩綸不能脫干係,原以爲他會記仇,不想反倒惋惜張佩綸的遭遇!既然如此,不妨稍說幾句實話。

“王爺的知人之明,實在佩服。如今預備大辦海軍,原是幼樵的創議,鴻章忝爲大臣,有爲國家育才舉賢之責,當初有個私底下的打算,如果海軍辦起來,保薦幼樵經紀其事,成效一定卓然可觀。經此磋跌,一切都無從談起了。”

李鴻章的實話只說了一半。他對張佩綸的期望,不僅在於辦海軍,而是打算以衣鉢相傳,接管北洋。北洋的局面扯得甚大,他認爲他“老師”曾國藩的話:“辦大事以尋替手爲第一!”實在是至理名言。自己位極人臣,將逾六十,在北洋也沒有幾年了,一旦交出了關防,論公,承先啓後;論私,遮掩彌縫,都非得預先安排一個人在那裡不可。

這個人很不容易物色,資格不夠、才具不行、見解不同、關係不深,都難與其選。看來看去只有張佩綸最好,才具、見解、關係,樣樣合適,最難得的是翰苑班頭,清流領袖,這個資格是北洋嫡系人物中沒有一個夠得上的。而不是翰林出身,想當北洋大臣就很難了。象張佩綸,以張之洞爲例,積資升到二品的內閣學士,外放巡撫或者內轉侍郎,立刻就可以大用。那時候奏調他會辦北洋軍務,歷練個兩三年,順理成章地接了自己的關防,豈不是爲公爲私最順心愜意的打算?

所以“經此磋跌,一切無從談起”,也是違心之論。他的本心不但想設法將張佩綸弄回來,而且還想保他起復。不過眼前還“無從談起”而已。

恭王當然猜不到李鴻章的心思。他這時由張佩綸的遭遇,聯想到另一個人,“唐鄂生也可惜。”恭王說道:“相形之下,張幼樵還算是運氣的。”

鄂生是唐炯的號。論喪師辱國之罪,唐炯不比張佩綸重,然而革職拿問,竟判了斬監候的罪。轉眼冬至將到,如果“一筆勾銷”,那就會使得菜市口在殺肅順,殺何桂清以後,再一次水泄不通,轟動一時了。

“是!”李鴻章忍不住說了句:“薛雲階未免過分,聽說是有私怨在內。”

薛雲階就是刑部左侍郎薛允升,恭王很注意地問:“喔,是何私怨?”

李鴻章頗悔失言,無端道人長短,傳到薛允升耳中,自然會記恨,豈非平白得罪了一位有實權的京朝大員?就這沉吟未答之際,恭王卻又好奇地催促了:“只當閒談。

不妨事!”

不但催促,而且已看出他心中的爲難,李鴻章不能不談了,“原是誤會,也是丁稚璜處事,稍欠周詳。”他說,“傳聞得之,不知其詳,約略給王爺說一說吧!”

李鴻章是得自四川來客的傳聞。唐薛結怨在七八年以前,那時的唐炯,在四川由捐班知縣,升到道員,丁寶楨一見,大爲賞識,許爲“國士”,更因爲同鄉的關係,益加信任。說實在的,唐炯受命整理四川鹽務,亦確有勞績,無怪乎丁寶楨言聽計從,成爲四川官場中的紅人。

就在這時候,薛允升由江西饒州知府,調升爲四川成綿龍茂道,興沖沖攜眷到任,見過總督,談得亦很融洽,那知第二天“掛牌”出來,薛允升變了調署建昌上南道。

這兩個道缺,肥瘠大不相同。成綿龍茂道下轄成都、龍安兩府,綿州、茂州兩直隸州,衙門在成都,不但是四川的首道,而且因爲兼管水利的緣故,入息甚厚。

建昌上南道下轄雅州、寧遠、嘉定三府,邛州一個直隸州,衙門在雅州,地當川藏交界之處,專責是撫治土司。地方又苦,差使又麻煩,這還罷了,最令人不平的是,各省駐防將軍都不管民政,與地方官只有體制上的尊卑,並無管轄上的統屬關係,惟有成都將軍可以管建昌道,這自是因爲建昌道管土司,職掌特殊的緣故。

由於這一管,建昌道憑空多出來一個頂頭上司,每趟進省公幹,對將軍衙門要另有一番打點。將軍的“三節兩壽”,其他地方官的賀儀,不過點到爲止,建昌道卻須比照孝敬總督的數目致送。因此薛允升萬分不悅,認定是唐炯搗的鬼。

談到這裡,恭王插嘴問道:“我記得唐鄂生那時候是建昌道,是不是對調了呢?唐鄂生似乎沒有當過成綿道啊!”

“是!王爺的記性好。那時候唐鄂生是建昌道,可也沒有當過成綿道。成綿道後來掛牌由丁價藩署理,不過丁價藩是由建昌道調過來的。”

“慢慢!少荃,你這筆帳沒有算錯吧?”

“王爺是說唐鄂生既是建昌道,何以丁價藩又從建昌調過來?這裡面有筆纏夾工的帳,我算給王爺聽……。”

原來唐炯的本職是建昌道,但因督辦鹽務的緣故,經常駐在省城,因而又得另外派人署理建昌道。此人就是李鴻章所說的丁價藩,名叫丁士彬,河南人,生得瘦小閃爍,以才能自負,而實在是儇薄小人,不知怎麼亦爲丁寶楨所賞識?“照此說來,唐鄂生無非佔個實缺而已,誰來署理他的缺,與他根本不生關係。”

“正是這話。”李鴻章答道:“是丁價藩想改署成綿道,稚璜也要他在身邊,所以硬作主張來了個對調。薛雲階不明內幕,張冠李戴,拿這筆帳記在唐鄂生頭上,一直耿耿於懷,如今是遇到了以直報怨的機會了。”

“恩怨難言!”恭王感嘆着。接下來又問:“稚璜清風亮節,亦以能識人知名,這丁價藩必是能幹的?”

“能幹不能幹不說,稚璜受他的累是真的。川人拿他跟稚璜並稱,號爲‘眼中雙丁’。又有‘四大天地’之說,詆譭稚璜,十分刻薄,當然也是丁價藩替他招的怨。”

“喔,”恭王問道:‘何謂‘四大天地’?”

“是罵稚璜的話:‘聞公之名,驚天動地;見公之來,歡天喜地;睹公之政,昏天黑地;望公之去,謝天謝地!’四川菜麻辣酸,出語亦復如此!”

“好惡難言!”恭王又一次感嘆,“稚璜督川,是上頭嘉惠四川的德政,想來清官必爲地方愛戴,那知道亦有此惡聲。說稚璜爲政‘昏天黑地’,我終不服,莫非他官聲也有可議之處嗎?”

“稚璜爲政,興利除弊,致力唯恐不銳,自難免招人怨尤,以致橫被惡聲,幸虧朝廷保全。不過,用丁價藩,卻是失策。”

“是非難言!”恭王問道,“稚璜用這姓丁的,必有他的道理,總不會假手於此人有所聚斂吧?”

“那是決不會的。稚璜真是一清如水,四川人都知道,總督常常窮得當當。”

“這,”恭王大爲詫異,“只怕言過其實了吧?”

“確有其事,我不止聽一個人說過。照例規……。”

照例規,四川總督的收入,有夔州關的公費每年一萬二千兩,川鹽局的公費每年三萬兩。丁寶楨一概不取,只取奉旨覈定的養廉銀一萬三千兩,自咸豐年間減成發給,每年實收一萬一千兩。分十二個月勻支,每月所入,不足一千,由藩司在月初解送。

這不足一千兩的廉俸,要開支幕僚的薪水飯食,分潤來告幫的親戚故舊,以至於常在窘鄉。每逢青黃不接的時候,丁寶楨便檢一箱舊衣服,命材官送到當鋪當二百兩銀子,舊衣服當不足那麼多錢,便加上一張鈴印了總督部堂關防的封條,朝奉不便揭封開箱,只憑丁寶楨的身分,說當多少,就當多少。久而久之,這隻衣箱就不動它了,這個月贖回來,下個月原封不動送進當鋪,朝奉一見,不必材官開口,連銀子帶當票,就都遞出來了。

恭王聽了大笑,笑完說道:“不有句俗語:‘關老爺賣豆腐,人硬貨不硬。’有了總督的封條,貨不硬也不要緊了!這叫做:丁寶楨噹噹,認人不認貨!”

恭王的雋語,惹得那丫頭也忍俊不禁,趕緊掩住嘴忍笑,將一張粉臉漲得通紅,放下水菸袋,一溜煙似地閃了出去,在窗外格格地笑個不住。

恭王卻對丁寶楨大感興味,“既然如此,他那些額外花費那裡來?”他舉例問道:“譬如進一趟京,各方面的應酬,少說也得三五吊銀子吧?”

“這話,王爺問到鴻章,還真是問對了。換了別人,只怕無從奉答。記得那年是癸酉……。”

癸酉——同治十二年冬天,丁寶楨還在山東巡撫任上,請假回貴州平遠原籍掃墓。船到漢口,李鴻章的長兄,湖廣總督李瀚章,派人將他接到武昌,把酒言歡。宴罷清談,李瀚章叫人捧出來好幾封銀子,很懇切地說:“我知道老兄一清如水。不過這一次回鄉,總有些貧乏的親友要資助,特備白銀三千兩,借壯行色。老兄如果不收,就是看不起我。”

說到這樣的話,丁寶楨不能不收,收下來交了給他的舊部,其時在李瀚章幕府中的候補道張蔭桓代爲保管,將來再作處置。

第二年秋天銷假回任,仍舊經過湖北,便託張蔭桓將那三千兩銀子送還。張蔭桓認爲原封不拆,顯見得不曾動用,以彼此的交情而論,未免說不過去。不如拆封重封,總算領了李瀚章的人情。

“這是張樵野親口告訴我的。”李鴻章又說:“丙子冬天,稚璜奉旨督川,入京陛見,上諭‘馳驛’,不過天津;鴻章先期派人在保定等着,邀他到天津相敘。就因爲知道稚璜的宦囊羞窘,京中這筆應酬花費,尚無着落,特爲湊了一萬銀子送他。這一次總算稚璜賞臉,比起家兄來,面子上要好看些。”說到這裡,他從靴頁子裡,掏出一個小紅封袋,隔着炕幾,雙手奉上:“轉眼皇太后的萬壽,宮中必有些開銷,接下來是王爺的生日,更不能省。鴻章分北洋廉俸,預備王爺賞賜之用。”

恭王略微躊躇了一下,將封袋接了過來。袋口未封,抽出銀票來一看,竟是四萬兩。

“太多了,太多了!少荃,受之有愧……。”

“不!”李鴻章將雙手往外一封,做了個深閉固拒的姿態,“這裡面還有招商局的股息,是王爺分所應得的。”

當初籌辦招商局,有官股、有商股,使個化公爲私的手段,官股不減而商股大增,無形中變成官股不值錢了。多出來的商股,李鴻章拿來應酬京中大老,名爲“乾股”,有股息而無股本。恭王手裡也有些“乾股”,聽李鴻章這一說,也就不必再推辭了。

“話雖如此,還是受之有愧。多謝!”恭王接着又問:“最近收回招商局的船棧碼頭,這件事做得很好,大家都有了交代。”

提起此事,李鴻章心有餘悸,如果美商旗昌銀行來個翻臉不認帳,船棧碼頭收不回來,那個風波一鬧起來,身敗名裂而有餘。不過,這話卻不便在恭王面前說破,只輕鬆自如地答道:“原是照約行事。當初不曾做錯,如今自無麻煩。”

“我是看了邸鈔才知道的。‘倒賣’的交涉很棘手吧?”

恭王是作爲閒談,而不經意的一句話,恰恰說中了李鴻章的心病。照去年夏天,李鴻章奉旨詰問而回復的奏摺上說,招商局的輪船棧埠碼頭,其實是託美商旗昌洋行“代爲經管,換用美國旗幟”,只是爲了遮掩外人的耳目,在萬國公法上有個交代,不能不訂立合同,由旗昌出具並無銀行擔保的“期票”與“收票”,作爲“認售”的代價。奏摺中說得明明白白:“該行以銀票如數抵給,他日事定,將銀票給還,收回船棧,權操自我。”所以招商局應該隨時可以收回,而按諸實際,大大不然。

依李鴻章這年六月初八的奏報,他是在中法和議已成,奉到飭令迅速收回招商局輪船的電旨,方指派馬建忠與盛宣懷,與旗昌行東西沃德在天津“會同籌議”,結果是“磋磨月餘”,才能成議。西沃德“願按原價倒賣與招商局”,已不提“代爲經管”的話,但能“按原價”收回,已是上上大吉,但衡諸實際,又是大大不然。

奏摺中有句話:“至旗昌代招商局墊付款項帳目,亦即分別覈算清結。”這是個障眼法。欺侮慈禧太后、醇王與京中大老,不懂生意買賣,更不懂洋商經營的方法。旗昌接收了招商局的產業,照常營運,大發利市,一切開支,自然在營運收入中支出。何有一墊付”的名目?果真是“代爲經管”,則旗昌除了開支及酬勞以外,應該將所有盈餘,全數交還給招商局纔對。現在白白地讓旗昌做了一年生意以外,還得有以“墊付款項帳目”的名義,付給一筆賠償,並且還要大讚西沃德“素講信義,此次保護招商局,力踐前言,殊於大局有益”,因而“與之議明,由招商局延充‘總查董事’,每年送給薪水銀五千兩”。

這前言不符後語的情形,不能深談,否則一定破綻畢露,所以李鴻章很巧妙地將話扯了開去:“交涉雖然棘手,多虧馬眉叔能幹。回想去年秋冬之交,多說馬眉叔該死,罵他是漢奸。甚至還有謠言:說慈聖已降旨,立誅其人,菜市口的攤販,都收了攤子,預備刑部行刑。如今又不知何詞以解?”

這番略帶些憤激的感慨,恭王聽了卻無動於衷。不要說馬建忠,連他這樣一位近支的親貴,當年亦曾被詆爲漢奸,這從那裡去講理去?

於是由馬建忠談到洋務人才,恭王和李鴻章都盛讚新任出使美國的欽差張蔭桓。正談得起勁,那個長辮子丫頭又回了進來,去到恭王身旁,悄悄問道:“請王爺的示,飯開在那兒吃?”

李鴻章正苦於無法脫身,聽得這話便“啊”地一聲,彷彿談得出神,倏然驚覺似的:“陪王爺聊得忘了時候了!”他舉頭看了看鐘說,“快到午正,可真得告辭了。”

恭王很體諒他:“你剛到京,不知多少人在等着看你!我就不留你了。那一天有空?你說個日子,我約幾個人,咱們好好再聊!”

於是約定了日子,李鴻章告辭出府。回到賢良寺,果不其然,已有許多人在等着,一見轎子到來,肅立站班。李鴻章借一副墨鏡遮掩,視如不見,轎子直接擡到二廳,下了轎還未站定,戈什哈已經挾了一大疊手本,預備來回話了。

“進來!”李鴻章吩咐,“念來聽。”

他一面更衣,一面聽戈什哈念名帖及手本上的名字。在等候接見的客人中,他只留下一個張蔭桓,其餘統統“道乏”擋駕。

張蔭桓跟他是小別重逢。由直隸大廣順道奉命爲出使美國欽差大臣,是六月間事,八月初交卸入京,算來不過睽違了二十天,所以一見面並無太多的寒暄,第一件事是換了便衣陪李鴻章吃午飯。

“那一天召見的?”李鴻章在飯桌上問。

“十天以前。”

“太后怎麼說?”

“太后說:‘你向來辦事認真。能辦事的人,往往招忌。’我碰頭回奏:‘臣不敢怨人,總是臣做人上頭有不到的地方,纔會惹人議論。’”

“嗯!嗯!”李鴻章說,“吃一次虧,學一次乖。你的鋒芒能夠收斂一點最好。你雖吃虧在不是科甲出身,可也沒有誰敢看你不起。不說別的,你的詩稿拿出來,就比那些靠寫大卷子點了翰林的人,不知高明幾許?既然如此,你心裡先不要存一個看不起科甲的成見。左季高一生行事乖戾,就因爲常有一個‘我不是兩榜出身’的念頭,橫亙在胸的緣故。你的才氣決不遜於人,就怕你恃才傲物。”

“是!”張蔭桓答道:“中堂說這話,我服。”

“你預備什麼時候動身?”

“還早得很。因爲兼駐西班牙、秘魯的緣故,要等三國同意的照會,而且照規矩,一定要舊使臣離任,新使臣才能到任。這樣一週折,年內怕不能成行了。”

“那你這幾個月閒看幹什麼?”

“想學一學洋文。辦交涉不能造膝密談,經過中間傳譯,總不免有隔靴搔癢之感。”

“好!”李鴻章深爲嘉許,“我亦有志於此。無奈八十歲學吹鼓手,雖不自知其不量力,實在也沒有工夫。我常跟子侄輩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他們要學洋文,機會再好不過。等我一離了北洋,那裡去找這些洋人當老師?”他接着又問:“跟總署諸君談過了沒有?”

“談過幾次。”張蔭桓說,“如今對美交涉,最棘手的還是限制華工入境一事。究竟應該持何宗旨,總署諸公,毫無主張。竟不知該如何着手?”

接着,張蔭桓便細談此案。美國國會在光緒八年通過了一個“移民法”的法案,限制華工入境,是因爲歷年華工入美,不下十萬人之多,尤其是金山,土人深嫉吃苦耐勞的華人,剝奪了他們工作的機會,因而早就在這方面,準備有所限制。

不過“移民法”只能限制以後的華工入境,已在美國的華僑,遭受歧視,糾紛迭起,必得尋求一條和睦相處之道。所以張蔭桓此去,首先要跟美國政府交涉,保護華僑的生命財產,其次還要商議,如何放寬移民的限制。真所謂任重道遠,張蔭桓當然要請這位洋務老前輩,傳授心法。

“說到這一層,我講個故事你聽。”李鴻章的眼中,閃露出迷茫而肅穆的神色,“十五年前,也是這個時候,我到天津接我老師的手——曾文正那時爲天津教案,心力交瘁,言路上還嫌他太軟弱,朝廷亦不甚諒解。只爲他的功勞太大了,不好意思調動,掃了他的面子。恰好馬谷山被刺,兩江的局面,非我老師回任,不足以平服。於是順水推舟,叫我接直督的關防,自然也接了天津教案,那是我第一次辦中外交涉。洋人我見得多,沒有什麼好怕的,而且那時也正在壯年,氣盛得很。說實話,我心裡也嫌我老師太屈己從人了。”

這最後一句話,在張蔭桓還是初聞,原來李鴻章早年辦洋務的態度,與以後不同。這倒要仔細聽聽!便放下筷子,凝神看着。

“記得是八月二十五到天津的。”李鴻章從從容容地接着往下說:“一到自然先去看我老師。文正跟我說‘少荃,你接我的手,我只問你一件事,教案的交涉,你是怎麼個辦法?’我當時想都不想,便回他老人家一句‘洋人也有不對的地方,我只跟他打痞子腔。’你知道什麼叫痞子腔?”

“想來是耍無賴的意思。”張蔭桓答說。

“對了!這是我們合肥的一句土話,我老師當然也知道,卻有意裝作不解,‘哦,痞子腔,痞子腔!’他揸開手指,理理鬍子,這痞子腔怎麼個打法?你倒打與我聽聽。’看他是這麼個神情,我例也機警,趕緊陪個笑臉‘門生是瞎說的。以後跟法國的交涉,該怎麼辦?要請老師教誨。’文正聽我認了錯,才點點頭說。‘跟洋人辦交涉,我想,還他一個‘誠’字總是不錯的。有一分力量說一分話,我不怕他,我也不欺他。果然言信行忠,蠻貊之鄉亦可去得。’樵野!”李鴻章歸入正題,“你問心法,這就是心法!”

“是。”張蔭桓深深受教,複誦着曾國藩的話:“我不怕他,我也不欺他。有一分力量說一分話。”

“這纔是。”李鴻章換了副請教的神情:“樵野,你看最近京裡的議論如何?”

張蔭桓懂他的意思,李鴻章此來有好些創議,而這些創議,大都不爲衛道之士所喜歡。如果阻力太大,得要預先設法消弭,甚至暫作罷論。他問到京裡的議論,就是這方面的議論。

“大辦海軍,是沒有人會說話的。此外就很難說了,尤其是造鐵路,連稍微開通些的,都不會贊成。”

“呃,”李鴻章很注意地問:“你說開通些的也反對,是那些人?”

“譬如翁尚書,他就不以爲然。”

“什麼道理呢?還是怕壞了風水?”

“這是其一,風水以外,還有大道理。”張蔭桓說,“這些道理,中堂也想得到的。”

這層大道理,李鴻章當然知道。說來說去,還是因爲修造鐵路,要在曠野之中,掘開許多墳墓。向來稱頌仁政至深至厚,說是澤及枯骨,同樣地,白骨暴露,即爲仁人所不忍。

發覺李鴻章有茫然之色,張蔭桓以爲他還不曾想到,便有意說道:“劉博泉最近曾有一個奏摺,我不妨講給中堂聽聽。”

“喔!”劉恩溥上折言事,皮裡陽秋,別具一格,李鴻章很感興趣地問:“又是什麼罵得人啼笑皆非的妙文?”

“是這麼回事,有個黃帶子,在皇城之中設局,抽頭聚賭,有一天爲了賭帳,打死了一個賭客。屍體暴露在皇城根十幾天,不曾收殮,地方官畏懼這個黃帶子的勢力,亦不敢過問。劉博泉上疏說道:‘某甲託體天家,勢焰薰灼;某乙何人,而敢貿然往犯重威?攢毆致死,固由自取。某甲以天潢貴胄,區區殺一平人,理勢應爾,臣亦不敢幹預。惟念聖朝怙冒之仁,草木鳥獸,鹹沾恩澤,而某乙屍骸暴露,日飽烏鳶,揆以先王澤及枯骨之義,似非盛世所宜。君無飭下地方官檢視掩埋,似亦仁政之一端。’”

這意思就很明白了,而正也是李鴻章所想到,將來白骨暴露,必有言官上疏,痛切陳詞。然而,爲了這一層顧慮,鐵路就不辦了麼?他這時候倒真有些困惑了。

“唉!”他嘆口氣說:“有子孫的人家,要顧全人家祖墳的風水,無主孤墳,恰又怕骸骨暴露,有傷天和。這樣說起來,重重束縛,豈非寸步難行。”

張蔭桓不即回答,過了一會才說:“中堂興利除弊,要辦的事也還多。”

“是啊!”李鴻章說,“不過眼前最急要,與國計民生最有關係,莫如在山東興造鐵路,接運南漕一事。我帶了個說帖來,你不妨看看。”

在聽差去取說帖的當兒,張蔭桓將山東運河的情勢,略略回想了一下。他的記憶過人,雖已離開山東好幾年。一想起淤塞的北運河,如在眼前。運河在山東境內有南北之分,是由於咸豐五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故道入海,於是在東阿、壽張之間,將運河衝成兩段,因此臨清以南至黃河北岸的這段運河,稱爲北運河。山東境內的運河,本以汶水爲源,在汶上縣的南旺口,一分爲二,北流臨清,南流濟寧。而自黃河改道後,汶水不能逾黃河而北,所以北運河惟有引黃河之水,以資挹注。而黃河挾泥沙以俱下,使得北運河河牀逐漸淤高,不通舟楫已久。

想到這裡,張蔭桓便即問道:“接運南漕,自然是爲濟北運河之窮,這一段從濟寧到臨清,大概兩百里!”

“你真行,樵野!”李鴻章握着他的手,“你非得好好替我看一看這個說帖不可。”

說帖出自李鴻章手下紅人盛宣懷的手筆。果不其然,他建議興造的這段鐵路,正是從濟寧到臨清。這兩百里鐵路的造價,估計要兩百萬銀子,如果部庫支絀,無法撥給,不妨借洋債興造。

倘借洋債興造,以後這條鐵路,就有雙重負擔,一是鐵路本身的維持費用,再是要拔還洋債的本息。因此,未造之前,先要籌劃營運之道。照盛宣懷的看法,此路一通,接運南北,等於全河皆通,商旅幅臻,於國計民生大有裨益,而鐵路本身的收入,亦必可觀。但營運之始,或者不如預期,所以必得要有一筆穩固可靠的生意。

這筆生意就是南漕的運費。鐵路爲接運南漕而建,則南邊各省的漕米,必須交由這條鐵路來接運,是天經地義之事。盛宣懷估計,南漕每年四十萬石,每石收運費三錢,全年有十二萬銀子的固定收入。此須預先請旨,飭令各省照辦。

除此以外,就是談興造鐵路的工程細節,一時亦無法細看,張蔭桓只覺得有一段有關運河的故實,倒可以補充。

“運河在元初本就缺這一段。當時運道,從杭州到長江有江南運河;江淮之間有邗溝;淮水到徐州有古泗水,就是以後的黃河;徐州到濟寧有泗水。臨清以上到天津有衛河,到通州有白河。以後到了至元年間,”張蔭桓凝神想了一下,極有把握地說:“是至元二十年間的濟州河,遏汶水入洸水,又在兗州作金口壩,遏泗水入府河,會流於濟寧,分注南北,由濟寧到東平算是通了。東平到臨清這一段的開鑿,是以後的事。不過能通到東平,南漕就可以由利津入海,直達天津,是南北運道上的一件大事。以後海口沙淤,又從東阿旱站陸運二百里,至臨清入御河,不正就是杏蓀說帖上所要造的這一段鐵路嗎?”

“於古有徵,好極了!樵野,索性煩你大筆,就在說帖上加這麼一段。”

說着,便命聽差取筆硯來,就在飯桌上推開碗碟安放。張蔭桓當仁不讓,文不加點地寫了下來,然後勾注塗抹,片刻竣事。

李鴻章接到手裡,一面看,一面點頭,看完又問:“樵野,此事還有什麼可以指點的?”

“杏蓀大才槃槃,何用他人費心代籌。”張蔭桓說,“不過兩百里長的鐵路,雖說沿北運河興建,少不得要拆許多房子,挖好些墳墓。這一層上頭,如果沒有一個妥善的處置辦法,只怕隨處會發生阻撓,甚至激起民變。”

“說得是!”李鴻章的笑容收斂了,“就是這一層難辦。唐山至胥各莊這一段鐵路,不過十八里長,當時已費了好些氣力。”

李鴻章所提到的這條鐵路,在中國是第三條。第一條出現在同治四年,有個英國商人爲了兜生意,特地在寅武門外造了一條一里多長的小鐵路,試行火車,“嗚嘟嘟、轟隆隆”,噴火而行。輦轂之下,出此怪物,羣情駭異,言路上將上折嚴劾,步軍統領衙門,趕緊勒令拆毀。

第二條是由英商怡和洋行發動的,在光緒二年造成一條由吳淞口到上海的淞滬鐵路,搭客載貨,生意相當不錯,但是依然有人認爲是“妖”。不久,發生火車撞死行人的慘案,輿論大譁。總理衙門不能不與英商交涉,以二十八萬五千銀子,買回這條鐵路,將鐵軌火車,一律拆毀,用輪船載運到高雄港外,沉入汪洋大海。

第三條就是這條唐胥鐵路,光緒三年由開平礦務局呈請修造,幾經周折,直到光緒六年,方準興工,自唐山煤井到胥各莊,全長十八里。但是,這條鐵路,不準用機車,只准用驢馬拖拉,所以洋人叫它“馬車鐵道”,視作世界交通奇觀,也傳爲中國的一個大笑話。

“唐胥鐵路之能興建,是因爲中堂兼領直督的緣故。此事督撫的關係不淺,”張蔭桓問道:“不知陳雋丞是不是熱心?”

“嗯,嗯!”李鴻章被提醒,“雋丞那裡,倒要先疏通一下。”

雋丞是山東巡撫陳士傑的別號。李鴻章跟他雖一起在曾國藩幕府過事,但面和心不和,所以提到這一層,心裡又不免嘀咕,怕疏通不下來。

正想再跟張蔭桓商量,可有什麼辦法能取得陳士傑的協力,只見一名聽差,走到李鴻章身邊,彎腰低語:“醇王府派護衛來請;說請中堂早些過去。”

聽得這話,張蔭桓首先就說:“賞飯吧!時候也真不早了。”

匆匆飯罷,喝過一杯茶,張蔭桓起身告辭。李鴻章招招手將他喚到一邊,有句要緊話要說。

“樵野!”他放低了聲音,“我有個難題,困擾已久,始終不知何以爲計?今天到了關鍵上,不容閃避了。你得指點我一條路。”

“中堂言重了。請吩咐!”

“你看我要不要背海軍這個黑鍋?”

一聽這話,張蔭桓先就笑了:“我說他們的那套花樣瞞不過中堂,有人不信。到底是我看得準!”

“瞞是當然瞞不過我的,這一點,就是他們自己也知道,所以想出種種籠絡的法子,是打算用面子拘住我。”李鴻章說,“這幾年我捱了不少罵,倒還沒有人罵我窩囊的。如果明知是個吊死鬼圈套,伸着脖子往裡頭去鑽,不太窩囊了嗎?”

“是啊!中堂如果爲人罵一聲窩囊,那不是一世英名,付之流水?”

“然則計將安出?”

張蔭桓點點頭,緊閉着嘴脣想了一下,方始回答:“借他人的雞,孵自己的蛋。”

李鴻章雙目倏張,眼珠一動不動地凝視着,剎那之間想通了。慈禧太后在李蓮英之流慫恿之下,指使醇王出面,想借大辦海軍的名義,聚斂鉅款,另作他用。北洋大臣將來盡替別人辦報銷,這個黑鍋背得似乎太窩囊。但照張蔭桓的辦法,正不妨將計就計,擴充自己的勢力,慈禧太后如果別有所圖,就不能不委屈將順。這一着太高了!

“樵野!聽君一句話,勝讀十年書。我知我何以自處矣!”

第五八章第六一章第三十一章第七二章第六六章第六五章第五九章第六九章第八二章第八三章第十三章第九三章第一○五章第十五章第七三章第六八章第三九章第五五章第八六章第九八章第九六章第一章第七七章第五二章第三十二章第四五章第八八章第八三章第九六章第十八章第二十章第一○五章第一○三章第八六章第四一章第四九章第一○二章第五章第三十三章第四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一章第二十三章第六五章第五三章第十二章第七一章第六一章第一○三章第六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四章第三六章第二十二章第六章第八七章第八七章第四三章第三四章第六十章第二十一章第六九章第三四章第五二章第五七章第二十八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五八章第四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八二章第十九章第七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一○六章第六七章第一百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八章第九二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一○二章第五五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三章第七九章第四章第七三章第一○二章第三八章第三十二章第九十章第一○一章第六五章第四七章第五章
第五八章第六一章第三十一章第七二章第六六章第六五章第五九章第六九章第八二章第八三章第十三章第九三章第一○五章第十五章第七三章第六八章第三九章第五五章第八六章第九八章第九六章第一章第七七章第五二章第三十二章第四五章第八八章第八三章第九六章第十八章第二十章第一○五章第一○三章第八六章第四一章第四九章第一○二章第五章第三十三章第四一章第二十五章第四一章第二十三章第六五章第五三章第十二章第七一章第六一章第一○三章第六三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四章第三六章第二十二章第六章第八七章第八七章第四三章第三四章第六十章第二十一章第六九章第三四章第五二章第五七章第二十八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五八章第四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八二章第十九章第七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一○六章第六七章第一百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八章第九二章第二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一○二章第五五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三章第七九章第四章第七三章第一○二章第三八章第三十二章第九十章第一○一章第六五章第四七章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