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遠道而來

幾月有餘,周皖與葬花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可算是體會了、熬過了瘴氣的兇惡與溝壑的逶迤、狹棧的無盡和毒蟲的泛濫。他們見識了何爲蜀道,何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唐時李白歌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

如今親見“五丁開山”之壯景,倒讓周皖領悟了一番:“你看這山,自下而裂,餘巍峨峻陡,何其危哉!把它看做敵人,這樣……這樣……就可以獨成一套出其意料的套路……”“快走吧,耽擱了可不好。”葬花低笑,似並不感興趣。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周皖與葬花立於高山棧道之側,仰望眼前“獨樹一幟”的峻峭高峰,“雖未曾至劍閣親見,眼前這山,只怕太白當稱之爲‘勝劍閣'。”

“你倒是悠哉悠哉。”葬花嘟囔着。

“還不是這段路太累,怕累了你,才找些話兒聊罷了。”周皖聳聳肩,“數月有餘,春去夏衰,成都府應當不遠了。然而蜀地不愧是天府之國!”

“物華天寶,更有傾城玉娥。”葬花嘆氣,“所幸那左步巖沒能深入蜀地,否則都被他糟蹋了。”

“沒有左步巖,卻有周遊坤。咦,左步巖似乎是去過成都府,竟還知道什麼春紅苑?”周皖撓撓頭,似乎又想到了什麼,“呀,總在詩中聽聞‘錦官城'之名,思前想後,那臨安的蜀錦只怕沒有成都的好。”

“淨記得些無關緊要的!”葬花啐道。

“這或許不是無關緊要。”周皖肅然嘆道,“我不懂政事,但我知道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你我身處江湖,離朝廷可遠着呢。”葬花搖搖頭。

“天高皇帝遠。”周皖挑挑眉毛,“也得守規矩。走吧。”

“什麼莫名其妙的……”葬花喃喃着,卻還是跟着周皖向前走了。

成都府,已是秋日。

“若是有空,我還想去武侯祠領略一番。”周皖站在城門外,仰望着城牆上的字。

成都。

走了這麼久,終於到了。

成都!

杜工部來成都後有長詩云“信美無與適,側身望川樑。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衆星尚爭光。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傷。”

可週皖與葬花……當真是羈旅而已罷了麼?

“快些進去吧。”葬花拉着周皖,“天色已晚,城門只怕快關了,先尋個地方住下罷。”

“是了。”周皖愣愣地回了一句,卻不動窩兒。

“我可累了。你再不走,乾脆住在城下得了!”葬花只得使性子道。

“每次用蓋姑娘的錢,我總有些愧疚。走。你若是累了走不動,我便揹你走。”周皖說着話,卻有些心不在焉。

“決戰前夜,總不能像你這樣精神恍惚。周公子,我跟你走就是了,免得你撞翻了別人的鋪子,都沒人幫你打圓場。”葬花看着周皖,幽幽地嘆了口氣。

這倆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找了家小客棧便住下了。他二人圖節省房費,便一睡牀一打地鋪——不必說,周皖自然是躺地上的人了。

往日他二人住店,每天早上週皖起來,都會發現自己身旁落了一隻草編的護符。他只是笑笑,不問從何而來,只是認真地把它收在懷中。他起得比葬花早,因爲葬花比他睡得晚,他是知道的。他也知道,葬花並不是因爲害怕她自己的安危而夜不能寐,她還是有點兒怕。她怕什麼?周皖隱隱約約倒也明白。可他不問,不說,只是放到心裡埋起來,把護符中的心意收藏在心底。

不過在成都府的夜,他還能睡熟嗎?

月色入戶,秋意堪涼。

風尚暖,心且灼。

周皖不由噌地坐起。

“怎麼,還不快些睡?”葬花嚇了一跳,轉過腦袋,眨巴着疲倦的雙眼。

“是啊,睡不着,總想出去走走。”周皖起身,撣撣衣服,輕聲道。

“那你去走走吧,早些回來——可千萬別惹事兒。”葬花嘆息道。

“我會的。”周皖謝過了葬花,理好衣裳,取了謙常劍,步入月下。

月下登城。

一路登城,一路月涼,周皖撫摸着城牆,步步登階。那有些風化的城牆凹凸不平,卻讓周皖感到了幾絲慰藉。

城牆上,卻早已站了一個人,臨風而立,正自吟哦。

“我登少城門,四顧天地接。大風正北起,號怒撼危堞。九衢百萬家,樓觀爭岌嶪。臥病氣壅塞,放目意頗愜。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上天佑仁聖,萬邦盡臣妾。橫流始靖康,趙魏血可蹀。小胡寧遠略,爲國恃剽劫。自量勢難久,外很中已懾。籍民備勝廣,陛戟畏荊聶。誰能提萬騎,大呼擁馬鬣。奇兵四面出,快若霜掃葉。植旗朝受降,馳驛夜奏捷。豺狼一朝空,狐兔何足獵。遺民世忠義,泣血受污脅。系箭射我詩,往檄五陵俠。”

周皖聞詩,腳步便遲疑了。他身在階上,反覆體味這詩的意味,竟是越想越驚。

“老丈,適才聽您吟詠此詩,晚生不才,這詩可在表達……對朝廷的不滿?”周皖深吸一口氣,上前去拜會這位吟詩老者。

那老者對周皖的到來並不感到驚訝,只是微微一笑道:“不見得是不滿,不過是歌以抒臆罷了。”

“老丈身處成都,卻心懷河洛,猶因靖康之變而哀天下蒼生,不惜直斥當朝,晚生佩服。”周皖真誠道。

“年輕人,知道的還不少。”那老者微微頷首,撫須,“老朽親歷官場戰場,深知這仗裡仗外的苦,不由夜登舒嘯,妄作雜詩——倒是你,爲何此夜不眠,來這城上感懷?”

“晚生見老丈似是習武之人,也不好隱瞞。晚輩一路打江南來只爲追蹤個仇人,此人在江湖上已做了無數見不得人的勾當。晚輩的朋友及其親人喪命在他和他的狐朋狗友手中,目前尚有一個女子在他手裡,而他卻到這成都府來尋寶藏了。今日方至此地,知大戰將近,不由有些心神不寧,倒讓前輩見笑了。”

“你那仇人卻是何人?”那老者好奇道。

“他……叫周遊坤,武功詭異。他還有個叫仇裡戈的朋友——晚輩也不知他會帶來多少人。”周皖突然覺得心中有點沒底。按說他的功夫已是一流,然而他一個人真的能將勁敵通通斬殺?

“我雖久不涉江湖,對這其中的人似乎還有些印象。不過……不知你功夫如何,當真能和他們對敵?”那老者的眼神中略有些懷疑。

“晚輩……已不惜一死了。只要能手刃這些惡賊,死而無憾。”周皖咬咬牙——這是他心中真實的想法。

“你年少有成,若是死在這種人手裡,未免……”那老者捻鬚,“不比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晚輩不明,還請前輩指點。”周皖懇切道。

“縱有‘千里不留行'之能,古往今來惡人卻殺不盡。相較之下,驅除蠻夷復我國土則來得更可靠些。老朽並無鄙薄之意,只是勸君莫要輕言生死,來日還可爲家國效力。”那老者笑笑,“方纔交談,老朽已隱約探明瞭你的內力。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前輩言重了。”周皖抱拳道。

“今日詩未盡興,不知你可願意與老朽比劃兩招?”那老者道,“不必客氣,權當是你我相識,探討一番罷了。”

周皖忖度片刻,道:“還請前輩不吝賜教!不知……前輩貴姓?”

“無傷大雅之事無需多提。”那老者取出佩劍,拔下劍鞘,握之在手,道,“不用內力,便用劍鞘罷!”

“晚輩省得。”周皖將謙常劍拔出來放在一旁,拿着劍鞘,凝神,垂手而立。

“我這一劍,雖行慢路,卻威力十足。”那老者出劍。

“就如同太極拳?”周皖見此劍柔中蘊剛,不去硬接,劍走偏鋒,欲以“四兩撥千斤”之法盪開這劍。孰料那老者挽個劍花,竟纏住了周皖的劍。

那柔勁想要禁錮住周皖的無鋒劍——然而那老者的確沒有用到內力,他將流動的空氣擰成繩索,一圈圈地繞住周皖的劍。

周皖皺眉。如果他用內力,可以輕而易舉地脫離窘境,可他不能。那麼,如何用巧逃脫?

慢而強勁——這可不可以說是個弱點?敵手省了氣力,而劍始終是緩慢的。可否“抽刀斷水”?周皖打定主意,引劍至側,控好時機,以快制慢,猛地抽出劍去。

“錯了。”那老者縱身一躍,靈巧如飛雀,緊控着周皖的劍,踏上城堞,月光下滿臉可惜之意,“對手也會輕功,如此他反而近了你的要害。”

“錯了?那麼,這樣呢?”周皖似乎悟出了什麼。他想脫離,就必須從被動轉爲主動。既然敵手在慢,可以慢制快……那麼,節奏。

周皖眼前一亮,手中的劍也開始盤繞起來,由緩及快,漸漸與那老者同步。

那老者的眼光中充滿了讚許:“一點就透,聰明!”“前輩要小心了!”周皖見那老者微笑,不由提示到。

周皖的劍逐漸旋轉,繞到了外圍。

“便是此刻!”周皖引劍,劃劍,出劍,劈向那老者的腰間,一氣呵成!

“剛柔結合,適時拆招,富於變化,不愧是青出於藍的可塑之才!”那老者撤劍下抵,笑道,“可你最終的對手並不是我,而是隻要差半招就能要命的對手。”

“慢,也可以致命。快慢兼具,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周皖長出一口氣,“多謝前輩教導!”

“以你的功夫……你……理應報效國家的。”那老者嘆了口氣。

“前輩莫不是抗金前線的……”周皖試探道。

“得見少年英雄,當屬三生有幸。老朽也不是什麼大人物,不過是生未逢時,不得重用的主戰人士罷了。”那老者喟然,收起了佩劍。

“前輩是抗金義士——倒與晚輩的先祖有些相似。”周皖抱拳,不由微笑。

“你祖上……是何人?”那老者問道。

“晚輩所知道的,只到祖父。家父單名一個‘計'字,是淮南壽州附近山中的俠義之士。祖父單名一個‘棄'字,據說是改了名,曾參與過黃天蕩之戰。”周皖肅然道。

“莫不是周棄?有所耳聞。”那老者沉吟道。

“正是。”周皖回答。

沉默良久,周皖亦覺得心中舒暢了些許,便道:“前輩,晚輩還有個同行的朋友在客棧裡等着,晚輩就先行告退了。”

“去吧……一定要記得我的話……保家衛國,纔是真正拯救黎民蒼生的辦法!”那老者語重心長道。

“晚輩明白,告辭了。”周皖若有所悟,再次抱拳。

那老者看着周皖遠去,沉下,不禁走到城牆邊俯瞰。那個年輕人——曾在武林大會上拼命拖延,助高手趕走了韃虜的周皖,到底會不會像他一樣,燃起抗金衛國的熱血,最終親自上陣,並且代替自己看到土地收復的一天?

城牆清冷人獨立,唯餘無奈嘆不盡,悲哀道不盡。

p.s.:本篇詩詞皆爲引用,涉及到李白部分《蜀道難》、杜甫部分《成都府》、陸游全篇《登城》……有任何意見敬請提出,謝謝!

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五十六章 玄城戰起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三十五章 湖心密談第七十章 片刻安寧第一百章 烏江側畔第六章 劍破鬼蜮第十六章 酒間初識第六十三章 花襲未休第九十章 重開新章第一百章 烏江側畔第七十章 片刻安寧第二十三章 未酣尚迷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九十三章(周家線)心懷叵測第五十三章 再闖玄城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七十三章 遠道微瀾第十四章 劍露鋒芒第三十一章 冰破玉出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四十二章 秋事堪涼第七十四章 行之未遠第八十章 遠道而來第七十一章 塵囂難算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二十三章 未酣尚迷第五十章 暫隱南苑第十三章 盛會之變第三章 荒沼求琴第九十八章 逆天無道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二十章 江湖亂起第七十五章 緣遇彭澤第四十章 秋風涼兮第六十一章 盡皆無妨第八十六章 團圓成真第一百零五章·終章 永結同心第五十九章 了結非終第八十章 遠道而來第五章 行俠仗義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前緣之一 天命難料第五十一章 竹居殺機第八十二章 夜月相望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十九章 往事成謎第十六章 酒間初識武林異談之一 吃之一碗第九章 暫囚天獄第六十九章 火起鶩虛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二章 夜宿鬼宅第六十七章 險之一瞬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五十六章 玄城戰起第八十四章 戰後餘閒第三章 荒沼求琴第九章 暫囚天獄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七十七章 驟雨一瞬第四章 鬼宅真相第五十三章 再闖玄城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三十八章 江湖紛繁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四十一章 舊時密事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五十六章 玄城戰起第四十五章 殺意盈院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四十五章 殺意盈院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五章 行俠仗義第三十五章 湖心密談第四十一章 舊時密事第十四章 劍露鋒芒第二十五章 捕嫌審犯第四十三章 南江南水第八十六章 團圓成真第五十三章 再闖玄城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十三章 盛會之變第三十三章 歸衙定計第四十九章 誰與鬥劫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七十七章 驟雨一瞬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七十八章 孤崖絕命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八十二章 夜月相望
第八十九章(周家線)莫能回首第五十六章 玄城戰起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三十五章 湖心密談第七十章 片刻安寧第一百章 烏江側畔第六章 劍破鬼蜮第十六章 酒間初識第六十三章 花襲未休第九十章 重開新章第一百章 烏江側畔第七十章 片刻安寧第二十三章 未酣尚迷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九十三章(周家線)心懷叵測第五十三章 再闖玄城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七十三章 遠道微瀾第十四章 劍露鋒芒第三十一章 冰破玉出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四十二章 秋事堪涼第七十四章 行之未遠第八十章 遠道而來第七十一章 塵囂難算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二十三章 未酣尚迷第五十章 暫隱南苑第十三章 盛會之變第三章 荒沼求琴第九十八章 逆天無道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二十章 江湖亂起第七十五章 緣遇彭澤第四十章 秋風涼兮第六十一章 盡皆無妨第八十六章 團圓成真第一百零五章·終章 永結同心第五十九章 了結非終第八十章 遠道而來第五章 行俠仗義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前緣之一 天命難料第五十一章 竹居殺機第八十二章 夜月相望第十八章 獨行用計第十九章 往事成謎第十六章 酒間初識武林異談之一 吃之一碗第九章 暫囚天獄第六十九章 火起鶩虛第十五章 人來人往第三十二章 夜會銀蛇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二章 夜宿鬼宅第六十七章 險之一瞬第十一章 赤氣指劍第五十六章 玄城戰起第八十四章 戰後餘閒第三章 荒沼求琴第九章 暫囚天獄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三十七章 水火今夜第七十七章 驟雨一瞬第四章 鬼宅真相第五十三章 再闖玄城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三十八章 江湖紛繁第三十章 挽花一命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四十一章 舊時密事第八十三章 鏖戰勝負第五十六章 玄城戰起第四十五章 殺意盈院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四十五章 殺意盈院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五章 行俠仗義第三十五章 湖心密談第四十一章 舊時密事第十四章 劍露鋒芒第二十五章 捕嫌審犯第四十三章 南江南水第八十六章 團圓成真第五十三章 再闖玄城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十三章 盛會之變第三十三章 歸衙定計第四十九章 誰與鬥劫第七十二章 聚散如萍第六十二章 危機猶存第二十二章 一碗不再第七十七章 驟雨一瞬第四十六章 敵友三人第二十四章 首當其衝第七十八章 孤崖絕命第一百零三章 竭盡全力第八十二章 夜月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