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朱有孝就指着這些東西,向大家解釋剛纔的現象:“剛纔我做出的這個試驗,就叫電現象。第一樣東西叫做原電池,一旦線路接通,它就可以放電。剛纔我是用牙咬住了線頭,並沒有放到舌頭上,隨意就不會被電着,朱靈他們沒有看仔細我的動作,就受到了懲罰,徐先生、宋先生看清楚了我的動作,所以他們都沒事。不過宋先生第二次試驗,純碎是想體驗一下被電的感覺。其第二件東西叫做直流電動機,只要通電,它就能轉動,這種現象叫做電磁現象,既簡單,也複雜,這個問題咱們以後再研究,也許盡我們一生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夠入門那些更高深的電磁問題。其三是反向發電,這個直流電動機具有兩個功能,既可以使用電能來轉動它,也可以轉動它來製造我們需要的電能,這是一個奇妙的工具。至於剛纔最後做的實驗,那就是和在夏天的時候打雷一樣,它說明打雷就是天空中有放電現象,並不是什麼雷公、電母在打雷放電。”
朱有孝接着又說道:“下面我在做一個實驗,大家看仔細了,這是一盆清水這是兩個玻璃杯子,都盛滿水,一個放到這邊,一個發到另一邊,用它罩住這兩個鋅棒和銀棒,然後我再搖動這個直流電動機的手柄,大家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都要看仔細了啊。”
朱有孝快速的搖動了電機,於是兩個杯子下面開始冒氣泡,等朱有孝累了,朱靈就接着搖,慢慢的氣泡就把兩個被子裡的水都擠了出來,看起來兩個都成了空杯子,裡面什麼也看不見。
朱有孝慢慢的將其中一個杯子倒拿着,另一個正着拿,先是放到天平上,大家明顯看着天平向一邊傾斜,說明兩個杯子現在肯定不是一樣重。再拿出一個同樣的空杯子,就發現倒着的杯子最輕,而後來拿的杯子卻比另一個杯子輕。
朱有孝就像大家解釋道:“大家今天只能記住,有些東西比好理解,我放到這兩邊的杯子裡面其實現在裡面都有一種氣體,在銀棒這邊的氣體我們把它叫做氧氣,在鋅棒這邊的杯子裡面的氣體叫做氫氣,它的質量非常輕,如果充到豬膀胱裡面,它就會飄起來。它有個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燃燒,下面大家看一下。”
朱有孝就把一根帶着蓋子的細銅管子從下面罩好氫氣瓶子,再把它反過來,用蠟燭的火焰對着管頭晃了一下,馬上就有藍色的火苗出現。朱有孝用另一個杯子罩在上面,一會就有水滴從杯底出現。那個盛滿氧氣的杯子,則讓大家輪流在杯子口做一個呼吸,看看是不是更舒服。
“我給大家解釋一下,剛纔這個試驗叫做電解水試驗,它證明水是有兩種不同的氣體組成,他們通過電的作用,可以分解開來,而分解開的兩種氣體通過燃燒又變成了水,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叫做化學反應,如果不好理解的話,可以理解爲它們發生變化的學問,簡稱化學。這可能是將來非常重要的一種學問,不過我今天和大家講的是最基本的知識,只要大家有興趣,就可以繼續再研究類似的其他的現象。”
看着這些時代的牛人,朱有孝有一種可笑的感覺,誰能想到,自己一個收廢品的人,現在竟然能給一大堆現在的大牛們講述所謂的化學知識,還把他們一個個忽悠的目瞪口呆。
“現在我們只需要知道這是最基本的化學反應就行了,它的最基本研究單位,或者說研究化學最基本的觀點,就是理解爲所有的東西都是由最微小、最原始的小顆粒組成,我們就把最微小的顆粒稱爲原子,這個原子就是組成我們世界的最基本物質。當然了,我們現在還是一種猜想,還無法用肉眼看到,不過大家都知道顯微鏡,那個東西就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原來根本就不知道的東西,比如說那種非常微小的蟲子,我們叫它做細菌的東西。”
孫元化輕聲的問道:“陛下,您給我們做了這些實驗,讓我們看了這麼多奇妙的化學反應,是不是打算讓我們去研究這些東西,這些東西現在有用嗎?”
“這些東西當然有用了,比方說我們現在使用的金、銀、銅、鐵、鉛、鋅、碳等,這些都是單原子組成的物質,而水、鹽、滷水、礦石等,他們都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原子組成的,就比如我們鍊鐵吧,其實它就是一種化學反映的過程,就是把成分複雜的礦石裡面的鐵給提煉出來,用來起作用的就是剛纔我們分離出來的氧氣,把別的東西都燒掉,再加上我們人爲的製造了其他條件,把變化的方向引導成我們需要的的東西,這就是鍊鐵的過程。”
宋應星恍然大悟的說道:“按照陛下的意思,我們原來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叫化學反應,比如說雷鳴天的煉化硝石,我做的製造水泥、玻璃等,這些過程都叫我們人爲主導下的化學反應嗎?”
“對、對、對。”朱有孝回答,“這些都可以稱作叫化學反應的過程。任何化學反應都有一定的規律性,我們將來要研究的學問就是尋找他們的反應規律,然後引導它們向我們需要的方向變化。當然了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但就這也不一定都弄清楚。”
“我今天和大家講了這麼多東西,其實就是爲下面這桶石油打下的基礎。大家都看到了這桶石油,其實它和我們平時吃到嘴裡的食用油也是堂兄弟,只不過不能吃而已,它是由非常複雜的多種東西組成的,我們得想辦法把它們分開,最起碼要按照輕重的不同分開,姑且把這個過程叫做煉化吧,就類似煉丹的方法。”
宋應星說:“我看見那些制蠟燭的人煉化這種石油了,不過陛下說這種事情非常危險,那麼咱們能不能找到不危險的方法呢?”
朱有孝說道:“危險不危險都是相對而言的,石油煉化肯定是一個危險的過程,因爲它非常容易失火,但是隻要我們制訂了相應的煉化過程,嚴格執行煉化的操作程序,不得違反操作的規則,那麼它就不會發生事故。就好比水一樣,平時在井裡、河裡,不會有什麼危險,但是一旦發生暴雨,平時溫馴的河水就會變成吃人的猛獸,可是如果我們平時注意修整河道,加固大堤,它就會按照我們導引的溝渠裡流,就能夠爲我們所用,不會發生危險。”
“我們現在就是需要製造出煉化石油需要的工具,我們把它叫做鍋爐,就是一個近似封閉的大鐵鍋,在一定的高度,比方說接近頂部,開設一個管子,然後在底下用火燒,而把油燒開以後,它就會大概分成上清下濁的情況,上面的油非常容易起火甚至爆炸,我們就需要用比較長的鐵管子,把它輸送到安全的地方。當然了,這些是以後非常有用的東西,可不能像那些傻瓜一樣把它倒掉,不但危險,還浪費東西。大家必須嚴格記住,煉油的場所裡不得有任何明火的存在,儲存油品的地方不得生火做飯,否則一旦發生火災,附近的人將會死無葬身之地。不對,不能說死無葬身之地,他死的地方就是他的葬身的地方,因爲在哪裡他將被燒的連骨灰都找不到。大家務必要記住我的話,小規模實驗的時候,大家可以在跟前觀察研究,我們只在實驗室裡做這些研究,到了工廠大規模製作的時候,誰也不許到挨近鍋爐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