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

bookmark

也許是一路順風,沿途搶劫了大量的財寶金銀,也許是皇家子弟財大氣粗,總之就在朱由崧的命令下,明軍把幾乎所有的能夠搬上島的****全部砸到了石頭城裡,把石頭城裡面的建築物東面半個城炸成了一片廢墟。與此同時,孫愚直帶着軍艦趁着早潮開到了距石頭城四里以外的海域裡,一字排開,聽到東邊炮響的時候,就開始從西邊炮擊,孫愚直沒有朱由崧那樣的氣派,他只讓士兵炸完了城牆上的火炮,然後延伸的城裡面覆蓋式炸了一遍,沒有繼續再打,只是嚴格的封鎖了一切出海的航道,不讓一片木板出城。

望着城內的一片廢墟,朱由崧這才帶領士兵們大搖大擺的從東門進入了石頭城,真是不虧叫石頭城,裡面的建築,包括不少民房都是石頭砌成的,迫擊炮的威力還是有點小,多數的房屋都是頂部木質部分被炸壞了有的還在燃燒,但是牆體大部分完好,從外面看一片狼藉,裡面的院落還是比較完整的。

士兵們分成小隊,一個街道一個街道的慢慢清理,凡是活着的或者說有口氣的全部補槍,不留活口,屍體等待着一會那些土著人過來清理,暫且沒有時間管這些事。一直等到過了城中心,到了西部是才遇到零星的抵抗,不過這基本上沒有什麼作用,只能讓這些士兵練練膽子,哦,不是練膽,這些都是老兵了,是讓他們重新體會一下往日的技藝。

這座城的阿拉伯男人已經死亡殆盡,三萬的人口只剩下了三千多女子,這些都是未婚的,已婚的都已經讓她們陪伴她們的丈夫去了,常年在外漂泊的人都會有這種覺悟,既然你殺人,也會有被人殺死的時候,搶人妻女,就有被搶的準備,顯然這些女子都有這種經歷,也有這種準備。當他們被分配給那些明軍士兵的時候,並沒有出現劇烈反抗的人。就他們的民族來說,女子在家裡基本上是沒有地位的,男子三妻四妾是極爲平常的事情,就算他們到了成年,也是家裡的人隨便找人嫁了,要麼就是被家裡人買了,甚至被賣到比人家爲奴的都有。

大明在朱有孝只有一後二妃的婚事以後,就很少再有娶三妻四妾的人家,那樣會被別人認爲是逾制,一夫一妻的是最平常的家庭,這種家庭已經成爲慣例,至於海外納妾這些當兵的倒是不少,畢竟單身在外也是有許多不方便,一般人也不會說什麼,所以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這些女子反倒是非常喜歡大明的男人了,這比她們族人的男人好多了。

城內的清理工作已經完成,這座小島從天堂變成了地獄,到處倒是殘垣破壁,朱由崧帶着士兵們在城裡大肆搜索,終於找到了阿拉伯人的藏寶庫,真不虧是世界上最香的島嶼,也是最富裕的島嶼,藏寶庫裡塞滿了無數的金銀財寶,粗略的過一下數目也值五六百萬的黃金白銀,分給士兵一百萬兩銀子,剩下的用作以後建設小島的費用,因爲端王朱常浩等的目的不是破壞,而是建設,他們要想在這裡立足,就要把這裡建設的比原來更好,要使這裡重新變成天堂,而且是所有人的天堂。

香料的採摘仍然是那些土著黑人的工作,不過已經沒有棍棒和皮鞭的威脅,有的只是按工作量獲取報酬,就和後世的按勞計酬一樣,懶蛋門就直接被送到了島外,再接着招收勤快的人。那些被炸壞的房屋已經修繕完畢,凡是願意在這裡居住的士兵每人都可以挑選一套小院,就算是那些幹活勤快的土著黑人都可以在這裡買到一套小院,然後帶着妻兒子女居住,石頭城又重新開始變成天堂一般的地方,而且比以前更加乾淨、繁華,端王朱常浩制訂了嚴格的衛生管理制度,敢違反者就會被清理出去。

層拔國已經徹底覆滅了,明軍佔領後這裡被改爲應天府,同樣的石頭城也被叫做新應天,所屬的奔巴島改名朱島,意思是大明的國姓,端王就成了這組島嶼的總督。這兩座主島嶼主要就是生產丁香,不許建有其他的工廠,免得污染了自然環境,失去自然的香味。這樣就面臨着一個問題,那些工廠需要另外找地方建築,兵器和生活用品必須要做到自給自足,從大明運過來需要的成本太高了,也無法讓朱由崧隨心所欲的貫徹他的炮火至上的戰爭理論。

大名王國已經佔領了朱島的的對岸一帶,端王朱常浩就讓朱由崧佔領應天島的對岸,那裡有兩條河,就在兩河中間向土著人用一些鐵器換取了十萬平方里的土地,再送給他們一些武器,讓他們向南方和西方擴張,結果是雙方各有所得,皆大歡喜。

這裡有足夠的礦產,鐵礦附近的山上就可以找到,黃金、鑽石之類的東西更是遍地都可以發現,煤礦也不用發愁,帶來的大明工匠們開始在這裡大興土木,找到礦產之後就讓當地的土著黑人去挖,費用就是用大明的特產和工業品去交換,很快的就在這裡建起了一系列的工廠。大明皇家貿易商行海外分行有的是人才,朱常浩只要發佈命令就行,專業的事情自然有手下的人去幹,這裡不長的時間裡就變成了東非最繁華的地方之一。

葡萄牙人本來是這裡的最重要客戶,丁香的販賣是他們的重要商品之一,雖然他們很垂涎這兩座島嶼的丁香資源,但是因爲他們的人太少了,這裡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勢力非常強大,他們沒有敢對這些人動手,只是在南邊的莫三鼻給和北邊的肯尼亞人少的一帶建立了一系列殖民點。而明軍則憑藉着犀利的炮火把這兩座島上的阿拉伯人、波斯人驅逐殆盡,再加上資助了對岸黑人們大量武器,讓他們繼續擴張,就把西亞那些人的勢力慢慢的趕出了這一片地區。這樣一來葡萄牙人在兩邊,大明在中間就把這裡的沿海一線都控制在手裡了,至於原來經常出現的海盜,其實就是那些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後來在過來的只有老老實實做生意。

在大明和葡萄牙人控制了這一帶沿海航線以後,那些經過這裡運輸、販賣貨物的英格蘭人、法蘭西人、意大利人、德意志人等,他們的日子就開始難過了,他們想上岸進行交易,遇到的都是葡萄牙人和大明人,想要找到土著的黑人和阿拉伯人、波斯人,那已經是不可能了,路過這裡需要補給,看看成本也要比以前花費更多,這就是壁壘,讓他們感到這裡已經不適合他們來往了,該找其他航線了。

現在最高興的就是葡萄牙人了,原來他們通過這裡的時候還要小心翼翼的防備那些阿拉伯海盜,現在不用了,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的船隊在這裡一番掃蕩,讓那些海盜們聞風而逃,當地土著黑人在大名王國和新應天的帶領下都找到了活幹,多數都能吃上飯,既然能吃上飯就很少有人去提着腦袋當海盜去了。

再一個就是荷蘭人了,除了葡萄牙人沒有人和他們競爭香料生意了,這樣他們的香料生意就可以掙到更多的錢了,雖然新應天對他們也不是太友好,但是要比對那些英格蘭人、法蘭西人要好多了,最起碼的補給還是可以得到的。

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的殖民地被大明搶去了,但是在印度還有不少地盤,那裡也有不少香料,新應天也不管他們的通過,所以他們的日子也不錯。

有人高興有人愁,發了愁自然要想別的辦法,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在印度洋順風順水的是沾了新應天和大名王國的光,但是已經吃到甜頭的英格蘭人、法蘭西人、意大利人們卻不願意吃這個啞巴虧,於是他們便想出了更歪的主意,引發了一場戰爭。

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十章 局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二章 登基(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
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鴻基探險記(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鑽石戰爭(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六章 熊廷弼事件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險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鐵血朱由崧(三)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五十章 毛堡爭奪戰(四)第十章 局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三十章 定西南(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重組江浙銀行(六)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債轉股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烏髮第二十五章舔舐着傷口的努爾哈赤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三十四章 橫掃涇河兩岸(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毛堡爭奪戰(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六十四章 收復河套(二)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非混戰(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應天第二百四十章 鐵路(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零六章 九代錦衣衛第一百八十四章 印度沿岸的炮聲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鐵路(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非洲的變化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薄珏(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常潤的崛起(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血朱由崧(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傅冠城的金礦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葡萄牙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二章 登基(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工開物(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非洲勢力範圍(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名王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薩非帝國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一百八十章 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