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如雷轟頂

三天之後,南京的官驛,已經陷入到一片死寂之中。

朱由菘和秦三德突然變了,接二連三接到的稟報,已經令他們有了大禍臨頭的感覺,兩人的情緒看上去,已經不能夠僅僅用頹廢來形容,特別是秦三德,這個時候才真的知道,雖然自己在江寧營裡面呆過不短的時間,可那個時候並沒有深入其中,一切都是飄在面上,看見蘇天成指揮江寧營打了那麼多的勝仗,以爲取得勝利是很容易的事情了,誰知道真正深入其中的時候,才清楚自己連皮毛都沒有能夠掌握到,根本不是蘇天成的對手。

廣德州駐紮的五萬大軍,寧國府駐紮的五萬大軍,足足十萬大軍,不過幾天的時間,被江寧營徹底剿滅了,廣德州和寧國府落入了蘇天成的手裡,加之駐紮在徽州府的五萬大軍,其中四萬人已經進入浙江征伐,至今沒有任何的消息回來,不用做過多的猜想,徽州府也保不住了,至於說進攻浙江餘杭的四萬大軍,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了。

蘇州府和松江府的情況也很不妙,江寧營已經完全佔據了蘇州府,黃得功率領的大軍,被壓縮在了松江府,苦苦的掙扎,至於說駐紮在常州府的五萬大軍,根本不敢去救援了。

不久之前,秦三德還在譏諷劉澤清,率領的十萬大軍,不過幾天的時間,就灰飛煙滅了,如今輪到自己了,駐紮在徽州府、寧國府、廣德州、常州府、蘇州府和松江府的,可是二十五萬大軍啊,眼看也要全部被剿滅了,若是這二十萬大軍,在短短几天的時間。真的被蘇天成和江寧營全部剿滅了,等待秦三德和朱由菘的命運是什麼,也很清楚了。

朱由菘和秦三德不敢相信這些消息,難道說蘇天成是神仙,能掐會算,難道說江寧營的軍士是鐵打的。刀槍不入,能夠橫掃數倍於自身的大軍嗎。

可現實的殘酷,已經令朱由菘和秦三德失去了所有的自信。

應該要做出來決定了,駐紮在常州府的明軍,已經發來了緊急的請求,懇請撤到南京,否則留在常州府,也是被徹底剿滅的命運了,至於說退守至松江府的黃得功。鞭長莫及,秦三德和朱由菘已經管不到了。

還是朱由菘打破了沉寂。

“公公,我看還是趕快要駐紮在常州的大軍撤回南京城來,徽州府、寧國府、蘇州府、松江府和廣德州是保不住了,如今的重點是要保住應天府、鳳陽府和揚州府了。”

雙眼無神的秦三德看了看朱由菘,好半天才開口說話。

“咱家是沒有想到啊,一切都聽憑大人做主吧。”

朱由菘的臉色有了細微的變化,他根本不會想到。到了這樣的關鍵時刻,一直都是雄心勃勃的秦三德。居然準備撒手了,這個時候要自己來做主了,早幹什麼去了。其實在接到諸多消息的時候,朱由菘已經想到了前面經歷的所有事情了,當初秦三德準備發佈那麼多命令的時候,朱由菘就感覺到不妥當。有些消息還沒有能夠拿捏準確,如此情況下貿然的行動,萬一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後悔就來不及了,可惜秦三德根本不聽。

可朱由菘沒有辦法。他是兵部尚書,是南直隸這次戰鬥的主帥,秦三德只是監軍,若是朝廷和皇上追究責任,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他都是難辭其咎的。

如今不是鬥氣的時候,也不是推卸責任的時候,該做的決定必須要做。

朱由菘看了看低頭坐着的秦三德,不再說話,轉身離開了房間,他要下達諸多的命令了,到了這一步,首要的是保護南京城和鳳陽城,至於說其他的地方,能夠兼顧最好,萬一不能夠守住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朱由菘離開房間之後,奇異的一幕出現了,秦三德迅速站起來了,臉上露出了冷酷的神情,看樣子是做出來了什麼重大的決定。

其實這三天的時間以來,秦三德早就沒有思考南京和鳳陽等地,應該如何備戰和迎戰的事情了,他想到了責任的問題,如此慘重的失敗,必須要有人來承擔責任,而且這個責任是不小的,其實秦三德的內心,已經估計到至少二十萬以上的大軍,會被蘇天成徹底的殲滅,也就是以前左良玉麾下的大軍,剩不了多少了。

一步步的從底層的太監,成爲如今的秉筆太監,秦三德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了,也太清楚皇宮裡面的規矩了,遇見了麻煩需要自保,這是在皇宮裡面學會的伎倆,也是太監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否則在變幻莫測的皇宮裡面,根本無立足之地了。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秦三德已經想到了,讓朱由菘來承擔所有的責任,這個時候,他必須要想辦法返回京城去了,繼續守在南京,那就是等死了。

秦三德還是有着一些把握的,他是王承恩的鐵桿,王承恩每日裡都跟隨在皇上的身邊,稍微的給皇上說上幾句好話,就有可能改變皇上的決定,此外內閣首輔周延儒和他的關係也不錯,現在也是需要利用的關鍵時刻了,要求周延儒在皇上面前側面的說幾句話,哪怕是說一些不好聽的話,只要能夠讓自己離開南京,不在染指南直隸的事情,就算是成功了。

想要離開南京,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暫時不要講廣德州、寧國府等地的戰鬥情況,稟報給朝廷,也就是想辦法暫時壓住這個消息,絕對不能夠讓皇上提前知道,只要自己能夠離開南直隸,不再指揮這場戰鬥,責任就全部在朱由菘的身上了,那個時候,就是是朝廷裡面的諸多大人明白裡面的問題,也不會有誰站出來說話的。

所以說,在朱由菘還在考慮南京城和鳳陽等地的防禦事宜的時候,秦三德已經在爲自己的後路考慮了,所謂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秦三德是完全想到這一點了。

當然,秦三德不會想到,事情朝着後面的發展方向,令他做出來了跟多狠毒的舉措,可以說是爲了能夠推卸責任,無所不用其極了。

朱由菘沒有想到那麼多,儘管說接踵而來的消息,對於他來說是五雷轟頂,但越是到了這個時候,越是需要清醒,要想到後面怎麼辦,其實左良玉手下的二十萬大軍,戰鬥力本來就是一般,不可能指望這二十萬大軍,擊敗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但黃得功的五萬大軍,令朱由菘感覺到心疼,這可是真正的精銳部隊啊。

在朱由菘看來,秦三德經受不住打擊,遭遇了挫折就萎靡不振了,這可不是什麼好的脾氣和秉性,可惜朱由菘絕不會想到,這個時候的秦三德,想法早就改變了,人就已經在想後路了,準備袖底抹油開溜了。

朱由菘迅速開始下達命令,駐紮在常州府的五萬明軍,迅速趕赴南京城,與南京京營會合,常州府一人都不留,此外還在苦苦抵抗的黃得功,也要想辦法突圍了,突圍之後趕赴南京城,能夠跑出來多少是多少,關鍵是黃得功要撤出來。

還有駐紮在徽州府的一萬大軍,也不要想着接應進入浙江的大軍了,迅速回撤到南京來,如此一來,守衛南京的兵力超過十萬人了,依靠着南京堅固的城牆,收他個一年半載是絕對沒有多大問題的,至於說今後該怎麼辦,不是如今需要考慮的事宜了。

命令被迅速傳達下去。

南直隸兵部尚書孫泰,一直都守在客棧,從前方傳回來的消息,也令他目瞪口呆了,要說知道這個消息的人是非常少的,也就是寥寥幾人,包括守衛在鳳陽府的馬士英,暫時都不知道,這是絕密的消息,不能夠有絲毫的泄露。

孫泰很清楚,南京京營必須要有所動作了,京營沒有在南京城內,可如今需要駐紮在城內了,必須要找到合適的駐紮地點,同時還要騰出來一些地方,容納從前面撤回來的大軍,相應的糧草準備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事情,這些事情也需要他親自去落實。

遭遇如此慘重的失敗,孫泰隱隱覺得不妙,就算是南京城暫時守住了,今後該怎麼辦,不管是前方回來的明軍,還是南京的京營,顯然不是江寧營的對手,如此的情況下,南京城是沒有任何希望和出路的。

感覺到迷茫的孫泰,情緒一樣很不好,他辛辛苦苦的爭取到提拔,被派遣到南直隸出任兵部尚書,參贊機務,也算是身份特殊的封疆大吏了,可惜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居然調到火坑裡面來了,早知今日,當初就不要想着什麼提拔的事情,還專門去找到了內閣首輔周延儒,而且沒有見到周延儒本人,見到了周延儒的管家周康。

朱由菘下達的命令,雖然很多不是直接針對他孫泰的,可字裡行間的意思,孫泰也明白了,傳令兵悉數都離開之後,朱由菘對着孫泰開口了。

“孫大人,如今是朝廷的危難時刻了,你我唯有同舟共濟,才能夠渡過難關,本官也想不到其他的事情了,守住南京和鳳陽府城,其餘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吧。”(未完待續。。)

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1章 鹿鳴宴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772章 海戰(2)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729章 恩怨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282章 後宮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493章 宿命論(2)第823章 準備(2)第182章 家信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012章 誤判?(1)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18章 硬骨頭(3)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083章 廷辯(1)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36章 如願以償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04章 敵情第644章 松山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885章 對決(7)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510章 刺激(2)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8章 後續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885章 對決(7)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995章 整合(3)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82章 後宮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38章 威信第51章 遊歷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
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71章 鹿鳴宴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772章 海戰(2)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729章 恩怨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282章 後宮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493章 宿命論(2)第823章 準備(2)第182章 家信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012章 誤判?(1)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18章 硬骨頭(3)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083章 廷辯(1)第117章 秦淮河(1)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36章 如願以償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04章 敵情第644章 松山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885章 對決(7)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116章 硬骨頭(1)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510章 刺激(2)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8章 後續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885章 對決(7)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995章 整合(3)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282章 後宮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38章 威信第51章 遊歷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