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

氣氛不錯,這是蘇天成的第一感覺。

朱由檢的心情很好,說話的語氣,也顯得很是輕鬆。

開玩笑,這麼多的黃金白銀,運到了京城,朱由檢要是還不高心,那就沒有天理了。

這樣的機會,蘇天成是不會錯過的,他知道,皇上還有問題要問的,接下來就是自己好好把握的時間了。

“蘇愛卿,到江寧縣上任,兩月有餘了,可否想到後面如何署理政務啊。”

“臣的主要心思,還是集中在錢糧上面的,江寧縣地域廣大,人口衆多,若是不能夠促使農業豐收,不能夠收穫更多的糧食,難以穩定,已經是秋收季節了,臣想着,秋收之後,清理江寧縣的耕地,爲來年的耕種做好準備。”

“嗯,說說你的想法。”

“民以食爲天,臣一直都是關注這方面的,臣在平陽府的時候,在自家佃戶中間,推廣了一些甘薯和玉蜀黍的種植辦法,到了江寧縣,也是想着推廣的,無奈江寧縣的農戶,沒有種植甘薯和玉蜀黍的習慣,臣想着,能夠有大量的耕地,實驗甘薯和玉蜀黍的種植,只要是取得了豐收,農民自然是會種植的。”

“這個想法不錯,縣衙首先實驗,豐收之後,農民自然是會種植的。”

“臣就是這個想法,故而看準南京京營的官田,臣曾經專門給王公公稟報,懇請王公公幫忙協調。臣與東京大營和西京大營的將軍接觸一下,專門商議官田耕種的事宜。王公公已經答應了,只是這段時間,估計王公公有些繁忙,沒有來得及聯繫,臣一直都在等候。”

“哦,你是怎麼跟王振說到這件事情的。”

朱由檢的聲音,出現了細微的變化。

機會來了。

“臣曾經專門去拜訪王公公,稟報了查抄匡思明府邸的事情。也說到了繳獲的火器的事情,懇請王公公幫助給皇上上奏,臣主要想到的事情,還是官田的事情,故而專門給王公公稟報了,臣曾經上疏,懇請皇上恩准。這也是臣的疏忽,臣以爲租賃官田,皇上沒有反對,就是准許了,所以臣專門懇請王公公幫忙協調。”

“王振是怎麼說的?”

“王公公讚譽臣思考很是周到,一心是爲朝廷的。還勉勵臣要堅持下去,臣覺得,有了王公公的支持,還有兵部尚書唐大人和應天府府尹王大人的支持,此事是一定能夠做好的。所以做了一些準備,秋收之後。就考慮和兩大營的將軍接觸,磋商官田事宜。”

朱由檢的臉色,有些變化了,雖然很是細微。

站在他身邊的王承恩,臉上沒有過多的表情,但是,眼睛裡面,能夠看見笑意和讚賞。

這一次,他已經想到了王振的事情,身爲司禮監大太監,當然要調整一些職位了,南京鎮守太監就是首先要調整的職位。可沒有任何的理由,貿然的調整,肯定是不好說的,想不到蘇天成幫了大忙了。

“那你說說,若是和南京京營接洽,準備如何做啊,這些官田,畢竟是京營的根本。”

“南京兩大營有兩萬公頃耕地,臣考慮,軍營軍務繁忙,難以耕種,準備由縣衙耕種其中的一萬公頃耕地,至於說收益,臣想過了,收益的五分之一,上繳給軍營,若是超過了這個數目,臣也是難以承擔的。”

“五分之一,是不是少了一些啊。”

“皇上,臣已經是盡力了,軍營可以專心軍務,得到了五分之一的收益,若是超過了這個數目,臣無力承擔啊,臣計算過了,耕種官田的佃戶,所有收益,分爲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五分之一的收益,繳納給兩大營,第二部分,五分之一的收益,繳納給縣衙,第三部分,纔是自身剩下的收益,這已經不多了,若是超過了這個限度,佃戶所得的收益太少了,他們要養家餬口,若是不能夠承受了,就不會耕種了,適得其反啊。”

朱由檢點點頭,看來是贊同這樣的認識的。

“說得好,這纔是民以食爲天的考慮。”

朱由檢沒有直接表態,轉而問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江寧縣隸屬應天府管轄,若是有什麼事情,也是直接給應天府稟報,蘇愛卿如何想到了,直接給唐世濟和王振稟報啊。”

蘇天成心裡咯噔了一下,看來這位朱由檢,一點都不糊塗。

“皇上,這是臣的不是。”

其實,牽涉到諸多的事情,唐世濟和王振都是關心的,唐世濟也曾經建議,江寧縣和南京京營多多聯繫,可這個情況,蘇天成是不會說出來的,既然要上眼藥水,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那就要分清楚。江寧縣的位置重要,唐世濟不可能不關心,這種越級的關心,他是無法阻止的,朱由檢這麼說,只是提醒其他的官員。

“能夠認識到不是,很不錯了,南直隸的情況,朕是知道的,這也不能夠完全怪你。”

“皇上聖明,臣彙報江寧縣事宜的時候,王公公是非常關心的,還專門鼓勵了,臣很是感激。”

話不能夠說的太多,適可而止。

蘇天成已經察覺到,朱由檢相當聰明,絕不是某些人形容的昏庸不堪,人家知道怎麼治理國家,怎麼明辨是非。

真實的歷史,朱由檢在煤山上吊之前,曾經說過一句話: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看來,朱由檢說出來這句話,可能是有着一些道理的。

“嗯,朕很是看好你啊,斬殺不沾泥,查抄匡思明的府邸,表現出來智勇雙全,朕看,你還是回到京城來。”

蘇天成的腦門上,剎那間冒出了汗滴,這可是要命的事情,俗話說的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自己沒有雄厚的基礎,總是在京城指手畫腳,依靠着別人的力量,最終是難以成大事的,好不容易在江寧縣慢慢鋪開了,準備大幹一番的,這要是到京城來了,陷入到黨爭的漩渦裡面去了,不知道要蹉跎好多年,說不定先前的多有計劃,都要付諸東流了。

可不要京城,也要有合適的理由,否則後果更加的不妙。

朱由檢要求自己到京城來,恐怕就想到了這件事情的,要不然千里迢迢的,跑來跑去,沒有事情做了啊。

“皇上,臣的想法是有些不同的。”

“嗯,你有些什麼想法,說來看看。”

“皇上厚愛,臣感激不盡,不過臣剛剛到江寧縣,也是剛剛開始熟悉江寧縣的情況,實實在在感覺到了,處理政務,有着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唯有熟知了情況,才能夠有着不一般的見識,臣也是期盼着在皇上身邊,禁言獻策的,可臣不熟悉下面的情況,就難以提出來行之有效的建議,那樣一來,有負皇上重託,罪莫大焉。”

“蘇愛卿,朕時常聽說,伴君如伴虎,你如何看待這句話啊?”

“臣沒有這樣的看法。”

“哦。”

“臣是實話實說的,臣以爲,心底無私天地寬,既然在皇上的身邊,就要一心爲朝廷,一心考慮到朝政,不要想着爲自身謀私利,若是皇上身邊的文武大臣,都是這樣的想法,從實際出發,提出來實實在在的建議,絕不會有伴君如伴虎的想法,若是時時刻刻關注皇上的喜好,想着欺上媚下,謀求權力,滿足私慾,當然有此類的想法。”

朱由檢神色有些凝重。

“臣知道,皇上勵精圖治,想着振興大明,夙興夜寐,食不甘味,正是因爲如此,臣想着在江寧縣,做出來一番成績,能夠減輕朝廷壓力,臣以爲,儘管是治理江寧縣一縣之地,也是有着規律的,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不能夠過於着急,臣查抄匡思明的府邸,概因爲匡思明和後金勾結,販賣軍械器材,這等同於謀反,罪不可赦,臣不懲處其餘十六家的鹽商,也是考慮到,必須要維護江寧縣的穩定,他們只要足額的上繳賦稅,繼續在江寧縣做生意,是有着莫大好處的,兩權相害取其輕,故而臣做出來了這樣的選擇。”

“雖然說查抄了匡思明的府邸,可臣的內心,是不想這麼做的,請求皇上赦免匡思明的家人,也是從這方面考慮的,懲處首惡,餘者接寬大處理,寬嚴相濟,方可令其餘人認識到朝廷的威嚴,最大限度限制自身的行爲。”

“臣考慮的是長遠的機制,這話解釋起來,意思就是形成良性的發展路徑,比如說江寧縣糧食種植,讓老百姓家裡有了存糧,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就是發生了災荒,也不至於引發事端,臣正在努力,期盼早日成功。”

“臣雖然在江寧縣,遠離京城,可也是知道皇上過於操勞的,臣以爲,皇上一定要保重身體,皇上的身體,乃是我大明朝之根本。”

朱由檢悠悠的嘆了一口氣。

“朕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建議了,蘇愛卿的意思,朕是明白的,朝廷文武大臣,也有提出來這等建議的,可惜他們總是言辭鑿鑿,以爲掌握了至理名言,朕就非要按照他們的意見來辦事,否則就是昏庸。朕何嘗不明白慎獨的道理,但事情總有輕重緩急啊。”

“臣以爲,皇上說的極是。”

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082章 暗戰(3)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51章 遊歷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29章 恩怨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23章 些須情況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93章 整合(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994章 整合(2)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866章 兩重天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239章 故人來(1)第201章 軍心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084章 廷辯(2)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1章 收服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252章 北平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397章 開花彈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728章 江湖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59章 剿匪(1)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843章 慘敗(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20章 面對面第881章 對決(3)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22章 眉姑娘第821章 廷議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735章 青州第32章 難得的溫馨
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082章 暗戰(3)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51章 遊歷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29章 恩怨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23章 些須情況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93章 整合(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994章 整合(2)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866章 兩重天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239章 故人來(1)第201章 軍心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084章 廷辯(2)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1章 收服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252章 北平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397章 開花彈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728章 江湖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59章 剿匪(1)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843章 慘敗(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820章 面對面第881章 對決(3)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22章 眉姑娘第821章 廷議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735章 青州第32章 難得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