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吳襄拜訪

蘇天成的日子過得很是悠閒,從九月開始,一直到春節,連續四個多月的時間,他都可以呆在京城裡面,也就是自己的家裡,陪着衆多的老婆,不過這也不是說他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了,洪承疇抵達寧遠之後,有關佈防的大事情,都是來信請示的,蘇天成對遼東的具體地形,不是很熟悉,但也根據地圖,做出來了相應的佈置,將七萬大軍佈置在兩個地方,其中最前沿的錦州駐守了四萬江寧營的將士,寧遠駐守三萬江寧營將士,至於說山海關,暫時沒有放置將士,這也是蘇天成有着特殊的考慮,駐守山海關的,是吳襄和吳三桂父子。

就說駐守錦州的總兵,也是傳奇人物,這人就是祖大壽。祖大壽和吳襄、吳三桂的關係也是很特殊的,吳襄是祖大壽的妹夫,吳三桂是祖大壽的親侄兒。

大淩河兵敗之後,祖大壽曾經被迫投降後金,之後回到了大明,恢復了以前的職務,繼續駐守錦州。

祖大壽、吳襄以及吳三桂,都是明朝末年傳奇式的人物,說起來也都是負面人物,按照以前歷史的發展,除開吳襄被李自成殺掉,祖大壽和吳三桂都投降了後金,其中祖大壽投降後金之後,衆生都沒有爲後金效力,被後人譏諷爲揹負兩個主子。

祖大壽這個時候的職務,都是總兵,吳三桂擔任前鋒右營副將,相當於副總兵,但總領山海關的防務。

因爲江寧營的崛起,更因爲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剿滅了流寇,出任了薊遼督師。這個時候,朝廷的注意力,悉數集中到了遼東。

蘇天成是薊遼督師,統領遼東所有事宜,可以說,遼東的所有官吏,包括薊州、天津、登州、萊州的官吏。都在他的管轄之下,他的一句話,可以罷免官吏的職務,聖旨中間有一句話是非常明確的,蘇天成是代替皇上在薊遼督師的,可以便宜行事。這句話的意思,就算是祖大壽這樣的總兵,若是有什麼事情做得不好,蘇天成都可以用尚方寶劍斬殺他們,而後稟報。

蘇天成對權力很看重,但他更在乎的,是如何剿滅後金韃子。如何徹底消滅大清。

這和剿滅流寇有着天壤之別,流寇在大明境內,沒有固定的根據地,造反十餘年來,都是飄忽不定,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加之流寇的認識有着很大的侷限性,絕大部分的首領都是想着能夠過上奢華的生活。眼睛裡面看到的就是錢財和美女,沒有明確的政治目標,這樣的情況下,當然成不了多大的氣候。

後金的情況就不同了,皇太極乃是一帶梟雄,有着不一般的遠見卓識,經過了幾十年的建設。後金有着足夠的實力,想要徹底剿滅後金政權,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也不要想着完全依靠征伐。能夠摧毀後金政權。

所以說,蘇天成不着急,事情必須要慢慢來。

蘇天成也想着早點到寧遠去,看看關寧錦防線的情況,不管地圖如何的繪製,也不管洪承疇等人如何的彙報,都不如自己親自去看到的詳盡。

可惜朱審馨等人就是不同意。

薊遼督師府在寧遠城內,算的上是前線了,蘇天成不可能帶着家眷去的,也就是說,他到寧遠去了,依舊要過單身漢的生活,家裡的衆多老婆,也要過着寡婦的生活,如此的情況下,朱審馨等人當然想着蘇天成在家裡多呆一些時間了。

蘇天成也想着在京城陪陪家人,自打殿試之後,在他的感覺裡面,七年時間了,自己好像沒有過假期,總是忙忙碌碌的,就是每一次調整官職,也是急匆匆的,根本就沒有能夠歇息一番,再說了,皇上似乎也有這個意思,要求自己在家裡多歇息一會。

“老爺,外面有人自稱是前山海關總兵吳襄,前來拜訪。”

管家前來稟報的時候,蘇天成正在看洪承疇的來信。

聽見了管家的稟報,蘇天成有些好奇了,吳襄如今賦閒在家,表面上什麼事情都沒有,實際上和吳三桂一起負責山海關的軍務,大淩河之戰的時候,吳襄帶兵赴援的時候,因爲害怕後金韃子的強大,率兵逃亡,打亂了祖大壽的部署,致使守衛大淩河的明軍全軍覆沒,祖大壽被迫投降,連累當時的薊遼督師孫承宗被罷免,自己也被投入到大獄裡面,一年之後,因爲祖大壽和吳三桂等人的活動,回到山海關老家,賦閒在家。

這樣一個什麼職務都沒有的人,居然想着來拜訪自己這個薊遼督師了。

蘇天成想到了吳三桂。

自己和吳三桂的關係,說起來還是不錯的,爲數不多的幾次見面,還互贈了禮物,恐怕吳襄就是憑着這一層關係,纔想到來拜訪的。

放下手裡的書信,蘇天成要管家將吳襄帶到大堂,自己一會就過去。

管家有些支支吾吾的,好半天才開口。

“老爺,吳襄帶來了禮單,小的不敢做主,不知道該如何的處理。”

“這件事情,你直接去找夫人就可以了,不必來問我。”

到家裡來拜訪的官吏,大都是帶禮物來的,這些方面,一直都是朱審馨負責,蘇天成有着自己的原則,相互之間的拜訪,帶一些禮物,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是記住回訪的時候,帶去更多的禮物,這就屬於正常的禮尚往來了,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蘇天成不缺錢,加之朱審馨的身份不同了,對於錢財也不是很看重。

管家低着頭答應了。

蘇天成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內心裡面,覺得這個管家還是有些木訥的,雖說自己回家了,但管理家裡事情的,還是朱審馨,自己是不會過問具體事情的,如果說想到自己回家了,大小的事情都來請示自己了,自己也耐不得這個煩。

來到大堂,一個頭發有些花白、一臉絡腮鬍的男人,正在仔細看着牆上的字畫。

蘇天成咳嗽了一聲。

男人急忙轉過身,抱拳行禮了。

“在下吳襄,特來拜見大人。”

“吳大人不用如此的客氣,本官和三桂兄頗有些淵源,從這層關係上來說,吳大人還是本官的長輩啊。”

“不敢不敢,犬子一直都很崇拜大人,雖說見面的機緣不多,但在家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是念叨着大人的。”

“坐下說話吧。”

寥寥幾句話,蘇天成內心有了大致的印象,這個吳襄,對於關係學是有些精通的,也難怪能夠在闖下大禍之後,還能夠安然無恙的。

吳襄是天啓年間的武進士,學識還是不錯的。

“今日來拜訪大人,一是在下久聞大人的威名,今日得見,倍感榮幸,二是犬子一直都想着來拜訪大人,無奈駐守山海關,未有軍令,不敢隨意離開,故而委託在下專程來拜訪。”

“本官知道了,關寧錦防線乃是我大明在遼東的重要防線,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吳大人和三桂兄率領的山海關軍隊,被稱之爲關寧軍,也說明戰鬥力是很不錯的,江寧營進駐關寧錦防線,未曾在山海關駐兵,這也是本官的意思,有吳大人和三桂兄守護在這裡,本官也是很放心的。”

吳襄的臉上,露出了親切的笑容。

“在下回去之後,一定督促犬子,不要辜負大人的信任啊。”

很快,酒宴安排好了。

這是蘇天成專門吩咐的,倒不是說必須要招待吳襄,到府邸來拜訪的人不少了,若是每個人都要招待,府裡從早到晚可以開流水席了,哪些需要招待,哪些不需要招待,這都是朱審馨做主的,不過有些時候,蘇天成也會專門強調一下的。

不管怎麼說,吳襄都是駐守在山海關的,也能夠代表吳三桂,自己如今是薊遼督師,負責遼東的一切事物,這樣的招待是必須的,至少能夠拉近關係,而不是完全依靠官職壓住對方的。

吳襄受寵若驚,顯露出來感激的神情。他的名聲的確不好,當年的大淩河之戰,因爲做了逃兵,一定程度上導致明軍的全軍覆沒,受到了不少的詬病,這些年以來,一直都是呆在山海關,很少到京城來,也害怕看到別人異樣的目光,這次來拜訪蘇天成,雖說吳三桂和蘇天成之間有着一定的關係,但蘇天成如日中天,哪裡是吳三桂能夠比較的,若是蘇天成端出架子來,自己也是無可奈何的。

想不到蘇天成的態度如此的隨和,一點架子都沒有。

這一刻,吳襄忽然覺得,吳三桂能夠結交蘇天成,還真的是明智的選擇。

喝酒的時候,蘇天成的態勢,令吳襄更加的感動。

桌上擺着的有酒杯和大碗,蘇天成將酒杯放在了一邊,拿起了酒碗,一邊還說了,江寧營將士喝酒的時候,一律都是用碗喝酒,這纔是軍人風範。言下之意,吳襄還是總兵的身份,還是軍人,喝酒自然要用酒碗的。

這令吳襄欣喜若狂,若是得到了蘇天成的賞識,官復原職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了。

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791章 偶遇(2)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17章 秦淮河(1)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915章 朝貢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8章 後續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86章 朝廷嘉獎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93章 新科會元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58章 籌謀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12章 善後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710章 囑託第1187章 行動(4)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406章 募捐(2)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165章 苦嶺關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76章 升堂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481章 準備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04章 隱患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821章 廷議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98章 內訌(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54章 造船廠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55章 真相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75章 計中計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418章 造勢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024章 無力迴天(2)
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791章 偶遇(2)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17章 秦淮河(1)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915章 朝貢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8章 後續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86章 朝廷嘉獎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93章 新科會元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58章 籌謀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12章 善後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710章 囑託第1187章 行動(4)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406章 募捐(2)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165章 苦嶺關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76章 升堂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481章 準備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04章 隱患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821章 廷議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98章 內訌(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754章 造船廠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55章 真相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675章 計中計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418章 造勢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024章 無力迴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