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老人的身份

成爲崇禎五年會試會元,肯定是高興的事情,可蘇天成不完全這麼看。

歷史上的會試會元,應該是被後世稱之爲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吳偉業,可因爲自己的穿越,歷史已經發生了小小的改變了,蝴蝶翅膀起作用了。

這種改變,會有多大,蘇天成還需要慢慢觀察。

殿試在三月十五,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舉行,在這之前,禮部會舉行一次複試,同樣在保和殿舉行,通過複試的貢生,參加殿試,能夠見到皇上。

作爲會試會元,蘇天成是不需要參加複試的,直接參加殿試。

殿試的重點,已經不是學問了,只考試一場策問,實際上就是皇上當面看你的相貌、言行、舉止等等,提一些問題考察你的應變能力和智慧。

通過了會試,所有的貢生,不會那麼着急了,在京城慢慢等候。

所謂的複試,其實也是通過相貌和儀態來看,你是不是能夠參加殿試。

殿試之後,進入翰林院,或者是入朝爲官,儀容是很重要的,倘若身體有殘疾,肯定是被淘汰的,堂堂華夏,豈能有殘缺不全之人,進入官宦隊伍。

距離殿試,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

蘇天成也沒有其他的什麼事情了,他是會試會元,肯定是有貢生來拜訪的,加之居住的高升客棧,掌櫃的恨不得每天都在大堂宣傳,自家的客棧裡面,住着會試會元。

蘇天浩的態度很是奇怪,自從那天應酬過報喜的隊伍之後,他就回到了國子監,兩天時間,都沒有過來。

蘇天成沒有在意,或許自己這位同父異母的大哥,受到刺激了,也想着在國子監好好的讀書,參加下一次的鄉試,至少要考中舉人啊。

必要的關係,還是需要應酬,所以說,他呆在客棧裡面,哪裡都沒有去。

“會元郎,老乞丐來討飯了。”

熟悉的聲音傳來的時候,蘇天成略微吃驚。

老人神龍見首不見尾,每到關鍵時刻,就現身了。

“晚輩拜見世伯。”

“呵呵,都是會元郎了,對老乞丐,還是這麼恭敬啊,受之有愧啊。”

老人的神態,早就不同了,雖然看上去有些瘦弱,但眼神裡面,迸射出來的精光,足以令人不敢小視。

老人毫不客氣的坐下。

“會元郎,不要站着說話,你老是這麼客氣,是不是老乞丐也要站起來啊。”

蘇天成微微一笑,在老人的左首坐下了。這其實是老人在提醒他,不要顯得過於低調,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已經是會試會元,該有的姿態,該擺出來的架子,還是不能夠少的,否則人家會看輕你的。

“老夫四處漂泊,見過太多的事情,和你真的是有緣啊,當初我們在襄陵縣馬市遭遇,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雖然我們見面次數不多。”

老人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了。

“坤元,你的才能,老夫驚歎,自古以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有才能是好事情,可也要潔身自好,也要做出來好的選擇,老夫多嘴了,想着問問,日後你做什麼樣的選擇啊。”

還沒有參加殿試,老人問到了這樣的問題,蘇天成隱隱的明白了。

朝廷的黨爭,已經成爲了痼疾,特別是內閣首輔和次輔之間的爭鬥。

溫體仁想方設法對付周延儒,想着成爲內閣首輔,掌握最高權力,可週延儒畢竟是內閣首輔,絕非等閒之輩,兩人之間的博弈,早在崇禎三年末就開始了。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周延儒成爲內閣首輔的時間,還不是很長。

崇禎四年初,溫體仁彈劾吏部尚書王永光,參與了錦衣衛賣官鬻爵的事情,三月,王永光被罷官,溫體仁的老鄉、左都御史閔洪學出任了吏部尚書,緊接着,周延儒彈劾兵部尚書樑廷棟,依舊是賣官鬻爵的事情,樑廷棟六月被罷官,熊明遇出任兵部尚書。

無他,王永光是周延儒的黨羽,樑廷棟是溫體仁的黨羽。

當然,周延儒畢竟是首輔,與他有着一定親戚關係的陳於廷,出任左都御史。

朝廷高層的這些鬥爭,已經讓下面的官員,感覺到了危機。

對科舉人才的爭取,更是周延儒和溫體仁所注意的,也是能夠從這裡面做文章的。

老人提出來了這樣的問題,顯然對朝廷內部的情況,是熟知的。

“晚輩已經想過,申請外放爲官的。”

“哦,你居然有這等的想法,會試會元,乃是殿試頭甲的人選,老夫以爲,你可能是殿試頭甲狀元的,那是一定要入翰林的,放着如此好的道路不走,想到外放爲官,爲什麼會有這樣的選擇啊。”

“晚輩主要是想到了,外放爲官,熟悉府州縣的政務,晚輩年輕,外放磨礪一番,增加一些經驗。”

老人的眼神變得很是犀利,看着蘇天成,好一會沒有說話。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內而亡,老夫沒有看出來,你竟然有着如此的韜略。京城裡面,錯綜複雜,確實不是久留之地,既然這樣,殿試之後,你想着到哪裡去啊?”

“晚輩想着到南直隸去。”

“能夠說說理由嗎?”

“這、南直隸乃是富庶之地。。。”

“哈哈,坤元真的是有趣啊,南直隸雖然富庶,怎麼能夠比得上京城,老夫見到了太多了,你若是想要真正做出來事情,需要面對太多的事情了,老夫也要提醒你,任何的地方,都是一樣,都會面臨諸多的問題,哪裡都不是平靜的,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蘇天成點點頭。

“晚輩明白了,謹記世伯的教誨。”

“老夫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出來一番大事情的,看來老夫是多慮了,你想的很是周密啊,如此縝密的思維,想不出頭都難啊。”

蘇天成低着頭,沒有回答。

“老夫和你有緣,也想着助你一臂之力,這麼長時間了,你一直都沒有過問老夫的身份,真的是少見的,你已經是會元,有些事情,需要了解,老夫也不想瞞你了。”

蘇天成的精神開始高度集中了,他一直都想着知道,老人究竟是什麼身份,包括渠清澤的身份,這關係自己今後的發展。

“過去的事情,你不要多想了,老夫開始注意你,還是在平陽府的鄉下啊。”

蘇天成的身體哆嗦了一下,他知道老人說的是什麼,殺掉了五個寧州衛的軍士,那是他剛剛穿越的時候,爲了能夠活命,做出來的舉措。

現在聯想起來,一切都明確了,想必老人知道這一切,跟隨到了襄陵縣,自己在和老人的接觸過程中間,表現還是不錯的,通過了老人多次的試探,所以才能夠保住性命。

“你在平陽府做出來的事情,可圈可點,鄉試解元,會試會元,而且招募了三千精銳護院,剿滅三百流寇,這些老夫都不想多說了,老夫曾經提醒過你,不可妄自菲薄,你做的很不錯,至於說那雷文彤,死了就死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隨着老人的訴說,蘇天成的冷汗都出來了,自己的一舉一動,老人都是知道的,當初就懷疑,老人是在錦衣衛的,這錦衣衛神通廣大,什麼事情不知道啊。

“坤元,老夫是錦衣衛都督僉事董昌,至於說渠清澤,乃是錦衣衛的百戶。”

蘇天成有些平靜了。

錦衣衛是赫赫有名的,其實也是大明軍隊的一部分。

衛所分爲內衛和外衛。內衛包括京營和親軍都護府。

其中的親軍都護府,設十二個衛所,主要負責皇宮的守衛、皇帝的護駕等事宜,親軍都護府由皇帝直接派親信大臣擔任,不受兵部領導,而親軍都護府所轄的十二個衛所,第一衛就是錦衣衛。

錦衣衛主要負責皇帝出行的護駕、護衛、依仗等,後來擴大職能,負責皇帝交辦的緝捕刑獄、密偵查抄等事宜,聲威大震。

錦衣衛的最高負責人衛指揮使,是正三品的武官。可這個正三品的指揮使,與其他文武官員比較,有着不一般的權勢。

到明朝後期,錦衣衛的勢力,無孔不入,各縣都有錦衣衛的觸角。

董昌是錦衣衛都督僉事,這是正二品的品秩。這個職銜,其實是虛職,也就是說,錦衣衛真正的負責人,是指揮使、千戶、百戶等。

若是指揮使立下了功勞,皇上賞賜,就封都督僉事,成爲了正二品的官員。

按說皇上是不會單獨加封錦衣衛都督僉事這樣的職銜的,這隻能夠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董昌不是錦衣衛明面上的官員。

錦衣衛早就存在明線和暗線兩個部分的。

也就是說,董昌負責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密偵查抄這樣的事情了。

“晚輩蘇天成,拜見董大人。”

“坤元,我們之間,沒有必要來這一套的禮儀了,好了,老夫也要告辭了,最後提醒你,上次到平陽府頒旨的秦公公,乃是司禮監長隨秦三德,這個秦公公,是王承恩公公身邊的人,與司禮監的曹化淳公公也有着一定的聯繫,他對你的印象不錯,若是有機會,一定親近一下。”

第417章 訓斥第1155章 識趣第1273章 驚奇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273章 驚奇第133章 準備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030章 妥協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510章 刺激(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22章 青樓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283章 太子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703章 遠見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65章 劉鐵漢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817章 爭執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121章 熱鍋(1)
第417章 訓斥第1155章 識趣第1273章 驚奇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273章 驚奇第133章 準備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030章 妥協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510章 刺激(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22章 青樓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283章 太子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703章 遠見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65章 劉鐵漢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817章 爭執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121章 熱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