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

????大明朝官員之間的拜訪,從臘月初就開始了,這和幾百年之後是有些相似的,官員休沐的時間不多,今年承蒙皇上的恩賜,京官的休沐時間,從臘月二十九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這麼長的假期,好長時間沒有出現過了。

京官其實很累的,倒不是身體累,而是心裡累,在京城裡面,天子腳下,高官顯貴太多了,看見這些顯貴,就想着必須要進步和升遷,才能夠過人上人的日子,平日裡需要不斷找機會去拜訪上級,時時刻刻都需要找到理由,讓上級不要忘記自己。

所以,真正到了過年的時間,休沐時間,所有官員都需要休息,今年的假期有些長,有些中低品秩的官吏,甚至準備請假了,回到老家去看看,難得有這樣的機會。這個時候,大家是不會相互串門的,在家裡舒服很多的,不過春節是最大的節日,不去拜訪上級肯定是不行的,那就只能夠選擇臘月的時間了。

也有例外,正月的時間,有些官員也到上級的府邸去拜年,那樣就不是一般的關係了,心腹之類的,選擇這個時候到上級的家裡去,顯得是一家人。

臘月到來,蘇天成在京城的日子也不多了,正月十五之前,他是必須要趕到寧遠去的,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不能夠耽誤了,雖然說寧遠一帶的情況特殊。

臘月二十,徐爾一上門來拜年了。

徐爾一是蘇天成的老師,按說是不該給蘇天成拜年的,但蘇天成的身份不同了,太子太保、薊遼督師、兵部尚書、右都御使,已經是從一品的高官了,這等於是大明朝頂尖的存在了。徐爾一來拜年,也是說得過去的。

聽說徐爾一來拜年,蘇天成連忙到府邸門口迎接,嘴裡連聲說不敢叨擾老師的話語。

徐爾一依舊是兵部左侍郎,正三品的官員,短時間之內想着做尚書。恐怕是有些困難的。

蘇天成帶着徐爾一,直接進入了書房。

坐下之後,兩人寒暄了一陣子,徐爾一很是感慨,說自己在京城這麼多年了,今年是最爲熱鬧的,很久沒有看見如此熱鬧的情形了,這都是因爲剿滅了流寇、遼東安靜的緣故。

說完這些之後,徐爾一的話題很快轉移了。直接說到太子殿下的事情了。

“太子殿下從四川回來之後,朝廷的諸位大人都感覺到了,太子殿下的變化很大啊,皇上已經做出來了決定,從正月開始,太子殿下就要出閣講學了,這表示太子殿下就要出宮了,我真的是沒有想到啊。按照朝廷的規矩,太子殿下出閣講學。至少要等到十四歲的時候啊。”

太子出閣講學,又稱爲經筵,是專門爲皇帝或者太子講經論史而特設的御前講習,由朝廷裡面學識最爲深厚的大臣、翰林院學士、侍讀學士、內閣大臣等,分別授課,這其實是一種帝王接受儒家思想最爲重要的方式。

明朝是非常重視經筵的。開經筵爲朝廷的盛事,十分隆重,儀式由內閣首輔主持,內閣所有的閣臣協助,六部尚書、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副都御使,都是要參加的。

崇禎登基以來,內外交困,經筵一事沒有誰提及了,如今情況開始好轉,經筵自然被朝廷大臣開始重視起來了。

太子出閣講學,這的確是大事情。

徐爾一說出來這件事情的事情,蘇天成心裡動了一下。

明朝的經筵,一般是每個月三次,日子在初二、十二和二十二日,看樣子太子殿下第一次出閣講學,肯定安排在正月二十二,這就預示着,從這個時候開始,經筵將要常規化了,太子的學習必須正規化了。

如果經筵開始了,朱慈烺就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到遼東去了。要不然滿朝的大臣,都會彈劾的太子殿下的學業是最爲重要的事情啊。

“太子殿下出閣講學,這是好事情啊,也是大事情,只可惜學生不能參加了,老師是一定要參加的。”

“大人職責重大,不能夠參加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蘇天成的品秩太高了,徐爾一不好託大了,這也是朝廷裡面的規矩。

“學生在家裡的時間太長了,正月十五以前,就要趕到寧遠去了,要不然學生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大人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想的,遼東的局勢很是平穩,後金韃子不敢學以前那樣猖獗了,江寧營駐紮在錦州和寧遠,對後金韃子是極大的震懾啊。”

蘇天成沒有說話,滿朝的大臣都是這樣的看法,包括皇上。

一直以來,皇上都沒有提及剿滅後金韃子的事情,大概在意識裡面,也認爲這樣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儘管說江寧營驍勇,但後金八旗人數衆多,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這樣的思想,在大明還是很盛行的,就算是蘇天成和江寧營有着剿滅後金韃子的想法,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形成的,所以說,只要江寧營駐紮在關寧錦防線一帶,邊關相安無事,大家就滿足了。

這種短視的行爲,普遍存在。

這也是蘇天成遇見的難題,這表示着,朝廷對遼東戰事的態度是複雜的,只要稍微遭遇到波折,一定是滿朝的反對聲音,不同意主動展開進攻的。

薊遼督師府的官吏,基本還沒有配置,徐爾一向蘇天成推薦了幾個人選,蘇天成一一都記下了。

薊遼督師府的官吏,鼎盛的時候,可以達到數百人,不過這些年以來,薊遼督師這個職務,沒有延續性,所以說,督師府的官吏,也是臨時組建的,一旦朝廷沒有任命薊遼督師,督師府基本就沒有什麼官吏了。

徐爾一告辭之後,蘇天成很快做好了準備,去給孫承宗拜年了。

孫承宗是內閣首輔,儘管說老家在保定,距離京城不遠,但也不大可能回到老家去的,加之孫承宗的家眷,大都從江寧縣和保定縣遷到了京城,所以說,孫承宗也不需要回去了,兒孫過年的時候,回去給祖宗上香就可以了。

孫承宗的府邸,距離蘇天成的府邸不遠,不過幾條街就到了。

孫承宗剛剛回到家裡,帶着蘇天成直接到了書房,至於說朱審馨,由夫人陪着。

“老師很是操勞,還是要多注意身體啊。”

“唉,確實有些累啊,年紀大了,體力大不如以前了,不過也無法懈怠啊,對了,皇上做出來了決定,太子殿下正月二十二出閣講學,這件事情,你知道了嗎。”

“晚輩剛剛聽說了,太子殿下出閣講學,這是好事情啊。”

“老夫的想法不同了,太子殿下最好是跟着你到遼東去,這次太子殿下從四川回來,老夫總算是明白了,經筵確實有必要,但若是能夠接觸到實際,在實踐中學習,情況好很多的。”

“晚輩的想法,和老師的想法有不同。”

“哦,你有什麼想法啊,難道說步同意太子殿下到遼東去嗎。”

“晚輩覺得,目前沒有這個必要,晚輩到遼東去之後,面臨的事情很多,諸多的事情,需要一步一步來,不能夠過於着急,欲速則不達,這個過程,有可能是一年、兩年,甚至是三五年時間。”

孫承宗的臉色變得有些嚴肅了。

“坤元,老夫知道你的想法,你想着能夠徹底剿滅後金韃子,老夫是支持的,老夫以爲,凡是到過遼東的文武大臣,都是有這個想法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後金韃子最終是我大明最大的威脅,若是不能夠徹底剿滅,最終會威脅我大明社稷的,可朝廷諸多大人,未必是這樣的想法,恐怕有樂觀的想法,認爲遼東平靜,就是最好了。”

“晚輩也想到這個問題了,晚輩到遼東去,最大的目標就是剿滅後金韃子,不過這個想法,晚輩暫時不會表露出來的,若是說出來了這個目標,恐怕引發軒然大波啊。”

“坤元是不是想到了袁崇煥啊,袁崇煥當年出任薊遼督師的時候,曾經誇下海口,五年時間平定遼東,還立下了軍令狀,老夫當時就感覺到,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果不其然,後金都打到京師來了,這件事情,在朝廷裡面的影響很大,老夫儘管是內閣首輔了,也不敢輕易說剿滅後金韃子的事情,這種承諾,不是輕易能夠說出來的。”

蘇天成點點頭。

“不過,坤元,老夫是相信你的,只要是你下定決定的事情,一定能夠做到的,兩年前,你許下承諾,剿滅流寇,如今流寇灰飛煙滅了,前年後金韃子十萬大兵,氣勢洶洶入關,當時的情形非常危急,但你率領江寧營,一舉殲滅三萬後金韃子,也正是這一次的戰鬥,令後金韃子老實很多了,兩年時間過去了,不敢越雷池一步。”

“老師,晚輩其實也是很忐忑的,後金八旗不同於流寇啊。”

“老夫清楚,但老夫感覺到,你已經提前佈局了,蒙古部落的變化,就是最爲重要的一步棋,其次還有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榆林營的成立,這一切,如今看來,都是提前佈下的棋子,當時老夫都沒有看出來啊,如今總算是清晰了。”(未完待續。。)

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166章 迅雷(1)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84章 廷辯(2)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793章 都不笨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9章 回家之後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846章 慘敗(4)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281章 變化(2)第78章 重要情報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29章 忠告第773章 海戰(3)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497章 內訌(2)第1083章 廷辯(1)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676章 分析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23章 唐海泰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67章 歸屬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496章 內訌(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30章 連環計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395章 畢懋康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44章 慘敗(2)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18章 秦淮河(2)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079章 明志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69章 心結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36章 大調整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320章 脫穎而出(2)
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166章 迅雷(1)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84章 廷辯(2)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793章 都不笨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9章 回家之後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846章 慘敗(4)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281章 變化(2)第78章 重要情報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29章 忠告第773章 海戰(3)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497章 內訌(2)第1083章 廷辯(1)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676章 分析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23章 唐海泰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67章 歸屬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496章 內訌(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30章 連環計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395章 畢懋康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44章 慘敗(2)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18章 秦淮河(2)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079章 明志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69章 心結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36章 大調整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320章 脫穎而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