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遊歷

春夏之交,正是遊歷的季節,蘇天成和渠清澤,帶着十餘人,從平陽府城出發了。

天空很藍,一行人離開府城,進入官道之後,四周的景色,慢慢開始發生變化了,遠處可以看見碧綠柔和的山峰,鬱鬱蔥蔥的樹林,近處可以看見青翠茂盛的綠草,競相綻放的野花,四周傳來的都是一種大自然的清香,空氣質量,不僅僅是用優異來形容了。

官道蜿蜒着伸向了遠方,所謂的官道,寬度不超過四米,也就是能夠讓馬車、騾車等通行的,官道上的行人不多,時不時可以看見一些農民打扮的人,急匆匆朝着府城的方向走去,有些人挑着擔子,有些人揹着揹簍,還有一些婦女,帶着孩子,朝着府城方向而去。

蘇天成禁不住搖頭,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這麼大,生長在官宦人家,或者是大戶人家的女孩子,講究的是足不出戶,萬萬不會因爲生計奔波,可農村裡面的女人,無法講究,要是也來個什麼足不出戶,那可能是等在家裡餓死。

沿路偶爾也能夠看見讀書人,幾乎都是坐着馬車的。

辨別讀書人和農民的區別,很簡單的,主要就是看穿着,讀書人一般都是穿着長袍,舉止講究,盛夏也不例外,農民就不一樣了,都是穿着短打衫,或者是對襟衣服,這樣做事方便,做生意的商賈,爲了顯示身份,也是穿着長袍的,至於官員和士紳,穿的是綾羅綢緞,絕對不會穿布衣長袍的。

讀書人也穿短打衫,但那都是在家裡,是不能夠讓外人看見的,有些時候,家裡來客人拜訪了,主人家還要急着換衣服,需要穿着長袍來接待客人,這是對客人的一種尊重,同樣是對自己的尊重。

“兄弟,這次我們到河南去,一路上有一些基本要求,你還是要清楚的,你極少出門,此去河南,有一千多裡地,來回一個月的時間,需要注意不少的事情的。”

“河南一帶的匪患不少,我們只能夠走官道,不要想着到偏僻的鄉下去看,沿路的食宿,最好在縣城裡面或者是集鎮上面。”

“兄弟,你的心其實很軟,這是我最爲擔心的,一路上,我們可能會遇見一些流民的,不要心軟,你救不過來的。”

“時間很是充裕,我們不需要趕路,每日裡辰時以後出發,太陽落山之前,找到住宿的地方,出來遊歷,安全是最爲重要的。”

“若是你有什麼建議,我們不妨商議着辦理,出門不比在家裡。”

渠清澤的話匣子打開之後,說了不少知識,蘇天成很少插言,都是仔細聽着,很多的情況,他是急需瞭解的,讀死書是害死人的,什麼情況都不知道,就是考取了舉人和進士,被朝廷委派到地方上做官,兩眼一抹黑,怎麼能夠好好做官,若是有那不良的師爺或者是吏員,幾句話忽悠了,不知道東南西北了,整個就是一個傀儡。

如今的讀書人,也是知道這樣一些道理的,通過了縣試以及府試,成爲了童生或者是生員之後,都會抽出時間來,外出去求學,這求學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歷練的過程。

遺憾的是,讀書人總是放不下臭架子,要說到老百姓家裡去了解情況,那是萬萬不可能的,要不然老百姓總是稱呼讀書人爲酸秀才啊。這種求學和歷練的過程,到後來,往往就變成了結交關係、找尋門路的過程了。

明朝末年,黨爭已經成爲了一種痼疾,難以剷除了,東林黨就是其中很爲出名的,聲勢浩大,其實東林書院剛剛成立的時候,出發點是很好的,是想着爲了朝廷的興衰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對聯,就是東林黨的領袖顧憲成提出來的,著名的東林八君子,也是外界所熟知的,可惜這些人,早在萬曆年間,就紛紛作古了,東林黨發展到現在,早已經失去了當初的宗旨,一門心思的追求權力了,甚至爲了掌握權力,做出來了一些苟且之事了。

可東林黨標榜的清流,至今還是學子追求的目標。

歷朝歷代,黨爭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曾經有一句話,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黨爭的存在,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國家和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必須要摒棄黨派之爭,可到了明朝末年,這樣的思維已經不存在了,一切都是爲了自身的利益,朝廷的興衰和存亡,已經不是主要的問題了。

因爲黨爭的存在,讀書人的遊歷,變成了一種很實際的選擇,不瞭解民間疾苦無所謂,不知曉民生更不是什麼大事,但必須要依附某種勢力,否則就沒有出頭之日。

天啓和崇禎年間,讀書人的骨氣變得特別的重要了,可惜這種骨氣,已經成爲一種虛僞的表現,一種爲了標榜自身的價值的體現,爲了骨氣,可以不顧老百姓的死活,爲了骨氣,可以漠視他人的生命,爲了骨氣,可以捨棄國家與民族的利益了。

而這種禍國殃民的骨氣,也被東林黨所標榜,成爲了明末最大的痼疾之一。

這一次的遊歷,蘇天成的心情還是很好的,具體的線路,他們已經確定下來了。

從平陽府出發,分別到曲沃、夏縣、平陸,從山西平陸進入河南,到河南的洛陽、鄭州、開封,全程有一千多裡地,來回就是兩千多裡了,一路上都是官道。

蘇天成遊歷的主要目的,是看看周邊的情況,這個時代的遊歷,都是騎馬的,或者是乘坐馬車,再就是步行了,沒有什麼汽車火車飛機。衆人騎的都是蒙古馬,每天可以騎乘一百多裡地,按照這樣的安排,一個月的時間是綽綽有餘的。

離開平陽府城,衆人埋頭趕路。

“兄弟,今日可以到達曲沃,我們就在曲沃歇息了。”

“一切都聽從大哥的安排。”

“此行目的是遊歷,這一路上,都沒有那麼多講究的,入鄉隨俗,就以住店來說,我們不一定能夠住上好的客房,不知道兄弟是不是習慣啊。”

“此番出來,主要是跟隨大哥學習歷練的,不是出來享受的,一日三餐和住宿,沒有那麼多的講究的,只是委屈了大哥,過意不去啊。”

“兄弟,你可真是有趣啊,如此的會說話,我是經常出門的,什麼沒有經歷過啊,你可是讀書人,這第一次出門很多方面需要適應的。”

“呵呵,總是要經歷這些的,我絕對沒有問題。”

一行人進入曲沃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下來了。

雖然天色已晚,但進入了城門之後,衆人的情緒依舊是很不錯的,蘇二童和蘇俊兩人,從來都沒有出過遠門,看見一切都是很驚奇,至於說王大治,雖然到寺院裡面好些年,但也沒有遊歷的經歷。

要說王大治是最爲緊張的,一路上緊緊跟隨在蘇天成的左右,寸步不離,臨行前,王芙蓉的吩咐,他是記得清清楚楚的,其實王芙蓉不說,他也是要格外小心的,少爺的安危非同小可,已經和自己的家庭緊緊聯繫起來了,雖然才幾個月的時間,可自己已經受到村裡所有人的尊敬,母親在村裡也有了地位了,加之不擔心生活,身體漸漸好起來了。而且妹妹是少爺的貼身丫鬟,和少爺的關係已經是不一般了。

渠清澤意外的給了王大治一把鋼刀,這東西,王大治是熟悉的,在寺院的時候,就專門練習過的,出門赤手空拳,總是有些擔心的,有了這把鋼刀,踏實很多了。再說了,跟隨渠清澤的幾人,都和王大治切磋過,雖然他們單打獨鬥,不是王大治的對手,但人家的氣質變現出來了,肯定是練家子。

在蘇府訓練護衛的時候,這些人提出來了一些方案,重點是進行集體的訓練,一切的訓練方式,都接近軍隊的要求,王大治也是刻苦的學習,他感覺到,這些人有傾囊相授的意思,沒有絲毫的保留,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護院的面貌大爲改觀。

一切都是因爲少爺,在他的內心裡面,少爺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王大治就是這類人,一旦明確了思想,就是死心眼了,少爺不僅是他的主人,也是他的家人,如果少爺出現了意外,他的任務,就是報仇之後,跟隨少爺去了。

春夏之交,雖然是遊歷的季節,但也是農忙的季節,第一天的時間,因爲悶頭趕路,蘇天成也沒有格外注意四周的情形,加之走的是官道,能夠注意到的情況不多。

平陽府城距離曲沃有一百一十里地,一大早出發,天黑的時候,趕到曲沃,除去一路上歇息和吃飯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馬背上的。

可一天的時間下來,蘇天成的心情變得不是很好了,他看見的有些情況,慢慢證實了內心的猜測,足以證明,大明已經處在風雨飄渺之中了。

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015章 誤判?(4)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413章 羣英會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10章 囑託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76章 升堂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57章 算計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13章 羣英會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418章 造勢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09章 刺激(1)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728章 江湖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29章 忠告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179章 幫倒忙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58章 後續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8章 交易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29章 忠告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126章 眼藥水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0章 殿試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5章 真相第369章 算計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398章 燧發槍第969章 非凡一戰(3)
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015章 誤判?(4)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413章 羣英會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10章 囑託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76章 升堂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57章 算計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13章 羣英會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418章 造勢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09章 刺激(1)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728章 江湖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29章 忠告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179章 幫倒忙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58章 後續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8章 交易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29章 忠告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126章 眼藥水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0章 殿試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5章 真相第369章 算計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398章 燧發槍第969章 非凡一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