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原府城

老婦人去世了,喪事不可能大操大辦,畢竟有些不方便的地方。

蘇天成披麻戴孝,按照晚輩的禮節,爲老婦人守靈一整夜。

熊子健已經哭紅了眼睛,這樣的情況下,蘇天成沒有辦法安慰他。

蘇化文、蘇天然都沒有過問,蘇天成既然不說,他們也不會追根求源,蘇天成做事情,已經很有魄力和遠見,他們不需要干涉了。

三天之後,老婦人下葬了。

蘇天成和熊子健密談了一個多時辰,之後,熊子健離開了平陽府城。

蘇天成接着找到了蘇平陽,安排了諸多的事情,蘇平陽離開書房的時候,顯得很是嚴肅,看來蘇天成說的,絕非是小事。

七月二十四日,蘇天成正式出發,前往太原府城。

因爲偶遇熊廷弼的原配夫人,已經耽誤了三天的時間,不能夠繼續耽誤了,誤了鄉試,後面的事情就不好辦了。

太原府城距離平陽府城五百多裡地,快馬需要兩天到三天的時間,好在渠清澤留下了十匹蒙古馬,蘇天成帶着蘇俊、蘇二童和王大治,快馬加鞭,趕往太原府城。

七月二十六日的午時,一行人終於看見了太原府城高大巍峨的城牆了。

太原是九邊重鎮之首,晉商故里,被譽爲龍城。漢朝即爲爲全國十三州治所之一,被稱爲幷州,唐朝的時候被封爲北都,與京城長安、東都洛陽並稱爲三都、三京。

蘇天成是第一次來到太原,下馬之後,他駐足城門外,看着高大渾厚的城牆,別有一番感受。

因爲流寇侵擾山西,城門口的軍士,守衛很是嚴格,蘇天成等人騎着蒙古馬,穿着絲質錦袍,看上去氣度就不一般,軍士不敢擺架子,也沒有看衆人的路引,讓衆人進入了城門。這段時間,趕赴太原,準備參加鄉試的學子很多,這些學子裡面,甚至有國子監監生,人家的身份都是不一般的,巡檢司的軍士是得罪不起的。

太原的繁華,與開封有所不同,如果說開封透露出來的是厚重,那麼,太原就是細膩。這種感受,更加的貼近生活,讓人感覺到舒服。

來到太原,蘇天成自然是要回家的,不可能在客棧住宿,於理不合,儘管說他和大娘之間,有着很多的不愉快。

府門前的護院,看見了蘇天成等人,一個護院趕忙進門去稟報,其餘三個護院迎上來了,他們自然是認識蘇天成的。

要是在以往,這些護院根本就不會在意,蘇天成在府裡的地位,他們是清楚的。可如今,情況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了。

將手裡的繮繩遞給了護院,蘇天成慢慢朝着府門走去。

不一會,一個年輕人急匆匆的走出來了。

“三弟,怎麼纔回家啊,鄉試在即,我都等得着急了。”

“大哥是什麼時候從京城回來的,一晃快兩年時間沒有見到了。”

“是啊,快進屋去,好好收拾一下,房間早就準備好了。”

出來迎接的是蘇天浩,國子監監生,蘇天成的大哥。

蘇天成身後的蘇俊、蘇二童和王大治,都給蘇天浩行禮。

蘇天浩不認識王大治,注意看了一眼,沒有說什麼。

蘇天浩親自出來迎接,說明蘇天成在蘇家的地位,已經是完全不一樣了,平陽府發生的事情,蘇天浩不可能不知道。

住宿安排在東邊的一個小院子,跟隨蘇天成前來的下人,也住宿在這裡。

蘇天成住宿的房屋,是一個套間。

一刻鐘之後,蘇天浩過來了。

蘇天成已經洗漱完畢,回到家裡來了,他必須要去拜見大娘,這是規矩。

兩兄弟慢慢說着話,朝着王氏居住的房屋走去,簡短交談之後,蘇天成知道了,蘇天浩已經回來快兩個月了,身爲國子監監生,本可以在京城參加鄉試的,也可以回到太原。

王氏端坐在臥室之外的廂房。

“孩兒拜見大娘。”

“坤元,一路上辛苦了,回到家裡了,好好歇息一陣子,你們兄弟很長時間沒有見面了,都要參加鄉試的。”

“孩兒知道了,一定多向大哥討教。”

“好了,你們去吧,我有些累了。”

蘇天成告辭出來的時候,臉上帶着微笑,蘇天浩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蘇天成和大娘之間的關係,不可能特別的融洽,只是過去了這麼長時間,既成事實了,大娘估計也是接受了。

“三弟,昨日提學大人遣人送來了信函,我代爲收下了,不知道是什麼內容。”

“哦,知府大人向提學大人推薦了我,不用參與郡試,直接參加鄉試,估計信函就是說到這個內容的。”

“哎呀,三弟着實不簡單啊,得到了知府大人的推薦,直接參加鄉試,這等好事情,值得慶賀一下啊,明日我請三弟,到酒樓去暢飲一番。”

其實蘇天浩也不用參與郡試,身爲國子監監生,直接參加鄉試。

吃過午飯,去拜訪了嫂子段氏之後,蘇天成回到了房間,打開了信函。

這其實是一封公函,表明的意思,就是蘇天成可以直接參加鄉試,憑着這份公函,到衙門去辦理相關的手續,領取號牌,八月初九直接到貢院去考試。

看過信函之後,蘇天成感覺到疲倦了,連續兩天多趕路,還是很辛苦的,到了目的地,才覺得有些吃不消了。

一覺醒來,已經是申時二刻,足足睡了一個多時辰,蘇天成感覺到,精神好了很多了。

蘇二童揉着眼睛,進來稟報,看來也是睡了好一會。

“少爺,劉公子來拜訪了。”

蘇天浩緊接着進來了。

“三弟,劉公子幾乎每天都來拜訪的,看看你是不是已經到了太原,我叫他搬到府裡來居住,可他就是不同意,依舊住在客棧裡面,剛剛知道你已經到了,很是高興,正在堂屋等候。”

看見蘇天成的精神很好,蘇天浩接着開口了。

“三弟,要是你身體可以承受,不如我們和劉公子一起,一會到酒樓去。”

蘇天成點點頭,他年輕,身體好,睡過一覺,已經恢復大半,到酒樓去沒有什麼問題。

劉仲基正在堂屋等候,看見蘇天成進來之後,連忙上前,仔細看了看蘇天成,抱拳行禮。

“蘇兄,我一直都着急啊,你怎麼還沒有到,來參加鄉試的同窗,都組織好多次的聚會了,可惜你沒有能夠參加啊。”

各地的生員,在考試之前,總是有着一些聚會的,比如說一起到酒樓去吃酒,一起參加所謂的一些文林聚會,一起探討學問等等,大家需要熟悉關係,或者說是結交關係,這樣的聚會,往往是很熱鬧的。

不要小看這樣的聚會,讀書人平時都是在家裡,或者在書院,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參加鄉試是最好的機會,能夠鯉魚跳龍門的讀書人,畢竟不是很多,在這種場合,能夠結交好關係,對今後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說着山西全境,參加鄉試的監生、生員等,經過郡試,有五百多人能夠參加鄉試,可最終錄取的舉人,只有六十五人,這是朝廷規定的指標,絕大部分的考生,是沒有機會的。

讀書人不可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生員本來就有了一定的身份,若是鄉試無果,依靠着朝廷給予的稟米,生活是很困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夠找到一些高中的同窗,去做幕僚或者是師爺,謀到一份差事,解決生活上的困窘。

當然,這樣做的,大部分都是家境不好的生員。

蘇天成關心的是主考官的事情。

鄉試三年一次,朝廷是非常重視的,主考官都是朝廷直接派下來的,主考官分爲內簾官和外簾官,內簾官就是考場內的考官和同考官,外簾官是考場外的提調官、監視官等官員。

內簾官是朝廷直接委派的,至於外簾官,一般都是布政使司衙門委派的官員。

內簾官又分爲主考官和同考官,主考官兩名,同考官四名。

按照慣例,山西鄉試的主考官,一般都是六部的屬官,或者是六科給事中擔任,同考官也是京官,主考官和同考官,清一色的進士出身。

主考官和同考官的權力很大。

鄉試八月初九開始,八月初七,主考官和同考官進入貢院,出考題,貢院內的吏員,連夜趕製試卷,貢院大門封閉,有專門的軍士把手,任何人不得靠近,防止考題泄露。

鄉試結束,主考官和同考官開始閱卷,同考官首先看一遍,將其中優秀的試卷,交給主考官複閱,主考官最終確定錄取的舉人。

蘇天成已經很清楚這一套程序了,他沒有想到去結交主考官,那樣的作用不大,畢竟自己沒有什麼強硬的背景,不可能引起人家特別的關注,可知道了主考官是從哪個部門下來的,就大致知道了人家的喜好,可以猜測出題的大致範圍。

鄉試閱卷只有十天時間,主考官和同考官不是鐵打的,那麼多的試卷,不可能每一份都仔細看的,他們看中的,都是首場的試卷,只要首場試卷出彩,篤定被錄取。

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995章 整合(3)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14章 在路上(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38章 威信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54章 造船廠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36章 大調整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729章 恩怨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38章 威信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710章 囑託第159章 剿匪(1)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95章 問責第133章 準備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398章 燧發槍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58章 籌謀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17章 訓斥第421章 佈置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44章 戰果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225章 贖身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280章 變化(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406章 募捐(2)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42章 人市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248章 協調會(2)第57章 下狠手(2)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54章 遇險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843章 慘敗(1)
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995章 整合(3)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14章 在路上(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38章 威信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754章 造船廠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36章 大調整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729章 恩怨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38章 威信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710章 囑託第159章 剿匪(1)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95章 問責第133章 準備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398章 燧發槍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58章 籌謀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17章 訓斥第421章 佈置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144章 戰果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225章 贖身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280章 變化(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406章 募捐(2)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42章 人市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248章 協調會(2)第57章 下狠手(2)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54章 遇險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843章 慘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