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硬骨頭(1)

兩路大軍從泉州出發,引發了震動,既然來到了福建,準備要征服整個的福建了,行動也就失去了保密的性質,而且蘇天成相信,黃道周一定會站出來說話的,包括在浙江紹興的劉宗周,這些人在如此關鍵的時刻,一定會證明自身的價值。

不過蘇天成打出來的旗號,還是要求清除貪官污吏,還百姓一片安寧。這個口號有些牽強,但聯繫到山東救濟災民的事宜,多少還有一些說得過去的意思,再說了,老百姓聽見這樣的口號了,也就不會站出來反對了,至於說士大夫階層,蘇天成的想法早就改變了,既然要統領天下,士大夫階層就要選擇性的招納,並非是遷就大明各地所有的士大夫,有些起不到作用的士大夫,反而屬於清除的對象。

熊子健在泉州的時候,已經按照蘇天成的要求,解散了泉州境內所有的衛所軍隊,按說這樣做,會造成很大影響的,畢竟泉州靠海,名存實亡的衛所還是不少的,譬如說永寧衛、崇武所、福全所、金門所以及與漳州府相連的鎮海衛等等,但鄭芝龍在泉州的時候,其實已經動手了,整合了諸多的衛所,這些衛所服從鄭芝龍的領導,也接受鄭芝龍的銀兩,熊子健來到泉州之後,名正言順的接納了這些會所,對衛所進行了徹底的改造,其實就是廢除了這些衛所,讓自身所屬的軍士去掌管這些衛所,至於說那些衛指揮使,全部都解除了職務。

大軍的動作非常的迅速。

蘇天成帶領的兩萬大軍,依舊是乘坐戰船,取道梅花所駐地,經過長樂、閔縣。徑直抵達福州府城。

乘坐戰船,比較陸路的速度還是快一些的,三日之後,大軍到達了梅花所駐地。

福州是福建省的巡撫衙門所在地,也是蘇天成首先要拿下的地方,從熊子健提供的名單來看。身在福建的富豪是最多的,這些富豪以及所屬的護衛,也是江寧營重點對付的對象。

另外兩個需要關注的人物,就是福建巡撫宋一鶴,總兵錢中選。

這是一場很奇怪的戰鬥,甚至不算是正式的戰鬥,江寧營將士身着大明軍士的軍服,器宇軒昂,沿途的百姓看見是大明的軍隊。而且秋毫無犯,根本就沒有在意,福州境內的衛所,主要有鎮東衛、梅花所、定海所以及古田所等,其中力量稍微強大的是鎮東衛,其餘的衛所,名存實亡。

但蘇天成的首要目標,是拿下福州府城。這裡是福建的中心。

守衛梅花所的軍士少的可憐,特別是江寧營水師控制了海域之後。作爲預防海警的梅花所,根本就無事可做了,軍官自然要想辦法賺銀子,反正海上的安全有水師直接負責,他們樂的清閒。

蘇天成帶領江寧營的將士,就是直接進入梅花所的。沒有經過戰鬥,梅花所的軍官,嚇都嚇癱了,也就不可能有什麼抵抗了。

大軍沒有停留,直接開拔。按照行軍的行程計算,三日之後可以抵達福州府城。

可惜事情沒有依照蘇天成的想法轉移,身在長樂境內的那些富豪,聞風而動了。

崇禎十六年正月二十一,大軍來到了長樂縣。

從熊子健掌握的情況來看,長樂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這裡的富豪和商賈頗爲集中,也是因爲長樂縣的特殊地理位置,這裡是福州府城與海邊的中轉點,做生意是非常合適的,能夠直接聯繫到福州,又可以管轄到海上的貿易。

蘇天成的想法不一樣,他暫時不準備征伐長樂縣,大軍還是要趕赴福州府城,首先拿下福州,接下來纔會開始平復福州府所轄的各地的勢力。

大軍沒有進入長樂縣城,準備繞道過去,但長樂縣城內的商賈派出代表來了。

蘇天成得到稟報,官道上有十來人求見,自稱是長樂縣的商賈代表。稍微沉吟了一下之後,蘇天成決定見見這些商賈的代表,至少要對接下來的對手有些初步的印象。

但商賈能夠抓住信息求見,這本身就給蘇天成留下異常深刻的印象了,一般來說,商賈和富豪得到大軍前來之後,都是想方設法躲避的,想到如何保全自身的利益,想不到在長樂縣的商賈,居然主動來聯繫了,不知道這些商賈有着什麼樣的要求。

前來前面的一共有十一人,全部都是中年以上的年紀,絕大部分都是白白胖胖的,他們一一自我介紹的時候,蘇天成得知了,這些人竟然有一大部分是商會派出來的代表,長樂縣專門成立了商會,管轄福州府境內的商賈,這個商會是地下組織,沒有得到官府的認可,但商賈之中,商會的作用和能力遠遠強於官府。

也就是說,這些來見面或者是請願的人,大部分都是商會之中的管理者,並非是商賈本身,但他們能夠代表商賈。

蘇天成第一次感覺到了吃驚,也察覺到了,熊子健說到福建各地商賈厲害,恐怕還是有所保留的,商會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但專門的商會、專門的管理和協調人員,這是蘇天成第一次見到,不少地方也有商會,但商會的會長等人選,都是標準的商賈,都是要做生意的,就算蘇天成在江寧縣成立商會的時候,管理者也是兼職的。

商貿沒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說競爭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就不需要有專門的人員來協調和管理,試想一下,商鋪之間各做各的生意,強弱非常的分明,相安無事,那也就不需要耗費很多的精力協調了。有專門的人員來管理和協調,只能夠說明福建的商賈不簡單,相互之間的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

可在福建出現這樣的情況,蘇天成也不會感覺到特別的吃驚,畢竟這裡的商賈,發家賺錢主要依靠兩種手段,其一是海上的走私,其二是販賣私鹽,這兩種手段,都是帶有巨大的風險和利潤的,官府也是不可能進行有效管理的。

看來商會專門管理和協調,已經說明福建的商賈,形成了統一的認識和力量。

這增加了打擊和剿滅的難度。

朝廷認識不到走私的禍害,蘇天成是非常清楚的,海上貿易如今是他的財政命脈,要是讓福建的這些商賈,肆無忌憚的走私,他的利益就要遭受到巨大的損傷。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這些依靠走私和販賣私鹽發家的商賈,都是必須要剿滅的對象,儘管說這樣做顯得殘酷了一些。

衆人的態度是非常好的,其中一名四十多歲的代表和蘇天成說話的時候,表現是恭恭敬敬的,但他們提出來的要求,令蘇天成目瞪口呆。

原來這些商賈,已經想到了,蘇天成帶領大軍來到福建,恐怕就是要統領福建的,福建有不少的商賈在登州等地做生意,甚至有舉家都搬到登州等地的,商賈之間肯定是有聯繫的,所以福建的商賈對蘇天成不陌生,也知道登州等地商賈的地位是不錯的。

可惜福建的商賈理解錯了,登州商賈地位不錯,那都是蘇天成要求的結果,也是蘇天成按照經濟發展規律做出來的決定,但這不包括其餘地方的商賈,除非是這些地方按照蘇天成的總體要求來做。

長樂商會的代表,提出了讓商會公開化和直接管理商賈的要求。

這樣的要求,看似沒有什麼,但蘇天成豈會不清楚裡面的貓膩。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做任何的失去,都是要遵守規矩的,憑着個人的喜好去管理國家,肯定是要遭遇重大問題的,蘇天成既然決定要統領大明天下了,就一定會按照這個要求去做的,若是他答應了長樂商會的要求,短時間之內,肯定能夠獲得諸多商賈的支持,但從長遠發展的方向來看,走私和販賣私鹽等商貿行爲,將在福建各地氾濫,到時候,真正能夠控制官府的,恐怕就是這些商賈了,包括商會,權力肯定大於官府的。

商人精明,但有些時候,精明沒有用對地方,這些商會的人員,代表的是福建諸多的商賈,他們就沒有想到,十餘年的時間,蘇天成能夠如此迅猛的發展,能夠立下如此巨大的功勞,若是認識跟不上來,怎麼可能。

這也就決定了福建絕大多數商賈的命運了。

蘇天成沒有多說,很不客氣的告訴這些長樂縣商會的代表,江寧營是代表朝廷來對福建進行巡視的,一切都要按照規矩來,以前官府沒有承認商會,江寧營一樣不會承認。

商會代表離開的時候,雖然臉上還是帶着笑容,但非常的勉強。

商會代表離開之後,蘇天成稍微沉吟了一下,立刻安排劉鐵漢,派出斥候,跟蹤這些商會代表,看看他們回到長樂縣之後,會做出來一些什麼事情,同時大軍暫緩前行。

蘇天成內心,已經開始萌生了一個念頭了,恐怕他首先要對付的,就是福建境內的商賈了,名義好說,這些商賈從事海上走私和販賣私鹽的活動,損害了朝廷的利益,江寧營有着充足的理由教訓他們。(未完待續。。)

第1173章 歹毒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700章 提醒第391章 慘敗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406章 募捐(2)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183章 定局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274章 奧妙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054章 遼東第3章 痛下殺手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75章 小王爺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21章 廷議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29章 忠告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95章 宿命論(4)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700章 提醒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644章 松山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493章 宿命論(2)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36章 大調整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054章 遼東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317章 大比武(2)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6章 鄉試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155章 識趣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034章 聖旨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76章 升堂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7章 馬市驚魂第1280章 變化(1)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121章 熱鍋(1)
第1173章 歹毒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700章 提醒第391章 慘敗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406章 募捐(2)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183章 定局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274章 奧妙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054章 遼東第3章 痛下殺手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75章 小王爺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21章 廷議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29章 忠告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95章 宿命論(4)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700章 提醒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644章 松山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493章 宿命論(2)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36章 大調整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054章 遼東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317章 大比武(2)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6章 鄉試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155章 識趣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034章 聖旨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76章 升堂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7章 馬市驚魂第1280章 變化(1)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1121章 熱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