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

(感謝christinaro、失戀天空寶貴的月票,謝謝了。)

唐世濟被皇上加急的密旨攪亂了心情。

因爲山西流寇猖獗,朝廷派出賀人龍、李卑、艾萬年三將,進入了山西,協助宣大總督張宗衡、山西巡撫許鼎臣剿滅流寇,可張宗衡和許鼎臣爲了鞏固自身的實力,爭奪對三部將的領導權,令賀人龍等人無所適從。

山西境內的二十四萬的流寇,號稱三十六營,見到朝廷增兵了,由合營而分軍,分爲三股,分頭行動,趁機攻打太原、汾州、沁州和遼州。

紫金樑和張獻忠攻下了遼州,在這個過程中,遼州知州李呈章戰死。

因爲遼州被攻打下來,朱由檢大怒,令山西境內的朝廷軍隊,加緊剿滅流寇。流寇攻下縣城,不能夠算是大事情,但攻下了州城,就有些嚴重了。

如此情況下,張宗衡和許鼎臣不敢繼續爭權了,弄得不好,他們的腦袋就要掉了。

流寇開始遭遇到強大的壓力了,接連吃了一些敗仗。

爲了擺脫這種不利的局面,紫金樑召集三十六營的首領商議,開始四面轉移。

紫金樑率領部分的流寇,進入了河南,這裡有些地方,山大人稀,是隱藏的好地方,可他在河南的日子不好過,這裡的百姓,不支持流寇,甚至是抵制流寇。

紫金樑沒有想到這樣的情況,只能是離開河南。接下來,他有兩個選擇。一是進入湖廣,另外的一個選擇,進入南直隸。

流寇的行蹤飄忽不定,今日在這裡,明日在那裡,難以找到準確的方向,不少的州府縣,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流寇什麼時候,會攻打自己這裡,府衙和州衙的情況好一些,縣裡就不好說了,難以有足夠的力量抗衡。

流寇和朝廷軍隊交戰的時候,可能是萬人以上,也可能是幾千人。甚至是幾百人,遇見了朝廷的大軍,他們從來不戀戰,撤退很是迅速,可攻打縣城的時候,是下了狠手的。不惜一切代價。

被攻破的縣城,結局是很慘的,金銀珠寶和糧食,被洗劫一空,官吏也被殺害。

皇上的密旨沒有明說。唐世濟很清楚,這是提醒他做好一切的準備。若是流寇到了南直隸,不能夠出現縣城甚至是州城被攻打下來的情況。

流寇不大可能進入南直隸,畢竟這裡有南京京營,力量還是很不錯的,唐世濟認爲,紫金樑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進入湖廣,甚至有可能到四川去。

明朝的習慣,就是文官統領軍隊,好處還是有的,那就是文官一般都有學識,能夠看見一些問題,做事情比較謹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礪,能夠很快明白戰場中間的玄機,預判問題。

但總體來說,文官統領軍隊弊大於利,文官畢竟是文官,對戰局的把握,將士的任用,不是很清楚,特別是文官不能夠和將士同甘共苦,難以得到將士的認可,很多的時候,憑着個人的判斷,草率做出來決定,不能夠審時度勢,最終導致慘敗。

看完了密旨,唐世濟迅速請來秦三德和張泰寧。

待到兩人看完了密旨,唐世濟開口了。

“秦公公是怎麼看的啊。”

“唐大人,咱家以爲,這紫金樑是不大可能到南直隸來的,除非他是不想活了。”

唐世濟點點頭,看着張泰寧。

“在下覺得,秦公公的看法是準確的,紫金樑很有可能進入湖廣,不過這些流寇,行蹤飄忽不定,若是他們離開河南,進入南直隸騷擾一下,得到一些好處之後,再到湖廣,也是有可能的。”

張泰寧的看法,畢竟成熟一些。

唐世濟皺着眉頭,他擔心的就是這個,要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有些麻煩了,流寇離開河南,若要進入南直隸騷擾,有多條路線,可以到鳳陽府、廬州府或者是安慶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進入鳳陽府的可能性不大,鳳陽府是中都,那裡的守備力量,還是不錯的,剩下就是廬州府,或者是安慶府,這兩個地方的衛所,名存實亡,軍士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

“唐大人,灑家以爲,張將軍說的很是正確啊,如此應當抽調兩大營的軍士,趕赴鳳陽府、廬州府和安慶府,嚴防流寇的騷擾。”

張泰寧馬上變成了苦瓜臉。

“秦公公,兩大營的情況,您是知道的,目前能夠抽調的兵力,已經很有限了,若是抽調三隊人馬,分別到安慶府、廬州府和安慶府,實在是困難啊。”

秦三德也知道情況,朝廷從兩大營,抽調了不少的兵力了,可這樣的話,他必須要說。

唐世濟開口了。

“流寇到中都的可能性不大,那裡的守備力量是不錯的,皇上很可能給中都也下旨了,我看還是要注意廬州府和安慶府的守衛啊。”

秦三德看了看張泰寧,再次開口了。

“咱家有個建議,兩大營確實存在困難,就抽調一支人馬,趕赴廬州府,江寧縣巡檢司的軍士頗多,讓知縣蘇天成帶領一部分的巡檢司軍士,趕赴安慶府。”

唐世濟愣了一下,江寧縣巡檢司的軍士,是地方民團,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役中間,不是很合適的,再說了,流寇進入南直隸的可能性很小的。

細細一想,他有些明白了,秦三德是想着蘇天成能夠立功。

這樣的好事情,誰不願意做啊,朝廷出銀子,何況流寇很大的可能性,不會到南直隸。

既然這樣,他是不會提出來異議的,只要是落實了皇上的旨意,其餘都無所謂了。

“秦公公這個建議很好,本官以爲,就分兩步進行,南京兩大營抽調五千軍士到廬州府,江寧縣巡檢司抽調三千軍士,到安慶府。”

“咱家還有一個建議,張將軍,是否將驍騎營的七百軍士,暫時借給江寧縣,這些軍士,戰鬥力是很不錯的,曾經跟隨江寧縣知縣蘇天成,彼此也熟悉啊。”

接到了南京兵部的敕令,蘇天成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唐世濟居然會發出來這樣的命令,這就是亂彈琴啊。

流寇從山西進入河南,無法立足了,最大的可能性,是直接進入湖廣,一般不會到南直隸來的,就算唐世濟是不放心,隨便抽調南京兩大營的軍士,也是能夠威懾流寇的,再說了,各地還有衛所的軍士,至少可以抵抗一陣子的。

南直隸所轄的十五府,兩個直隸州,應天府駐紮有兩大營,蘇州府、揚州府和鳳陽府駐紮朝廷的精銳大軍,其餘地方,衛所軍隊的人數不多,應付一般的事情,綽綽有餘。

怎麼都不需要江寧縣巡檢司的軍士出動啊。

可惜蘇天成沒有機會考慮這些事情了,既然兵部下了敕令,他就要做好準備了,不管怎麼樣,就是做做樣子,也是必須的,再說了,趁着這個機會,將將士拉出去歷練一下也好。

也有值得高興的事情,驍騎營的七百軍士,暫時歸江寧縣巡檢司節制,劃歸自己指揮了,這是最好的機會,這次的征戰結束,回到江寧縣之後,這支軍隊,就不要歸還給兩大營了。

蘇天成不願意做無用功,從江寧縣到安慶府,需要經過太平府、池州府,按照正常的速度,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時間寶貴,萬一流寇很快到安慶府,自己還在路上,這豈不是令人喪氣啊。

接到了敕令,蘇天成準備離開兵部了,當然,接受敕令,兵部至少是需要有一些照顧的,趁着這個機會,要一些東西,也是不錯的。

“下官拜見唐大人。”

“蘇大人,這次你要帶着江寧縣巡檢司的軍士,到安慶府去,本官希望你能夠建立功勳啊,流寇若是敢到南直隸來作亂,定要他們有來無回。”

“下官一定竭盡全力,剿滅流寇。”

“這次到安慶府去,路途遙遠,江寧縣還有什麼需要啊。”

蘇天成非常的高興,這可是敲竹槓的好機會啊,雖然唐世濟說的是客氣話,但自己肯定不會客氣的。

“下官仔細考慮了,尚需要一些戰馬和盔甲的。”

唐世濟皺起了眉頭,他是南京兵部尚書,直浙總督,參贊軍務,也就是南直隸和浙江軍隊的最高統帥了,提供必要的物資,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江寧縣的富裕,誰不知道啊。

“蘇大人,兵部也有困難啊。”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征戰需要銀子,兵部一毛不拔,肯定是不行的。

“大人,江寧縣巡檢司也有些困難啊,這次到安慶府,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啊,所缺乏的戰馬和鎧甲,縣衙實在是想不到辦法啊。”

“那你說說,需要多少啊。”

“需要四百匹戰馬,一千套鎧甲。”

打造一副上好的鎧甲,需要白銀一百多兩,這價格不低了。

唐世濟皺着眉頭,好半天沒有說話,他也會算賬,這兩樣東西,價值接近十萬兩白銀了,又都是緊缺的東西。

“蘇大人,兵部拿不出來這麼多啊,本官看,四百匹戰馬,可以解決,至於說鎧甲,最多拿出來兩百套。”

蘇天成沒有繼續堅持自己的意見,本來就是獅子大開口,再說了,繼續爭取,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能夠得到這些裝備,已經很不錯了。

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282章 後宮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188章 行動(5)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58章 籌謀第843章 慘敗(1)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994章 整合(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467章 敗退第58章 後續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29章 忠告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630章 山海關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273章 麻煩事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8章 交易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04章 隱患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081章 暗戰(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70章 發榜(2)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96章 內訌(1)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614章 剪不斷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07章 授官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20章 雪中送炭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14章 在路上(1)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396章 力排衆議
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282章 後宮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188章 行動(5)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58章 籌謀第843章 慘敗(1)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994章 整合(2)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467章 敗退第58章 後續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29章 忠告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630章 山海關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273章 麻煩事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8章 交易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04章 隱患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081章 暗戰(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70章 發榜(2)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96章 內訌(1)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614章 剪不斷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07章 授官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20章 雪中送炭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14章 在路上(1)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396章 力排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