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

朝廷的聖旨,與兵部的敕書,同時到達了河南府。

王承恩來到了河南府,驚動了河南的各級官僚,不過,因爲皇上有着明確的旨意,王承恩是絕對不會擺架子的,他的權勢已經夠大,不需要擺什麼架子了,加之在皇宮裡面,長期的磨礪,早形成了寵辱不驚的性格。

所以說,一路上,王承恩嚴禁各級官吏的迎來送往,甚至都沒有在開封府停留。

蘇天成早就回到了河南府,專候聖旨的來臨。

對於王承恩這個太監,蘇天成的看法一直都是正面的,歷朝歷代對太監的評價,都很不好,認爲太監就是亂政的根源,但這些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太監是依靠的誰。

太監不大可能有自身的政治主張,他們是皇上的家奴,時時刻刻都在皇上的身邊,他們必須依靠皇上,纔有可能存在,唐朝末年太監專權的情況,畢竟是個別的事例,絕大部分的時候,太監都是皇上用來與文武大臣對抗的工具。

皇上需要維護自身的權威,若是不能夠抑制住文武大臣的權力,最終是無法實現自身的政治意圖的,甚至難以統領朝政,這樣的時候,他們就需要利用太監,最大限度的限制文武大臣的權勢,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其實都是皇上一手製造出來的工具。

就說魏忠賢這個臭名昭著的大太監,作惡多端,最終被朱由檢直接斬殺了,可朱由檢真正斬殺魏忠賢的原因,還是因爲魏忠賢威脅到了自身的地位。做出來太多齷齪的事情,甚至做起了皇帝夢。

朱由檢也是經過幾年的時間,才發現自己出現了原則性的錯誤,魏忠賢的確該殺,但太監的作用。也必須要發揮出來,就算你是皇上,但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必須要有一幫忠心耿耿的人,跟隨左右,太監就是最好的人選了。

其實在這方面。魏忠賢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利用皇上的信任,大力的打壓文官集團,抑制豪強的權勢,不加重老百姓的負擔,一定的程度上。鞏固了皇權。

崇禎四年以來,朱由檢慢慢開始啓用太監,但給予太監的限制,還是很多的。

蘇天成的歷史觀念,早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做事情看結果,這是蘇天成最大的體會,不管你如何的標榜自身。也不管你說的有多麼的冠冕堂皇,我需要的是結果,譬如說什麼東林黨,什麼復社等等,骨子裡還是爲着自身的利益,朝廷裡面,某些大人支持東林黨,支持復社,其實是想着保全自身的利益。

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肯定需要考慮到國家利益。可惜的是,目前的形勢下,幾乎所有人,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

也難怪朱由檢如此的舉步維艱。

洛陽縣城十里之外。

蘇天成站在這裡,靜靜等候王承恩的到來。

跟隨他一起來的。有河南府的諸多官吏,包括江寧營的千戶以上的指揮官。

午時,王承恩的鑾駕終於到了。

看見了等候在官道旁邊的蘇天成,王承恩笑呵呵的走過來了。

“下官帶領河南府官吏和江寧營將士,在此恭候王公公。”

“蘇大人太客氣了,咱家可不敢當啊。”

“公公千里迢迢,從京城趕到河南府,下官自然要大禮迎接的。”

王承恩和蘇天成說話的時候,語氣很是柔和,態度也是自然的,河南府的官吏看見了,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王承恩的身份,可是非常特殊的,到河南府來宣旨,這樣的情況太少見了。

府衙早就做好了準備,一應的香案,悉數準備好了。

宣旨的過程,還是很隆重。

當王承恩將尚方寶劍交給蘇天成的時候,屋裡異常的安靜。

尚方寶劍不同於一般的寶劍,劍身一面刻着騰飛的蛟龍,一面刻着展翅的鳳凰,劍身上紋着北斗七星。這一切都是特殊的標記,代表着至高無上的權威。

宣旨結束之後,王承恩住在了寅賓館。

吃飯之後,蘇天成陪着王承恩,直接進入了房間。

“蘇大人,恭喜你啊,皇上對你的器重,咱家都沒有想到啊。”

“下官還要感謝公公,這一切都是公公的擡愛。”

“這一次與咱家可沒有什麼關係啊,咱家臨行之前,與董大人聊過了,董大人也很是高興的,期望蘇大人再立新功啊。”

王承恩到河南府來宣旨,本來就不簡單了,和自己單獨交談,一定是有什麼話要說的,蘇天成懂得珍惜這次的機會。

“公公親自到河南府來,下官確實沒有想到,只不過這次前往山西剿滅流寇,未能取得戰績,想不到流寇居然到河南府境內來,恕不能忍啊,下官一直都有些奇怪了,流寇怎麼能夠知曉河南府的情況,江寧營剛剛到山西去,流寇就進入河南府了,待到江寧營回師之後,流寇神秘的消失了,下官還想着認真調查一番的。”

“這等的事情,依照咱家看,就不用大動干戈了,皇上不是准許蘇大人舉薦和提拔官吏嗎,既然到河南府來了,身邊當然要有做事情的人,咱家以爲,這等的事情,纔是大事情啊。”

“下官感謝公公的教誨。”

“蘇大人,你在江寧縣的有些做法,咱家有很多的感慨啊,看看如今的江寧縣,僅僅市舶司,每年能夠貢獻賦稅四百萬兩,這樣的成績,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這些銀兩,解決了很大的問題啊,江寧縣的賦稅,甚至超過了蘇州和揚州,民衆的富庶程度,也遠遠強於其餘的地方,這就是成績,任憑誰說,都不能夠抹殺的。”

“河南府地處中原,情況還是有些不同的,蘇大人想到了什麼,儘管做就是了,皇上賜予尚方寶劍,就是希望蘇大人能夠不受干擾啊。”

蘇天成微微點頭,這些話,雖然是從王承恩的嘴裡說出來的,其實是皇上的意思。

“皇上很是關心河南府的情況,這裡的情況很是特殊,民衆不富裕,時常遭遇流寇的侵襲,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確實需要慢慢來,蘇大人儘管按照自身想的做,江寧營的職責是剿滅流寇,可也要護衛河南府的安定。”

王承恩說的所有話,都是有指向的,有些話,因爲身份的問題,不可能說的那麼的透徹,此等情況之下,蘇天成需要自己去理解,不過,有關皇室宗親的事宜,王承恩一直都沒有說到,尚方寶劍面對福王,沒有什麼作用,這是蘇天成必須提出來的問題。

王承恩善於察言觀色。

“蘇大人是不是有什麼話想要說啊。”

“公公,下官有件事情,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啊。”

“想到什麼,儘管說就是了。”

“下官以前在江寧縣做事情的時候,得到了範大人、王大人的鼎力支持,現在想起來,還特別的感激,南京乃是我大明的陪都,南直隸一帶,也是沒有皇親國戚的,故而下官也沒有在這方面花費什麼心思,如今到河南府來了,直接面對了這樣的問題,下官想着,公公到河南府來了,機會難得,可否幫助下官,旁敲側擊一下。”

蘇天成說的很是直白,根本就沒有藏着掖着,王承恩當然也聽得很是清楚。

其實王承恩到河南府來之前,皇上專門說過了福王的事情,各地藩王的跋扈,皇上是清楚的,考慮到了藩王的身份特殊,畢竟是皇家的血脈,皇上一般都沒有計較,只要沒有牽涉到皇權的旁落,其餘就不是什麼大的事情。

福王的身份不同了,是皇上的親叔叔,若是在地方上規規矩矩的,也不大合乎實際情況,要說威脅皇權,那是不存在的,可有些時候,縱容家人胡作非爲的情況,可能還是存在的,這就給地方上找了很大的麻煩。

朱由檢曾經收到過奏摺,都是反映藩王在封地的不法行爲,因爲朝廷裡面的事情很多,後金的侵襲,流寇的作亂,朱由檢管不到這些事情,也不認爲是什麼大事情,所以也沒有怎麼樣,這次,他考慮到了洛陽的福王。

“呵呵,蘇大人這樣說了咱家自然是要幫忙的,明日咱家去拜會福王,蘇大人要不要一同去啊。”

“公公去拜會福王,下官就不添亂了。”

離開寅賓館之後,蘇天成回到了後院。

他獨自在書房裡面,思考了很長的時間。

這一次王承恩到河南府來,帶來的消息是明確的,也就是說,皇上是明確支持他的,大環境已經很不錯了,接下來可以放開手腳做事情了,但不要以爲大環境好了,就可以無所顧忌了,河南府地處中原,與南方是無法比較的,基礎薄弱,條件不好,想着短時間就取得巨大的成效,難度是相當大的,需要花費極大的心血。

路要一步一步走,唯有穩固了河南府,站穩了腳跟,纔可能開始大規模的剿滅流寇,後方不能夠穩固,一切都是白搭。

蘇天成下定了決心,手持尚方寶劍,他要大幹一場了,這一次採取的行動,比起江寧縣來,恐怕要猛烈很多。

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6章 老乞丐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481章 準備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37章 安排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847章 慘敗(5)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51章 遊歷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88章 拜訪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71章 鹿鳴宴第57章 下狠手(2)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155章 識趣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818章 挑撥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44章 松山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879章 對決(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239章 鉅變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38章 威信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81章 幕僚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76章 升堂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081章 暗戰(2)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915章 朝貢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00章 殿試第847章 慘敗(5)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307章 萬國來朝(2)
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6章 老乞丐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481章 準備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37章 安排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847章 慘敗(5)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51章 遊歷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88章 拜訪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71章 鹿鳴宴第57章 下狠手(2)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155章 識趣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818章 挑撥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44章 松山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879章 對決(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239章 鉅變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38章 威信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81章 幕僚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76章 升堂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081章 暗戰(2)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915章 朝貢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00章 殿試第847章 慘敗(5)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307章 萬國來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