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

拜祭天地的儀式結束了,朝廷官吏也在加緊的配備之中,不過,令朱審烜等人困惑的是,皇上對官吏的編制,壓得很是厲害,另外一方面,卻準備在下半年的時候,開始科舉考試,要知道考取的讀書人,最終都是要進入到朝廷爲官的。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就算是大明朝廷遺留下來的文武大臣,都無法全部安排到位的。

朱審烜忽略了最大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創辦銀行的事情,這件事情是他與戶部尚書蘇天浩負責的,要說兩人與蘇天成的關係,那是其他文武大臣無法比擬的,畢竟血緣關係在這裡,怎麼都抹不掉的。

四月初八。

拜祭天地儀式之後,朝廷休沐了兩日,畢竟進入京城之後,衆人太忙了,幾乎沒有時間歇息,加之朝廷剛剛搬到京城來,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朱審烜和諸多的丞相聊天的時候,笑着說幾個月的時間,自己瘦下來了接近二十斤了,要知道朱審烜是很胖的,現在看上去沒有肥胖的感覺了。

休沐之後,早朝馬上開始進行了。

有關早朝的安排,大晉朝廷也與大明朝廷有着很大的不同之處了,丞相、都察院都御使和六部尚書,那是必須參與早朝的,此外增加了六部的左右侍郎、大理寺卿,原來大明朝廷所有的六科被直接裁撤了,也就是大晉朝廷不存在六科給事中這個職位了,所有的監察權力,都歸都察院所擁有了,此外皇上廢除了太監的所有權力,原來所謂的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等等,自然也就不存在了。這意味着內廷完全不存在了。

至於說其他的官員,若是有需要,自然有人專門通知他們趕到乾清宮。

這樣參與早朝的人就少了很多,減少了京官的痛苦,不需要天不亮就起身去參與所謂的早朝了,這種早朝的形勢。早就被蘇天成看做是巨大的浪費了,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到乾清宮來,很多的事情,根本牽涉不到,參加早朝的很多京官,也是木呆呆的站着。

大晉朝廷的早朝,相當於以前大明朝廷的小朝,也就是內閣與皇上專門商議事情的形式。

這樣就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也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禮儀,早朝就是重點商議事情,至於說重大的事宜,可以在早朝之後,皇上與諸多的丞相商議。

辰時,蘇天成準時出現在了乾清宮。

尚未等到朱審烜開始稟報事宜,蘇天成就直接開口了。

“今日的早朝,其餘的事情不用商議。朕早就說過了,尋常的事宜。不需要拿到這裡來商議,否則諸位愛卿不用動腦子,都是朕來思考了,你們跟隨朕的時間不短了,應該清楚朕的習慣,除非是牽涉到朝廷的重大事宜。重大的開支,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包括部分知府的任免,其餘的事宜,丞相、都御使和六部尚書商議就可以定下來了。早朝的時候,通報情況,沒有異議就直接執行。”

朱審烜楞了一下,看着蘇天成。他的壓力太大了,皇上的確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多的大事情,都是他與楊嗣昌、範景文、張溥等人商議決定下來的,這在大明朝廷是不可能想象的,至少皇上要擔心被架空了,但權力意味着責任,朱審烜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就是休沐的兩天時間,府邸裡面也是太多的官吏。不要說他朱審烜,其餘的丞相是一樣的,就連專門負責軍隊的洪承疇和負責刑部的渠清澤,也是忙得透不過去,相反,看看皇上,優哉遊哉,根本就看不出來累的樣子。

這就是命,沒有辦法。

朱審烜需要彙報的事情,還真的沒有很多的大事情,要說這段時間過去,很大的大事情都忙過來了,暫時沒有太大的事情需要辦理,征伐後金韃子恐怕是最大的事情,但遼東尚在穩固的過程之中,兵部尚書、都督盧象升已經代表朝廷,直接到遼東去了,目的就是整合遼東邊軍,裁撤多餘的軍士,同時部署江寧營的將士進駐遼東。從這個情況來看,恐怕一時半會是不會征伐後金韃子的,再說府庫裡面的銀子也不足以支撐了。

看見了朱審烜的表情,蘇天成知道,沒有什麼大事情需要商議,他需要再次提出來創辦銀行和統一發行紙幣的事宜了,其實這是蘇天成認爲最爲重要的事宜,但一直得不到朱審烜、楊嗣昌和范文程等人的關注,大概他們還不清楚銀行的真正作用,以爲和商賈創辦的錢莊是差不多的。

“朕提到的創辦銀行與統一發行紙幣的事宜,籌備如何了。”

這個問題是拋給朱審烜的,其實蘇天成清楚,衆人都還沒有考慮這個事情,因爲冊立太子和拜祭天地儀式等的事情,暫時也考慮不到這些重大的事情。

朱審烜的臉有一些紅了,他的確還沒有認真的考慮,統一發行紙幣的事宜,是他和蘇天浩直接負責的,不過這樣的事情,難度太大了,在王朝成立的初期,就考慮這樣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皇上,臣這段時間忙於其他的事情,尚未來得及考慮發行紙幣的事宜,臣也認爲,王朝成立之初,以穩定爲主,過早的發行紙幣,恐怕對朝廷有着很大的影響啊。”

蘇天成站起來了,走下臺階。

“朕知道你們不理解,這裡面蘊含的道理是很多的,統一發行紙幣,其實對朝廷是有着很大好處的,歷史上有很多類似的事情,但基本上都失敗了,甚至動搖了王朝的統治,朱大人剛剛說了,大晉王朝剛剛成立,突然做這麼大的事情,恐怕會影響到朝廷的穩定,這種考慮在預料中,沒有什麼奇怪的。”

“朕說過了,今後的朝會,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出來,就算是指着朕的鼻子說話,朕也不會在乎的,諸位雖然沒有開口,但朕以爲,你們恐怕也是想着,朝廷統一發行紙幣,會面臨巨大的風險。”

“這裡面的道理,朕簡單說一下,統一發行紙幣,是一把雙刃劍,對於朝廷的控制是很大的,若是濫發紙幣,導致了貨物價格的上漲,吃虧的是老百姓,出現這等的情況,對於朝廷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導致朝廷的滅亡,此外,朝廷若是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撐,發行貨幣,也是會遭遇到很大麻煩的,老百姓手裡拿着紙幣,卻買不到商品,豈不是要造反了,既然決定發行紙幣了,那就要根據朝廷的實際情況,看看能夠發行多少的貨幣,看看什麼時候應該要增加貨幣的數量等等。”

“紙幣的好處,朕需要重點強調,發行了統一的紙幣之後,老百姓的出行和購買商品,都要方便很多的,這對於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同時,西域各國與我大晉朝廷交易,同樣需要按照我大晉朝廷發行的紙幣來結算,也就是說,貨物交易的價格,是由我大晉朝廷的紙幣來控制的。”

。。。。。。

蘇天成說了好一會,有關貨幣發行的作用,他不可能完全說清楚,畢竟不是金融方面的專家,不可能完全理解貨幣的作用,但使用紙幣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而且作爲最爲強盛的王朝,大晉朝廷完全可以通過發行紙幣的方式,開掠奪世界上的財富,不管是黃金白銀,還是其他的商品貨物,一律都是按照大晉朝廷的紙幣來進行結算的,這就不需要真正的用戰爭來征服和掠奪了。

銀行就更不用說了,一旦大晉朝廷創辦的銀行興旺起來了,估計全世界的金銀珠寶,都要朝着這裡集中的,誰都想着將自家的財富,存到一個令人放心的地方,銀行另外的一個職能,就是推行大晉朝廷統一制定的紙幣,這樣紙幣就能夠在世界各地流通了,帶給大晉朝廷的財富是巨大的。

蘇天成相信,一旦銀行創辦起來了,統一發行紙幣了,巨大的作用會馬上體現出來,到時候,難以接受這些變化的,恐怕就是在乾清宮的諸位文武大臣了。

皇上做了解釋之後,衆人總算是明白了,創辦銀行與統一發行紙幣,是必須要辦理的事情了,皇上已經下定了決心,不可能動搖了。

討論的話題,很快轉移到這方面來了。

衆人分爲了兩派,一派是支持的,人數少得可憐,也就是戶部尚書蘇天浩與戶部右侍郎宋思軍,而且能夠做出來一些解釋的,還就是宋思軍,至於其餘的文武大臣,都是反對的,或者是持懷疑態度的,他們不反對,但認爲全面鋪開有很大的難度,是否在京畿之地和山東、南京等地首先創辦試點,若是成功之後,全面鋪開。

宋思軍畢竟是商賈出身,和皇上多次探討了銀行的作用與統一發行紙幣的作用,深知做到了這兩點,大晉的商賈將步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朝廷從中獲取的利益,將是巨大的,故而是完全支持的,並且不同意創辦試點,認爲這樣的事情,必須全面鋪開,開始的難度也許大一些,但對於後面是有利的。

(本書計劃於五月底完本了,新書籌劃了很久,終於開始動筆了,暫定名爲《鐵血穿越》,計劃在六月份開始上傳,希望得到讀者大大繼續的支持,我也相信,新書一定能夠克服本書不少的缺陷的。)(未完待續。。)

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33章 準備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74章 海戰(4)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822章 準備(1)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225章 贖身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015章 誤判?(4)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9 天降神兵(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56章 下狠手(1)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646章 夜襲(1)第148章 辯解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406章 募捐(2)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105章 自作孽(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77章 郡主來了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94章 邀請函第912章 失意人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993章 整合(1)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190章 稱帝(2)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166章 迅雷(1)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
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33章 準備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74章 海戰(4)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822章 準備(1)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225章 贖身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015章 誤判?(4)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9 天降神兵(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56章 下狠手(1)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646章 夜襲(1)第148章 辯解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406章 募捐(2)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105章 自作孽(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77章 郡主來了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94章 邀請函第912章 失意人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993章 整合(1)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79 天降神兵(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190章 稱帝(2)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166章 迅雷(1)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