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

黃得功被斬殺的消息,蘇天成很快就知道了,除開惋惜,他沒有其他的感受,穿越這麼多年了,很多的事情,蘇天成的看法不一樣了,譬如說針對黃得功這類人,按說是需要用盡全力來拉攏的,可有些時候,斬殺了這類人,也是成全他們的名聲,更會令蘇天成的統一大業儘快的實現。

大軍依舊是兵分兩路,蘇天成、盧象升等人,率領大軍直接進攻應天府,洪承疇率領大軍進攻鎮江府、揚州府、淮安府,接着展開對鳳陽府的進攻,應該說剿滅了近二十萬的明軍之後,南直隸的守衛大爲削弱,除開應天府和鳳陽府還有可能出現一些戰鬥和廝殺,其餘地方基本不存在成規模的戰鬥了。

命運最慘的還是原來駐紮在徽州府的明軍,其中四萬人進入浙江之後,早就被朱審烜和楊嗣昌等人偵查到蹤跡了,江寧營將士在餘杭設伏,等着這股明軍進入到包圍圈之後,僅僅用了三次的衝鋒,就徹底打垮了這股明軍,被俘的明軍接近三萬人,這些俘虜被楊嗣昌毫不客氣的用起來了,秋收之後,需要對各地的水利設施進行大規模的整修,畢竟福建和浙江等地,基本沒有維修過水利施捨,對於農業生產是非常不利的。估計這些被俘的明軍,做夢都想不到,他們會成爲苦力,開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

至於說駐紮在徽州府的剩餘一萬明軍,真正能夠撤到南京城的,不足兩千人,其餘人都被盧象升率領的大軍剿滅了,或者是投降了。

蘇天成將所有的俘虜,一律都遣送到浙江去了。交給了楊嗣昌,楊嗣昌需要大量的人手,浙江和福建的水利設施建設工程,全面鋪開,需要的就是勞動力。

進攻應天府的戰鬥,速度慢下來了。這裡的很多地方,都是蘇天成熟悉的,他在江寧縣擔任知縣的時候,走過不少的州縣,大致的情況是知道的。可洪承疇就不同了,加快了行軍的速度,畢竟他要帶領大軍拿下鎮江府、揚州府和淮安府等地方,不管是不是會遭遇到多少的抵抗,至少大軍需要行軍好幾千裡了。

秦三德已經知道了所有的情況。特別是徽州府四萬明軍,在浙江的餘杭被全部殲滅的消息,對於他來說是致命的打擊,聊以自豪的安排,成爲了全面潰敗的局面,二十五萬大軍,剩餘的僅僅五萬餘人,接近二十萬的大軍。全部被剿滅了,總是從戰鬥力上面去分析。肯定是說不過去的,作戰的部署和安排,是有着致命缺陷的。

出現目前的局面,主要責任就在秦三德的身上。

必須要想辦法了,否則秦三德死無葬身之地了。

前期的鋪墊全部都做好了,剩下的就是一步步的落實。雖然後期的事情全部都是朱由菘直接負責發號施令了,可秦三德沒有閒着,他正在努力卸掉自身的責任,而且這個事情的進展還是很不錯的。

首先壓制戰況的奏摺,是朱由菘完全做主的。秦三德以身體不適的原因,讓朱由菘負責所有的事宜,做出來所有的決定,這一點南直隸的官吏全部都清楚,所以壓住奏摺的事宜,怪不到他秦三德的身上,其次就是作戰部署失誤導致慘敗的事宜,這一點想要直接推卸責任,難度肯定是不小的,可秦三德熟悉宮裡的情況,瞞天過海不是不可能,皇上也不是第一次被欺騙,至於說那些御史和給事中,如果想要亂說,能夠想辦法對付,錦衣衛和東廠完全控制了京城的輿論,誰要是想着亂說,身爲東廠廠公,秦三德豈能沒有辦法對付,這裡面最爲關鍵的還是內閣,好在內閣首輔周延儒與秦三德的關係不錯。

最後就是朝廷如何處置這件事情了,既然將責任全部都推到朱由菘的身上,那朱由菘的結局肯定是非常慘的,按說朝廷的聖旨,應該是太監來傳達的,在這個過程中,秦三德當然可以想到辦法,讓朱由菘無法開口說話,甚至無法去見到皇上。

還有南直隸的部分官吏,譬如說南直隸的兵部尚書孫泰,這也是秦三德需要對付的人,南京一樣有錦衣衛的暗線,孫泰種種不滿的言行和舉措,秦三德豈能不知道。

一切都在努力的過程之中。

宮裡的消息已經有了,王承恩大罵了秦三德,透露出來的意思是很明確的,皇上之所以安排秦三德到南直隸,是處於對秦三德的信任,可惜秦三德沒有抓住機會,關鍵時刻想着離開了,這肯定會令皇上失望的,說不定影響到皇上對錦衣衛和東廠的信任,後果還是有些嚴重的,不過事已至此,從自身的位置和諸多人的利益考慮,王承恩選擇支持秦三德。

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王承恩是不會說出來的,皇上已經開始擔心諸多的皇親國戚,認爲這些皇親國戚進入到朝廷,不是什麼好的決定,特別是朱審烜的背叛,在朝廷裡面的影響很大,也直接改變了皇上以前無比信任皇親國戚的思維。王承恩是完全擁護皇上的決定的,至於說他本人,也感覺到了,若是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皇上一旦再次信任皇親國戚,太監的地位同樣要受到影響。

從王承恩的角度出發,朱由菘的結局當然很慘。

得知王承恩大罵自己,秦三德放心了,若是王承恩對這件事情不管不問,那才真的是危險了,既然王承恩開口了,就一定會從中周旋的。

周延儒那裡的消息,還不是非常的明確,這大概是源於周延儒沒有明確的表態。

秦三德是有些怨氣的,你周延儒在這等關鍵的時刻,不明確表態,讓他的一顆心不得安寧,上下搖擺,這是什麼意思啊,可冷靜下來之後,認真仔細分析之後,秦三德明白了,周延儒雖然沒有明確的表態,其實也是支持他的,若是周延儒反對了,肯定會有話語透露出來的,這大概因爲朱由菘是朝廷的官員,周延儒在這個時候,不能夠明確的表態,否則表現出來對太監的關心,皇上會怎麼看。

人着急的時候,一點點的小事情,都會弄得草木皆兵。更何況是關乎到自身的性命事宜了,秦三德想的很多,也按照自身的想法,一步步去落實了,到了現在,他只能夠等候,改辦的事情全部都辦好了。

相比較起來,朱由菘的感覺要遲鈍很多了。

孫泰提醒之後,朱由菘也引起了警覺,他本來是想着從京城打聽一下消息的,但因爲手頭的事情太多了,特別是接連慘敗的消息傳來之後,爲了能夠守衛南京和鳳陽府,朱由菘可謂是嘔心瀝血,暫時顧及不到其他的事情了。

消息是先後傳來的,進攻浙江的四萬大軍慘敗,幾乎被全部殲滅的消息以及黃得功兵敗之後,不願意投降自殺的消息傳來之後,朱由菘已經知道了,秦三德當初做出來的所有安排,全部都失敗了,可謂是斷送了二十餘萬的明軍,也丟失了大量的土地。

這裡面的責任就很重大了,對於南京的守衛防禦以及鳳陽府的守衛做出來全面的部署之後,朱由菘開始思考這裡面的責任大小了,要說他完全沒有責任,這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是主帥,可先期的所有事宜,都是監軍秦三德安排部署的,這也是不少官吏都知道的,特別是南直隸兵部尚書孫泰,更是清楚裡面的緣由,如此情況下,朝廷就算是要處置,也是首先需要處置秦三德的。

秦三德稱病,朱由菘認爲是心病,其實就是想到朝廷馬上就要追究責任了。

一直到了這個時候,朱由菘纔想起來,南直隸的戰鬥情況,他沒有及時的稟報朝廷,朝廷還不知道具體的情況,應該說第一個階段的戰鬥全部都結束了,接下來戰鬥的重點轉向了南京和鳳陽府了。

奏摺很快寫好和補充好了,朱由菘猶豫是不是給秦三德看看,這裡面都是實話實說的,沒有掩蓋矛盾,沒有迴避問題,這裡面的主要矛盾也是秦三德承擔的,朱由菘有着一部分的責任。

猶豫再三之後,朱由菘也做出來了一個自私的決定,奏摺不給秦三德看,直接上奏朝廷,這麼長時間過去了,秦三德一直都是稱病不出,什麼事情都不做,到了如此關鍵的時刻,也是需要承擔前期失敗的主要責任了。

從目前南直隸的穩定來說,朱由菘自我感覺不錯,儘管局勢很是緊張,可他幾乎每天都要出面,佈置大大小小的事宜,都是親自參加的,這種頻繁出面的方式,其實是告訴南直隸的諸多官吏,南直隸暫時不會出現什麼大事情,所以諸多的官吏,也還能夠勉強穩定。

至於說是不是能夠繼續穩住南直隸,能不能守住南京城,朱由菘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他覺得,南京城可是大明王朝的陪都,守住這裡問題不是很大,再說了,廝殺開始之後,朝廷也一定會派出大量的援兵,前來增援,或者是對蘇天成展開進攻的。(未完待續。。)

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55章 識趣第42章 人市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844章 慘敗(2)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68章 敵情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54章 遇險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70章 發榜(2)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50章 面聖第93章 新科會元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86章 朝廷嘉獎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231章 大婚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824章 準備(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495章 宿命論(4)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05章 募捐(1)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19章 秦淮河(3)第69章 發榜(1)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273章 麻煩事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54章 造船廠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252章 北平第646章 夜襲(1)第279章 借銀子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912章 失意人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82章 家信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59章 收穫季節第60章 震動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
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55章 識趣第42章 人市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844章 慘敗(2)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268章 敵情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54章 遇險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70章 發榜(2)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50章 面聖第93章 新科會元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86章 朝廷嘉獎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231章 大婚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824章 準備(3)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495章 宿命論(4)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05章 募捐(1)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19章 秦淮河(3)第69章 發榜(1)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273章 麻煩事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54章 造船廠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252章 北平第646章 夜襲(1)第279章 借銀子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912章 失意人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82章 家信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59章 收穫季節第60章 震動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