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言傳身教

崇禎十一年二月初一,蘇天成離開京城,前往四川了。

總督五省軍務,身份非同一般,舉足輕重,入則爲朝廷顯貴,出則爲一方軍政之首,巡撫、總兵皆要聽命於總督,也就是說,陝西、山西、河南、四川與湖廣五省的軍政民政,總督皆可以干涉,非常時刻,總督可以直接任命和罷黜四品以下官員,軍情緊急的時候,總督甚至可以令巡撫暫時停職。

按照慣例,五省總督辦公地點,一般都是設立在河南開封或者是山西太原的,這也是因爲流寇時常肆掠這兩個地方,按照衆人的禮節,總督府應該設立在陝西的,可惜總督也是人,不會將自己置於特別危險的地方。

五省總督,這個職務雖然令人羨慕,可稱之爲文帥第一重任,但歷來的總督,結局都不是很好,這也很正常,總督的權力很大,職責也是很重的,肩負着直接的使命,明朝設立的總督,大都是有具體職責的,要麼是剿滅流寇,要麼是抗擊後金韃子,偏偏這兩個任務,都不是那麼好完成的,一個不小心,做不好了,結局就不可能很好了。

要說鹿善繼的運氣還是不錯的,雖然說剿滅流寇,沒有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也進入朝廷了,成爲了工部尚書,至於說孫承宗,更是不用說了,如今歸爲內閣首輔。

蘇天成是明白的,這一切都是因爲自己穿越了,按照以前歷史的進程,這個位置上的官員,不可能有那麼好的結局。

蘇天成的辦公地點,沒有固定下來,陝西、山西、河南以及湖廣境內。基本沒有流寇了,如果說到這幾個地方,完全沒有必要,再說了,有了江寧營,他也不準備調動其餘的衛所軍隊。這些軍士沒有多大的戰鬥力,真正的圍剿流寇了,可能會起反作用的。

所以說,蘇天成這個五省總督,其實是名不副實的。

皇上的旨意下來之後,蘇天成立刻做出來了安排,直接給洪承疇下了命令,集結江寧營將士,除開留守在安寧堡、靖邊互市的一萬江寧營將士。其餘六萬多將士,悉數開拔,繞道湖廣,在施州衛一帶待命,其次命令親兵營三千人,悉數開拔到京城。

洪承疇出任江寧營都指揮使,沒有到京城來,皇上的旨意直接到陝西去了。這也是因爲江寧營馬上就要開拔了,洪承疇到京城來。耽誤時間,也沒有必要。

將士集結出發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麻煩,主要是孫元坤提出來了意見,不願意留守在陝西,想着跟隨江寧營剿滅流寇。好在蘇天成出發到京城之前,留下了一封信,說是江寧營集結出發之前,將這封信交給孫元坤。孫元坤看過信之後,雖說還是有些悶悶不樂。但總算是答應留下來了。

蘇天成給洪承疇下達命令的時候,專門寫了一封信,主要是告訴洪承疇,湖廣施州衛一帶,山大人稀,地形複雜,一路上要特別的小心,據說這些地方,有着不少的土匪,大軍行進的過程中,可以協助地方官府,剿滅一些土匪,還地方安寧。

三千親兵抵達京城之時,就是蘇天成出發之時。

他這個五省總督的安全,至關重要,這關係到朝廷剿滅流寇的大計,不過更加重要的是太子朱慈烺的安全,那是絕對不能夠出現意外的。

出發的時候,蘇天成給湖廣巡撫寫信了,告訴他們,太子殿下和自己通過湖廣,不想幹擾地方官府,不必搞什麼迎來送往的那一套,若是太子殿下和自己有需要,會召見相關的官員的。這樣的招呼必須要提前說,要不然諸多的大臣,肯定是要隆重迎接太子殿下的,未來的皇上,誰不想着能夠討好啊。

二月初十,經過了十天時間的奔波,蘇天成一行終於到達施州衛。

之所以走了這麼多天,主要還是帶着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總理剿滅流寇的事宜,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太子出行,必要的派頭還是有的,有五百錦衣衛貼身護衛,負責指揮的是錦衣衛指揮同知姚勇,還有禮部侍郎方逢年、詹事姚明恭陪着,兩人的主要任務,是讓太子不能夠荒廢學業。

當然,主要的安全護衛,還是江寧營親兵負責的。

錦衣衛的來頭是不小的,特別是跟隨在太子身邊的錦衣衛,但這些錦衣衛,在蘇天成和江寧營親兵的面前,顯得很是規矩,絲毫不敢炫耀,一來他們清楚,蘇天成不過二十五歲,就是五省總督了,還能夠說服皇上和皇后娘娘,帶着太子打戰,這很不簡單了,二來江寧營的威名,錦衣衛非常清楚,可以說,儘管錦衣衛自認功夫很好,有着萬夫不當之勇,可在江寧營的面前,他們不敢說這樣的話。

離開京城之後,蘇天成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了。

太子朱慈烺本來是坐着馬車的,可離開京城之後,蘇天成提議太子騎馬,十歲的朱慈烺非常高興,每天都騎馬跟着蘇天成,方逢年和姚明恭兩人絕不會反對的,離開京城之前,他們也接受了專門的囑託,一切的事宜,都聽從蘇天成的安排。

蘇天成沒有急於教育朱慈烺,一路上都給朱慈烺講解看到的景象。

十歲的孩子,天性是自然流露的,見到官道邊一些低矮的房屋,包括崇山峻嶺,朱慈烺都非常好奇,見到一些穿的破爛、跪在官道兩邊的百姓,眼裡也透露出來同情。

對於朱慈烺的總體表現,蘇天成感覺到滿意,好在朱慈烺沒有學習到後宮裡面的狡詐和反覆無常,天性還是不錯的。

江寧營的令行禁止,給予了朱慈烺很大的震撼,蘇天成下令,沿路不得騷擾百姓,正是春耕季節,沿路都可以看見不少的莊稼田,有些時候,大軍寧可繞行,也不騷擾在田間忙碌的百姓,朱慈烺詢問的時候,蘇天成告訴他,民爲貴、涉及次子、君爲輕的道理。

這種教育,比朱慈烺在深宮裡面讀書得來的知識,要強百倍。

施州衛。

江寧營在就安營紮寨了。

周圍的戒備非常的森嚴,洪承疇和監軍秦三德都知道,太子殿下跟隨前來了。

進入中軍帳,衆人行禮之後,太子朱慈烺和蘇天成兩人分左右坐下了。

“太子殿下,臣開始部署軍務了。”

“蘇大人請便,吾是來學習的,一切請蘇大人決斷。”

朱慈烺的沉穩,出乎了衆人的預料,十歲的孩子,能夠有這樣的表現,很不錯了。

“洪指揮使,奏報一下江寧營的情況。”

“是,太子殿下,大人,江寧營自陝西出發,歷時七日,抵達施州衛,此次抵達的將士,一共六萬二千人,如今以枕戈待旦,聽從太子殿下和大人的安排。”

“秦公公,可否有補充的。”

“太子殿下,大人,奴婢沒有補充的,奴婢覺得,江寧營驍勇異常,一定能夠全殲流寇的。。。”

秦三德習慣性的吹捧,大概是朱慈烺在場的緣故,蘇天成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按照以往的規矩,他早就打斷這樣的發言了,軍中說話,簡潔明瞭,吹捧的話語,沒有必要。

等到秦三德說完之後,蘇天成感覺到,自己必須要提醒一下,哪怕是得罪了秦三德,畢竟朱慈烺要接受到正面的教育。

“秦公公,大戰在即,公公和洪指揮使率領江寧營,肩負重任,日後我等在中軍帳議事的時候,儘量的能夠簡潔一些,公公剛剛到江寧營,對於江寧營的有些事情,不是很清楚,本官在這裡提醒一下,還望公公不要介懷。”

秦三德連連點頭,臉上有些尷尬的神情。

“諸位,太子殿下總理剿滅流寇事宜,這是對我等最大的鼓勵,本官決定了,此次剿滅流寇,以江寧營爲主,若非不得已,不會調遣各地衛所軍隊,所以說,諸位要有思想準備,此次剿滅流寇,任務艱鉅,本官還是要提醒諸位的,江寧營多次和流寇交手,都取得了重大勝利,諸位可能輕視流寇,覺得江寧營經過一次大規模的征伐,定能夠徹底剿滅流寇,活捉李自成,可本官要高度大家,此一時彼一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流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若是你們用老眼光去看待,就有可能遭遇到失敗。”

“四川地形複雜,山大人稀,流寇大多集中在夔州府、保寧府、龍安府和潼川州一帶,也有部分進入了重慶府,這些地方,地形和南方、陝西乃至於河南山西,都有不同,增加了我等剿滅的難度,同時,流寇紀律嚴明,絕無騷擾百姓之舉,故而得到部分百姓的擁護,危急時刻,有着諸多藏身的地方。”

“江寧營到了四川,人生地不熟,要特別注意,四川的安撫司、鎮司不少,當地一些百姓,很多是少數民族,和我等的生活習俗不一樣,進入到四川之後,我等必須要尊重當地人的習慣,切不可違背當地習俗,違者以違反軍令處置。”

“本官需要吩咐的就是這些,諸位回去之後,做好準備,大軍後日開拔,進入四川。”

“洪指揮使和秦公公請留下來,其餘都去準備。”(未完待續。。)

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81章 未雨綢繆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247章 協調會(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59章 剿匪(1)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912章 失意人第1121章 熱鍋(1)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36章 擴軍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885章 對決(7)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58章 花絮第476章 啓動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44章 戰果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421章 佈置第698章 大遷移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116章 硬骨頭(1)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496章 內訌(1)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77章 應對辦法(3)
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81章 未雨綢繆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247章 協調會(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59章 剿匪(1)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912章 失意人第1121章 熱鍋(1)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36章 擴軍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885章 對決(7)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58章 花絮第476章 啓動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44章 戰果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421章 佈置第698章 大遷移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116章 硬骨頭(1)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496章 內訌(1)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77章 應對辦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