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辯解

渠清澤垂頭喪氣的站在董昌的面前。

“你怎麼搞的啊,王公公的囑託,你都忘記了嗎,蘇天成不熟悉官場的規則,但你是知道的啊,在他的身邊,就是要多多提醒,這次皇上要老夫來了解情況,若不是老夫謹慎,還不知道遇見什麼事情,老夫來的時候,就覺得有些不妙,這麼多的大事情,你爲什麼不及時稟報老夫啊。”

“大人,屬下每次都稟報了,都是派人送去了密奏的。”

董昌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麼。

“你每次的奏摺,都是通過誰上奏的?”

“屬下一直都是按照規矩來的,交到了南京的指揮使司。”

董昌的臉色有些發白了。

“媽的,想暗算老夫,你們還嫩了一些,渠清澤,你記住,今後的奏摺,不要通過南京指揮使司了,直接找到暗線,叫他們送。”

“大人,這是不是有些不合規矩啊。”

“老夫叫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

渠清澤縮了縮脖子,不再說話了。

“哼,看來有人關注蘇天成了,這小子,膽子也真的是大啊,舉人敢動江寧縣的鹽商,還做的如此的滴水不漏,不錯,真的不錯,人才啊,渠清澤,你老實說,這些計謀,都是蘇天成親自定下來的嗎。”

“屬下絕不敢說謊的,都是蘇大人直接確定下來的,屬下曾經勸過,叫蘇大人謹慎,蘇大人說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做事情就是要膽大心細,否則是不能夠做大事情的。”

“哈哈,符合老夫的胃口,這小子,還真的是不錯的,好了,今晚子時,叫蘇天成到客棧來,老夫有些事情要問問他。”

看見渠清澤離開之後,董昌的臉色變得有些鐵青了。

皇上叫他來了解情況,絕非小事情,王承恩通過錦衣衛暗線傳來的消息,他剛剛知道,原來這件事情,背後有着這麼大的蹊蹺。

幾天時間,他已經瞭解了不少的情況,總體來說,蘇天成做的很漂亮,上下都沒有什麼意見,都是佩服的,反響最大的是江寧縣的老百姓,都說蘇天成是青天大老爺,今後一定會爲老百姓做好事情的。

至於是南京六部和應天府的認識,他不想去了解了,皇上已經得到了奏摺,瞭解也沒有必要了。

得知渠清澤每次都上奏了情況,自己卻沒有得到,董昌已經印證了自己的看法,這是有人從中作梗,表面是針對蘇天成的,實際上的目標,就是王承恩和自己。

朝廷內部的鬥爭,宮裡的鬥爭,時時刻刻都是存在的,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位大臣,鬥得死去活來,想不到這個時候,曹化淳也想着,和王承恩鬥了。

聽渠清澤介紹了情況,董昌迅速想到了一個詞:造反。

蘇天成做的幾件事情,很容易和這方面聯合起來的。

既然皇上要自己到江寧縣來調查,有些事情,必須要公事公辦,必須要問清楚,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保護蘇天成。

初次和蘇天成在馬市的那次見面,已經印入了董昌的內心,他感覺到,蘇天成必然是大有出息的,是不一般的,當然,在一步步奮鬥的過程中,也是可能遭遇到暗算的。

蘇天成跟隨渠清澤,匆匆趕到了客棧。

在縣衙,看見渠清澤的面容,蘇天成就覺得有些不對,得知董昌到了南京城,他有了一絲不祥的預感,皇上這麼長時間,沒有下旨,肯定是遇見什麼大事情了,而且是和自己有關的大事情,弄得不好,自己可能遇見麻煩了。

進入了房間,裡面黑漆漆的。

“坤元,你來了。”

黑暗中間,董昌的聲音響起,蘇天成禁不住顫抖了一下,這是鬧的哪一齣啊。

“晚輩拜見董大人。”

“禮節就不必要了,我們之間,不需要來這一套了,老夫有幾個問題,需要你如實回答,切不要有什麼隱瞞的。”

“晚輩一定如實回答。”

“好,第一個問題,巡檢司轄下的三千軍士,是不是蘇府以前的護院,他們是什麼來歷?”

“巡檢司轄下三千軍士,確實是蘇府以前的護院,至於說他們的來歷,頗不平凡,他們以前是熊廷弼將軍的親兵,天啓元年,隱於四川峨眉山,前後九年時間了,到晚輩的身邊,純屬偶然。”

“偶然也是原因,你說說,是什麼情況。”

“熊老婦人帶着兒子熊子健,到了山西平陽府,在茶樓的時候,想要喝茶,遭遇茶樓夥計的訓斥,晚輩看不過,發現老婦人身體很不好,故而帶着去看病,老婦人感激晚輩,臨終之前,將熊子健和三千親兵,悉數託付給在下,交給了晚輩符牌。”

“哦,符牌帶來了嗎?”

“晚輩一直是隨身攜帶的。”

黑暗中,有人到了蘇天成的身邊,他掏出了符牌,遞給了身邊的人。

“第二個問題,你爲什麼想着和東京大營、西京大營的將軍接觸,朝廷的規矩,難道你不知道嗎,沒有皇上的聖旨,你難道想插手軍務嗎。”

“這是從何說起,晚輩接觸南京京營的將軍,目的不過是爲了官田。”

“哦,爲了官田,你仔細說說。”

“兩大營的官田,有兩萬頃,可拋荒嚴重,晚輩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想着和兩大營的將軍接觸一下,商議官田事宜,看看是不是由江寧縣百姓來耕種,總比拋荒了要好,江寧縣縣衙所有的官田,太少了,每年的產量有限,若是能夠耕種兩大營的官田,能夠收穫更多的糧食,也能夠得到更多的賦稅。”

“就這麼簡單嗎?”

“當然了,晚輩爲了這件事情,曾經上奏皇室,懇請協調官田的,皇上一直沒有下旨,晚輩想着,早些協調,秋收之後,就要整理這些官田,若是等到來年,官田裡面,雜草重生,什麼都不能夠耕種,又要耽誤一年時間的。”

“第三個問題,查抄匡思明的府邸,繳獲了大量的火器,你爲什麼想到了,將這些火器配備給江寧縣巡檢司,你不知道,這些火器,足夠配備兩個神機營嗎?”

“當然知道了,正是因爲知道,晚輩纔有了這樣的想法,火器多值錢啊,有銀子都難以買到的,查抄匡思明的府邸,繳獲了大量的火器軍械,這也是匡思明謀反的罪證,晚輩想着配備給了巡檢司,也算是一大筆的財富了,繳獲的銀兩,晚輩不敢動,剩下值錢的,就是軍械了,若是這些東西,都不能夠動了,晚輩豈不是白忙活一場啊。”

“胡鬧,你這麼能夠有這樣的想法,真的是年少不懂事,殊不知這是大忌啊。”

董昌的語氣緩和了很多。

“第四個問題,也是最後一個問題,匡思明罪不容誅,你及時發現,爲朝廷出去了一大禍害,這是有大功的,可是,其餘十六家鹽商,也應該參與到火器私鹽的販運了,你爲什麼不處理,爲什麼讓他們繳納銀兩之後,就不追究了,是不是想着同流合污啊。”

“大人,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您要是不明白,晚輩都不好怎麼說了。”

“你這是什麼意思,說老夫愚鈍嗎?”

“有點。”

“混賬,你要是沒有合理的解釋,老夫都不饒你了。”

“那晚輩就直言了,這販運私鹽的事情,哪裡沒有啊,至於說販運軍械的事情,主要就是匡思明,匡思明已經完全承認了,晚輩以爲,懲處首惡,就可以了,沒有必要牽連衆人,因爲販運私鹽的事情,就懲處諸多的鹽商,豈不是殺雞取卵,朝廷是控制私鹽販運的,晚輩這樣做,只不過換了一種途徑,讓他們繳納了偷逃的賦稅,這樣一來,朝廷得到了好處,鹽商繼續做生意,兩全其美,是最好的辦法了。”

“晚輩要是也懲處他們,抄家殺頭,最終的結果,是令江寧縣大亂,需要好一陣子的時間,纔有可能穩定下來的,再說了,晚輩如果這樣做了,江寧縣的商賈會怎麼看,應天府的商賈會怎麼看,南直隸的士紳會怎麼看,豈不是晚輩嗜血成性。”

“就算是有充分的理由斬殺他們,江寧縣能夠得到什麼好處,朝廷能夠得到什麼好處,除了得到一些銀兩,就是揹負罵名了,如此愚蠢的事情,晚輩是不會做的。”

“晚輩以爲,做事情,總是要有目的的,如果不過一切,憑着頭腦一時發熱,莽撞就做了,回過頭來,可能遭受更大的損失,剛剛大人問到了巡檢司軍士的事情,晚輩的目的是很簡單的,讓這些軍士,再次爲朝廷立功,博取功名,證明自身,就這麼簡單。”

董昌好半天沒有說話,顯然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好了,算你小子會說,老夫問完了,你的回答,還是不錯的。”

房間的燈量了。

董昌帶着笑容,出面在蘇天成的面前。

“恩,不錯,長高了一些,成熟很多了,你今日的回答,老夫很是滿意,做好準備,跟着老夫到京城去,親自去做解釋吧。”

第118章 秦淮河(2)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647章 夜襲(2)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82章 家信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28章 上任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015章 誤判?(4)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483章 抉擇第7章 馬市驚魂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3章 新科會元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66章 兩重天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280章 變化(1)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65章 劉鐵漢第1252章 北平第509章 刺激(1)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66章 鄉試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53章 吳三桂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844章 慘敗(2)第65章 現實第127章 密旨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7章 窮則思變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169章 昏頭了第705章 放心了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45章 租子
第118章 秦淮河(2)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647章 夜襲(2)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82章 家信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28章 上任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015章 誤判?(4)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483章 抉擇第7章 馬市驚魂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3章 新科會元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66章 兩重天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280章 變化(1)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65章 劉鐵漢第1252章 北平第509章 刺激(1)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66章 鄉試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53章 吳三桂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844章 慘敗(2)第65章 現實第127章 密旨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7章 窮則思變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169章 昏頭了第705章 放心了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45章 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