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各懷心思

消息總是穿的很快。

柳敬亭開始發揮作用了,一手快板書,讓河南府的老百姓明白了,原來到河南府擔任知府大人的,竟然是前些年,在河南賑災的那位大人。

這一下,老百姓真的相信了,河南府真的來了一位青天大老爺。

不過,這些要求,對於河南府的官吏來說,簡直就是災難了。

府庫裡面,不可能有那麼多的銀子,收到的賦稅,早就進入官吏的腰包了,現在想着他們拿出來,算是蛇洞裡面拔蛇。

雖然說蘇天成的手裡,有皇上賜予的尚方寶劍,可也有着官吏想着,法不責衆,大家都不遵照執行了,難道說蘇天成將所有的官吏都殺掉嗎,從這樣的角度來說,蘇天成算是孤家寡人,不可能與整個河南府的官吏做對的。

抱有這種想法的官吏還是不少的,大家的目光,自然集中到了陝州知州李子雄的身上。

李子雄畢竟是知州,從五品的品秩,管轄着靈寶縣和閿鄉縣,這樣的事情,知縣是不能夠出頭的,品秩不夠,也沒有號召力。

就在府衙派人到州縣宣傳的時候,各縣知縣也派出自己的幕僚,趕赴陝州,找到李子雄去商議辦法了。

河南府雖然屬於貧窮之地,可官吏的收入還是可以的,這裡的諸多官吏,和商賈勾結,隨意的擡高物價,糧食和食鹽的價格,都是令人不敢相信的,這樣做的後果,官吏也是清楚的,必然令百姓越來越貧窮。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賣掉田地,淪落爲佃戶或者是流民。

官吏無所謂,反正朝廷很多的時候,都是免去這裡的賦稅。再說了,這些年流寇騷擾,一切的罪過,都可以推到流寇的身上的。

他們想到的是眼前利益,銀子能夠進入腰包了,纔算是自己的。只要有銀子了,巴結好了上司,想辦法調離,拍拍屁股走人,這裡與自己還有什麼關係。

也不是所有的官吏,都能夠得到好處的。手裡沒有權力的官吏,只能夠靠着俸祿生活,甚至是難以養活家人,眼巴巴看着也沒有辦法,誰叫你自己沒有權力。

問題肯定是存在的,官吏有俸祿,衙役就慘了。混得好的,得到了上面官吏的重視,能夠分配到好差事,賺到的銀子超過官吏俸祿的好多倍,混得差的,討不到差事,境況比乞丐還要慘,飯都無法吃飽。

李子雄也沒有想到,府衙發佈告示之後,十三縣的知縣。都派來了幕僚。

他的怨氣是很大的,本來以爲,蘇天成和江寧營到河南府來了,上面有要求了,能夠趁着這個機會。好好的撈一把,所有的責任都是府衙和江寧營的,與自己沒有關係,想不到蘇天成來了這一手。

陝州這樣的窮苦之地,鬼才願意呆,有錢的士紳富戶,包括商賈,都要想方設法離開這裡,李子雄身爲知州,若是不能夠撈取銀子,辛辛苦苦做官爲什麼啊。

已經在陝州三年了,銀子還是撈取了不少的,就算是那些離開陝州的士紳富戶,老宅子在這裡,每年也忘不了孝敬,更不用說從百姓頭上搜刮的錢財了。陝州是三省交界的地帶,天高皇帝遠,這裡的老百姓,什麼都不知道,畏懼官府,屁都不敢放一個,大不了流寇來的時候,一窩蜂跟着去了。李子雄巴不得流民這樣做。

府衙下發的告示,斷了他的財路,而且要求官府賑濟百姓,這等於是從他的口袋裡面掏銀子,他豈會乖乖就範。

李子雄也不是笨蛋,好歹混到了知州這個位置。

他也認真分析過了,蘇天成到河南府的時間不長,還沒有能夠徹底的立足,說白了,就是沒有支持的官吏,身邊沒有一幫人,雖然說皇上賜予尚方寶劍了,蘇天成不可能大開殺戒,事情還是需要下面的官吏去做的。

有了這樣的想法,李子雄表面上大力支持府衙的決定,還派出州衙的官吏,跟隨下去宣傳,可暗地裡,沒有任何的行動,老百姓是不是有種子,是不是有糧食,他不聞不問,糧食和食鹽等商品的價格,也不去調整。

十三縣的代表來到陝州之後,李子雄昏了頭,竟然安排在官驛世俗,一切的開銷都是州衙直接負責。

與衆人商議的效果非常好,李子雄非常好的滿意。

諸多的知縣,想法是一樣的。

最終,李子雄做出來了決定,河南府一州十三縣,一定要表現出來最好的姿態,配合府衙的宣傳,讓所有的百姓都知道,可具體執行的時候,大家聯合起來抗拒,絕不執行府衙安排的事宜。

十三縣的知縣代表離開之後,李子雄非常得意,他想到的這個辦法,天衣無縫,到時候,蘇天成無法落實承諾,河南府的老百姓空歡喜一場,蘇天成就不要想着在河南府擡起頭來了,自然就要做縮頭烏龜了。

李子雄敢於這樣做,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

陝州發生的一切,都沒有逃過蘇天成的眼睛。

情報源源不斷的到蘇天成的手裡,包括李子雄和衆人商議的具體意見,具體的做法等等,暗線的力量,無處不在。

蘇天成靜觀這一切的發生,暫時沒有采取行動。

他不是不想動手,而是要等待最佳的時機。

經歷了河南賑災的事情之後,蘇天成對官吏的態度,早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你對人家仁慈,想着人家不容易,人家可不會這樣想,人家出手就是要你的命。

對對手的仁慈,就是對自身的殘忍。

要求河南府一州十三縣做的五件事情,其實是蘇天成設下的一個局。

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果然有人鑽進來了。

得到了皇上賜予的尚方寶劍之後,蘇天成與渠清澤、蘇平陽等人,仔細商議過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樹立起來威嚴,就無法在這裡打開局面,河南府的官吏,要是能夠及時做出來改變,按照蘇天成的要求去做,大家相安無事,可若果想着陽奉陰違,甚至是暗中破壞,那就不要怪他蘇天成無情了。

人畢竟是怕死的,懲治了一個到兩個官吏,其餘的人,還不是乖乖的聽話了。

再說了,蘇天成還有一道關鍵的奏摺,還沒有上奏的,那就是有關河南府官吏的安排事宜,要動就要大調整,零打碎敲的,耽誤時間的精力。

自己在江寧縣的時候,就有了大動作,殺掉了十幾個衙役和吏員,一舉震懾了諸多的官吏,到河南府來了,條件更好,有了皇上賜予的尚方寶劍,還怕官吏不聽話。

一切的準備工作,都在暗中進行着。

這就好比是兩條線,一邊是蘇天成在暗中佈置,有條不紊的推進工作,一邊是李子雄等人,商議好了辦法,準備暗中對抗。

躁動的河南府,註定要發生震動朝廷的大事情。

時間到了二月底了。

馬上就要進入播種的季節了,府衙派出去的官吏,包括江寧營的將士,陸續都回到了洛陽縣,宣傳的聲勢造的很大,而且代表府衙到各縣的官吏和將士,與州縣的官吏一道,制定出來了具體的措施。

這些措施,也是蘇天成提前計劃好的。

比如說種子的問題,必須在三月份以內,發放到農戶的手裡,季節是不能夠耽誤的,錯過了耕種的季節,糧食的收成,比如遭受重大的影響。

再比如說濟農倉的設立,必須在半個月的時間之內完成,州縣衙門的官吏,要到村鎮去了解情況,看看有哪些農戶,已經斷糧,無法維持了。

至於說平抑物價的事情,自府衙的告示發出去之後,馬上就要落實的,片刻不得耽誤。

一切的計劃,都設立的很是詳細,落實的時候,只要按照計劃的要求,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幾天時間過去了,滿懷希望的百姓和農戶,沒有等到他們期望的改變。

市場上的物價,依舊沒有降下來,不要說其餘的州縣,就是洛陽縣的物價,依舊維持原狀,沒有看見下降的跡象。

這些天的時間,府衙也沒有看見任何的動作。

新任的知府大人,好像大對數的時間,都是呆在江寧營的,沒有過問這些事情。

與此同時,洛陽縣開始出現傳聞了,總體的意思是說,知府大人到河南府來上任了,之所以拿出來這些決定,目的就是爲了展現本人的英明,讓朝廷裡面的大人和皇上知道,至於說是不是需要落實這些決定,那是另外的事情了。

老百姓相信了這樣的傳聞,洛陽縣城內的議論越來越多,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沒有人敢公開的表示不滿。

這樣的傳聞,很快開始蔓延到其餘的州縣,速度之快,令人不敢相信。

府衙裡面,也開始躁動起來了,最爲典型的就是柳敬亭了,辛辛苦苦的到下面去宣傳了,最後卻是這樣的情況,這是他不能夠忍受的,可蘇天成究竟想了一些什麼,準備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他更是不知道。

蘇天成終於回到了府衙,這一下,衆人的目光,全部都集中了,想着看看,知府大人究竟會有什麼動作。

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648章 夜襲(3)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37章 安排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2章 知己知彼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53章 吳三桂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675章 計中計第11章 收拾你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551章 辯解第417章 訓斥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202章 商議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5章 馬市賣馬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645章 部署第823章 準備(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94章 宿命論(3)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15章 在路上(2)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2章 破局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69章 發榜(1)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483章 抉擇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
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648章 夜襲(3)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37章 安排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2章 知己知彼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53章 吳三桂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675章 計中計第11章 收拾你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551章 辯解第417章 訓斥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202章 商議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5章 馬市賣馬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645章 部署第823章 準備(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94章 宿命論(3)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15章 在路上(2)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2章 破局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69章 發榜(1)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483章 抉擇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