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準備(1)

大明政客sodu

聖旨以最快的速度到了陳新甲的手裡。

一同接旨的,還有錢謙益和洪承疇。

所有人的感受是不同的,陳新甲很快明白了,蘇天成在遼東的影響、在皇上心目中的影響,還不是自己所能夠輕易撼動的,想着真正得到皇上的青睞和重視,需要打贏後金韃子,用事實來說話,所以說,大戰之前,不要過多的動心思了,還是老老實實的面對即將到來的大戰,打贏了後金韃子,一切都好說,秋後算賬也纔有基礎。

錢謙益的心情是最差的,來到遼東之後,他以爲自己大儒的身份,必定是要受到尊重的,實際情況也是不錯的,陳新甲和他之間的配合很好,民生方面的事宜,基本都是他在直接負責,特別是陳新甲慢慢改變的遼東的諸多政策,就是他出的主意,錢謙益的骨子裡,士農工商是有着嚴格區分的,商賈就是處於最底層,就是所謂的賤民,有錢也不能夠改變身份,蘇天成以前在遼東推行的政策,是大逆不道的,所以看着遼東的政策慢慢出現變化,錢謙益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這一次征伐後金韃子,錢謙益協調陳新甲,做了很多的準備事宜,兩人親自商議了不少征伐的部署,陳新甲要求他負責固守關寧錦防線,這是自己努力的體現,是巨大的成功,可惜皇上的聖旨,粉碎了他的夢想。

洪承疇則是更加的佩服蘇天成了,本來以爲自己很有可能被排斥在外了,甚至是離開遼東了,想不到皇上直接下旨,要求自己在陳新甲征伐後金韃子期間,直接負責關寧錦防線的固守事宜。可見蘇天成有着如何驚人的能力,而且蘇天成是紮紮實實支持自己的,如此的情況下,洪承疇肯定是按照蘇天成的部署,來調遣軍士的。

接了聖旨之後,陳新甲面色如常。馬上召集了洪承疇和錢謙益商議駐守關寧錦防線的事宜,在他看來,皇上的聖旨,進一步明確自己在遼東的統領權,這一次征伐後金韃子,完全是自己負責了,如此的情況下,遼東的防禦就交給洪承疇,不管洪承疇如何的安排。自己要求保密就可以了,至於說錢謙益,可以跟着自己出去征伐後金韃子,只要是打敗了後金韃子,錢謙益一樣有着巨大的功勞。

這一次,洪承疇沒有客氣,直接說出來了對遼東防禦的安排部署。

“好,遼東的防禦。就按照洪大人的安排進行,錢大人和我帶領大軍征伐後金韃子。遼東的一切事宜,都拜託洪大人了。”

洪承疇剛剛說完,陳新甲就開口了,他已經發現,錢謙益的神情很是不好,如此的情況下。還是不要錢謙益開口的好,皇上有了聖旨,其實就是將遼東防禦的事情,完全交給洪承疇了,這方面。自己要聰明,不要繼續提出來什麼意見了,不客氣的說,洪承疇提出來的防禦部署,肯定是皇上同意的。

簡單提出來了一些要求之後,洪承疇告辭了,時間到了四月中旬,準備的時間不多了,接受了衆人,洪承疇是不會耽誤時間的,因爲前面的爭執,也因爲錢謙益的自大,一些軍士已經開始調防,譬如說邊軍和榆林營,唯獨江寧營將士還沒有動,洪承疇更加明白,從這一刻開始,遼東防禦的任務,全部都落在自己肩上了,陳新甲和錢謙益是不會提出來什麼意見建議,說白了,他們不會關注遼東防禦的事情了。

有意思的是,陳新甲突然決定,要求錢謙益也跟隨出去征伐後金韃子,這是陳新甲聰明的地方,繼續要求錢謙益留在寧遠,必定是很尷尬的事情,這樣一來,洪承疇和錢謙益之間,不好處理關係,從這個層面來看,陳新甲的確是思維靈活的。

洪承疇離開之後,錢謙益終於憋不住了。

“陳大人,我就不明白了,遼東的事宜,蘇天成爲什麼插手啊,明明是大人負責的事宜,難道說蘇天成不死心,還想着從遼東分一杯羹嗎。”

“錢大人不要有這等想法,這駐守遼東的事宜,雖說與我們的安排有些衝突,但也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不管怎麼說,蘇大人在遼東,收復了大淩河城,戰績是擺在面前的,遼東能夠穩固,重點也是蘇大人的功勞,如此的情況下,皇上肯定是聽蘇大人的建議了,這也是我疏忽的地方啊。”

“大人有什麼疏忽啊。”

“我忘記了聖旨上面的要求啊,雖說我來到遼東,是負責遼東事宜的,但聖旨上面也說了,我是需要協助蘇大人的,現在想來,遼東的諸多安排,我還是應該給蘇大人稟報的,不管蘇大人是什麼意見,可惜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皇上直接下旨,就是理所當然了。”

錢謙益點點頭,沒有說話。

“錢大人,接到聖旨之後,我就做出來了決定,錢大人跟着我征伐後金韃子,不知道錢大人是不是會責怪我啊。”

“陳大人萬萬不要這麼說,我是隨時聽從調遣的。”

“錢大人隨我出去征戰,能夠避免很多的尷尬啊,遼東防禦的事情,皇上下旨了,洪大人負責,如此錢大人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了,錢大人和洪大人發生了一些爭執,留在遼東,更是不好相處,索性出去征戰,此次征戰,我們準備了一年有餘了,相信一定能夠大敗後金韃子的,皇上在聖旨之中,沒有對我們的戰術部署提出來異議,故而我們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執行,若是能夠直逼瀋陽,那就是最大的功勞了。”

錢謙益很快明白了陳新甲的意思。

“大人放心,征伐後金韃子,我一定竭盡全力。”

錢謙益離開之後,唐海泰很快進入了廂房。

“唐海泰,京城裡面是什麼情況?”

陳新甲問的很是直接,他已經將唐海泰看做了重要的棋子了。

“大人,薊遼督師蘇天成大人直接到京城去了,見了皇上,下官剛纔聽說了,皇上直接來了聖旨,要求洪大人負責駐守遼東,負責一切的事宜,下官估計,這一切都是蘇天成大人直接稟報皇上的結果。”

“恩,其他方面,還有什麼情況。”

“皇上召集內閣大臣討論的時候,唯有內閣首輔楊大人堅持洪大人留在遼東,其餘諸位大人,都是認爲洪大人應該離開遼東的。”

唐海泰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陳新甲稍微楞了一下,爲什麼楊嗣昌和唐世濟兩人,會有不同的意見,內閣首輔與次輔之間,若是有矛盾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的,再說了,一般情況下,楊嗣昌首先發言了,其餘的內閣大臣,也絕不會都反對楊嗣昌的。

“哦,怎麼會出現這等情況啊。”

“是這也,皇上召集內閣大臣之時,首先發言的是大伯,楊大人是最後發言的。”

陳新甲點點頭,表示明白了,這些事情,他只能夠通過唐海泰,纔有可能得知的,內閣大臣在皇上面前商議大事情,這是絕密的事宜,肯定是不能夠泄露消息的,唐海泰也絕不會在信函裡面說到這些事情,免得留下了把柄,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唐海泰來傳遞這些消息。

蘇天成沒有接到聖旨,擅自趕赴京師的事情,令陳新甲有些吃驚,既然皇上能夠決定洪承疇駐守遼東,爲什麼沒有想到,要求蘇天成回到遼東,指揮這次戰役,這還真的是有些奇怪了,蘇天成有本事要求皇上改變自己做出來的決定,也就能夠毛遂自薦,要求指揮這次的戰役的,這隻能夠說明,皇上中意的統帥,還是自己,蘇天成也不會要求成爲征伐後金韃子的主帥。

“唐海泰,大軍馬上就要開拔了,你跟隨我出去征伐後金韃子,有沒有什麼擔心的事情啊,若是你願意,可以留在寧遠的,協助洪大人,做好駐守遼東的事宜。”

“下官早就決定了,跟隨大人征伐後金韃子。”

陳新甲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唐海泰的這個態度,代表了京城裡面的某些態度,這說明朝廷裡面,至少是內閣,是支持自己出任主帥的,沒有誰提到蘇天成。

“很好,有信心就好,出征的時候,你跟在我的身邊,每日裡注意收集斥候的情報,廝殺博弈之前的準備事宜是很多的,你一定要勤勉,好好做事,我是相信你的。”

“感謝大人的信任,下官一定肝腦塗地,報效大人。”

唐海泰離開之後,陳新甲看着牆上的地圖,他和錢謙益兩人制動的作戰計劃,可謂是規模宏大的,很有可能引發大明王朝與後金韃子之間的決戰,只要自己把握了機會,能夠取得一連串的勝利,說不定在戰役規模擴大之後,皇上會調集蘇天成,協助自己作戰,到了那個時候,自己纔算是真正的揚眉吐氣了。

只剩下十來天了,相關的準備事宜,也進行的差不多了,陳新甲拋開了其餘的雜念,皇上的聖旨來了,那些勾心鬥角的事宜,絕不要去想了,此時最爲重要的事情,就是考慮如何的打敗後金韃子,如何的讓後金韃子走進自己精心策劃的部署之中去。(未完待續。。)

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821章 廷議第1258章 花絮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1章 收拾你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18章 硬骨頭(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704章 隱患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764章 開埠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82章 大禮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47章 慘敗(5)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169章 昏頭了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397章 開花彈第629章 巡視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81章 未雨綢繆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42章 人市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33章 準備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12章 失意人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57章 下狠手(2)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729章 恩怨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490章 近憂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章 殺良冒功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
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821章 廷議第1258章 花絮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1章 收拾你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18章 硬骨頭(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704章 隱患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764章 開埠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82章 大禮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47章 慘敗(5)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169章 昏頭了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397章 開花彈第629章 巡視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81章 未雨綢繆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42章 人市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33章 準備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12章 失意人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57章 下狠手(2)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729章 恩怨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490章 近憂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33章 精心策劃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章 殺良冒功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