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守株待兔

從謹慎的角度出發,盧象升還是想着給蘇天成稟報的,畢竟做出來這樣的安排,非同小可,進攻南直隸的每一場戰鬥,都牽涉到大局,牽涉到總體的部署,儘管盧象升內心裡面相信,這場戰鬥最終是江寧營獲得全勝,可能夠加快時間進度,能夠儘量的減少損失,纔是最重要的目的,何況南直隸的戰鬥開始之後,遼東的局勢如何,後金韃子會不會趁機進攻,草原是不是能夠穩定下來,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蘇天成非常注意的事情。

可大軍作戰,特別是如此規模宏大的戰役,也有着自身的規矩,那就是指揮官必須要切實負起責任來,不能夠有依賴的想法,不能夠所有的具體作戰部署,都要求上面做出來決定,這樣很容易失去戰機,也容易養成一種惰性思想。

盧象升很清楚,這是他難得的機會,也是絕佳的機會,若是這次能夠獨立做出來準確的判斷,今後可能就與洪承疇一樣了,能夠去指揮大規模作戰了,須知江寧營後面還有着太多的戰鬥,要是這次不能夠順利的完成蘇天成交付的作戰任務,今後可就不好說了,說不定淪落爲參謀一類的人員了。

做出來決定之後,盧象升沒有繼續多說,李定國迅速去佈置去了。

需要做的事情還是不少的,儘管說廣德州城沒有遭遇到戰火的洗禮,但城內驚慌的氣氛是一直都在蔓延的,必須要穩定城內的局面,不能夠出現任何的意外,盧象升也沒有呆在州衙裡面了,親自出來維持秩序,要求已經投降的知州暫時負責維持官府的運轉。一切都等到蘇天成來到州城之後,做出來決定。

天快黑的時候,蘇天成帶領剩下的大軍來到了州城。

這個時候,大軍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馬上就要出發了。

盧象升給蘇天成行禮之後,準備稟報一切的事宜。包括自己做出來的判斷,這個時候,他的內心是忐忑的,若是蘇天成不同意這等的安排,那就證明自己可能是錯了。

誰知道蘇天成揮揮手,沒有讓盧象升開口。

“盧大人,一切的準備都就緒了,這個時候就不要稟報了,還是趕快行動。至於說戰鬥的情況,傳令兵已經稟報了,無需多說了。”

盧象升激動的有些說不出話了,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爲君者必須要有這樣的氣度,否則下面的官吏做事情,縮手縮腳,不知道該怎麼辦。不過蘇天成的這種信任,也顯得太過於了一些。甚至不聽自己的稟報了,這該是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和信任度。

“殿下,屬下一定不辱使命。”

盧象升帶領大軍出發之後,渠清澤有些好奇了。

“殿下,盧大人稟報的事宜,屬下看來是非常重要的。殿下爲何不聽聽啊。”

“老渠啊,盧象升也是身經百戰了,他所要稟報的事宜,我已經知道了,何須再來聽一遍。浪費時間不說,還要令盧象升內心忐忑,其實盧象升是有着不一般的能力的,可惜朝廷沒有發現,沒有給予人家充分的信任,盧象升預計明軍增援的分析,是非常準確的,換做是我,還不一定能夠做出來如此精準的分析。”

“殿下,屬下也認爲盧大人的分析是非常準確的,關鍵是大軍爭取到了時間,李定國這次是立下大功了,屬下也真的是想不到啊,左良玉率領的大軍,說起來有二十萬人,戰鬥力這般的孱弱,光有人數有什麼作用啊。”

“老渠,可不要有輕視之心啊,明軍之中,的確存在一些問題,不過這都是爲將帥的沒有能夠很好的把握,我們這邊是比較順利的,可洪承疇率領大軍與黃得功交戰,恐怕就沒有那麼順利了,黃得功手下的軍士,還是比較有戰鬥力的。”

渠清澤低着頭不再說話,其實他認爲,洪承疇一樣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取得勝利,畢竟洪承疇率領的是六萬大軍,面對駐紮在蘇州的三萬大軍,一倍以上的兵力優勢,要說不能夠取得勝利,那纔是稀奇事情了。

盧象升和軍士一樣,縱馬馳騁,黑夜行軍,有着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四萬大軍默默的趕路,沒有人說話,更沒有誰被落下,苦嶺關和廣德州城之外的戰鬥,激發了將士的最大斗志,參與廝殺的將士,想着獲取更多的軍功,沒有能夠參與廝殺的將士,更是想着能夠立下軍功。

要知道從餘杭出發之後,江寧營將士全部都是出於急行軍之中,幾乎沒有多少的時間休整,連續長途奔波,加之要征伐廝殺,疲勞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不過在接到了出發的命令之後,沒有將士抱怨,悉數按照要求出發。

盧象升是下定決心了,若是因爲自身的判斷和預測出現失誤,他將主動向蘇天成請罪,從此之後不再認爲自己是身經百戰的,踏踏實實開始從小事情做起。

天色夢夢亮的時候,大軍抵達了廣安。

廣安是屬於廣德州管轄的一個小鎮,與寧國府交界,也與浙江所屬的杭州府交界,因爲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故而這裡的老百姓還是不少的。

駐紮在寧國府的明軍,並未在府城所在地,府城在宣城,這裡距離浙江還是有些遠的,所以明軍駐紮在寧國縣以及石口鎮一帶,這裡距離廣安是很近的,直線距離不超過百里地,就算是步卒行軍,一天之內也能夠輕鬆抵達。

一直到了廣安,盧象升才鬆了一口氣,他很是擔心,因爲駐紮在寧國縣的明軍,若是動作迅速,提前抵達了廣安,就很有可能從附近的百姓嘴裡,或者是其他的渠道,得知廣德州城的戰鬥情況,一旦知道駐紮在廣德州的明軍被全部殲滅了,明軍絕對會迅速撤離,不會繼續增援了,那樣這場戰鬥,就變成了追擊戰,效果會大打折扣。

好在廣安還很是平靜。

斥候早就開始四處偵查了,重點是寧國縣方向的明軍。

朱由菘和秦三德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傳達下去,畢竟戰鬥已經打響了,諸多的傳令兵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這個時候是絕對不敢耽誤的。

駐紮在寧國府的明軍副總兵,在半夜的時候接到了命令。

副總兵本來想着,等到天亮之後,命令大軍出發前去增援廣德州的,寧國縣和石口鎮留下一萬左右的軍士就足夠了,但身邊的幕僚建議,還是馬上按照命令的要求,集合大軍,吃過早飯之後,馬上出發。

想想半夜送來的軍令,副總兵也覺得,不能夠耽誤了,要是因爲貽誤了時間,被大帥和監軍追責了,那就太不划算了。

軍營設在縣城之外,半夜裡的時候,緊急的號聲響起來了,熟睡的軍士馬上起身了。

一個時辰之後,吃過早飯的大軍出發了。

就在這個過程之中,副總兵和幕僚以及手下的軍官商議,做出來了決定,從廣安進入廣德州,接着直插廣德州城,至於說苦嶺關,是不需要增援的,恐怕江寧營已經佔據了那個關口了,當然,朱由菘和秦三德的命令,同樣是要求大軍從廣安進入到廣德州,而且要求大軍不惜一切的代價,必須要拖住江寧營,爲接下來的行動爭取到時間,至於說是什麼行動,這位副總兵是不可能知道的。

大軍出發的時候,氣勢還是不錯的,絕大部分的明軍都駐紮在寧國縣城之外,駐紮在石口鎮的明軍,不過五千人。

行軍的過程之中,副總兵還在和手下的軍官探討,爲什麼蘇天成會命令江寧營從廣德州方向開始進攻,按照上面的預計,最大的可能性是從徽州發動進攻,威脅到寧國府,或者是從徽州府和寧國府兩個方向同時發動進攻。

有了上面的命令,這位副總兵就大膽很多了,命令大軍以最快的速度行軍,爭取早點抵達廣安,一旦進入到廣安之後,就要加強對情報的偵查了,看看廣德州究竟是什麼樣子,江寧營已經進攻到什麼地方了。

至於說在寧國縣和廣安這段路途之中,不需要耗費多大的精力去偵查,天尚未亮,就算是斥候出去偵查,也難以獲得有價值的情報。

江寧營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的確爭取到了最好的效果,任何人都不會想到,前後不過一天多時間,駐紮在廣德州的五萬明軍已經完全崩潰,幾乎沒有什麼人能夠逃脫,在衆人的理解能力之內,認爲江寧營大軍恐怕還在攻打苦嶺關或者是剛剛佔據苦嶺關,能夠在天亮之後攻打廣德州城,就算是動作非常的迅猛了。

大軍長驅直入,趕赴廣安,副總兵顯得躊躇滿志,只要他按照信函上面的要求做好了,得到提拔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說不定利用這次的機會,升任成爲總兵,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了。

至於說江寧營的驍勇,接下來的戰鬥廝殺可能造成的傷亡,副總兵還想不到那麼多,打戰總是要死人的,這沒有多大的了不起的。(未完待續。。)

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030章 妥協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551章 辯解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647章 夜襲(2)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268章 敵情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616章 理還亂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421章 佈置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8章 拜訪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118章 硬骨頭(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23章 唐海泰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4章 在路上(1)第126章 眼藥水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369章 算計第448章 誓師第705章 放心了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406章 募捐(2)第579 天降神兵(1)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653章 預判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36章 如願以償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391章 慘敗第268章 敵情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57章 下狠手(2)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
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030章 妥協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551章 辯解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647章 夜襲(2)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268章 敵情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616章 理還亂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421章 佈置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8章 拜訪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118章 硬骨頭(3)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23章 唐海泰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4章 在路上(1)第126章 眼藥水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369章 算計第448章 誓師第705章 放心了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406章 募捐(2)第579 天降神兵(1)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653章 預判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36章 如願以償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391章 慘敗第268章 敵情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57章 下狠手(2)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