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收復臺灣(1)

大明政客sodu

(祝各位讀者大大,小年快樂,生活幸福,萬事如意。)

三天之後,大軍開拔。

這一次,蘇天成不需要保密,自從鄭芝龍撤離了臺灣,西班牙殖民者與荷蘭殖民者就想方設法的進入了臺灣,佔據了臺灣,西班牙殖民者與荷蘭殖民者經過了一番激烈的廝殺,最終荷蘭殖民者取得勝利,完全佔領了臺灣,而且也直接控制了呂宋和南洋等地,要知道呂宋和南洋等地,以前都是大明的屬國,與朝鮮的地位是差不多的,但因爲大明對海權的忽視,導致這些地方脫離了大明朝廷的控制,朝廷也沒有能力繼續控制和照顧這些屬國了,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這些屬國資源的喪失,被荷蘭殖民者和西班牙殖民者掠奪了,就算是鄭芝龍曾經佔據臺灣的時候,也沒有注意到對呂宋和南洋的控制,畢竟鄭芝龍主要的心思,還是在家族的發財和壯大實力方面。

蘇天成是穿越人士,有着不一般的眼光,他下定決心收復臺灣,需要達到的目的是絕對不一樣的。

兩萬江寧營將士進入福建的時候,老百姓是不知道的,來到福建的時間有些特殊,正是春節期間,老百姓都在忙於過春節,沒有誰到海上去捕魚,再說冬季基本屬於休漁期,就算是出去捕魚,也不會有多大的收穫。來到泉州之後,熊子健早就安排諸多的中型和小型船隻,將諸多的將士運送上岸,而且軍營和港口的周圍,都是嚴密戒嚴,將士進駐了軍營,之後的主要任務。就是訓練,江寧營的習慣,就是不騷擾周圍的百姓,所以說,一個多月的時間,周圍的老百姓。幾乎不知道這樣一支大軍的存在。

出發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戰船編隊靠近了碼頭,諸多的將士整齊的排隊,等候蘇天成的檢閱。

春節已過,進入了農忙的時節,福建一帶的水田不少,老百姓都開始忙碌起來,只不過軍營突然出現這麼多的將士,令他們有些好奇,特別是常年在海上活動的漁民。對於突然出現的戰船編隊,非常的吃驚,禁不住好奇的心理,也是想着過來看看的。

初春時節,氣候依舊有些寒冷,蘇天成穿着整齊,從排列整齊的隊列中一一走過。

準備收復臺灣的江寧營將士,都是抽調最爲精銳的人員了。這些將士,蘇天成是熟悉的。駐紮在臺灣的將士,必須是素質不一般的,一旦佔領了臺灣,這些將士的家眷,也將跟隨到臺灣去,他們將成爲建設臺灣的主力軍。崇禎元年的時候。鄭芝龍歸附朝廷,曾經有過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福建一帶的不少農戶,都遷移到臺灣去了,可惜這些年。臺灣被西班牙殖民者與荷蘭殖民者所控制,老百姓的日子太艱苦,不少人想方設法,回到了福建,或者飄到了南洋和呂宋等地,剩下的人不多了,因爲與大陸的長期隔離,沒有受到朝廷的重視,臺灣的生產力是非常落後的,這是實際情況,不管是鄭芝龍,還是西班牙殖民者與荷蘭的殖民者,他們佔領臺灣,不是想着建設臺灣,目的在於掠奪,所以說這麼多年以來,臺灣始終得不到發展,也一直不被朝廷所重視。

碼頭的四周,遠遠的站着不少的老百姓,海面上,也有一些小型的漁船,隔着的距離很遠,戰船編隊出發的時候,這些小型漁船是要迅速避讓的,免得和戰船編隊發生了碰撞。

蘇天成看着周圍的老百姓,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大明的老百姓,還是非常淳樸的,和幾百年之後是不能夠比較的,老百姓基本都是文盲,大字不識,能夠讀書的人太少了,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義務制教育,想要讀書識字,那是需要拿出來銀子的,讀書人的目的,幾乎都是參加科舉考試,能夠躍龍門,徹底改變身份的,不要說考中了舉人和進士,就算是童生和秀才,在社會上也是有着一些地位的。

蘇天成隱隱記得,穿越之前,他看過了不少網絡小說,講到了很多穿越的故事,不乏徹底改變社會狀況的,或許人家有那樣的本事,可惜他做不到,譬如說改變教育的形式,創辦學校,讓絕大部分的人都能夠讀書上學,能夠接受教育,做這些事情,需要銀子的支撐,老百姓的認識沒有提高的時候,你要求他家裡的小孩子讀書,人家需要問爲什麼,是不是能夠改變身份,是不是能夠當官,一旦讀書不是這樣的目的,別人說不定不會讓孩子讀書的,還不如在家裡做農活,能夠養家餬口,百無一用是書生啊。

要改變這樣的認識,想着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可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

登上戰船的時候,蘇天成神色平靜。

跟隨蘇天成登上指揮艦的,有渠清澤、劉鐵漢、王大治和宋思軍等人,孫傳庭則是登上了另外的一艘指揮艦,海上作戰,主要還是孫傳庭負責指揮,蘇天成不是很熟悉海上作戰的諸多要求,鄭鴻逵和鄭成功,也是跟隨孫傳庭登上了另外的一艘指揮艦。

雖說蘇天成乘坐的戰船,是一號戰船,但更多的任務,是發佈作戰的命令,至於說該如何的攻打臺灣,需要做什麼樣的準備,那是孫傳庭等人考慮的事情。

爲了能夠順利的收復臺灣,蘇天成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孫傳庭從登州出發的時候,攜帶了大量的炮彈,每一個參與到收復臺灣戰鬥的江寧營將士,都配備了燧發槍和足夠的子彈,荷蘭殖民者主要依靠的,也就是火器,這一次收復臺灣,最重要的,還是火器的對決。

這一次火器的對決,和幾百年之後是大不一樣的,江寧營擁有的火器,可謂是全世界最爲先進的火器了,這麼多年來,爲了能夠在火器方面處於領先的地位,蘇天成投入了大量的銀子,用以研製和改進火炮和燧發槍。從武器的先進性方面來比較,大明王朝是遠遠的走在世界前列的。

燧發槍爲江寧營獨有,儘管說草原部落也購置了不少的燧發槍,但彈藥被江寧營控制,失去了彈藥的來源,燧發槍就沒有什麼作用了,西班牙殖民者和荷蘭殖民者,儘管說在火器的研發方面,曾經一度的領先,大明的不少火器,都是從歐洲引進的,但經過了無數次的研究和改造,江寧營早就走在了前列,根據情報顯示,佔領臺灣的荷蘭殖民者,依舊使用的是火繩槍,這種槍支,與燧發槍是無法比較的。

再說火炮,差距就更大了,江寧營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開花彈,殺傷力巨大,絕非實心彈所能夠比較的,這些火炮,被配置到了戰船和巡邏船上面,而且在登陸之後,可以移動,不管是海上作戰,還是陸地上作戰,都能夠發揮出來巨大的威力。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渠清澤通過了大量的情報,掌握了荷蘭人的實力。

荷蘭人的戰船體型一樣是巨大的,也配備了相應的火炮,但戰船的數量,與江寧營擁有的不可能比較,火炮的威力更是不值一提,在海上的作戰,江寧營有信心全殲荷蘭水師,而且自身不會有很大的損失,其次是陸地上的作戰,荷蘭人與西班牙人,佔據臺灣以後,按照他們的作戰習慣,修築了不少的城池和堡壘,利用這些城池與堡壘,來控制整個的臺灣和預防外來的對手,可惜這些城池和堡壘,在江寧營的火炮面前,不堪一擊。

最後說到荷蘭人的軍力配置,駐守臺灣島的荷蘭人,不足三千,這一點的兵力,在蘇天成看來,簡直是可笑的,經不起大規模的戰鬥廝殺。

如今可不是幾百年之後,幾千的歐洲人就能夠殺進京城,就可以爲所欲爲。

江寧營擁有了先進的火器,擁有了巨型的戰船編隊,加上長期征伐,對戰鬥情況的熟悉,可以說具有絕對性的優勢,收復臺灣不過是探囊取物。

掌握了諸多的情況,對於這一次的戰鬥,蘇天成一點都不緊張,他需要考慮的是收復臺灣之後,如何的建設臺灣的問題。

不僅僅是蘇天成,孫傳庭、渠清澤、劉鐵漢和王大治等人,都有着充足的自信,有關駐守臺灣的荷蘭人的情況,他們都是清楚的,擊敗荷蘭人,將荷蘭人徹底攆出臺灣,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只不過他們之中,除開渠清澤和宋思軍,其餘人不是很明白,既然江寧營有着充足的把握,爲什麼還要派出兩萬大軍,一百餘艘的戰船編隊,利用瞭如此巨大的消耗,去收復臺灣,這樣的舉措看起來,是不是有些過於的謹慎了。

海上的航行是枯燥的,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孫傳庭、鄭鴻逵以及鄭成功等人,在航行的途中,也不忘記組織一些訓練,讓江寧營將士能夠更加的熟悉海上作戰的規則,保證爲即將來到的戰鬥,做好最爲充足的準備。(未完待續。。)

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684章 都會算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18章 秦淮河(2)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17章 秦淮河(1)第417章 訓斥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58章 後續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225章 贖身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579 天降神兵(1)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079章 明志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492章 宿命論(1)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52章 大度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79章 回家之後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420章 頭疼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623章 行刺第735章 青州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95章 問責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202章 商議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325章 功敗垂成(1)
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684章 都會算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18章 秦淮河(2)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17章 秦淮河(1)第417章 訓斥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58章 後續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225章 贖身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579 天降神兵(1)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079章 明志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492章 宿命論(1)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52章 大度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79章 回家之後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420章 頭疼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623章 行刺第735章 青州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95章 問責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202章 商議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325章 功敗垂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