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

京城的蘇府,歡天喜地。

蘇天成出任兵部尚書、右都御使,總督陝西、陝西、河南、四川、湖廣五省軍務,身份地位,與六部尚書完全一樣了,朝廷正二品的大員。明朝文貴武輕,如果說蘇天成僅僅是江寧營都指揮使,不會有多大的地位,就算是一品的武官,在二品甚至三品的文官面前,也是要低頭的,這一次,雖然辭去了江寧營指揮使的職務,但已經是正式以文官的身份,統領大明剿滅流寇的事宜了,今後,江寧營只是蘇天成指揮的一支軍隊了,五省其餘的軍隊,他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遣了。

朱審馨是雙喜臨門,丈夫蘇天成再次受到了重用,哥哥朱審烜出任陝西巡撫,在皇室宗親之中,成爲佼佼者。

蘇天成很長時間沒有回家了,這次回來,連續兩日,都是朱審馨陪着的,女人需要男人的滋潤,所以說,幾天時間以來,朱審馨都是榮光煥發。

到家裡來拜會的朝中大臣是不少的,算是絡繹不絕了。

朱審馨自然是需要出面接待的,雖然她只是陪着蘇天成與來訪的官員寒暄一下,但這也足夠了,得夫如此,婦復何求。

蘇天成起身在等着朱審烜。

朱審烜還要拜見皇上,擔任了陝西巡撫,職責不同了,皇上自然是要單獨囑託的,按照朝廷的規定,新上任的官員,有一個月左右的休沐假期,可以回到家裡去,算是探親,但蘇天成與朱審烜等人,沒有這麼多的時間。

蘇天成來到京城的時候,江寧營已經在咸陽集結。隨時等候命令,蘇天成離開咸陽的時候,絕大部分的江寧營將士,都知道自己可能要離開陝西了。

朱審烜是一樣的情況,陝西的事情很多,馬上就是春耕時節了。肯定是不能夠耽誤時間的,肯定是不能夠回答山西太原去,沒有時間在家裡呆的,再說了,孫承宗已經提出來建議,皇室宗親既然進入了朝廷,家眷也應該到京城來了,朱審烜身爲封疆大吏,家眷不可能長期呆在山西太原。包括朱由菘,也是這樣的情況,若是藩王或者藩王世子,真的要造反了,家人在京城,他們也是投鼠忌器的。

正月十六,朱審烜前來拜訪了。

蘇天成直接帶着朱審烜,進入了書房。

兩人之間。沒有什麼客套,說謝謝之類的話語。顯得過於俗氣了,一切都是在心裡的。

“坤元,我感覺到壓力很大啊,現在想來,你是早知道消息了,就是沒有直接告訴我啊。陝西的情況,雖然有好轉了,但事情還是很多的,千頭萬緒,今日皇上專門囑託我了。一定要做好陝西的諸多事宜,你一定要告訴我如何做啊。”

“晉王殿下,其實該說的話語,我已經說過了,上次開會的時候,我就要求你多聽多看,只要按照上次會議的要求去做,就沒有什麼問題的,需要注意的有兩個方面,第一是吳偉業,吳偉業到西安府擔任知府,這是出乎我的預料的,這裡麪包含的意思,想必你也知道了,不管怎麼說,陝西都是要遵從皇上的旨意,包括朝廷的敕令,不可能完全獨立,哪怕形式上的獨立,也是不行的,只要陝西的情況有所好轉,就要注意到方方面面的事情了。”

“第二個方面,是鞏昌府,陳於泰的認識很是迂腐,有些恃才自傲的意思,這一次雖然遭受了一些打擊,但想着他在短期內大幅度改變,可能性不是很大的,這方面,你還是要忍耐的,以前有人建議,要去我將陳於泰調出陝西,我沒有這樣做,你也不能夠這樣做,這裡面的原因,我就不多說了。”

“好處是張溥到陝西去了,張溥曾經是吳偉業的老師,也收到了陳於泰的尊重,畢竟是復社的領袖,張溥接觸實際的時間長一些,遭受過諸多的磨礪,認識早就發生改變了,所以說,你可以依靠張溥,就是要教訓陳於泰和吳偉業,也讓張溥去做。”

“張溥明白這一切,我離開陝西的時候,告訴了他所有的事情,他也認爲陳於泰的做法是有問題的。”

“朱由菘出任了按察使,這也是好事情,你和朱由菘的關係一直都不錯,能夠配合好,諸多的事情,就好做了。”

“我給晉王殿下的建議,就是一條,你主要抓大的方面,小的事情,不要關心太多,儘量讓張溥和朱由菘去做,抓大放小非常重要,也難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今在陝西爲官的,關鍵位置的,大都是我以前信賴的人,他們會聽從你的號令的。”

朱審烜頻頻點頭,蘇天成說完之後,他帶着感激開口了。

“坤元,我知道,這次我能夠出任陝西巡撫,是你的建議,皇上是很看重你的建議的,這麼多年了,我都沒有想到,能夠進入朝廷,這麼快的時間,就是巡撫了。”

“晉王殿下,我們是一家人,有句話,我不得不說,功高震主啊,這方面,你我都是需要注意的,不是說趨於平庸,關鍵是平日裡如何應對,事情必須要做,更要想到保護自己,該低調的地方,必須低調啊。”

“知道了,如今注意你我的官員太多了,你總督五省軍務,我是陝西巡撫,誰不是盯着我們啊,要是我們稍微出現不對的地方,還不知道有多少的彈劾奏摺啊,說我們有異心算好的,冷不丁會說我們要造反啊。”

“是啊,所以說,有些時候,還是要夾着尾巴做人的。”

朱審烜當夜就住在了府邸,他很長時間沒有見到妹妹朱審馨了,兄妹交談了很長的時間。

次日,朱審烜離開之後,朱由菘來拜訪了。

在朱由菘面前說話,蘇天成注意了很多,相反,朱由菘的態度很是豪爽,對於自己能夠出任正三品的按察使,朱由菘很是高興,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進入六部和都察院,甚至是內閣,那是很有希望的事情了。

朱由菘說到了陝西的很多事情,包括自身思考的一些問題,蘇天成也根據自身的見解,與朱由菘交換了意見。

其實朱由菘是聰明的,蘇天成總督五省軍務,其實還是管着陝西的事情的。

孫承宗到府邸來,在蘇天成的預料之中。

“坤元,老夫建議,讓你早日離開陝西,你不會怪老夫吧。”

“晚輩不敢,大人的一片苦心,晚輩很是清楚。”

“這就好啊,老夫和善繼談過好幾次了,善繼早就提出來了,不能夠總督四省軍務了,有些力不從心了,其實老夫也是知道的,善繼難以完成剿滅流寇的重任,還是需要你來做的,善繼早就提出來建議,讓你來總督五省軍務,負責剿滅流寇啊。”

“大人,晚輩知道,鹿大人也是有些爲難的,晚輩在陝西裁撤衛所軍隊,對其餘四省,造成了一些影響,人心惶惶之下,戰鬥力自然是後退的,晚輩對衛所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有些微詞,本來就不行,受到了外界的影響,更是不濟了,這樣的情況,鹿大人也是沒有辦法啊。”

“是啊,老夫詳細瞭解了榆林營的情況,包括陝西裁撤衛所軍隊事宜,其實我大明應該全面鋪開這件事情,只是目前的時機不成熟啊,若是能夠徹底剿滅流寇,能夠抵禦後金的侵襲,那個時候,就可以動作了。”

“晚輩也是這麼看的。”

“坤元,你的表現很好,老夫真的是欣慰啊,在養心殿的時候,你主動辭去江寧營都指揮使,老夫很是激動啊,放眼朝中文物大衆,有你這樣識大體顧大局的,鳳毛麟角,老夫相信,流寇的日子不長了。”

“晚輩一定會努力的,只不過時間上面,還真的不敢肯定啊。”

“老夫知道,若是你信心滿滿,老夫倒要擔心了,本來是準備和你詳細說說流寇的情況的,如今沒有這個必要了,老夫這裡有幾份善繼寫的信函,上面重點說到了流寇的情況,包括幾次剿滅流寇的情況,你認真看看,就可以了,老夫可不想班門弄斧了。”

“大人萬萬不要這樣說,晚輩在養心殿說到的那些話語,只是想着,三人成虎,有些事情,晚輩不可能時時刻刻回到京城解釋的,大人長年征戰,有着豐富的經驗,還要多多指導晚輩啊。”

“呵呵,不必了,你的治軍理念,老夫都知道了,欽佩之至啊,難怪江寧營有着如此強悍的戰鬥力,眼看着榆林營也在慢慢崛起了,老夫很是高興啊,若是能夠糅合山海關、寧遠和錦州一帶的軍隊,那就真的可以高枕無憂了。”

這一次,蘇天成沒有說話,他想到了吳三桂,雖然說這些年以來,自己沒有接觸到吳三桂,人家主要在山海關,防禦後金的入侵,但兩人最終還是要交集的。

“坤元,老夫不想說的太多了,你的職責,自身也是知道的,重點還是在後金啊,滿洲八旗如今有十六萬人了,人數看上去不多,可戰鬥力非同一般啊,流寇不是重點,老夫希望,江寧營不要有太大的傷亡,剿滅流寇,這完全可算是內耗,老夫是真的痛心啊。”(未完待續。。)

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79章 回家之後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章 痛下殺手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317章 大比武(2)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653章 預判第1184章 行動(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3章 離去第316章 大比武(1)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012章 誤判?(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210章 廷議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117章 硬骨頭(2)第419章 賀瘋子第844章 慘敗(2)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204章 敵情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728章 江湖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6章 老乞丐第485章 計劃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117章 硬骨頭(2)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167章 迅雷(2)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58章 籌謀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3章 痛下殺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58章 籌謀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700章 提醒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821章 廷議第653章 預判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714章 必須維持
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79章 回家之後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章 痛下殺手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317章 大比武(2)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653章 預判第1184章 行動(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3章 離去第316章 大比武(1)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012章 誤判?(1)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210章 廷議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117章 硬骨頭(2)第419章 賀瘋子第844章 慘敗(2)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204章 敵情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728章 江湖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6章 老乞丐第485章 計劃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117章 硬骨頭(2)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1167章 迅雷(2)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158章 籌謀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3章 痛下殺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58章 籌謀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700章 提醒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821章 廷議第653章 預判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714章 必須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