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

其實蘇天成奏摺的主要內容,不僅僅是江寧營進攻旅順的事情,還有其他的方面,最爲主要的就是關於遼東的調整,遼東的戰況,蘇天成還不是很清楚,在這個基礎之上,對於遼東的相關調整,提出來了建議,這是需要一定的分析能力的。

遼東的調整勢在必行,先前因爲局勢緊張,內閣來不及考慮這件事情,但遼東開始平穩了,官員的調整,就必須要提上議事日程了。

楊嗣昌有自身的想法,他分析,陳新甲是不可能留在遼東了,回到京城之後,是不是會進入大牢,還是說不清楚的事情,錢謙益也不可能留在遼東了,這位大儒,信心滿懷的到遼東去,卻是這樣的結局,看來錢謙益這位老先生,還是適合教書育人,當官是不行的,這一次能夠不被皇上懲戒,就算是很不錯了。

楊嗣昌認爲,真正能夠駐守遼東的,還是蘇天成,除開蘇天成,其餘人都是不合適的,至少是沒有多大把握的,唯有蘇天成駐守遼東,能夠保證遼東的穩固,而且在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還能夠對後金韃子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這樣的觀點,以前是不敢提出來的,特別是陳新甲在遼東的那段時間,就在陳新甲遭遇慘敗之後,楊嗣昌覺得,蘇天成帶領江寧營趕赴遼東之後,自己還是要向皇上提出來,讓蘇天成繼續駐守在遼東,登州、萊州和青州的事宜,讓其他人負責去駐守,當然,人員的確定,也讓蘇天成直接提出來。

但現在問題出來了。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已經攻佔了復州、永寧、旋城和宣州等地,江寧營必須在這些地方紮根,接下來從蓋州和耀州等地突破,對後金韃子予以毀滅性的打擊,要求蘇天成回到遼東。不是很現實了。

蘇天成在密摺裡面,已經提出來了,遼東需要熟悉軍事的人去統領遼東需要穩固,目前的情況下,暫時不宜發動大規模的戰鬥了,這個建議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如今的遼東,根本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戰鬥,能夠穩住就算是很不錯了。

遼東巡撫的人選。這是朝廷必須要考慮的,這個人選絕不能夠含糊了,前面的陳新甲,已經鑄下大錯,要不是蘇天成抓住時機,從登州展開進攻,現在是什麼形勢,還真的說不清楚了。

楊嗣昌的內心也是惶恐的。不管怎麼說,陳新甲都是他直接推薦的。要說陳新甲也是有着一定能力的,可惜好大喜功,沒有能夠真正的瞭解遼東的局勢,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鬥,導致了慘敗。

楊嗣昌認真看了蘇天成的密摺。蘇天成在奏摺裡面,好幾次說到了榆林營,稱讚榆林營還是很不錯的,剛開始,楊嗣昌不是很明白。要說榆林營也沒有能夠表現出來強悍的戰鬥力,這次在遼東的戰鬥之中,榆林營的軍士沒有參與征伐,一直都是駐守在寧遠城的,蘇天成爲什麼會說榆林營不錯,仔細思索之後,楊嗣昌恍然大悟,這是蘇天成在間接的推薦主持遼東事物的大臣啊。

榆林營的都指揮使是兵部左侍郎盧象升,蘇天成在密摺裡面提到榆林營,其實就在推薦盧象升擔任遼東巡撫啊。

蘇天成的這個推薦,楊嗣昌明白之後,也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越來越覺得盧象升是最佳的人選了,盧象升在征伐流寇的戰鬥之中,就表現出來了驍勇和睿智,充分展現了自身的能力,到了榆林之後,駐守邊關,訓練出來了榆林營,讓大同、寧夏等地的邊關,固若金湯,這樣的能力,確實值得讚譽。

楊嗣昌更加感覺到佩服的是,蘇天成的思慮是周全的,不是想着推薦心腹和親信,按說蘇天成完全可以推薦洪承疇,在這次遼東的戰鬥之中,洪承疇是立下了大功的,帶領將士守住了大淩河城,讓後金韃子望城興嘆,若是後金韃子佔據了大淩河城,情況又不一樣了,大明在遼東的防禦威力,會大大的減弱。但蘇天成沒有這樣做。

洪承疇的資歷更不用說了,強於陳新甲,也強於盧象升,可蘇天成就是不推薦。

這是蘇天成聰明的地方,洪承疇長期跟隨蘇天成,可以說是完全執行蘇天成的命令的,若是推薦了洪承疇,那樣算起來,蘇天成手裡掌握的軍隊,就是大明王朝最爲精銳的軍隊了,這些軍隊調轉槍頭,王朝輕易就能夠被覆滅和推翻,這樣的問題,誰都會考慮。

“諸位,遼東巡撫陳新甲寫來了請罪的奏摺,皇上尚未表態,前段時間遼東的局勢緊張,如今局面總算是穩定下來了,本官建議,免去陳新甲遼東巡撫的職務,是不是降罪,由皇上定奪,這遼東巡撫的人選,諸位是什麼意見。”

楊嗣昌首先提出來了問題,第一個回答的,是唐世濟。

“下官以爲,暫時不設立遼東巡撫了,蘇大人是薊遼督師,本就是主持遼東所有事宜的,遼東遭遇瞭如此的慘敗,還是需要蘇大人回到遼東的。”

楊嗣昌看了看唐世濟,氣不打一處來,不知道爲什麼,唐世濟每一次開口提出來的建議,都是對蘇天成不利的,對朝廷不利的,蘇天成在永寧一帶,正在準備進攻蓋州和耀州等地,怎麼可能回到遼東,江寧營失去了蘇天成的指揮,誰還會有着傑出的分析判斷能力,能夠指揮江寧營將士一步步擴大勝利的戰果,最終將後金韃子徹底剿滅。再說了,蘇天成回到遼東,有什麼作用,遼東需要的是穩定,或許在一段時間之內,暫時不會有什麼戰事了。

“唐大人此言不妥,蘇大人遠在永寧,準備進攻蓋州和耀州等地了,此刻恐怕在全力備戰,這樣的關鍵時刻,讓蘇大人到遼東,試問誰來指揮江寧營的進攻,蓋州和耀州等地,情況異常的複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敗的,大好局面就有可能葬送的,如此的情況下,唐大人要求蘇大人回到遼東,不知道是什麼想法。”

楊嗣昌沒有絲毫的客氣,話雖然說得不多,但言辭是非常犀利的,擺明了說你唐世濟居心不良,相信唐世濟也是能夠聽出來意思的。

唐世濟的臉紅了,果然聽懂了楊嗣昌的意思。

“大人,下官不過是提出來建議,這固守遼東的事宜,下官認爲蘇大人是最爲合適的,大人認爲蘇大人離不開永寧,可以提出來人選啊。”

楊嗣昌看了看唐世濟,慢悠悠的開口了。

“唐大人說的是,本官需要推薦人選,不過本官還是那句話,不管是遼東的事宜,還是永寧的事宜,都是朝廷的大事,內閣商議這些事情之時,本官希望諸位仔細的思考,從朝廷大局考慮,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這句話說出來之後,唐世濟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了,他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說出話來,要是他這個時候開口了,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明着怪楊嗣昌說的就是自己了,誰願意揹着這樣的名譽啊。

衆人都看着楊嗣昌,暫時沒有開口,這段時間,所有人考慮的都是遼東的戰事,根本就沒有誰去考慮遼東巡撫的人選,雖然唐世濟說話的目的不一樣,但提出來暫時不設立遼東巡撫的建議,還是可行的,其實內閣裡面,不少人就是這樣的看法。

“本官思考了一下,認爲兵部左侍郎、榆林營都指揮使盧象升還是不錯的,盧大人勇猛,參與了數次的戰鬥,都是取得勝利的,不知道諸位的意見如何。”

內閣很快統一意見。

楊嗣昌開始草擬奏摺,唐世濟第一個離開。

唐世濟需要思考的事情不少,侄子唐海泰還在遼東,如今的情況下,唐海泰繼續留在遼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唐海泰的能力,唐世濟是清楚的,要說在軍事上面,唐海泰基本沒有什麼能力,之所以得到陳新甲的重視,一方面是自己的位置,另外也是自己教授了唐海泰很多的東西,這才令唐海泰能夠得到陳新甲的重視。

讓唐海泰回到京城,還不是太大的事情,重要的是,唐世濟感覺到了,皇上對自己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這一點楊嗣昌察覺到了,所以在今天說話的時候,很不客氣,要是換做以往,唐世濟早就發脾氣了,甚至會和楊嗣昌對着幹。

若是失去了皇上的信任,意味着什麼,唐世濟非常的清楚,以前他曾經想過,有可能出任內閣首輔的,想不到時過境遷,自己還能不能留在內閣裡面,都是未知數了。

要怪就怪陳新甲,還有楊嗣昌,當初要不是楊嗣昌推薦陳新甲、皇上信任陳新甲,唐世濟也不會力挺陳新甲,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每次商議到遼東的事宜,唐世濟都是極力舉薦陳新甲的,這在皇上的心目中,也是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不管唐世濟是不是揣摩皇上的心思,現在都無從說起了,陳新甲遭遇了慘敗,險些動搖了大明王朝的根本,力挺陳新甲的唐世濟,就要承當責任。(未完待續……)

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885章 對決(7)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76章 啓動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10章 廷議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448章 誓師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420章 頭疼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44章 慘敗(2)第492章 宿命論(1)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1章 鹿鳴宴第268章 敵情第247章 協調會(1)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59章 剿匪(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58章 籌謀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494章 宿命論(3)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121章 熱鍋(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67章 血戰(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
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885章 對決(7)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476章 啓動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210章 廷議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448章 誓師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420章 頭疼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44章 慘敗(2)第492章 宿命論(1)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1章 鹿鳴宴第268章 敵情第247章 協調會(1)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59章 剿匪(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58章 籌謀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494章 宿命論(3)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121章 熱鍋(1)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67章 血戰(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