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微服私訪

半個月的時間,走遍一州十三縣,這個任務不輕,算得上是走馬觀花,可蘇天成沒有更多的時間,那種半年熟悉情況、一年開始真正施政的做法,目前是不成立的,所以說,他這次下去看,是有着側重點的。總體說起來,河南府整個的情況,都是差不多的,不會有太大的區別,這次下去督查,前十天的時間,最大限度的瞭解情況,詳細的瞭解情況,後面幾天的時間,也就是到處看看,甚至是禮節性的到有些縣去看看。

講排場肯定不行,必須講求效率速度。

如此情況下,只能夠是採取微服私訪的形式了,騎着快馬,到各地去看看,不需要知縣的陪同,自己去了解情況,最後和知縣交換意見。

這樣的做法,可謂是大膽的,至少目前沒有誰會採用這樣的說法,很多古書裡面寫到的微服私訪,其實都是美好的想法。試想一下,知府多半時間,都是在官府裡面,被錢糧和刑名事情纏身,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關心下面的事情。

得知蘇天成要到河南府所屬的一州十三縣去督查情況,孫傳庭馬上建議,一百名親兵跟隨,要知道河南府與陝西和山西交界,隨時可能出現流寇,安全是最爲重要的。

蘇天成當然不會同意這樣做,帶着一百人出去了,還叫什麼微服私訪,如此浩大的聲勢,恐怕一路上都會引發他人的關注,鬧得滿城風雨,不僅不能夠了解到下面的情況,還有可能引發諸多的非議。安全確實是重要的,但也不必要草木皆兵。

最終商議的結果,蘇天成帶着10名親兵下去。

其實帶着10個親兵,蘇天成都感覺到人數多了,跟隨他下去的,還有渠清澤、蘇俊和柳敬亭等人。算下來,十幾號人,每人準備兩匹駿馬,聲勢已經不小了。

正月十七,一大早,蘇天成出發了。

第一站的目標,是陝州。以及陝州所屬的靈寶縣和閿鄉縣,包括盧氏縣。

陝州緊靠山西平陽府,盧氏縣緊靠陝西。

洛陽到陝州,大約三百里地,從陝州到閿鄉縣,有一百多裡地。靈寶縣在陝州到閿鄉縣之間,沿路就可以看到,從閿鄉縣到盧氏縣,有三百多裡地,也就是說,這一圈的總路程,有七百多裡了。

щшш ¤Tтka n ¤¢O

如果僅僅是騎快馬跑一遍。或許不要多長的時間,但下去督查和了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走馬觀花肯定是不行的。

卯時,衆人離開了洛陽縣城,春節的氣息還很是濃厚,中原地區,比較南方。更加的重視春節。帶着江寧營的十名將士,蘇天成也就保持了軍隊的作風,所有人都是自帶乾糧,避免耽誤時間,他們的目的,一天之內趕到陝州,天黑的時候。在陝州歇息。

進入陝州所轄地方,已經是酉時三刻,天色已經黑下來了。

蘇天成本來以爲,自己這一行人。可能會引發注意的,其實沒有多大的問題,正月之內,官道上的行人不多,加之河南府一帶,朝廷大軍時常來剿滅流寇,大規模的場景多了,根本沒有誰去注意他們。

衆人沒有直接進城,在路邊的鎮子裡面,找到了幾戶人家,歇息一晚。

一天的奔波,已經很是疲倦了,不過,蘇天成的腦子裡面,一直都在想着事情,不可能很快歇息,吃飯之後,渠清澤、蘇俊和柳敬亭等人,陪着蘇天成,在官道附近閒逛。

“蘇俊,你和叔叔清理了官倉和庫房,情況究竟如何啊?”

蘇俊看看渠清澤和柳敬亭兩人,臉上露出爲難的神情,估計情況很不好。

“是什麼情況,直接說就是了,都不是外人。”

渠清澤倒是習慣了,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柳敬亭有些承受不住,臉色有些紅了。

“情況不是很好,府庫的存銀,只有兩千兩,朝廷去年還免去了陝州和盧氏縣的田賦,官倉裡面,存放的糧食,不超過一百石。”

渠清澤和柳敬亭倒吸一口涼氣。

河南府下轄這麼多的縣,府衙裡面的存銀兩千兩,糧食不足一百石,這要是遇見什麼緊急情況了,根本沒有作用,若是這樣的情況屬於常態,可以想象,下面的州縣會更加糟糕。

蘇天成其實知道這個情況,他就是想着,讓渠清澤和柳敬亭多瞭解一下,特別是柳敬亭,來到河南府之後,柳敬亭能夠發揮不小的作用。

“這樣的情況,我也是沒有預料到的,按說堂堂的河南府,不至於落魄到這樣的程度,如果說長期是這樣的情況,那就說明一個很明確的事情,這裡的百姓,窮到我們不能夠想象的境地,我們到河南府,前後十來天了,你們都在縣城裡面看了,城裡的百姓,看似情況不錯,這就有些矛盾了,洛陽城裡的百姓,好像還不是活不下去的樣子,爲什麼官府會到此等的程度,存銀兩千兩,府衙官吏三個月的俸祿,這不正常。”

“問題肯定是多方面的,究竟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我們這次下來,就是要摸清楚,如果說通知州縣了,我們不可能得到真實的情況,但我們也不能夠專門來找問題,或者說找各級官吏的麻煩,柳敬亭,你的任務是很重的。”

看見柳敬亭有些迷惑,蘇天成耐心的解釋了。

“每到一地,你不要跟着我們活動,拿出你的看家本領來,到老百姓中間去,看看他們究竟是什麼生活狀況,遇見了那些困難,渠大人和我下去了解,可能是有些困難的,人家看見我們了,至少認爲是讀書人。”

“不要認爲這件事情簡單,我們探尋任何的一個問題,都需要透過表面現象,察覺到根本的東西,河南府爲什麼成爲如今這樣的情況,民生凋敝,今日趕路的過程中,想必你們也看見了,遇見的百姓,幾乎都是面有菜色,穿着破破爛爛,這是春節啊,若不是到了無可奈何的境地,誰都希望春節能夠吃飽穿好的。”

“柳敬亭,你深入到百姓中間,就是聽他們說一些什麼,通過拉家常的方式,讓他們將心裡話說出來,你不需要引導他們,所有的情況,你都要記下來,從明日開始,你到州城或者是縣城附近的村鎮,包括縣城裡面,瞭解情況,卯時出發,亥時回到官驛,我會在官驛等着你,你所瞭解的情況,至關重要。”

看見柳敬亭明白了,蘇天成微微點頭。

“蘇俊,你的主要任務,就是到大街上去,看看商鋪的情況如何,詢問所有物品的價格,悉數記下來,特別是糧食、食鹽、種子的價格,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百姓生活所不能夠少的,這些物品的價格,能夠反映出來很多的東西。”

“你還要到縣城附近的村鎮,看看耕地的情況,水利設施如何,溝渠是不是暢通,側面詢問一下,官府是否關心過這方面的事情。”

“這次下來督查,你們兩人的任務都是很重的,督查情況如何,就看你們的表現了,有比較才能夠有鑑別,你們一定要掌握真實的情況。”

歇息之前,蘇天成和渠清澤兩人最後交談。

“老渠,暗線的作用至關重要,如今我們到河南府來了,暗線的重心可能已經轉過來了,事情很多,有些時候,我們不可能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去做,比如說春耕生產和剿滅流寇的事情,可能就會撞到一起,這樣的時候,情報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是起着決定性作用的,所以說,暗線必須要養成習慣,以最快的速度傳遞情報。”

說完了這些,蘇天成不自覺的看了看門口。

這個動作,意味着蘇天成有重要的話語要說了。

渠清澤站起身,走到門邊去,拉開門看了看外面,接着關好了門。

“老渠,暗線要增加兩個方面的情報,僅限於河南府內,第一是河南府所有官吏的表現情況,包括他們的一切,都是我們需要的,第二是福王府的諸多情況。”

渠清澤的臉色有些變化了,打探這些情況,對於錦衣衛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這就是錦衣衛的職責,可這些情況,大都是直接上奏給皇上了,不可能外傳的。

看見渠清澤的臉色有些變化,蘇天成反而輕鬆很多了。

“老渠,緊張了,覺得這樣做,是不是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啊。”

渠清澤的神色有些奇怪了,這樣做肯定是不妥當的,那還用說啊。

“微服私訪,暗線刺探情報,爲的都是一個目的,那就是不辜負皇上的重託,讓河南府的民衆安定下來,豐衣足食,讓江寧營徹底剿滅流寇,河南府的情況,有些特殊,我不說你也知道的,我對這裡不甚瞭解,可時間緊迫,無奈之下,只能夠採取這樣的辦法,況且江寧營難以有多少休整的時日,短時間之內,就要開始征伐流寇了,若我們按部就班,結果不一定很好的。”

渠清澤終於開口了。

“大人,這件事情,交給下官去做,只是有一個條件,必須要保密。”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此的大事情,我豈會兒戲。”

第915章 朝貢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章 馬市賣馬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82章 暗戰(3)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58章 籌謀第879章 對決(1)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59章 剿匪(1)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467章 敗退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53章 吳三桂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034章 聖旨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397章 開花彈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17章 訓斥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078章 補償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58章 花絮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204章 敵情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187章 行動(4)第1282章 後宮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47章 慘敗(5)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57章 遇匪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012章 誤判?(1)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190章 稱帝(2)第384章 說情團第202章 商議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18章 大比武(3)
第915章 朝貢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章 馬市賣馬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82章 暗戰(3)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58章 籌謀第879章 對決(1)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59章 剿匪(1)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467章 敗退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53章 吳三桂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034章 聖旨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397章 開花彈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17章 訓斥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078章 補償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58章 花絮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204章 敵情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187章 行動(4)第1282章 後宮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47章 慘敗(5)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57章 遇匪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012章 誤判?(1)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190章 稱帝(2)第384章 說情團第202章 商議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18章 大比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