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

範景文的名氣是有些大的,被稱作二不尚書,也有稱作二不公的,曾經有人送給他一副對聯,不受囑、不受饋,心底無私可放手,勤爲國、勤爲民,衙前有鼓便知情。範景文最大的特點,是不依附東林黨,也不依附宦官。

這與蘇天成的想法,有些一致。

來到了兵部,早有人通報了,帶着蘇天成,進入了房間裡面。

範景文正在看奏摺。

“江寧縣知縣蘇天成拜見範大人。”

“蘇大人不要客氣了,坐下說話。”

範景文四十多歲的年紀,有着一縷山羊鬍子,看上去和鄉間的老學究差不多的,不過眼睛裡面,時常露出來一絲的精光。

“蘇大人一路辛苦啊。”

“大人,下官昨日返回江寧縣,因時辰已晚,故而未來拜見,還請大人見諒。”

“呵呵,你剛剛回來,本應該多歇息幾日的,這邪就不要說了,你帶領江寧營的將士,剿滅了流寇紫金樑,本官很是欽佩啊,如此的年輕,就立下了這樣大的功勞,不愧爲朝廷的棟樑啊。”

“大人,這些都是下官應該做的事情,不過是僥倖。”

“嗯,謙虛一些,總是有好處的,在廄的時候,我就想着見一見你的,時間不合適啊,到了南直隸,我專門到江寧縣去看了看,情況很是不錯的,兩萬公頃的官田,改造的很好。就算是遇見災荒了,也足以抵擋的。膿的生活,也是不錯的,聽聞你改造官田,發給了膿工錢,此舉很好啊。”

“下官在河南賑災的時候,也是採取這樣的辦法,回到了江寧縣,感覺這樣的辦法是不錯的。故而推廣開了。”

“對了,江寧縣的商賈,勁頭很足啊,我到上元縣也去看過了,按說上元縣的商賈,應該是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的,爲什麼還比不上江寧縣的商賈。這個問題,我仔細考證了一番,都有些奇怪了,蘇大人,你是怎麼想到這麼好的辦法的,讓商賈能夠賣出去那麼多的貨物啊。”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這個問題,他不好回答,可也必須要回到。範景文不簡單,短短几句話,就抓住了主要問題。

“下官以爲。商賈若是想着銷售旺盛,最大的支撐。來源於有人購買,這就要求江寧縣的官吏百姓,手裡有銀子,可以購買,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夠最大限度的興旺商賈的。”

“如此繁雜的事情,也就是一句話就解釋清楚了,市舶司的情況,出乎了我的預料,每天都有大量的貨物,運送到南京來,現在才二月份,市舶司收取的賦稅,已經達到了三十萬兩白銀了,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一年的稅賦,豈不是超過百萬兩白銀了。”

市舶司的情況,蘇天成還真的沒有注意,江寧縣有諸多的吏員和衙役,在裡面做事情,範景文說的情況,一定是真的,如果是這樣,市舶司這一塊,江寧縣是能夠有一部分收入的。

“蘇大人,市舶司的事宜,有人提出來異議了,說是賦稅高了,違背了朝廷的規定了,呵呵,我不是這樣看的,江寧縣的商賈,都是賺錢了,那就說明,市舶司運進來的貨物,全部都銷售出去了嘛,怎麼可能虧損啊,這種情況,就是你說的雙贏吧,朝廷得到了賦稅,商賈賺錢了。”

“下官正是這樣考慮的,大人一語中的,下官萬分佩服。”

“什麼佩服啊,我可不喜歡聽這樣的話,你都做出來了,我要是看不出來,豈不是昏聵到極點了。”

範景文的臉上,依舊帶着微笑。

“蘇大人,有兩件事情,我也瞭解到了,還是有些不太明白。”

“大人儘管說,下官一定做出來解釋。”

“這第一件事情,就是江寧縣官吏的俸祿,包括江寧營將士的餉銀,數目龐大啊,就說我的俸祿,都比不上江寧縣的司吏了。江寧縣司吏,每月的常例銀子,有一百兩,我的俸祿,也達不到一百兩銀子啊。”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沒有說話,他不明白範景文的意思,要說自己已經給南京六部和應天府,上繳三十萬兩白銀了,難倒說範景文不知道嗎,還不滿足嗎,按說範景文不是這樣的人啊。

“蘇大人,我不明白的地方,有兩點,一是這麼大的開支,需要幾十萬兩白銀,江寧縣從什麼地方拿出來的,縣裡的賦稅,總數不過十餘萬兩白銀,二是官吏拿到了這麼多的銀子,是不是就能夠紮實做事情了。”

蘇天成暗暗舒了一口氣。

“大人,下官以爲,縣衙官吏,多拿銀子,有着很大的好處,官吏能夠全力做事情,珍惜自身的崗位,待遇到位了,他們輕易不敢貪墨,否則得不償失,被開革甚至是下獄,損失太大了,再者,官吏手裡有銀子了,可以購買不少商品的,江寧縣商賈也能夠從中得到好處,當然,下官主要考慮的,還是江寧縣農民的富裕,若是農民手裡有銀子了,能夠最大程度的增加購買力的。”

“哦,購買力是什麼意思啊?”

“購買力這個詞,是下官想出來的,意思就是農民手裡銀子的多少,能夠決定江寧縣商賈的命運,農民手裡的銀子多了,能夠大量購買商品了,商賈自然能夠從中賺錢,農民手裡的銀子少了,收入減少了,商賈自己賣的的少,也賺不到多少銀子。”

“有道理,有道理啊,這買東西的人多了,商賈自然是高興的,能夠賺到更多的銀子。”

範景文可不是迂腐的人,能夠成爲二不尚書,是有着不一般認識的,蘇天成說出來的道理,他很快就理解了。

“蘇大人,想不到你如此年輕,竟然有着如此深奧的認識,真的是不簡單啊。”

蘇天成再次抱拳給範景文行禮,沒有說話。

“呵呵,第一件事情,我已經明白了,其實第二件事情,我也有些明白了,但還是要問問,縣衙免去了江寧縣百姓今年的田賦,你肯定是想着,讓農民手裡有銀子了,日子過得好一些的,但你想過沒有,免去賦稅,需要得到皇上的聖旨,你如此的唐突,難道沒有想到官員的彈劾嗎。”

範景文說出來這樣的話語,顯然是想着保護蘇天成了。

Www ✿Tтkā n ✿C〇

“大人,下官想過了,不過,下官以爲,做事情總是有風險啊,若是什麼事情都不做,安安穩穩,隨遇而安,不會遇見什麼事情,可也無法做出來成績,下官承蒙皇上信任,委以重任,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若是時時刻刻想到自身的沉浮,曲意逢迎,不管百姓的死活,不管實際情況,就算是得到了榮華富貴,也是毫無意義的。”

範景文的臉上,出現了笑容,不過,這種笑容,顯得有些意味深長,大概是多次聽見這樣的話語了,朝堂之上,有些大臣,說的還要好聽,還要慷慨激昂,可惜實際做的是另外一回事了。

“蘇大人,若是你遭遇了彈劾,被免去職務了,豈不是什麼都做不了啊。”

“下官牢記一首詩詞,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身爲女流之輩,尚且有着如此的氣魄,在下七尺男兒,什麼事情都是畏畏縮縮,哪裡能夠做好事情,我大明內憂外患並舉,這幾年恰逢天災,若是不能夠竭盡全力,誰知今後如何,至於說彈劾,下官不是沒有想過,下官別無選擇,若是因爲做事情,遭遇了彈劾,甚至丟掉官職,下官心甘情願。”

範景文的神色變化了。

他沒有料到,蘇天成說出來這樣的話,之所以這樣問,他還是想到了,蘇天成在做好江寧縣事情的同時,沒有忘記搞好關係,上供給南京六部、都察院的二十萬兩白銀,以及應天府的十萬兩白銀,就是最好的說明,正是有了這樣的關係,江寧營能夠發展起來,紫金樑能夠被剿滅,可見蘇天成還是靈活的。

可蘇天成說出來的話,說明骨頭是硬的,最終是想到朝廷的。

至於說手段,必須要有,畢竟蘇天成的資歷太淺了。

他忽然感覺到,蘇天成真的是大明奇才,來日一定能夠封王拜相,立下不世功勳的。

離開兵部的時候,蘇天成很是高興,他的計策,終於奏效了。

範景文是什麼人,他還是瞭解的,這裡面,也有朱審煹墓停諤氖焙潁焐鬅說到了範景文,是出名的硬骨頭,和這樣的人接觸,你就要直來直去,表現出來氣勢,就能夠得到最大的賞識和支持。

範景文的態度,前後的變化,是明顯的,最後說出來了很多教誨的話語,顯然是將他蘇天成當做了心腹和晚輩了,縣官不如現管,能夠得到範景文的支持,對於今後的諸多事宜,是有着莫大好處的。

驍騎營的事情,範景文毫不猶豫答應了,這就是證明。

接下來找到秦三德和張泰寧,就簡單很多了,可以說驍騎營,已經是江寧營的一部分了。(未完待續。

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06章 禮儀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274章 奧妙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87章 禮部第68章 落地第395章 畢懋康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258章 花絮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59章 剿匪(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398章 燧發槍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54章 遼東第347章 榮耀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772章 海戰(2)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51章 遊歷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167章 迅雷(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30章 連環計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章 殺良冒功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
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106章 禮儀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274章 奧妙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87章 禮部第68章 落地第395章 畢懋康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258章 花絮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59章 剿匪(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398章 燧發槍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54章 遼東第347章 榮耀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772章 海戰(2)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51章 遊歷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167章 迅雷(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30章 連環計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章 殺良冒功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