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慘敗(2)

祖大樂的老毛病還是出現了,一旦上了戰場,他總是衝鋒在最前面,和後金韃子面對面的廝殺,只有這樣,他才感覺到爽快,加之這一次征伐,跟隨陳新甲,所有的步驟都安排的好好的,不用操心,也不用做出來什麼決定,那還不如在戰場上痛快的廝殺一番。

斥候發現小股的後金韃子,祖大樂沒絲毫的猶豫,躍馬衝向了前面,身邊的親兵忙不迭的跟着衝上去了,和對手展開廝殺的時候,祖大樂發現了,對方是真正的韃子,這一下,他的鬥志立刻上來了。

祖大樂的這種鬥志,一定的程度上,也是激烈了諸多的邊軍,攻打黑山城池和義州城的時候,邊軍主要是攻城,和後金韃子沒有真正的展開野戰,驟然遇見後金韃子,一些邊軍還是感覺到恐懼的,這些邊軍,都是多年從軍,曾經體驗過後金韃子的驍勇,不過看見祖大樂衝上去了,他們也就沒有太多的恐懼了,跟隨衝上去。

驟然間,燧發槍開始發射了,與後金韃子射出的箭雨對峙,火器的優勢,畢竟要強於弓箭,兩邊剛開始的交手,優勢就偏向於邊軍了。

豪格率領正藍旗和漢八旗的軍士,早就等候邊軍了。

豪格同樣和邊軍交鋒過,對邊軍的看法不是很好,認爲大明的邊軍,不過是烏合之衆,膽小怕死,指揮守護城池,根本就不能夠野戰,所以說,接受了任務之後,豪格頗費了一番心思,這種只能夠失敗、不能夠勝利的戰鬥,在豪格看來。難度實在太大了。

不過和范文程面對交流一段時間之後,豪格也開始了諸多的思考,戰役之中,毫無疑問是需要顧全大局的,不能夠因爲一時的好勇鬥狠,貽誤大局。出現那樣的情況,父皇是絕對不會輕饒自己的。

遭遇邊軍斥候之後,豪格強忍住了,沒有要求軍士發起衝鋒,殺掉這些邊軍的斥候,安排廝殺的時候,也是要求軍士,稍作抵抗,就全面後撤。

但豪格沒有想到。邊軍的戰鬥力,與他的以前的認識,完全不一樣了。

以騎兵爲主的邊軍,衝鋒的時候,義無反顧,沒有看見畏懼的神情,廝殺的時候,絲毫不弱於正藍旗和漢八旗的軍士。雙方廝殺在一起的時候,邊軍的氣勢也是很強的。因爲保定了撤退的想法,剛開始交手,正藍旗和漢八旗的軍士,進入全面處於弱勢。

傷亡很快開始出現,局面超出了豪格的預料。

豪格與祖大樂的脾氣有些相像,看見了廝殺的場面。同樣忍不住了,拔出了鋼刀,打馬上前,加入到戰團之中了,他的內心裡面。還是不服輸的,就算是要撤退,也要讓這些大明邊軍知道大清國勇士的厲害。

豪格送出來廝殺,令正藍旗和漢八旗的軍士大感意外,雖說豪格曾經下命令,要求他們稍作抵抗,即刻就撤退,但主帥衝上來了,他們要絕對護衛主帥的安全,若是主帥出現了問題,他們這些軍士,也不要想着能夠活下去。

正藍旗和漢八旗的軍士,瞬間被激發出來了巨大的鬥志。

廝殺的場面,開始變得慘烈起來了。

豪格率領的軍士,只有一千人,距離他們五里地的地方,阿濟格率領的一千軍士,同樣在等候着,這兩千人的主要職責,是引誘大明邊軍進入到伏擊圈。

祖大樂率領的前軍,一共有五千人,在人數方面,佔據絕對的優勢。

人數上面的優勢,加上邊軍的鬥志,從廝殺開始,邊軍就佔據着主動,不斷有後金韃子從馬背上被砍落下來,一切聰明的邊軍,使用燧發槍,近距離發射,效果非常好。

祖大樂親手砍翻了三個後金韃子,興奮的哇哇大叫,再一次舉起鋼刀的時候,他看見了豪格,他不認識豪格,自然也就不清楚豪格是什麼身份,但豪格身邊圍着不少的後金韃子,都在拼力廝殺,阻止邊軍靠近,幾個準備想豪格射擊的邊軍,都被後金韃子的弓箭準確的射中了,慘叫着倒在了地上。

“韃子找死,你爺爺來也。。。”

祖大樂躍馬朝着豪格衝過去。

加入到廝殺的戰團之中,看見周邊的軍士紛紛倒下,豪格開始清醒了,他記起了自身的職責,自己帶領的一千軍士,主要還是引誘大明邊軍的,從人數上面來說,明軍佔據絕對的優勢,而且鬥志旺盛,自己若是帶着軍士拼死抵抗,不可能取得成功,廝殺的時間越長,造成的損失越大,他也發現了,從單個軍士的較量上來看,大清國的勇士還是佔據一定優勢的,只不過明軍手中的燧發槍,過於的厲害了,這種燧發槍,不需要點火,隨時都可以發射,冷不防就被擊中了,一旦被燧發槍擊中了,基本就不要想着活命了。

大明邊軍的服飾不同,衝上戰場的時候,豪格早就發現了祖大樂,斷定祖大樂就是這一批大明邊軍的頭兒,愈發清醒的他,沒有徑直衝向祖大樂。

看見祖大樂打馬衝向自己之後,豪格沒有迎戰,扭轉馬頭,開始快速撤退了。

這個時候撤退,豪格的內心在滴血,在戰場上面廝殺,這是他第一次主動撤退。

其餘的正藍旗和漢八旗軍士,也開始撤退,一些被圍起來的軍士,已經無法撤出去了。

後金韃子撤退的速度很快,邊軍一時間還沒有準備,不知道是該追擊,還是停下來,不過他們看見祖大樂打馬追擊,也就沒有猶豫,跟着追上去了。

這麼多年以來,邊軍遇見後金韃子,特別是在野戰的時候,幾乎都是撤退,都是逃跑,這種情況,在萬曆年間的薩爾滸之戰就開始出現了,特別是在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幾乎沒有明軍能夠主動衝鋒、擊潰後金韃子的。

如今後金韃子主動撤退了,堅持不住了,衆多的邊軍將士與祖大樂的心情是一樣的,暢快之極,恨不得追上去,全部殲滅這一股的韃子。

前軍的戰況,不斷反饋到陳新甲這裡。

前軍和中軍相聚不過五里地,作爲騎兵來說,這點距離根本不算什麼,兩軍之中,穿梭着傳令兵,所以說,任何的情報,陳新甲都是掌握的,他不會讓前軍距離太遠,畢竟深入到後金韃子佔據的地盤來了,若是遇見大股的後金韃子,恐怕出現危險。

得知祖大壽主動衝鋒,主動和後金韃子廝殺,陳新甲滿意的點頭,軍官能夠衝鋒在前,對軍士的激勵是巨大的,邊軍從開始進攻,就佔據了優勢,這令陳新甲更加的高興,先前的那些擔憂,也暫時不顧了。

大軍征戰半個多月了,還沒有與後金韃子進行野戰,也沒有遇見成建制的後金韃子,陳新甲難免感覺到奇怪,遇見了後金韃子之後,陳新甲同樣擔心,不知道邊軍的野戰能力如何,是不是能夠抵抗後金韃子。

傳令兵不斷稟報邊軍佔據優勢的消息,令陳新甲喜笑顏開,從傳令兵的嘴裡,陳新甲知道了,後金韃子的人數也在千人左右,這就不算少了,不過得知後金韃子潰敗,祖大壽領軍追擊的時候,陳新甲馬上下命令了,停止追擊,前軍就地等候,通知祖大樂前來稟報戰況。

傳令兵拼命的敲響了金鑼。

鑼聲一路穿過去,正在追擊的邊軍,聽見了鑼聲。

衝在最前面的祖大樂,同樣聽見了鑼聲,嘴裡嘟囔着,停止了追擊。

打馬回來的時候,祖大樂黑着臉,看着傳令兵,有些忍不住怒氣。

不過祖大樂還是沒有發脾氣,他知道,傳令兵是不敢隨意鳴金收兵的,這肯定是陳新甲的意思,眼看着這麼好的戰機,就因爲鳴金收兵失去了。

看見祖大樂的臉色,陳新甲笑了。

“祖大樂,是本帥要求收兵的,看來你是感覺到憋屈啊,如此好的戰機,爲何不能夠乘勝追擊啊。”

“大帥,屬下確實是這樣看的,屬下還發現了韃子的頭頭,正在追擊的時候,大帥卻要求收兵了。”

“呵呵,本帥是擔心前軍的安危的,前軍只有五千人,若是遇見了大股的流寇,因爲追擊速度太快了,遠離中軍,恐怕遭遇不測啊,如今我們深入到後金韃子佔據的廣寧,沿路會遇見什麼情況,說不清楚,斥候偵查的範圍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掌握後金韃子的蹤跡,如此的情況下,還是謹慎一些的好。”

祖大樂低着頭沒有說話,反正這些問題,不需要他來思考。

“祖大樂,剛纔的廝殺,本帥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也知道,我大明邊軍獲得了勝利,你且說說,後金韃子是否是不可戰勝啊。”

中軍帳裡面,有不少的軍官,陳新甲如此的詢問,顯然是有目的的。

祖大樂擡起頭,大聲開口了。

“大帥,屬下面對面和後金韃子廝殺了,屬下以爲,後金韃子也就是那麼回事,沒有吹噓的那麼厲害,屬下還親手砍翻了三個後金韃子。。。”

陳新甲臉上的笑容更多了,他需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邊軍和後金韃子野戰交手了,戰況不錯,這也令他更加的放心了。未完待續。。

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165章 苦嶺關第560章 變通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817章 爭執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274章 奧妙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754章 造船廠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700章 提醒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105章 自作孽(1)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405章 募捐(1)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41章 收服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04章 平衡術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623章 行刺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10章 廷議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080章 暗戰(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07章 授官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7章 馬市驚魂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92章 會試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190章 大場景第128章 上任第1209章 滄州血戰(3)
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1165章 苦嶺關第560章 變通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817章 爭執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274章 奧妙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754章 造船廠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700章 提醒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105章 自作孽(1)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405章 募捐(1)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41章 收服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504章 平衡術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623章 行刺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10章 廷議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080章 暗戰(1)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107章 授官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7章 馬市驚魂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92章 會試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190章 大場景第128章 上任第1209章 滄州血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