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

蘇天成的發跡,嚴格說起來,與北平沒有多大的關係,成爲了殿試榜樣,他就請求外放離開了京城,之後一直在大明各地奔波,到北平的時間很少,但因爲夫人朱審馨一直都在北平,所以他時常回到北平來,作爲大明的京城,北平被賦予不同的意味,這裡是大明的政治文化中心,官場的博弈、權力的爭鬥,幾乎都在這裡展開,蘇天成也曾經在這裡體味到了官場博弈的滋味,只不過他抽身很是及時,基本上不參與到朝廷的黨爭之中去,也正是因爲如此,蘇天成在創建大晉王朝的時候,官吏隊伍是比較乾淨的。

大晉王朝成立之後,蘇天成是非常注意黨爭的,要說在朝廷裡面,朱審烜的地位是非同一般的,既是內閣首輔、尚書令,百官之首,又是大晉王朝皇后娘娘的親哥哥,權勢非常的驚人,但蘇天成時常的告誡朱審烜,創建一個王朝不容易,大明王朝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衰敗,黨爭是很大的原因之一,故而朱審烜也是非常注意的。

當然,蘇天成不是迂腐之人,也不會學習幾百年之後的做法,什麼官員的收入比尋常的百姓還要低,對官員捆的死死的,因爲他非常清楚,時代不一樣了,官員的素質,比尋常百姓高很多的,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不多,絕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文盲,甚至有讀書人就是天上文曲星下凡的說法,故而讀書人就是支撐朝廷最爲重要的力量。

老百姓視官員爲青天大老爺,官吏視百姓爲衣食父母,雖然是諸多的王朝都強調的觀點,可真正這樣做還是非常遙遠的事情,恐怕百年之後,能不能夠達到這個境界,還是不好說的事情,在什麼山唱什麼歌。好高騖遠最終是要吃大虧的。

蘇天成記得很清楚,西漢時期的王莽,就是最大的教訓,王莽推翻西漢,建立起來王朝的時候,與大晉王朝面臨的情況有些相似,政治腐敗。官吏貪墨,黨爭橫行無忌,加之士紳富戶大量的兼併土地,使得老百姓生活困苦,流離失所,更有連年的災荒。令老百姓基本沒有了活路,繼而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造反,流寇一度橫掃各地,重創了大明王朝。

王莽被譽爲是是一個有遠見而且無私的改革者,甚至被稱呼爲社會主義皇帝,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有作爲的皇帝,卻在登基二十年之後。被起義軍推翻殺死,短短二十年的王朝,成立歷史上最爲短命的王朝之一。

王莽的很多想法和做法,甚至符合千年之後的思潮,可惜生不逢時,在什麼時代,就要注意這個時代的特點,做事情唯有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尋求改變。

蘇天成推行的很多政策,甚至畢王莽當年還要激進,譬如說將耕地收歸朝廷所有的舉措,就是不一般的,弄得不好引發了所有士紳富戶的反對,蘇天成將死無葬身之地。但在推進這個政策之前,蘇天成做了很多的準備,包括壯大江寧營,有了軍隊的支持。而且當初的時候,蘇天成就沒有給予江寧營將士土地的獎賞,一直都是要求將士的家人租賃耕種土地,之後又在山東等地,大規模的發展商賈,令經濟開始高度繁榮,市場開始熱鬧起來,很多的財富也在市場上產生了。蘇天成做的最爲關鍵的一點,是進入大晉朝廷的官吏,一律都不得擁有土地,土地必須要收歸朝廷,朝廷拿出來一部分的銀子,表示收購土地,但數量不多,僅僅是表示,另外的一方面,大晉朝廷給予官吏的俸祿是很高的,足以讓他們養活家人,過上體面的日子。就算是這樣的情況之下,收回耕地依舊遇到了很大的阻礙。

熟知歷史可以明確得失,掌控未來就能夠決定歷史的走向,有了如此好的條件,蘇天成當然知道該怎麼做了。

渠清澤的情報很快傳出來了。

大晉二年二月十一日子時。

整裝待發的江寧營將士,精神矍鑠,他們都知道,今夜要進入北平了,這可是大明朝廷的京城,一旦進入了這裡,就意味着大明朝廷被推翻了,被顛覆了,大明朝廷從此將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晉王朝。

江寧營的將士不可能不激動,這麼多年了,他們南征北戰,以前是爲大明朝廷效力,剿滅流寇,狠狠打擊後金韃子,後來他們是爲了創建一個全新的王朝,爲了推翻大明王朝,不長的時間,他們的願望實現了,大晉王朝建立起來了,江寧營的軍魂蘇天成成爲了大晉王朝的皇上。可不管怎麼說,大晉王朝還沒有固定的京城,這是所有人內心的遺憾,如今拿下了北平,大晉王朝將要定都於此,到了那個時候,大晉王朝就真正的矗立起來了。

能夠親身爲王朝的建立拼殺,能夠親自見證王朝的興盛,這是每一個江寧營將士的心聲。

隨着洪承疇的一聲令下,大部隊開始行進了。

二月的夜晚,依舊是非常寒冷的,可沒有將士感受到寒冷,他們全身都是熱乎乎的,這種情緒在大隊人馬之中蔓延,馬蹄依舊包裹着,這成爲了習慣,將士們騎在馬上,雖然沒有開口說話,可依稀能夠看見每個人興奮的神情,天公作美,一輪快要滿圓的月亮高掛在天空,這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和諧。

京城外城的南門早就打開了。

大明京營的軍士,整齊的站在城門內外,等候江寧營進入,接到了打開城門迎接江寧營進入京城的消息,幾乎沒有軍士反對,絕大部分的軍官也是贊同的,少數不贊同的軍官或者是軍士,也沒有機會去告密,被捆起來或者是直接斬殺了,軍士已經沒有了鬥志,誰也不想在一場毫無意義的註定要失敗的戰鬥之中失去生命。

大軍來到京城南門的時候,所有的將士都停下來了,他們很清楚,這個時候,第一個進入京城的必須是皇上,故而他們都在等候,讓皇上第一個進入到京城裡面。

三千人的親兵護衛,將蘇天成包圍在中間,朝着京城的南門而去。

京城早就戒嚴了,入夜之後,百姓是不準上街的,大街上有軍士巡邏,也正是因爲這等有利的條件,江寧營進入京城幾乎不爲外人所知曉。

其實有很多的事情需要防備,一方面京城裡面黑死病尚在蔓延,另外一個方面,誰知道是不是有居心叵測的大明官吏,想着在大軍進入到京城的時候,謀害皇上,儘管說有着這些危險的因素,但蘇天成還是堅持首先進入到京城。

蘇天成的穿着是不一般的,深黃色的綢布棉袍,加上亮閃閃的金黃色的盔甲,如今這個時代,除非是皇上,其餘人是不敢這樣穿着的。

火把將方圓幾百米的範圍之內,照的很亮,親兵和斥候都是高度緊張,觀察着周圍的所有動靜,哪怕是有風吹草動,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撲上去,避免皇上遭受到任何的傷害。

南門守衛的大明京營的軍士,包括部分五城兵馬司的軍士,看見衆人簇擁着蘇天成過來之後,不自覺的跪下了,所有人都跪下了,這個進入到京城的人,就是他們將來的皇帝,就是決定他們生死的皇帝了。

蘇天成沒有停留,在衆人的簇擁之下,緩緩的進入南門,南門已經由江寧營將士接手看管,城門外是江寧營將士守着,城門裡面也有將士守護,只不過在進入城內的方向,沒有一個江寧營的將士,靠近城門內沿的將士,手裡舉着熊熊燃燒的火把,照亮了周圍的一切道路。

戰馬快要進入城池的時候,蘇天成輕輕勒住了繮繩。

他回頭看了看黑洞洞的城門,內心有着一種說不清的滋味。

穿越十五個年頭了,他終於走進了權力的中樞之地了,以前來到京城,絕不會有這等的感受,那個時候到京城來,或者是爲了和家人團聚,或者是爲了官職的調整等事宜,但這一次情況不同了,他是來統領這裡的,從這之後,他將要在這裡發號施令,開始建設更加富強繁榮的大晉王朝,他將要運籌帷幄,滅掉遼東的後金韃子,他將要殫精竭慮,徹底改變歷史的進程。

略微停留之後,蘇天成回過頭了。

他看了看周圍的將士,大聲開口說話了。

“將士們,兄弟們,朕帶着你們進京了。。。”

喊聲也就在這個時候爆發出來了。

“皇上萬歲。。。”

“皇上萬歲。。。”

五萬多的江寧營將士,悉數下馬跪下了,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一個行將就木的王朝沒落了,被顛覆和推翻了,一個嶄新的王朝矗立起來了,這個嶄新王朝的皇上,正帶着衆人進入京城,帶着衆人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蘇天成的身體微微發抖,他身邊的人全部都跪下了,包括武榮等人,這些貼身護衛,還從來沒有下跪,但今日的情況不同了,城內城外,就是他一個人騎在馬背上。

蘇天成捏緊了拳頭,朝着空中揮舞了幾下,什麼都沒有說,躍馬朝着城內而去。。。

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279章 借銀子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551章 辯解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493章 宿命論(2)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36章 大調整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10章 囑託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034章 聖旨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281章 變化(2)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369章 算計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204章 敵情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1章 收拾你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8章 威信第496章 內訌(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55章 識趣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273章 驚奇第159章 剿匪(1)第483章 抉擇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30章 連環計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79 天降神兵(1)第1274章 奧妙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847章 慘敗(5)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5章 馬市賣馬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157章 算計
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279章 借銀子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551章 辯解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493章 宿命論(2)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36章 大調整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10章 囑託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034章 聖旨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281章 變化(2)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369章 算計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204章 敵情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1章 收拾你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8章 威信第496章 內訌(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55章 識趣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273章 驚奇第159章 剿匪(1)第483章 抉擇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30章 連環計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579 天降神兵(1)第1274章 奧妙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847章 慘敗(5)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5章 馬市賣馬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157章 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