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鐵血面容

登基大典剛剛結束,蘇天成就召集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各省巡撫以及禮部、工部左侍郎、督察員都御使、大都督府都督等商議事情了,在衆人看來,這次蘇天成肯定是商議征伐的事宜,畢竟大晉朝還只是統一了南方,能夠控制的省不是很多,北方還有大片的土地,遼東還有人虎視眈眈。

蘇天成卻不是這樣想的,他的內心早就做好了規劃。

自己統領的大晉王朝,說到底是一個精英王朝,和以前的王朝沒有多大的區別,重點依靠帝王個人的睿智和清廉,所用的文武大臣,全部都是大明王朝的士子和學子,這些文武大臣,雖說在認識上面有所不同了,但骨子裡還是精英思想,說到底還是瞧不起老百姓的,認爲老百姓是子民,是被利用的羣體,是需要被關心和被照顧的階層,至於說老百姓的創造力以及所能爆發出來的巨大能量,他們無法認識到,也不會去關注的。

蘇天成所需要的用制度來管人和管事的設想,在這個時代需要實現,恐怕有些不現實,畢竟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文武大臣的認識上不來,一個人吆喝沒有多大的作用,最終還是依靠着鐵血的手腕來維護統治的。所以蘇天成只能夠依靠鐵血的手腕,來逐漸的做好相關的事情,待到大氣候適合的時候,再來推行相關的政策。

土地問題和財稅問題是蘇天成必須要面對的兩大難題,至於說征伐的事宜,在他看來,推翻朱家的王朝,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就算是遼東的後金韃子。最終也是被大晉王朝徹底的剿滅,王朝已經成立,做事情就需要統籌兼顧了,不能夠僅僅考慮到征伐的事宜,還有很多具體的事情需要認真籌謀和實施。

不管是大明王朝,還是新成立的大晉王朝。面對的財政問題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以農業經濟爲主,絕大部分的賦稅都是農民來承擔的,這就意味着財政收入不可能很高,而且很大的程度上面是靠天吃飯,一旦遭遇到災荒,王朝就難以維繫,更加關鍵的是,蘇天成所推行的是高薪養廉的政策。官吏的俸祿是很高的,軍隊的軍餉也是巨大的支出,這樣的情況之下,不改變現有的以農業爲主的格局,大晉王朝不可能興旺強盛,也不可能長期維繫。

想要國富民強,就必須要發展商貿,將老百姓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通過商貿創造更多的財富,朝廷從商貿之中得到更多的財富。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維繫朝廷的通知,大晉王朝也才能夠真正的開始強大起來,而不是如同歷史上的那些盛世,都是曇花一現。

穿越這麼多年,蘇天成做出來了不少的努力,山東一省幾乎是以商貿爲主了。可僅僅依靠着山東一地,是無法維繫大晉王朝的,這種以商貿爲主、農業爲輔的模式,必須在大晉王朝各地推廣開來。

這個認識,必須爲大晉王朝的文武大臣所接收。這是原則性的問題,絕對不能夠有一絲的雜音,在發展商貿的問題上面,不能夠出現任何的爭論。

其次就是土地問題了,土地兼併一直都是大問題,歷朝歷代都沒有能夠徹底的解決,每個王朝成立的初期,能夠很好的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但發展一段時間之後,土地兼併的問題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穿越的蘇天成,非常清楚,若不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這種問題是無法徹底解決的。

所以大晉王朝將實施土地國有的政策,土地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和朝廷,任何人只是擁有使用權,但個人對於土地的使用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除非是國家需要徵用,否則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私自進行買賣的。

至於說朝廷的官吏,是不允許擁有土地的,土地是農民生存的根本,官吏依靠俸祿完全可以養活家人,不需要和農民爭利益了。

這裡面的核心問題,就是農業稅的問題了,土地收歸國有了,所有的農業賦稅,也就是歸於朝廷所有了,那些依賴土地生存的地主士紳階層,利益將遭受到巨大的損害,這恐怕是蘇天成所推行的土地政策的最大難點了。

但土地政策必須要推行下去,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如此的土地政策,可以穩定絕大部分的農民,能夠保證大晉王朝政權的長期穩固。

奉天殿。

這裡是蘇天成登基的地方,衆多的文武大臣聽着蘇天成的稱述,聽得非常認真。

他們絕不會想到,登基之後的蘇天成,展現出來了鐵血的一面,發展商貿的政策,不少的文武大臣都是重複理解的,就連楊嗣昌、範景文和徐爾一等人,都表示支持,山東的情況他們是清楚的,因爲發展商貿,其繁華程度遠遠超過了京城,朝廷從商貿交易之中獲取的賦稅,也是驚人的天文數字,龐大的江寧營能夠維持,朝廷官吏的俸祿能夠落實,其實都是依靠着山東商貿的賦稅,一旦這樣的狀況在其餘地方推開了,可以想象,大晉王朝將士多麼的富裕,當然,衆人也清楚,蘇天成的想法,恐怕不僅僅是發展商貿的。

土地的政策,衆人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歷朝歷代,土地都是屬於私人所有的,朝廷如今要將所有土地收歸朝廷所有,這裡面面臨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擁有土地的士紳富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是精英階層,蘇天成要求的此舉,豈不是動搖了自身的基礎嗎,若是這些人都起來反對了,對於大晉王朝來說,就是巨大的隱患了。

幾乎所有人都發言了,大家的意見是非常一致的,擁護髮展商貿,這裡麪包括廢除以前士農工商地位的限制,商貿不再被視作是賤民,將商貿稅作爲朝廷賦稅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在面對土地問題方面,大家都表示出來了憂慮,擔心這樣的舉措,有可能會影響到大晉王朝,讓那些擁有土地的士紳富戶,包括士子階層,悉數都離開這裡,直接去投靠大明朝廷了。

朝廷的氣氛雖然很嚴肅,但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說出來了自身的看法,他們長期跟隨蘇天成,知道蘇天成的脾氣和秉性,該說話的時候,你儘管說出來,有什麼想法和意見,都可以說,不用擔心蘇天成會發脾氣,蘇天成拍板的時候,也會說出來詳細的理由的,基本讓大家心服口服,至於說執行政策的時候,就一定要按照要求去做,不折不扣。

蘇天成聽了所有的意見,他真切的感受到,衆人還是持有擔心的意思的。

關於商貿的事宜,蘇天成不想多說了,具體的問題,待到推行開來之後,一個一個的解決,誰也不可能未卜先知,但有關土地的事宜,他必須要說服衆人了。

“有關土地收歸朝廷所有的事宜,諸位愛卿都陳述了意見,你們都很擔心,認爲朝廷推行如此強硬的措施之後,會遭遇到強烈的反對,會令諸多的士紳富戶背叛朝廷,會去投靠大明朝廷,這些擔心,朕也想到了,短時間之內,肯定會出現這等的情況。”

所有人都看着蘇天成,他們也知道,蘇天成肯定是想到這個問題了。

“可你們想過沒有,天啓年間和崇禎初年的時候,爲什麼會出現大批的流民,爲什麼會出現流寇造反,去年山東爲什麼會救濟那麼多的災民,無非是土地上出現問題了,關於土地上賦稅的事宜,你們的認識完全統一了,不管是誰,都是要繳納賦稅的,恐怕你們以爲,通過這樣的辦法,就能夠解決土地兼併的事宜了,可這遠遠不夠。”

“大唐王朝的貞觀年間,土地政策是很不錯的,也正是因爲那樣的政策,創立出來了輝煌的大唐盛世,可不到三百年,大唐的輝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這裡面的根本原因,說到了很多,可朕以爲,土地政策是最爲關鍵的原因之一。”

“土地兼併是直接的罪魁禍首,流寇造反的時候,喊出來的口號也是官紳一體納糧,可爲什麼這樣的政策難以長時間的推行,就因爲朝廷是掌握在官紳手裡的,政策是由官紳來確定的,時間長了,誰不想着爲自身謀求利益。”

“朕不想出現這樣的情況,百年之後,朕和諸位恐怕都不知道情勢會如何的發展,故而朕以爲,在目前的情況之下,確立起來制度是最爲重要的。”

“朝廷擁有土地所有權的好處,你們都是清楚的,這可以讓朝廷名正言順的徵收賦稅,不管是面對尋常百姓,還是面對士紳富戶,你們所擔心的,是收繳土地之時的亂象,擔心那些士紳富戶造反,這沒有什麼可怕的,不管是尋常百姓,還是士紳富戶,他們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政策是公平的,一個尺度下去,就沒有多大的問題,至於說那些一定要離開的,不支持的,朕也沒有辦法,但朝廷的土地政策,是絕對不會動搖的,是必須要花費大力氣推行下去的。”(未完待續。。)

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994章 整合(2)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211章 江寧營第647章 夜襲(2)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39章 官田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083章 廷辯(1)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30章 妥協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256章 悲愴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321章 聖旨下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06章 禮儀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07章 授官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252章 北平第54章 遇險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231章 大婚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817章 爭執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752章 大度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9章 春耕時節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44章 想不到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675章 計中計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
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994章 整合(2)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211章 江寧營第647章 夜襲(2)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39章 官田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083章 廷辯(1)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30章 妥協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1256章 悲愴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321章 聖旨下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06章 禮儀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107章 授官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252章 北平第54章 遇險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231章 大婚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817章 爭執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752章 大度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9章 春耕時節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44章 想不到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675章 計中計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