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天氣晴朗,儘管是寒冬,但蓬萊城火熱的氣氛,竟然顯示出來了春天的氣息,所有的戰船和巡邏船,都停在了大型的軍港裡面,造船廠不大可能停下那麼多已經建造完成的巨型船隻,完工五艘以上的船隻,就直接從造船廠滑行到了旁邊的軍港裡面。

蓬萊城早就戒備森嚴了,尋常百姓不準進入劃定的區域,佔據蓬萊城一半的軍港和營房,水師將士嚴密守候,今天是戰船和巡邏船正式開始試航的日子,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對於江寧營來說,非同尋常的。

因爲進行了全面的改變,來到登州、萊州和青州的江寧營,建制不一樣了,主帥再次變成了薊遼督師蘇天成,將士完全適應,認爲是理所當然的,至於說身在遼東的江寧營都指揮使洪承疇和監軍秦三德,在衆多將士的眼裡,一直都是需要遵從蘇天成指揮的。

參加這次試航的人是不少的,督師的官吏,登州、萊州、青州的知府、同知,州縣的知州、知縣,全部都來到了蓬萊城,這是蘇天成的要求,他就是要讓所有的官員,都有一種歸屬感,這裡發生的任何大事情,都與衆人有關,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蘇天成時常告誡諸多的官吏,任何人的努力都是一環扣一環的,造船廠造出來戰船和巡邏船等等,是爲了水師的使用,威海衛碼頭的建設。是爲了維護這些開銷,煙臺基地更不用說了。研製出來的火炮是爲了加強軍隊的戰鬥力,各級的官府,通過自身的努力,改善百姓的生活,爲江寧營營造更好的環境,同時也令江寧營的戰鬥力更加的強大,促使登州、萊州和青州,更快的發展。離開了任何的一環,事情都難以做到圓滿的。

至於說造船廠、基地的負責人,江寧營衛指揮使以上的軍官,毫無疑問是要參加這一次的試航的。

試航的儀式非常簡單,關鍵是測試戰船和巡邏船的威力,這一次試航的時間是十天,戰船和巡邏船的編隊。從渤海灣出發,進入黃海,返航的時候,十艘戰船和巡邏船的編隊,直接到威海衛碼頭,參與碼頭開埠的儀式。其餘戰船和巡邏船,返回蓬萊城軍港。

蘇天成要親自參加這一次的試航。

曾經有人建議,這一次的試航,是不是選擇旅順爲目的地,雖然不準備攻打旅順。但也要熟悉路徑,蘇天成沒有同意。他認爲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和平建設,集聚實力,過早的攻打旅順,對登州等地的發展是不利的,之所以做出來這個決定,是因爲蘇天成沒有將後金的水師放在眼裡,僅僅從戰船和巡邏船的裝備來說,後金的水師,沒有抗衡的資格,這就好比是冷兵器面對熱兵器,不可能有勝利的希望。

江寧營水師的戰船,僅僅是擁有的火炮,就令任何人膽戰心驚,若是在海上作戰,雙方不需要靠攏,僅僅依靠火炮,就可以擊毀和擊沉對付的船隻,這樣壓倒性的優勢,令江寧營水師可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稱霸海上。

稱霸海上之後,接下來就是滾滾而來的財富了。

辰時,蘇天成上了蓬萊一號戰船。

戰船和巡邏船的編隊,這是按照大衛等人的建議進行的,每一個系列的船隊,擁有十艘戰船、十艘巡邏船,五艘中型的海滄船,二十艘船隻形成了一個編隊,所有的船隻名字都是蓬萊號,接着編出來序號,序號代表了這艘船在編隊中間的位置,比如說蓬萊一號戰船,就是處於絕對指揮地位的船隻,而蓬萊一號巡邏船,聽從指揮船的調遣,協助指揮。

這一次參加試航的三個船隊,分別被命名爲蓬萊號、煙臺號和威海號。

將停留在威海衛參加開埠儀式的,也就是威海號的戰船編隊。

跟隨蘇天成一起上蓬萊一號戰船的,有渠清澤、鄧輝等人。

戰船和巡邏船,能夠乘坐的水師官軍,平均都是五百人,海滄船能夠容納的水師官軍爲一百人,第一次試航是滿載的,三個戰船編隊,能夠容納的水師官軍達到了一萬五千餘人。

水師內部也進行了詳細的職責劃分。

明朝的水師,在官兵的品秩方面,根本就沒有統一的標準,這也是因爲朝廷的認識不同,明朝鼎盛時期的龐大水師,主要目的不是殖民擴張,而是出去顯擺,給人家發錢去了,由於朝廷對於水師的作用,沒有根本性的認識,自然也就不會考慮到水師官兵的品秩了。

wWW▲ⓣⓣⓚⓐⓝ▲¢ 〇

戚繼光抗倭的時候,能夠乘坐百人以上的主力戰艦,艦長不過是九品的知事,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朝廷對水師不感冒。

若是按照陸軍編制的人數,來明確水師的軍官,那也是不公平的,一艘巨型戰艦上面,最多容納五百水師,按照朝廷對於陸軍兵力配備的要求,小旗轄十名軍士,總旗轄五十六名軍士,百戶轄一百一十二名軍士,千戶轄一千一百二十名軍士,所以一艘主力戰艦的艦長品秩,還不如一名五品的千戶。

這對於凸顯水師的戰鬥力,肯定是不利的。但若是過高的配置了水師軍官的品秩,也顯得不嚴肅,試想一下,到時候擁有了幾百艘主力戰艦和巨型的巡邏船之後,艦長都是高品秩的軍官,那樣消耗也是巨大的。

水師屬於江寧營,在江寧營的內部,軍官的配備必須是一致的,不能夠出現不同的軍官稱呼,這也不利於江寧營的發展,所以,經過認真的思考之後,蘇天成做出來了決定。

水師的主帥比江寧營所轄的各營高出半格,以都指揮同知的身份,兼任水師衛指揮使,每一個艦船編隊的總指揮,身份是衛指揮使,每一艘主力戰艦的艦長、巨型巡邏船的艦長,都是千戶的身份,中型的海滄船船長,爲百戶的身份,至於說小型的戰船,則沒有明確品秩,因爲這些小型的船隻,重點是用來輔助進攻的,人員都是臨時抽調的。

這樣的配置,也在江寧營引發了震動,所有的將士都明白了,水師的地位不一般。

至於說第一任的水師主帥孫傳庭,身份更是顯赫了,左副都御使,江寧營都指揮同知,水師主帥,文武兼備,完全體現出來了水師的特殊地位。

也有一些江寧營軍官不理解,認爲水師長年在海上,能夠有多大的作用,目前主要的任務,是需要打敗後金韃子,騎兵、步卒和炮兵纔是最爲主要的,水師只能夠是從一邊協助,不可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面對這些議論,蘇天成暫時沒有解釋,他很清楚,對於軍隊來說,戰功是說明一切的東西,其餘的話,說多了反而被認爲是吹噓。

點火鳴炮是水師出發的傳統,儘管畢懋康和威廉等人,已經研發出來撞擊式發射的火炮了,但傳統的儀式還是需要維繫的。

蓬萊一號戰船上面,擺放着一尊火炮,這尊火炮以點火的形式發射,每一個船隊的指揮船上面,都有這樣的一尊火炮,這尊火炮不是用來進攻的,而是用來指揮的。

孫傳庭親自拿着點燃的火把,交給了蘇天成。

蘇天成看了看整裝待發的船隊,走到了火炮前,點燃了引信。

火炮發射,巨大的轟鳴聲,就是出發的信號,剎那間,海號吹響了,五艘巨型巡邏船和五艘海滄船,率先出發,緊接着是主力戰艦指揮船,指揮船的兩邊,分別是蓬萊一號巡邏船和蓬萊二號戰船。

隨着船隊的出發,巨大的吼聲出現了,這是所有水師官兵的吼聲,接近一年的訓練,這一次,他們終於登上了真正的戰船和巡邏船,將要開始巡航了,這個時候,他們纔是真正的水師官兵了。

劉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國三人,全部都在蓬萊一號戰船上面,這樣的安排,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在江寧營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面,他們從不習慣,到慢慢的融入,到徹底的心服口服,當初張獻忠敗給江寧營,他們也不是特別的服氣,總是覺得江寧營有着官府的身份,有着充足的軍餉,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協助,可張獻忠是被迫離開了陝西,深入山西,沒有任何的根基,所以遭遇到徹底的失敗,但進入江寧營這幾個月的時間,他們才真正的體會到,爲什麼江寧營如此的有戰鬥力,爲什麼會徹底的剿滅義軍,爲什麼高迎祥、李自成、羅汝才、老回回等如日中天的義軍首領,都會栽在江寧營的麾下。

義軍的紀律散漫,是不容迴避的問題,這一切,在江寧營裡面,見不到絲毫的蹤跡,身爲普通軍士,劉文秀等三人,親眼看見了江寧營的軍官,甚至是衛指揮使,和下面的軍士一道訓練,以身作則,軍士注意自身的言行,想到的都是維護江寧營的榮譽,決不允許有騷擾百姓的情況出現。

這一切的情況,令劉文秀等人明白了,江寧營爲什麼如此驍勇,爲什麼能夠戰無不勝,他們內心的想法,徹底改變了,對蘇天成是完全崇拜了。

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236章 擴軍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551章 辯解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368章 碰撞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54章 遇險第822章 準備(1)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616章 理還亂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186章 行動(3)第201章 軍心第69章 發榜(1)第108章 恩榮宴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27章 密旨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418章 造勢第3章 痛下殺手第884章 對決(6)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9章 發榜(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792章 偶遇(3)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476章 啓動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34章 證據第647章 夜襲(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68章 血戰(2)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16章 硬骨頭(1)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648章 夜襲(3)第1169章 昏頭了第144章 戰果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68章 血戰(2)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19章 秦淮河(3)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05章 募捐(1)第1083章 廷辯(1)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882章 對決(4)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
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236章 擴軍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551章 辯解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368章 碰撞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54章 遇險第822章 準備(1)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616章 理還亂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186章 行動(3)第201章 軍心第69章 發榜(1)第108章 恩榮宴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27章 密旨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418章 造勢第3章 痛下殺手第884章 對決(6)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9章 發榜(1)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792章 偶遇(3)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476章 啓動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34章 證據第647章 夜襲(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68章 血戰(2)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16章 硬骨頭(1)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648章 夜襲(3)第1169章 昏頭了第144章 戰果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68章 血戰(2)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19章 秦淮河(3)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05章 募捐(1)第1083章 廷辯(1)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882章 對決(4)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