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問責

(感謝高鎖釘的評價票,感謝住個冊真費事的打賞,謝謝了。)

江寧縣的情況終於引起了應天府的注意。

江寧縣的商賈,和應天府衙門有着不少的關係,萬成貴被關押的事情,自然有人到應天府衙去說了,也算是狀告蘇天成了,縣裡的治安出現了問題,不去找盜賊,反而是找苦主的麻煩了,這肯定說不過去啊。

雖然說萬成貴已經放出來了,相關的情況,也正在調查之中,但形成了不好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

江寧縣常例銀子和補助銀子發放,引發的波瀾是更大的,如此高的待遇,讓其他縣的官吏眼紅,是無法避免的。

應天府下轄八個京畿縣,上元縣和江寧縣在南京城內,條件是最好的,此外還有句容縣、溧陽縣、溧水縣、高淳縣、江浦縣、六合縣等,官吏的待遇,也是有着一定差距的,除開上元縣和江寧縣,其餘的京畿縣,條件都是差不多的。

常例銀子的區別,是很大的,不是每一個官吏都能夠得到常例銀子的,知縣每年的常例銀子,大都超過萬兩了,當然是下面的人進貢的,否則,依靠知縣那可憐的俸祿,不能夠維持家用了,縣丞、主薄和典史,也能夠得到一些,數量在幾千兩左右,至於說吏員,就要根據自身的工作性質來了,戶房、吏房、刑房的待遇不錯,工房是最差的。

縣裡的衙役,區別更大。有些衙役,投機鑽營。能夠得到不少銀子,甚至不差於戶房司吏,可有些老實的衙役,窮的和乞丐差不多,恨不得去討飯了。

王道直不得不注意這樣的事情了。

蘇天成到江寧縣的時間不長,做出來了不少的事情,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也要考慮到諸多的情況和影響啊。再說了,幾十萬兩白銀的開銷,縣衙是不是能夠承受,還說不清楚。

應天府府丞何耀武與通判馬家淦兩人的認識也不一樣,何耀武認爲,江寧縣如此的做法,對應天府有些影響。應該要問責,促使其改正,馬家淦認爲,江寧縣能夠自己解決諸多的問題,府衙可以不過問,這對其餘的京畿縣。也是一種鞭策。

蘇天成到應天府衙門的二堂跨院。

王道直、何耀武以及馬家淦都在裡面。

蘇天成暗地裡嘀咕,看着陣勢不小啊,難道準備三堂會審了。

“蘇大人,本府今日找你來,是接到了江寧縣商賈的反映。說你不能夠維持本地治安,不去抓盜賊。不去懲治潑皮,反而將苦主關進了大牢,可有這等事情啊。”

“回稟大人,確實有這等事情,蘇酥坊的老闆萬成貴,在縣衙大牢,羈押了三日,但商賈反映的情況,不是實情,下官已經竭盡全力維護本地治安了。”

“被抓進大牢的蘇酥坊的老闆萬成貴,是什麼情況啊。”

“容下官稟報,萬成貴是江寧縣商賈,生員身份,因爲府邸遭遇盜賊,店鋪被騷擾,代表江寧縣商賈,到縣衙告狀,要求縣衙迅速破案,下官在縣衙之上,即刻安排了,到萬成貴府裡去調查的時候,萬府的護院不聽從安排,不準縣衙調查人員進府,而且還武力抗拒,萬成貴看見情況不對,立即訓斥了護院,認爲自身做錯了,違背了官府的規定,心願到大牢,以示悔罪的誠意,本官好不容易纔勸得萬成貴回家的。”

王道直有些哭笑不得,蘇天成的這一番說辭,簡直就是在哄三歲的小孩子啊,哪裡會有這樣的事情啊。

何耀武的表現,有些不同了,鐵青着臉,看着蘇天成。

唯有馬家淦的表情不同,臉上依舊是帶着微笑。

王道直沒有繼續說話,何耀武開口了。

“蘇大人,你的這一番說辭,是不是過於的兒戲了。”

“下官句句是實,何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去調查的,直接找到萬成貴,或者是找到他的家眷問情況,若是下官說謊了,願意接受任何的責罰。”

何耀武看了看蘇天成,他知道,這樣的事情是無法調查的,萬成貴到府衙來了,說的估計更好,讚譽蘇天成是青天大老爺,這樣的事情,哪一個當官的不會做啊。

何耀武轉移了話題。

“江寧縣盜匪橫行,縣衙是要清剿的,要護得一方平安,你身爲知縣,做不好此等大事情,有什麼可解釋的嗎。”

“這是下官的過失,不過也是有原因的,春節臨近,盜賊橫行,有一定的必然,但下官想的更多的,是江寧縣去年和今年的災荒,致使一些人爲了活命,鋌而走險,下官的職責,是要解決根本的問題,讓江寧縣百姓富足,甚至於路不拾遺。”

何耀武的臉憋得通紅,想不到蘇天成會這樣說。

王道直看着蘇天成,什麼都沒有說,臉上甚至沒有多少的表情。

至於說馬家淦,臉上的笑容依舊。

“下官正在想辦法,好在江寧縣的治安情況,依舊大爲好轉,縣衙招募了三萬民衆,整修官田和水渠,讓這些人有事情做了,能夠掙到銀兩,自然解決了大問題,如此一來,縣衙的開銷增大了,但民衆能夠慢慢的富裕起來,這也是下官的心願。”

蘇天成沒有多說,多說無益。

何耀武看了看王道直,繼續開口了。

“蘇大人,朝廷官吏的俸祿,都是固定的,這也是朝廷規定的,江寧縣官吏的待遇,如此的高,以至於影響到府衙和其餘縣了,難道你就沒有思考嗎。”

蘇天成的臉上,出現了微笑,這個何耀武,也太不知趣了。

“下官覺得,江寧縣官吏的待遇,是合適的,江寧縣的諸多政務,都要官吏和衙役去落實,若是他們的常例銀子少了,難以養家餬口,做事情的時候,時時刻刻想到盤剝百姓,會造成更加惡劣的影響,百姓怨聲載道,出現這樣的情況,纔是下官的果實。”

“官吏是江寧縣之根本,江寧縣是京畿縣,政務繁忙,需要諸多官吏,盡心竭力,勤勤懇懇,下官要求他們廉潔奉公,要求他們心繫百姓,要求他們努力做事情,可下官也要保證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縣衙付出了銀子,換取了官吏的勤奮,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下官還要繼續推廣這種模式,如此可以更加嚴格的要求官吏和衙役,官吏和衙役也珍惜自身的職位,時時刻刻想到,要爲民辦事,不要有一己之私,只要是達到了如此的效果,下官相信,江寧縣一定可以建設的更好。”

何耀武的嘴脣哆嗦着,說不出來話,一張臉,黑的可以擠下墨汁來了。

蘇天成彷彿是老僧入定,垂着眼皮,他才無所謂呢,你何耀武雖然是府丞,講起道理來,還不是我的對手,還有很多話,我是沒有說出來的,要是全部說出來了,定要你啞口無言,暴跳如雷。

王道直終於開口了。

“江寧縣的情況,本官是知道的,蘇大人上任這麼長時間,做出來了很多的事情,只是有些事情,你還是要注意的,縣裡的大戶、富戶和商賈衆多,對待他們的事情,要尊重,決不能敲詐盤剝,否則本官是不會輕饒的。”

“至於說江寧縣官吏和衙役的常例銀子,補助等問題,這是江寧縣自己解決的事情,本官暫時可以不過問,可決不能因此,不上繳賦稅,江寧縣有好幾年,沒有能夠足額上繳賦稅了,明年不可繼續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可不是本官盤剝江寧縣啊,既然官吏能夠拿到這麼多的銀子,賦稅自然是不能夠少的。”

“下官知曉了,一定按時繳納賦稅,絕不拖欠一錢銀子,保證江寧縣治安穩定,下官還有一事,懇請大人做主。”

“哦,有什麼事情啊,說說看。”

“是有關鹽課提舉司和市舶提舉司的事情,提舉司衙門,本是朝廷設立在江寧縣的,歸屬於朝廷管理的,諸多事宜,與地方上配合,提舉司衙門的事宜,與縣衙的諸多事情,有些重合的地方,下官懇請大人予以協調,江寧縣縣衙參與到提舉司衙門的事物裡面去。”

王道直看着蘇天成,暫時沒有開口說話。

南京的鹽課提舉司和市舶提舉司,發揮的作用,不是很大,官吏也不多,按照慣例,他們與地方上的接觸,是很多的,但是在管轄的問題上面,一直都存在爭議。

這也是體制的問題,提舉司衙門,直接歸朝廷管理,山高皇帝遠,朝廷哪裡有精力管轄,所以,實際上的管理部門,是應天府衙門。

蘇天成突然提出來這樣的要求,肯定是有想法的。

“蘇大人,你想本官如何去協調啊,想要達到何等的目的。”

“下官安排一些縣衙的吏員、衙役進入提舉司衙門做事情,所有的開支,都是縣衙直接負責的,不增加提舉司衙門的負擔。”

王道直明白了,蘇天成肯定是想着在賦稅上面做文章了,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提舉司衙門能夠按時上繳賦稅,其餘的事情,不需要過多操心的。

“如此本官幫着協調吧。”

一場準備好的問責,如此情況下結束,何耀武根本沒有想到,可他也沒有辦法。

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81章 未雨綢繆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384章 說情團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792章 偶遇(3)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844章 慘敗(2)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653章 預判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882章 對決(4)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030章 妥協第885章 對決(7)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202章 商議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55章 識趣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764章 開埠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210章 廷議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698章 大遷移第368章 碰撞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236章 擴軍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752章 大度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182章 家信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77章 郡主來了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
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81章 未雨綢繆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384章 說情團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792章 偶遇(3)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844章 慘敗(2)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653章 預判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882章 對決(4)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030章 妥協第885章 對決(7)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202章 商議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55章 識趣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764章 開埠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210章 廷議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698章 大遷移第368章 碰撞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236章 擴軍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752章 大度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182章 家信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77章 郡主來了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