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

(感謝老馬的天空、只愛你V威、肥鷹、寶寶貓熊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一夜之間,後金韃子撤走了,撤的乾乾淨淨,這個情況,令駐守遼東的洪承疇猝不及防,大淩河城的洪承疇,寧遠的陳新甲、祖大樂,山海關的秦良玉、錢謙益、祖大壽,都是目瞪口呆,不知道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應該說,在皇太極分兵開始進攻山海關的時候,大淩河城、錦州、寧遠和山海關之間,消息就開始能夠傳遞了,特別是大淩河城與錦州的消息,能夠到達山海關了,這其實是皇太極專門做出來的佈置,皇太極的想法,就是需要遼東的明軍,都能夠去增援山海關,要是這幾個城池之間,相互都不知道情況,那是談不上增援的。

祖大壽知曉祖大弼捐軀的消息,將自己關在了屋裡,整整一天的時間,遼東出現如此巨大的慘敗,他知道,自己也是有責任的,當初自己也是無條件的支持陳新甲的,要不是自己帶頭的支持,哪裡會出現後來那麼多的事情,其實祖大壽也是想多了,就算他不支持陳新甲,該發生的事情,還是要發生的。只不過祖大弼捐軀了,祖大壽內心痛苦,也免不了要自責了。

遼東的防守,是洪承疇總負責的,陳新甲和錢謙益等人回到寧遠城之後,不在插手遼東的防禦事宜。他們也不會繼續插手了,遭遇瞭如此重大的慘敗。幾乎葬送整個的遼東了,就連山海關都出現巨大的危險,陳新甲和錢謙益知道,他們沒有資格繼續說三道四了,儘管朝廷還沒有下旨,免去他們的職務,但這是遲早的事情。

斥候能夠從大淩河城離開,前往寧遠和山海關傳遞消息的時候。洪承疇毫不猶豫的派出了斥候,冒着巨大的危險,趕赴山海關,不管這是不是皇太極定下的計謀,洪承疇也必須要知道情況,所有的消息彙集到大淩河城,洪承疇好久都沒有反應過來。

十萬大軍。回到寧遠和山海關的,僅僅三萬餘人,若不是祖大壽反應快,守在義州的兩萬邊軍,也是覆滅的命運,可以說。這一次征伐後勁大字,大明遭遇了最爲慘重的失敗,這樣的失敗,對於遼東的影響是巨大的。

洪承疇知道了,駐守遼東的只有十三萬將士了。其中三萬江寧營將士,兩萬榆林營將士。三萬京營的將士,餘下五萬邊軍,憑藉着這些力量,駐守遼東問題不是很大,但如今是非常時刻,後金韃子攜帶巨大的勝利,還有一往無前的氣勢,這可不是十三萬將士能夠抗衡的,而且皇太極深謀遠慮,毅然決定攻打山海關,拿住了遼東的命脈,令駐守其餘地方的明軍將士,不得不去增援山海關。

駐守在京城的京營,都分派出三萬的軍士,來到了山海關,可以想象,京城裡面是什麼樣子了,恐怕是草木皆兵了。

皇太極帶領大軍前往山海關的時候,是洪承疇最難熬的日子,是堅守大淩河城,還是決定去護衛山海關,他必須要做出來決定,而且遼東的明軍,也在等着他的號令。

後金韃子全部都撤出遼東之後,洪承疇非常的奇怪,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後金韃子撤離一天時間了,大軍依舊是固守城池,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洪承疇派出了斥候,去偵察情報,同時派出多路的斥候,前往錦州、寧遠和山海關,看看是什麼情況。

天黑之後,斥候來報,後金韃子確實撤走了,距離大淩河城二十里的地方,看不見斥候的蹤跡了,估計後金韃子回到了黑山,駐守在那裡了。

洪承疇差點以爲自己聽錯了。

兩天之後,祖大樂來到了大淩河城。

見到洪承疇,祖大樂的眼圈就紅了,拜見洪承疇之後,祖大樂詳細說了這次征戰的情況,包括攻打黑山、義州,以及後來在寧遠遭遇伏擊的情況。

洪承疇聽得臉色發黑,他實在不明白,後金韃子的計謀並非是那麼的精細,從征伐的過程來看,這裡面存在很多的問題,陳新甲應該要發現的,而且祖大壽已經提出來了,前期征伐的順利,是不是後金有什麼計謀,陳新甲居然聽不進去,而且還想着攻下寧遠之後,派出精銳的軍士,去威脅瀋陽,難道陳新甲就真的不清楚,後金韃子不是那麼孱弱的嗎。

祖大樂說完之後,洪承疇毫不客氣的問了幾個問題,包括每一次商議的情況,大軍佈置的情況等等,在忍不住的情況下,洪承疇甚至直接訓斥了祖大樂,他也知道,這些事情與祖大樂沒有多大的關係,一切都是陳新甲確定下來的。

對於祖大弼的捐軀,洪承疇是非常感動的,祖大弼讓出徵的邊軍嗎,不至於被全部殲滅,不至於讓大軍的主帥陳新甲落入到後金韃子的手裡,這是令皇上和朝廷顏面盡失的事情,從這個方面來說,祖大弼居功至偉。

祖大樂也提出來了問題,爲什麼後金韃子突然撤走了,這裡面糾結存在什麼問題。

洪承疇也不知道,但他感覺到,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定與蘇天成有着直接的關係,能夠令後金韃子撤走的,恐怕也只有蘇天成了。

祖大樂以及斥候反應出來的遼東的慘景,令洪承疇更加的相信,一定是後金韃子遭遇到什麼問題了,要說皇太極親自帶領大軍前來征伐,不會有如此瘋狂的舉動,除非是遭遇到了重大的損失,但這種損失,在遼東是不可能出現的。

遼東出現這樣的情況,按說是馬上要給朝廷稟報的,洪承疇非常的謹慎,要求祖大樂負責協調指揮大淩河城的防禦,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自己帶着親兵,迅速趕到寧遠城。

大淩河城距離寧遠兩百餘里地,洪承疇用了一天一夜就趕到了。

一路上出現的慘景,令人觸目驚心,田地裡的莊稼全部被毀掉了,老百姓的房子,被燒得黑漆漆的,不可能繼續居住了,偶爾能夠看見沒有來得及逃走的百姓的屍體,有些屍體已經變得腫大了,開始腐爛,難聞的臭味在四周瀰漫,成羣的野狗在四周遊蕩,眼睛紅紅的,看一眼就知道是吃過屍首的。

沿路看不見人煙,見不到活人,這樣的場景,洪承疇看見過很多,但這些年來,遼東頗爲平靜,他也好久沒有體驗過如此殘忍的屠戮了,驟然看見,還是很不舒服的,這些老百姓,應該是接受軍隊保護的,可因爲這次征伐的失敗,令老百姓吃苦了,可以預見,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老百姓是不會到遼東來了。

趕到了寧遠城,洪承疇迅速去了巡撫衙門。

再次見到洪承疇,陳新甲的精神更加的頹廢,自己當初的想法,現在看來,簡直就是毀掉了遼東,毀掉了大明王朝,要不是洪承疇帶領江寧營,固守大淩河城與錦州城,還不知道如今是什麼樣子,真的要是丟失了遼東,丟失了山海關,恐怕陳新甲也不必想朝廷謝罪了,直接自殺得了。

洪承疇到沒有在意這些,不管怎麼說,陳新甲還是遼東巡撫,朝廷沒有免去陳新甲的巡撫職務,很多的事情,他就必須直接和陳新甲商議,當然,如今的位置有些不同了,所謂的商議,其實也就是洪承疇提出來相關的建議,陳新甲肯定是不會反對的。

“大人,屬下從大淩河城一路過來,後金韃子悉數都撤走了,屬下很是奇怪啊,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特來和大人商議,看看如何給朝廷奏報。”

“洪大人,遼東的事情,我是不好意思繼續說話了,這一次的慘敗,導致遼東出現如此大的危局,現如今危局還是沒有消除,我已經給皇上寫去了奏摺,等候朝廷的處置,等到遼東的局勢暫時平穩,我就會直接到京城去的。”

“大人不必如此說,遼東出現這等的情況,人所不願,如今遼東還存在巨大的危險,大人應該振作,思慮如何搞好防禦纔是啊。”

陳新甲搖搖頭。

“感謝洪大人的安慰,這遼東防禦的事情,就請洪大人定奪了。”

洪承疇有些無奈,陳新甲如今這幅樣子,想要繼續決定遼東的事宜,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但自己來決定遼東所有的事宜,名不正言不順,但到了這樣的時候,推脫也是沒有必要的,不管朝廷如何的追究責任,目前都需要保證遼東不能夠出現閃失,陳新甲這樣的態度,洪承疇是有些瞧不起的,既然遭遇了失敗,回到寧遠之後,只要皇上的聖旨還沒有下來,就需要負起責任來,盡力維持遼東的局面。

一天之後,負責情報聯繫的江寧營將士,送來了一封信,這封信是直接給洪承疇的,洪承疇接過信函,立刻發現,這是蘇天成寫來的信,他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信函。

看着看着,洪承疇激動的滿臉通紅,禁不住站起來了,難怪進攻遼東的韃子全部都撤走,難怪後金韃子殘殺百姓,原來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爲遠在登州的江寧營,蘇天成果然是有佈置的,而且擊中了後金韃子的痛處,令後金韃子不得不重視了。

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581章 尊嚴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581章 尊嚴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37章 安排第420章 頭疼第11章 收拾你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91章 偶遇(2)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239章 鉅變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993章 整合(1)第38章 威信第676章 分析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94章 宿命論(3)第551章 辯解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3章 痛下殺手第498章 內訌(3)第845章 慘敗(3)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476章 啓動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316章 大比武(1)第204章 敵情第1183章 定局第497章 內訌(2)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75章 小王爺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92章 會試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7章 授官第490章 近憂第45章 租子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19章 秦淮河(3)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
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581章 尊嚴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581章 尊嚴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37章 安排第420章 頭疼第11章 收拾你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791章 偶遇(2)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239章 鉅變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993章 整合(1)第38章 威信第676章 分析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494章 宿命論(3)第551章 辯解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3章 痛下殺手第498章 內訌(3)第845章 慘敗(3)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476章 啓動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316章 大比武(1)第204章 敵情第1183章 定局第497章 內訌(2)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75章 小王爺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92章 會試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7章 授官第490章 近憂第45章 租子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19章 秦淮河(3)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