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變化(1)

(感謝悟睿道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含非子投出了寶貴的評價票,謝謝了。)

三年時間過去了,中原大地的情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官吏體制方面,府州縣的結構佈局,發生了一些小的變化,其中的管轄關係予以了明確,作爲州衙一級的所在,正在慢慢的退出歷史的舞臺,大晉王朝以朝廷、省、府、縣四級爲主,州衙基本沒有屬縣,不少的州衙改爲縣衙,直接歸府衙管轄。

行政區劃方面,也在發生着逐漸的改變,繼設立了江蘇省之後,河北省、青海省等地方也設立起來了,行政區劃更加的明確,應天府不再單獨設立,劃歸了江蘇省所有,唯一單獨設立的就是順天府,因爲屬於大晉京城所在,其級別略高於各省。

軍隊的模式完全固定下來了,大晉朝廷唯一擁有的軍隊就是江寧營和禁軍,其中江寧營的將士總人數五十萬人,分別駐紮在南方和北方諸地,禁軍主要駐紮在京城,總人數兩萬人,負責維護京城周邊的安全,軍隊的職責是維護國家的安全,不能夠插手地方上的事務,除開駐紮在地方上這一點,其餘方面,基本與地方脫鉤,這一點是嚴格執行的。

軍戶制度被完全廢除了,軍人分爲了兩種身份,一類是專業軍人,這一部軍人的人數不多,他們進入軍隊之後,一切都由軍隊保障,包括年滿五十歲,退役之後,照樣領軍餉,不過這類的專業軍人,也慢慢會消失。之所以設立了專業軍人,是因爲在江寧營創建之初,大量的軍人進入了江寧營,他們爲大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朝廷絕不會拋棄他們。

另外一類就是義務軍人了。軍隊也是以這類軍士爲主的。

可不要小看朝廷招募軍士,各地報名懇請進入軍隊的人數衆多,軍隊之中的待遇能夠吸引很多人,而且朝廷還有相關的規定,若是在軍隊之中表現突出,還可以得到相關的推薦,甚至在離開軍隊之後,直接成爲地方上的吏員。

軍官是固定的,這一部分是典型的專業軍人。大晉朝廷的軍校設立在京城,成立兩年多時間了,報考軍校和以前大明朝廷的武舉考試差不多,只不過時間略長一些,考取軍校之後,尚需要在軍校學習兩年到三年的時間,接着猜能夠進入到軍隊裡面擔任軍官。

軍官的提拔和任命,以軍校爲主。也有在軍隊之中表現出色的軍人,被提拔爲下級軍官的。這些人一樣需要到軍校學習。

都督府和兵部的職責劃分也是非常明確的,都督府的大都督、都督以及下面的官吏悉數都是專業軍人,都督府負責直接指揮江寧營,大都督乃是朝廷五大丞相之一,都督兼任兵部尚書,都督府直接歸皇上領導。其餘人不得插手,至於說兵部,除開兵部尚書、兵部侍郎是專業的軍人,其餘人基本都是朝廷官吏,兵部主要負責處理軍隊日常事務。譬如說軍官的升遷報批,軍餉的預算與支出,還有軍隊與外界的接觸等等事宜。

曾經在大晉各地引發巨大反響的銀行與紙幣的事宜,早已經普遍,商貿交易基本都是紙幣,銅錢消失了,金銀珠寶也很少見了,紙幣攜帶和使用的方便,已經被所有人接受了,至於說銀行,業務開始拓展,不管是官府之中的官吏,還是士紳富戶商賈,還是尋常的百姓,基本都要和銀行打交道了,他們在銀行存儲了錢財,在大晉各地都可以取出來。

曾經有人擔心紙幣會貶值,會一文不值,但幾年時間過去了,紙幣的價值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朝廷竭盡全力保證紙幣的價值,已經取得了所有人的信任。

兵器和鹽的交易,實施專營,不管是商賈還是百姓,都不得染指,這是朝廷和官府直接控制的,若是有人私下裡交易,將遭受到嚴厲的懲罰。

朝廷和地方的分稅制也開始實施了,不過有關這方面的事宜,爭論很大,南方依舊比北方富裕一些,故而實施分稅制,南方的官吏肯定是討好一些,北方的官吏吃虧一些,其實朝廷實施分稅制的原因,是讓地方有着財稅方面更大的自主權,核心目的是讓官府有着更多的錢財投入到地方建設之中,同時官吏的收入更高一些,但朱審烜等人認爲,實施了分稅制,會令官吏的收入出現很大的差異,地方上投入到建設的錢財,可以通過協調解決。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的職責也是很明確的,只不過尚書省事情最多,中書和門下事情宏觀一些,重點在於諸多政策方面的探討,都察院的權威早就樹立起來了,各級官吏對都察院是又愛又怕。

戶部屬於尚書省所轄六部之中最爲忙碌的,官吏人數也是最多的,特別是大晉朝廷調整了賦稅政策、商貿賦稅突出到第一位之後,戶部更加的忙碌,爲了能夠更好的協調,戶部專門成立了商貿司,商貿司由戶部右侍郎兼任郎中,朝廷絕大部分的收入都是從這裡得來的。

商貿巨大的賦稅,也令朝中文武官員大跌眼鏡,他們根本想不到,歷來朝廷都是以農業賦稅爲主的,想不到大晉朝廷商貿的賦稅收入,超過農業賦稅的百倍了。

至於說統一發行紙幣和銀行的作用,戶部的官吏是最爲清楚的,其他的不需要多說,僅僅是諸多的藩屬國、後金、日本以及西域等國,黃金白銀珠寶都存入了大晉朝廷所有的銀行裡面,而且大晉朝廷發行的紙幣,在藩屬國、後金與日本都開始流通了,而且紙幣很受歡迎,其價值絲毫不亞於黃金白銀珠寶,也正是因爲銀行和紙幣的效用,令外面的財富源源不斷的流入到大晉朝廷。

到了這個時候,大晉朝中的官吏總算是徹底明白了,爲什麼皇上一定堅持要創辦銀行,爲什麼要統一發行紙幣,原來可以通過銀行與紙幣,輕而易舉的獲得外面的財富,這比起派兵攻打掠奪財富,不知道要高明多少了。

在生活之中感同身受的,還有老百姓,幾年時間以來,各地官府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修築道路和改善水利設施,同時開始着手解決老百姓出行的事宜,這些都是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此外商貿的發達,令老百姓能夠在農閒時節找到事情做,大晉朝廷取消了出行的限制,官府給每一個百姓都發了一張精緻的卡片,這張卡片上面有個人的情況,憑着這張卡片,能夠出入各地。

當然,商貿的發展也有區別,山東、浙江、江蘇、福建和廣東等地的商貿是最爲發達的,膽子大一些的年輕人,農閒時節選擇到這些地方去找事情做,因爲道路修築好了,早就有專門的商賈,利用馬車來進行運輸,故而到這些地方去做事情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賺到了錢財,可以通過銀行寄回家中。

大晉各地的局勢異常的穩定,到了這個時候,你就是拿出來大筆的錢財,鼓動誰去造反,也沒有人願意出頭,考不中進士可以到作坊去做事情,一樣能夠賺到錢。

農業依舊是朝廷高度重視的事宜,也是各地官府必須要重視的,山東等地,曾經因爲商貿的發達,對農耕不是那麼重視,結果官員遭遇朝廷的責罰,直接調整了,皇上有句話涵蓋了一切,民以食爲天,不管什麼時候,糧食生產都是要高度重視的。

關於戶籍管理的問題,也是朝廷頗有爭論的事宜,主要還是大晉二年的科舉考試,那一次錄取了不少藩屬國、日本以及西域的人士,這些人的戶籍不屬於大晉各級的官府,之後朝廷出臺了制度,凡是要進入到朝廷爲官的,必須要改變戶籍,說白了,就是成爲大晉的子民,但這個時候,還是僅僅限制於進入到官府爲官的人員。

可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藩屬國、日本以及西域的人士來到了大晉,一旦進入到京城或者是山東等地,很多人都留下來了,有不少人甚至表示不願意回去了,要說大晉的繁華和遍地都存在的機會,肯定是吸引他們的。

到了大晉四年,不少人提出來要求,一定要改變戶籍,這樣他們纔是堂堂正正的大晉人,才能夠順利的進入到作坊去做事情,也能夠從官府那裡租賃到土地耕作,更加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在這裡結婚生子,紮根地方上面,於是朝廷再次討論了戶籍的事宜,這一次皇上提出了異議,主要目的還是需要控制外來人員的數量,令朝中很多官員感覺到奇怪,但皇上堅持了,每年能夠改變戶籍的人數必須要控制。

京城、南京、山東、浙江、江蘇、福建、廣東等地,外來人員的數量不少,特別是京城,大街上到處都是金髮碧眼的西域人,金髮碧眼的西域人和大晉子民成婚的情況也普遍的出現了,剛開始還有人感覺到驚奇,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慢慢不爲人注意了。

學識豐厚的劉宗周、黃道周、錢謙益等人,早就進入到大晉學院教書育人了,只不過這所位於原大明國子監所在地的學院,教授的全部都是大晉高級別的官員,以及科舉開始的進士和貢士、舉人了,劉宗周等人的學術研究也普遍起來了,對於大晉各地出現的變化,他們是非常關注的,專門著書立說,引導着理論方面的豐富。

(讀者大大提出來的很多意見建議,我注意了,新書《鐵血穿越》之中,會盡量注意這些問題的,謝謝了。)(未完待續

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53章 吳三桂第406章 募捐(2)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122章 熱鍋(2)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551章 辯解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273章 麻煩事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248章 協調會(2)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596章 怪異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81章 幕僚第239章 故人來(1)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820章 面對面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21章 周密安排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824章 準備(3)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29章 忠告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6章 老乞丐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76章 升堂第113章 離去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330章 說做就做
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53章 吳三桂第406章 募捐(2)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122章 熱鍋(2)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551章 辯解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273章 麻煩事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240章 故人來(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248章 協調會(2)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596章 怪異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81章 幕僚第239章 故人來(1)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820章 面對面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21章 周密安排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824章 準備(3)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29章 忠告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6章 老乞丐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76章 升堂第113章 離去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330章 說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