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聖心不可測

紫禁城,養心殿。

崇禎皇帝朱由檢正在看着密奏。這位崇禎皇帝,雖然在歷史上的名氣不是很好,但勤勞是少有的,而且生活也不奢侈,更不要說有很多的女人了。

按說這樣的皇帝,成爲了亡國之君,怎麼說都有些不公平的。

朱由檢的身邊,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這個王承恩,也是鼎鼎大名的,崇禎十七年三月,北京城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破之後,偌大的皇宮,只有王承恩陪在朱由檢的身邊,一起自盡了。

朱由檢是少有的勤勉皇帝,可惜祖宗留下來的這個攤子,不是雄才大略者,難以承擔和中興的,偏偏朱由檢不是這樣的人才。

朱由檢十六歲就登基了,繼位以來,做出來的最大一件事情,就是誅殺宦官魏忠賢,這是得到滿朝文武擁戴的事情,就是那些都察院的都御史、僉都御史、監察御史,包括六科的都給事中,這些歷來都喜歡吵吵嚷嚷的、雞蛋裡面挑骨頭的官員,都是一致叫好。

朱由檢當皇帝已經五年了,其餘的事情,看不出來有什麼出色的地方,相反,拆測了驛站,也就是如今的郵電局,致使郵電局的職工李自成掉了飯碗,人家造反了,如今還成了氣候,令朱由檢頭疼不已。朝廷無錢,好多的事情,就是想着辦理,也是沒有辦法的。

歷史上的評價,說朱由檢才大志疏,生性多疑,雖然勤勞,也免不了做亡國之君。

朱由檢看了小半個時辰的密奏了,夜色已深,王承恩小心的提醒了。

“皇上,夜色已深,馬上就是子時了,您該安歇了,奴婢伺候您就寢。”

“不急,不急,王公公,朕記得這個蘇天成,年初朕曾經嘉獎過的,對了,到山西去宣旨的,是哪個人啊,朕記不得了。”

“皇上,是司禮監長隨秦三德。”

“哦,朕想起來了,這個秦三德,回來之後,也說蘇天成不錯的,公公,你怎麼看這個蘇天成啊。”

“奴婢賀喜皇上了,朝廷有青年俊才了,這都是皇上的大福啊,奴婢以爲,皇上孝誠勤勉,感動了上天,這是上天賜福。”

“公公,你怕是也知道了這密奏上面的內容了,這個蘇天成,馬上就要參加會試和殿試了,朕且看看他的才能,究竟如何。”

王承恩站在一邊,沒有說話。

“蘇天成剿滅流寇,表現很是不錯的,寫出來的詩詞,精彩絕倫,又是鄉試解元,想必是文武雙全了,那個徐爾一,歷來都是喜歡挑刺的,一個老倔頭,居然也認爲蘇天成不錯,極力的推薦,公公,你是這麼看這件事情的。”

“皇上,奴婢直言了,徐大人倔強,滿朝皆知,想來推薦的人,是不錯的,蘇天成不過十九歲的年紀,和滿朝文武比起來,很是年輕了,奴婢以爲,只要皇上重視,蘇天成一定是感恩戴德,報效皇上的。”

“你這麼說了,朕的心情突然好起來了,朕也有這樣的想法啊,朝廷缺人才啊。”

王承恩有些着急,不知道皇上怎麼又想到朝廷的事情了。

好在朱由檢很快轉換了話題。

“這些密奏,很有意思啊,朕以爲,這個蘇天成不簡單,若是能夠參與殿試,朕倒要好好的考校一番,明日早朝之後,傳旨都察院右僉都御使翁同章,到文華殿來見朕,翁同章是蘇天成的老師,以前是平陽府知府,朕要問問,看看翁同章怎麼看待蘇天成。這蘇天成到京城來了,不是去拜訪過翁同章嗎。”

翌日早朝之後,翁同章接旨,留下來了,跟隨王承恩,到文華殿去覲見皇上。

文華殿是朱由檢和內閣大臣議事的地方,早朝之後,朱由檢若是想着召見哪個大臣了,在議事結束之後,由王承恩帶着大臣,直接到文華殿來。

到了文華殿,王承恩進去稟報之後,帶着翁同章,進入了文華殿。

“臣翁同章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翁卿家不必如此,這不是在大殿上面。”

文華殿裡面,僅僅放置了一盆炭火,偌大的宮殿,顯得寒氣逼人。

朱由檢登基之後,財力緊張,朝廷缺銀子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甚至賣出去了皇宮裡面的一些人蔘,貼補國庫,這烤火的事情,也顯得如此的拮据。

朱由檢才二十一歲,不折不扣的年輕人,但身處皇帝寶座上面,每日裡操勞不止,還要應對諸多煩心的事情,預防着朝中大臣的黨爭和貪污腐化,被後金的騷擾和流寇作亂困擾,偏偏這些年災禍連連,看上去已經有些未老先衰的滋味了。

“翁卿家,朕今日找你來,是想問問你學生蘇天成的情況。”

聽見皇上這麼說,翁同章鬆了一口氣,在不知道皇上是什麼事情召見的時候,他是惴惴不安的。

“皇上,臣以爲,蘇天成冰清玉潔,是不可多得的俊才啊。”

“哦,那你說說理由。”

“臣身爲平陽府知府時,與蘇天成有過一些交談,臣覺得他不簡單,十九歲的年紀,能夠做到寵辱不驚,爲人處事低調,談吐得體,不亢不卑,已經不同於一般人,臣見過不少年輕人,高中之後,都是志得意滿的,可臣在蘇天成高中鄉試解元之後,與其交談,蘇天成居然認爲,鄉試高中,不值得慶賀。”

朱由檢點點頭,這沒有什麼奇怪的,鄉試高中之後,都是想着參加會試和殿試的,蘇天成這樣的舉措,表現成熟,從年齡來看,有着一些過人之處。

“去歲以來,蘇天成做了兩件事情,第一是扶持自家佃戶,平陽府遭遇災害,佃戶生活困難,他提供給佃戶糧食、食鹽、種子等,讓佃戶度過了難關,第二是發展了農業生產,教授農戶種植玉蜀黍、甘薯,玉蜀黍的產量達到了每畝兩石以上,甘薯產量,達到每畝十石,大爲緩解了饑荒。”

“甘薯的產量,引起了平陽府士紳富戶的驚奇,難能可貴的是,蘇天成不藏私,向府衙捐獻甘薯兩千石,推廣甘薯種植技術,臣預計,今年平陽府將大力推廣甘薯的種植。”

朱由檢很是吃驚,蘇天成才十九歲,居然做出來這樣的大事,真的不簡單了,不要看許多朝中大臣,嘴上說的冠冕堂皇的,實際上做的是另外的一回事,這蘇天成十八歲的時候,就帶着府裡的護院,斬殺三百流寇,而且全殲流寇,這該是要多大的能力啊。

讀書人,一般是不熟悉地裡的農活的。

密奏上面,有些情況,也沒有說的很清楚。

朱由檢甚至想着,馬上見見這個蘇天成了。

“卿家對蘇天成評價如此之高,蘇天成又是你的學生,看來卿家能夠發現人才啊,還是要多多注意這個蘇天成啊。”

“臣遵旨。”

離開皇宮之後,翁同章大爲吃驚,不知道皇上爲什麼如此關注蘇天成了,皇上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蘇天成必須要通過會試,參加殿試,皇上很想見見蘇天成。

翁同章有些想不明白,蘇天成究竟有着怎麼樣的本事,能夠得到皇上如此高度的重視,解元又不止蘇天成一人,再說了,蘇天成年紀畢竟是不大的,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需要諸多的歷練,當然皇上是例外的,皇上真命天子,無師自通。

翁同章還是有些高興的,蘇天成是自己的學生,若是能夠高中頭甲,這也是自己的榮譽,而且,蘇天成他日有出息了,自己也是能夠跟着討好的。

內閣首輔周延儒進入了養心殿。

“周愛卿,會試情況,準備如何了?”

“稟皇上,全部都準備好了。”

周延儒正在爲山東登州的事情煩心,登州兵變,對於朝廷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做爲抗擊後金的後勤基地,登州的地位,舉足輕重,那裡存放着諸多的軍需物資,如今悉數被叛將孔有德擄去了,山東巡撫、登州官吏,悉數被擒拿,是朝廷的恥辱,他這個內閣首輔,也是有着一定責任的。

當然了,山東巡撫孫元化,是溫體仁推薦的官員,這用人失察的責任,自己還沒有。

可溫體仁上奏皇上,彈劾自己救援不力,因爲孫元化不是自己舉薦的官員,就置登州於不顧,這是潑天的冤枉了。

皇上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周延儒的內心,還是有些忐忑的。

不知道爲什麼,皇上問到了會試的事情,沒有提到山東登州兵變的事情。

“周愛卿,會試乃是爲朝廷選拔人才,你是主考官,一定要盡心竭力,不可疏漏了俊傑,後金侵襲,流寇騷擾,連年的災害,登州又發生如此的大事情,朕很是焦慮,朝廷需要人才啊。”

“臣一定盡心竭力,爲朝廷選拔人才。”

朱由檢看了看周延儒,想着說什麼,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這樣的情形,周延儒是熟悉的,皇上一定是想着推薦誰了,可又考慮到會試的嚴肅性,所以不會開口,這樣的情況下,自己不可能開口詢問,需要暗地裡摸清楚底細了。

周延儒看了看皇上身邊的王承恩。

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8章 威信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章 交易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369章 算計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190章 稱帝(2)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317章 大比武(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66章 兩重天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818章 挑撥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648章 夜襲(3)第176章 升堂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705章 放心了第79章 回家之後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498章 內訌(3)第881章 對決(3)第483章 抉擇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5章 馬市賣馬第774章 海戰(4)第1252章 北平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210章 廷議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843章 慘敗(1)第821章 廷議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054章 遼東第1078章 補償第347章 榮耀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505章 明確要求(1)
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8章 威信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章 交易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369章 算計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190章 稱帝(2)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317章 大比武(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66章 兩重天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818章 挑撥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648章 夜襲(3)第176章 升堂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705章 放心了第79章 回家之後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498章 內訌(3)第881章 對決(3)第483章 抉擇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5章 馬市賣馬第774章 海戰(4)第1252章 北平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210章 廷議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843章 慘敗(1)第821章 廷議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054章 遼東第1078章 補償第347章 榮耀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505章 明確要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