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北平

二月二,龍擡頭。

這本來是一個春耕的節日,老百姓希望龍王爺能夠及時的降雨,保證全年五穀豐登,能夠獲從土地上得巨大的收穫,但這個節日,被朱審烜等人賦予了新的含義。

千年以來,龍被視作是吉祥的代名詞,也預示着人世間非同一般的人,譬如說有些時候,皇帝也能夠被稱作是人中飛龍。江寧營選擇在二月二這天出發征伐大明京城,也就是朱審烜等人的認爲,大晉王朝這條飛龍,或者說皇上的恩澤,能夠如同春季的雨水一般,沐浴廣袤的土地,給老百姓帶來無邊的福祉。

在天津集結的五萬大軍,整裝待發。

留在天津的依舊有兩萬大軍,隔離區還沒有完全的撤銷,從大明京城方向尚有零星的人員到來,黑死病也沒有能夠徹底的杜絕,故而隔離區必須繼續設立,但銀兩方面的投入少了很多,也不需要範景文繼續在隔離區坐鎮了。

朱審烜、楊嗣昌、張溥、蘇天浩等人返回了南京,準備將大晉朝廷的都城遷往京城,範景文留在了天津,包括李覺斯,繼續嚴防黑死病的蔓延,洪承疇、渠清澤、盧象升等人,跟隨蘇天成前往大明京城,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拿下北平,而北平也是大晉王朝京城所在地。

儘管天津到北平不足三百多裡地,但這次的行軍顯得很是艱難。

江寧營一路走過的地方,依舊能夠看見路邊的屍體,那是沾染了黑死病或者是因爲凍餓而死的老百姓,這些屍首必須要處理,沿路也必須要消毒,否則黑死病還是會繼續的蔓延。這些事情,江寧營將士必須要做,不能夠留下巨大的隱患。

儘管說江寧營的將士駕輕就熟,儘管帶着很多的隨軍郎中,但處理這些事情,必須要非常的小心。畢竟皇上在大軍裡面,若是因爲清理不徹底,導致大軍沾染了黑死病,此次的征伐就將成爲最大的一場悲劇了。

將士們非常的小心,焚燒屍體之後,還用專門的硫磺來消毒,空氣之中瀰漫着硫磺的味道,好像是攻打城池的時候,大量發射炮彈之後的味道。

至於說沿途看見的百姓。不管是已經染病和尚未染病的,都服下了專門準備的藥物,要求他們儘快到位於天津城外的隔離區。

好在沿途遇見的老百姓不是很多,經過了黑死病的肆掠,大明京城周邊,幾乎看不見什麼人影子了,一場疾病,導致了十室九空。百里無人煙的狀況,這恐怕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這樣的情形,也預示着大晉朝廷今後恢復重建京城的任務,更加的繁重。

大軍行程很慢,也是因爲蘇天成在軍中。

蘇天成跟隨中軍行動,他的身邊,武榮、劉鐵漢等人時刻跟隨。寸步不離,一旦前方發現了屍體或者是個別的百姓,需要進行處理的時候,大軍就要停止前進,蘇天成被衆人團團圍住。或者在臨時的帳篷裡面,什麼地方都不能夠去,這個時候他儘管是皇上,可指揮大軍的是洪承疇,洪承疇下達了死命令,不管遇見什麼情況,首先需要保證皇上的安全。

蘇天成在江寧營的威信,達到了從來未有的高度,進入江寧營的軍士,從內心裡面擁護和愛戴蘇天成,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價,將士也要護衛蘇天成的安全。

處於這樣的情況之下,蘇天成也無可奈何,何況他自己明確的規矩,自己也就要帶頭遵守,大晉王朝就是依靠規矩來辦事,儘量減少人爲的因素,這個時候,蘇天成能夠帶頭執行規矩,對於衆人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大軍走了五天的時間,行進了二百一十里地,平均每天行走四十里地。

這樣的蝸牛速度,蘇天成和洪承疇等人都很着急,但他們不敢要求大軍加快行程,畢竟黑死病的厲害,他們都是非常清楚的,從大明京城傳來的情報,有五萬多人的京營,因爲黑死病的肆掠,僅僅剩下了兩萬餘人,不是說所有軍士都是死於黑死病,但黑死病的蔓延,產生了恐怖的情緒,很多的京營軍士都逃亡了。

越是距離大明京城近,沿路需要處理的屍體就更多了,消毒的程序也就更加的嚴格。

儘管着急,蘇天成和洪承疇都提出來了明確的要求,不要着急,必須要處理好,免得留下了後患,將士與隨軍郎中一道,好好處理這些屍體,好好的消毒。

二月初八,距離大明京城只有五十多裡地了。

洪承疇、渠清澤、盧象升等人,集聚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面。

帳篷裡面飄蕩着硫磺和中藥的味道,這種味道一直都伴隨着大軍,只不過蘇天成住宿的帳篷裡面,經過了更加嚴格的消毒和清潔程序。

衆人都進入帳篷之後,蘇天成首先開口了。

“距離北平不足五十里了,朕預計,也就是兩日的時間,就可以抵達北平,這一路上沒有見到明軍的斥候,看樣子黑死病也令大明軍隊癱瘓了,不過這也令江寧營的斥候偵查很是困難,根據斥候得到的情報,北平已經處於戒嚴的狀態,外城的城門不準進入,大軍開拔,大明朝廷不可能不知道信息,保密也沒有多大的作用,朕想着聽聽你們的意見,此次進攻採用何等的方式啊。”

洪承疇看了看衆人,首先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還是想辦法策反的好,大明京城城牆異常堅固,若是用火炮攻擊,恐怕難以奏效,此外就算是進入了外城,攻打內城也需要不短的時間,何況京城內外,黑死病尚在蔓延,若是進攻的時間過長,來不及隔離與診治黑死病,大軍有被傳染的危險啊。”

洪承疇說完之後,衆人都是點頭。

大家有着這樣的意見,也是因爲有了很大的把握,大明內閣首輔周延儒早就派出管家周康,與皇上聯繫過了,表示出來臣服的意思,只要能夠與周延儒聯繫,一切的問題就解決了,其實這次進攻大明京城,重要的任務不是攻城,而是如何的治理京城周邊蔓延的黑死病,恐怕這纔是最爲重要的任務。

護衛京城的二萬京營軍士,早就沒有什麼鬥志了,京城裡面,每天依舊在死人,人人自危,生怕被黑死病纏上了,此等淒涼的情況之下,就算是沒有內部的接應,拿下京城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但進入到京城之後,不能夠陷入纏鬥之中,否則就是給以了黑死病最好的機會了。

蘇天成點點頭。

“大明京城是不能夠遭遇到破壞的,朕也不想火炮毀掉了京城,一旦開炮,炮彈可不會長眼睛,此次隨軍的郎中恐怕要承擔更加重要的任務了,進入京城與周延儒聯繫的人選,朕一直都沒有決定下來,柳敬亭和閻應元尚在遼東,他們很好的控制了遼東的局勢,遼東邊軍不可能增援大明京城了,諸位愛卿說說,派誰去和周延儒聯繫。”

周延儒是大明內閣首輔,身份還是不一般的,故而派出去聯繫的人,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的,儘管說先期派出去柳敬亭,進入到京城聯絡,但蘇天成還是仔細考慮過,真正需要做出來決定的時候,還是要派出更加得力的大臣。

蘇天成的話語剛落,渠清澤開口了。

“皇上,臣準備進入京城,直接與周延儒聯繫。”

蘇天成愣了一下,看着渠清澤。

要知道渠清澤是大晉朝廷的丞相,而且也是與蘇天成之間關係最爲緊密的大臣,進入京城去勸說周延儒,的確是給予了周延儒最大的面子了,但這次進入京城,與柳敬亭當初去提醒大明朝廷注意黑死病的蔓延,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萬一垂死的大明朝廷,對渠清澤採取了什麼不利的措施,蘇天成恐怕要後悔一輩子的。

看見皇上沒有開口說話,渠清澤再次開口了。

“皇上,臣有着十足的把握,周延儒的所作所爲,臣都是清楚的,萬一周延儒準備採取其他的措施,臣也有辦法應對,臣帶去的將士,帶有對周延儒不利的證據,一旦周延儒翻臉了,臣可以保證,周延儒的家人都將遭遇到覆滅的命運,再說了,臣也仔細考慮過了,周延儒絕不會選擇對臣不利的,朝廷統一天下指日可待了,出來應天府和遼東,其餘地方都被朝廷控制了,如此的情況之下,周延儒自然之道如何的選擇。”

稍微停頓了一下,渠清澤再次開口了。

“臣以爲,大明朝廷絕大部分的文武大臣,恐怕都是這樣的想法,就算是臣的身份暴露出去了,恐怕在大明朝廷內部,也會引發激烈的爭論。”

蘇天成看着渠清澤,終於開口了。

“若是大明朝廷對你不利,朕怕是來不及採取什麼措施啊。”

渠清澤走到了中間,跪在了蘇天成的面前。

“皇上,臣決心已定,若是周延儒真的什麼都不顧了,臣也沒有遺憾,臣會想着徹底攪亂大明朝廷,令大明京城失去所有的抵抗能力,臣期盼着皇室早日進入北平,定都北平。”(未完待續。。)

第1238章 變故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36章 大調整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90章 先手第480章 內耗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775章 海戰(5)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83章 廷辯(1)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231章 大婚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10章 廷議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384章 說情團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5章 現實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820章 面對面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648章 夜襲(3)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079章 明志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192章 稱帝(4)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47章 協調會(1)第37章 安排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248章 協調會(2)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121章 熱鍋(1)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12章 善後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60章 震動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29章 從容應對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227章 天津決戰(6)
第1238章 變故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36章 大調整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90章 先手第480章 內耗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775章 海戰(5)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83章 廷辯(1)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231章 大婚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10章 廷議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384章 說情團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5章 現實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820章 面對面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648章 夜襲(3)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079章 明志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192章 稱帝(4)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47章 協調會(1)第37章 安排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248章 協調會(2)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121章 熱鍋(1)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12章 善後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60章 震動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29章 從容應對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227章 天津決戰(6)